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东篱采菊 >> 短篇 >> 江山散文 >> 【东篱】拐个弯吧(散文)

精品 【东篱】拐个弯吧(散文)


作者:怀才抱器 榜眼,37087.97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3134发表时间:2023-08-01 05:29:42
摘要:想起那辆伴随我上高中的每一个早晨被我推起的小推车,大学毕业那年我去看了它一眼,再次会见它,如故友重逢。因为它,我的那段时光才那么精彩,它不在,我必须用文字来慰问它。

从小就听到个神奇的故事。讲故事的人卖关子:在草原,羚羊和猎豹比,羚羊是不是弱者?显然是。猎豹时速百公里,羚羊才70公里。猎豹追捕羚羊,却十扑九空,为何?羚羊以灵活的拐弯化险为夷。将这个道理真正化为生活的智慧的是我父亲。
  
   一
   拐个弯的故事都写在那辆手推车上。
   父亲和亲叔,都是我最初成长的老师。
   父亲告诉我怎样推起一辆独轮车,把土肥送往村东的大砚山顶;亲叔是把一辆半旧的独轮车送给我,告诉我这车属于我了。
   大学毕业那年,我还特别到闲房告别那辆独轮车。亲叔说,他也老了,推不动了,就让我留作一个纪念吧。或许,亲叔已经懂得我对那辆车的感情了。
   独轮车,静悄悄地靠在草屋的一角,那个轱辘,听到了我开门的声音,马上轻转了起来,或许是开门的风,告诉了它我来了,这是它给我的欢迎词。我上前握住了那个自转的轮子,想让它歇着。因为它伴随了我三四年的时光,每个清晨,它“吱呀吱呀”地陪着我登上那座海拔并不高,但足以让我使劲所有气力的山。
   所有的零件,在我上学之前都用抹布擦拭了一遍,我希望它不能蒙尘,但尘灰还是覆盖着它,或许,灰尘是替代我来慰问它,所谓的红尘,此时那么生动,似乎每一粒灰尘,都是一个句子,说着岁月深处的话。有些东西,一直在静静地候着它的主人,主人并不震惊,因为它是老友,只有眼泪可以轻轻告慰它。我甚至连用手再抚摸它一遍的勇气也没有了,怕的是打乱了它一直低语浅唱的时光。我不敢面对,我耳边响着父亲的话,“拐个弯吧”,不敢不能面对,就躲过它的眼神吧。父亲的话,是在告诉我如何面对曾经吧,不能面对的,就拐个弯。或许我躲过了它的倾诉,背后一个人独自倾听,不至于太激动,暂时回避,未必不好。情感这个东西,有时候的确无法面对面,所以,后来我看央视的“面对面”节目,感觉太直露,不忍看下去。我适合一个人悄悄地和时光对语。
   连接在两个车杆上的“车攀”(搭在肩膀上用力推动车子的工具),始终是拐个弯的,那是一条向下的抛物线,它抛出了一个合适的弯度,我将肩膀放进去,那个弯度依然合适。当初去上学,唯独车攀上的汗渍未擦掉,我在内心里说,留着我的汗味吧。汗味不能拐弯,那股寒酸的气味直扑我的鼻孔。凡曾经的努力,都不会因为无果就否定。
  
   二
   没有这辆小推车,我的成人仪式必须拖后,是延期的。什么东西都可以延期,可以因延期而放弃,唯有青春不能,唯有成年不能。所以,我看重亲叔这份不一样的成年礼物,它珍贵而亲切。如果我赶上发一个本子作为青春成年的纪念,我会觉得太轻薄了。
   父亲是失去劳动力的父亲,亲叔是生产队长,身份不同吧。我还是喜欢父亲的话,我成为一个被人尊重的劳动力,是往队上的大砚山推送土粪。父亲告诉我,没人帮你,推车上坡,拐个弯吧。也许是父亲最懂得我,知我一贯直来直去;也许是父亲在同情一个少年,他已经在以一种尊重的口气和我说话。第一次。我总在想,父亲是经得起推敲的哲学家,并非高高在上的那种。
   拐个弯,曾经对于我是一个很深的学问。无法控制生命中会发生什么,真的遇到难题,走进低谷,已经到了无法解决的时候,这不是路的尽头,而是应该到了拐个弯的时候,是真正的“拐点”,重建前行的信心,找到心路,我是相信总有一天会出现柳暗花明的。
   15岁,我便承担了挣工分养家糊口的担子。那年我上高中了,这是成年人的标志,18岁,是文明社会成人的杠杠,要举行仪式的。我当高中教师时,每给学生举行成人仪式,我都是眼眶注满了泪水,不一样的仪式啊!
   现代学子成年仪式,是举起拳头宣誓,喊出人生拼搏的洪亮口号。我那时的成人仪式,是用每晨往大砚山推送一车土肥来证明的。
   一座山,叫大砚山。那是人生起步的山。山并不高,但陡峭,一条蜿蜒曲折的山径,从山根刻到了山顶。为了给家庭增加收入,我每晨上学前要往那山“拱”(爬的意思)两趟,从队上的土肥场到山顶来回三里路。从村子的房角拐出,飘到山顶,那是多么有气魄的事。我第一次这样想。
   我是一个体弱的孩子,但是男人了。山是不高的山,但是山。每车土肥一二百斤,唯有力量可以驱动轮子上山。也许父亲想到这些,然后不得不告诉我,拐个弯吧。所有的抵达都不能是直线的。我第一次懂得了这个道理,那车土肥,借助我的力气,沿着曲线迂回地走着“之”字的路线,我明白,这样的路线需要多走路,但可以让我抵达山巅。山径坑洼不平,被雨水冲刷的痕迹还在,有时候那些沟坎,也成了我省劲的条件,顺沟越坎。那些已经担负起家庭重担的男人,也会给我这个“套上了车攀”的男人鼓劲,他们没有谁讥讽一个肩膀尚嫩的男人,因为他们也曾从那个年龄走过。没有淌过河流,但攀登过那座山。
   土肥也有轻重之分,那些杂草沤制的土肥较轻,而那些从猪圈里铲出的土肥,可是实打实的货色。可怜我的大人悄悄地告诉我,推上草肥吧,以后长大了,可以推点硬货。年轻气盛的我,觉得这是对男子汉的蔑视。别出蛮力了。这是乡亲们的呵护啊,我也懂得,但我无力拿到每晨的两个硬硬的2分,我可以拐个弯推送上山,也不能短斤少两。
   那些大人跟我直言,不知拐个弯,就转来转去,那叫没心眼。少年的我,喜欢逞能,很矛盾。
  
   三
   有意思的是,人家放学了,可以在灯下写着作业,而我,每个晚上要走到那盏豆芽一样的罩子灯前,将记分册递给记分员,喊一声“2分”,那声音并不拐弯,很嘹亮。我不感到憋屈,我不感到自己的艰辛。一年下来,这些满页的2,就像一个个小鸭子,在纸上跳跃起来,2是拐弯的样子,曲曲的颈项,弯弯的屁股,像我引颈向上推着土肥的样子,像我将臀后座顶住来自土肥的压力的样子。2,在我的人生最初阶段,是最美的数字,是乐谱上的“来”,是最有韵味的音符。有时候,看一个简单的数字,便联想到自己的努力,一下子就不简单了。我这样想,一个农民,每天都那样推着自己的小车,行走在生活的坡道上,而我则只是把一个早晨献给了小推车,和那条蜿蜒的山径。在教室里,我得到了喘息,积蓄了力气,于是我觉得我是可以拼得过我的乡亲们的。
   推土肥上山,之后换上擦着白灰粉的单薄球鞋,我要去上学了,母亲说,慢点赶路,我不知是怨气还是幽默,学着父亲的腔调说“拐个弯”就到了。的确,上学的路,较之我推土肥上山的路,不知多轻松了,穿过棘子沟,越过沟曲家的村边路,拐个弯就到了学校。只有经历过那样的艰辛,才知道那条路才是可以轻松地走。
   母亲活着的时候,我畏惧远路,母亲居然和父亲也是一个腔调,说拐个弯就到了,怕什么!
   拐个弯吧,我不去较劲。生活里太多的不顺,有的成为坎坷,有力量的人,可以一跃而过,而那些力量不足的人,并非迈步即过。不必去和别人攀比,不必和路较劲,每天早晨可以挣两个工分的人,太多了,但对于我,需要付出的是更多的努力,好在父亲告诉我要懂得拐弯。别人提着灯,可以一路光明,我的路上有风,我要把那盏灯揣在怀中,遮挡着风的来袭。
   赶上了高考。那年我已经高中毕业四年了。我跟父亲说,我想“拐个弯”。他懂得我的意思。默不作声,或许这是我将了他军,或许他怀疑我的能力。父亲已经给我的骨子里注入了一个哲学性的“蛊”,让我不安分了。我说,拐不过去弯,无非还在原地。父亲点头了。道路虽长但无阻,这个弯我还是拐过去了。
   我理解的远方,一定拐了不知多少弯才抵达的,几乎没有一帆风顺。
  
   四
   岁月对我所有的安排,都很正常,遇到个小沟小坎,拐个弯就过去了。
   所以,我接受把一个在教书上尚是小白的我,分到一个偏僻的乡镇,那时的我,也想冲刺到县城,在声誉显赫的学校当个老师,我懂得拐弯,先在那里沉淀,积攒一下力气,越是被别人忽略的地方,越有可能干出惊天动地的事。于是,我就像当年往大砚山上推送土肥那样,干了两年,终于得到赏识,认为我是能够拉车的人。
   我干工作的年代,对房子有着迫切的向往,但不敢奢望城里的有哪一幢房子属于自己,我选择拐个弯的策略,在城郊结合部,找到一处租金低廉的小厢房,只有两间。拐个弯吧,父亲的话让我和生活和解了,将就吧,我原谅自己的无能为力。当我在学校院落里有了一间公派房,只有一间,我进去,兴奋地起舞。我走出了无篱下可寄的生活状态。因为这是学校对一个取得了优秀称号的我的一次奖赏,就像父亲亲自用我推小车挣得的工分买了一双回力牌球鞋,不值钱,但在脚下是那么舒服。
   拐个弯,就是一种在卑微里的隐忍吧。一棵大树,也想走到大树的行阵里去,向往它的远方,它自知没有脚跟,也没有翅膀,但它懂得先蜗居在那片贫瘠的土地上,但它的种子从未停止飘飞。每个人都有人生的梦,梦也可以拐个弯,别人一步就赶到了,我未必可以,那就从一条不为人看好的逼仄小径赶过去吧,不会耽搁时间,甚至比那些走直线的路抵达的时间还快。我明白,连那直射的阳光,都可以拐个弯从树隙中透出光线,在地上画出各式各样的图画,大片的阳光飘来,我们会感到燥热,也会看到光线和阴影编织的图景。
   曾经听到一个老者讲述的一个故事。一个想自杀的人,奔着一座池塘而去,突然有人唤他,让他帮助把从菜市场买的菜装上车,之后,他居然逛了半天的菜市场,而忘记了去自杀的任务。拐个弯,就找到了另一个方向。
   父亲曾经对我讲他对万里长城的理解。他说,万里长城,是一万个弯衔接起来的。父亲并未去历数那些个弯,但他看到的是一条长城将伸出去的弯曲起来,才具有了磅礴之势。想想也是,那些关隘,嘉峪关,山海关,居庸关,玉门关,娘子关,雁门关……是那些城墙的转弯处成全了关隘的美名。
  
   五
   一个被我崇拜的老乡,比我大20几岁吧,他叫“六五”,是他爷爷65岁那年有了他,于是有了这个很好记的名字。雨天闲聊,我喜欢静静地听他讲推着小推车闯荡淮海战场的事。他说,哪里有什么危险,我们的战场是在那些沟沟壑壑里,拐个弯,就到了。所以没有危险,人家八路一看我们从山沟子闪出,马上露出惊喜,把拥抱给了我们。奇怪的是,我从“六五”口中,没有听到战场上惊心动魄的情节,他总是说,拐几个弯,总能遇到八路。这跟捉迷藏一样,令人向往。拐个弯,是他的描述,拐弯的艰难,他一一化解了,留下的是一段美好的记忆。
   他的话,一下子把战火纷飞抹得连一点痕迹也没有了。解放了,本该得到安排,队伍上已经有了召唤,他说为了侍候他的爷爷,他拐个弯回了老家。那份本该他得到的,就那样不经意失去了,他说自己拐个弯,并不以为是什么闪失。拐个弯,没有了闪失。错失一个机会,有人可以埋怨自己一生,后悔莫及,以“拐个弯”,轻松化解那段故事的系扣,故事变得又精彩起来。
   难忘他给我们小孩子讲述的战场上解放军小股冲锋的场面,敌人的机枪“嘎嘎嘎”,“突突突”,都是打直线,战士们跃起,跑的是曲线,拐来拐去,就是打不着。他把神奇给了我们,也启迪着我们的智慧。
   他还活着。见面还是讲小推车支前的故事。故事之后,我便想去看陈列在那件草房里的我的独轮车。但草房早就拆除了,车子不知去向了。车子啊,可能它也学会了拐个弯,跑了,跑到了另一个去处,只是不想见我吧。
   路,不都是直线的,即使是最平坦的路,也要选择几个拐弯,因为怕我们太累,有了拐弯,我们才不会感觉累。这个道理,我懂得。
   山路和河流一样,如果没有了拐弯,“九曲”这样的字眼还属于它吗?蜿蜒,这样的形容词还会觉得那么美吗?
  
   2023年1月24日原创,8月1日首发江山文学
  

共 4599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文章开篇简洁,独句成段,吸人眼球,给人悬念,给人一种奇峰突起之感,激发兴趣。本文作者“我”在15岁时便承担了挣工分养家糊囗的担子。亲叔把一辆半旧的独轮车送给“我”,父亲告诉“我”怎样推起一辆独轮车,把土肥送往村东的大砚山顶。大砚山并不高,但陡峭,每车土肥一二百斤,唯有力量可以驮动轮子上山,父亲不得不告诉“我”,拐个弯吧,所有的抵达都不能是直线的。少年的“我”逞能,其实可以推草肥,可“我”出蛮力,推了“硬货”,拿到了每晨两个硬硬的2分,一年下来,是满页的2。推土肥上山,之后去上学,只有经历过那样的艰辛,才知道上学之路是最轻松之路。赶上高考,那年“我”已经高中毕业四年了,“我”跟父亲说想“拐个弯”。道路长但无阻,这个弯还是拐过去了。大学毕业,分到一个偏僻的乡镇教书,“我”懂得拐弯,在那里沉淀积攒力气,干出了惊天动地的事,得到赏识被调到县城。在城里租不起房子,“我”选择拐个弯的策略,在城郊结合部,找到了一处租金低廉的小厢房。拐个弯,就是一种在卑微里的隐忍。一个被“我”崇拜的老乡,比“我”大20几岁,他有过小推车支缓前线的往事,在他口中从没表露战场上惊心动魄的情节,他总是风轻云淡地说拐几个弯总能遇到八路。拐弯的艰难,他一一化解,留下的是一段美好的记忆。解放了,那份他本该得到的,不经意错失,他以“拐了弯”,轻松化解了那段故事的系扣。本文构思精巧,从物理上的“力学”引申到做人做事的变通和委婉。作者娓娓道来,故事一桩桩,情节一幕幕,文中有着灵动活泛的语言描写。生活明明很难,日子明明很苦,作者除尽了感伤,把生活和情感反复沉淀,写得风轻雨淡、平和淡远。可见作者有着洒脱、豁达的胸臆,同时也可见作者勇敢担当,绝不屈服于困难的人品。文章有着浓浓的情意,蕴含着丰富的知识,深刻的思想与哲理,令人读罢受益匪浅。好文,妙文,力荐品读,感受经典!问候老师祝安!【东篱编辑:李湘莉】【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202308020002】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1 楼        文友:琳达如菊        2023-08-01 12:57:49
  怀才老师以自己的人生经历,为我们阐述了一个深刻的人生哲理:路,不都是直线的,同样,人生的路也不都是一帆风顺的,总会有困难有坎坷,面对蜿蜒曲折的路,顺势拐个弯,走的就会更省力更顺畅一些,这是生活的智慧,而面对人生路上的艰难和坎坷,懂得拐个弯,沉淀一下,缓解一下,隐忍一下,就会积蓄力量,跨越人生路上的苦难,最后达到人生的巅峰,这是人生的哲学。这篇文章内容厚重,思想深邃,对生活对人生有着深刻的感悟,启人心智。怀才老师这一路走来真不容易,比常人付出了更多的艰辛和努力,在人生处于低谷时,懂得拐弯,懂得隐忍,懂得积淀,凭着坚韧不拔的顽强意志力和勇于拼搏的进取精神,最后走向人生的辉煌,令人钦佩和赞叹!文章发人深思,给人一种积极向上的力量!拜读老师佳作,大赞特赞!问好怀才老师,遥祝一切安好!吉祥如意!
回复11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23-08-01 14:09:51
  谢谢如菊老师的美评。很喜欢你所言的——拐个弯,沉淀一下,缓解一下,隐忍一下,就会积蓄力量,跨越人生路上的苦难……不一定要抵达人生的巅峰,起码我是试了一下,看看拐个弯是否行得通。选择和自己和解化解,不纠结,不上火,保持心静,可能是人生的最好最必须的境界,我向这个境界在靠近吧。人生从容一点,不必太去渴求,可能美好也会来临。期待如菊老师的佳作,问候夏祺,谨祝编创快乐。
12 楼        文友:夕泠        2023-08-01 13:31:59
  怀才老师的这篇文字也是拐了一个弯的,让人从中学到了人生哲理。我觉得拐个弯真好,它能够避免一些冲突,或许还能找到一条捷径。哲学的“盅”能够种植在骨子里,那就是大智慧。拐个弯就说不上啥了。老师也是从辛苦中走来的人,对如何拐弯已能够轻松驾驭。读此文如醍醐灌顶,受益非浅。祝怀才老师夏安!
回复12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23-08-01 14:07:08
  谢谢夕泠老师的精彩留墨。曾经务农的一段时光,怎么说也是为我的人生做了铺垫,我读书的时代,是赶上很多运动的,没有读什么书,有是时代给了机会,我拐个弯,选择一条路,走通了而已。相比同时代的人,我也不算什么,但对于自己,觉得过得去,起码我几次拐个弯都过去了,所以有所感慨写下小文。读夕泠老师的文章,简约精彩,很是喜欢,就像期待,遥握,问候夏祺!
13 楼        文友:郑德友        2023-08-01 14:27:56
  怀才老师的文章里,折射的是一份人生大智慧。由小推车的曲线运行,引出无数个有关拐弯的联想,丰富而深邃。透彻地揭示了作为个体的人的发展,是和社会发展相吻合的规律。之字形和螺旋形有着异曲同工之妙!记得刚到东篱时,老师给我改过的一篇稿子,标题是《拐弯之变》,就令我参悟到此理。确实人生,很多时候要学会拐弯才能有所进步,大赞老师的启迪之作!恭祝吉祥!
回复13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23-08-01 14:30:20
  谢谢郑老师的美评。拐弯之变,已经没有印象了。想不到郑老师还记得。有时候坐下来想,想起小时候,父亲的话并不华丽,但透着人生的经验和智慧,所以就感慨一番。很多事,不是越执着就能改变的,换个角度,拐个弯可能会好。很期待郑老师的佳作,遥握,问候夏祺,谨祝编创快乐!
14 楼        文友:中镇枫林        2023-08-01 18:17:47
  芸芸众生的人生不会一马平川、一片坦途,坎坷、荆棘伴随而行。牟老师年少历时历经坎坷,一辆简易而珍贵的独轮车记录了青葱的岁月,磨砺了坚强的品格,同时也体悟到了“转个弯”的人生哲理。一路走来,挥洒汗水,付出艰辛,开拓事业,成就梦想,人生的意义完美呈现。
   盼好!祝安!
回复14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23-08-01 20:05:51
  谢谢枫林老师的美评。通过文章我们彼此了解,逐渐理解对方的思想情绪,这是在东篱可以得到的好处吧。生活遇到坎儿就得拐个弯,和一些无法回避的问题和解化解,于是我们才可以开始另一段生活,我想是这样的。读过枫林老师的几篇小说,感觉对古小说的体例把握和创新都是一流的喜欢读。遥握,问候夏祺,谨祝编创快乐!
15 楼        文友:罗莲香        2023-08-01 18:39:33
  怀才老师总能从生活中悟出哲理,活出通透,内心了然如明镜,拐个弯,说起来几个字,但偏执顽固之人做不到,怀才老师意在提醒读者遇事学会思索,学会以退为进,再难也有解决问题的策略,不要放弃希望,一切会越来越好!在此祝福怀才老师四季安康,快乐如影随形!再次拜读,感慨良深!
回复15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23-08-01 20:08:30
  谢谢罗老师再度留墨。是的,拐个弯不等于可以放弃我们的生活希望和方向,一个方向,可以选择多条路径,未必一条道走到黑就能抵达。学会生活,我觉得首先应该懂得和解,与那些无法纠缠的东西告别。遥握,期待罗老师的美文。
16 楼        文友:依是幽兰        2023-08-02 20:50:32
  怀才老师的回忆中是满满的深情,无奈的生活因父辈的智慧也充满了希望。作者年少懂事,将这种智慧延伸未来,并给作者以启迪。欣赏!
回复16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23-08-02 20:55:20
  幽兰部长包容留墨鼓励,十分感谢。少年时无英气豪情,弱者一个,能够走过,已是幸运。回顾起来,那段日子,历艰而知世事之难,也算有得。遥握,问候夏祺。见幽兰部长的随笔写得出神入化,甚的羡慕,颇有咏絮才气。
17 楼        文友:依是幽兰        2023-08-02 20:51:59
  是给读者以启迪
  
   怀才老师的回忆中是满满的深情,无奈的生活因父辈的智慧也充满了希望。作者年少懂事,将这种智慧延伸未来,并给作者以启迪。欣赏!
回复17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23-08-02 20:56:21
  幽兰部长辛苦了。谨记留墨,以为呵护。遥握。
18 楼        文友:黄金珊瑚        2023-08-02 21:40:03
  拐个弯吧,是一种智慧。少时的独轮车是岁月深处的念想,推车上坡让独轮车拐个弯吧,是一种哲学思维。生活中也是这样,有时拐个弯吧,可以化繁为简,也是化解矛盾的办法,甚至还能解救生命。一篇有哲理的好佳作,欣赏学习了。问好老师,遥祝夏安。
生活,一半烟火,一半清欢。 人生,一半清醒,一半释怀。 ——杨绛
回复18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23-08-03 06:00:09
  谢谢珊瑚老师的精彩留墨,少年往事,记忆的细节不多,这句话尚记得,记得有点意思,就写出来,整理一下自己的过往吧。遥握,问候夏祺,谨祝创丰!
共 18 条 2 页 首页上一页12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