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风恋碧潭 >> 短篇 >> 传奇小说 >> 【风恋】月缺月圆(小说)

编辑推荐 【风恋】月缺月圆(小说)


作者:肖益仁 白丁,4.3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7280发表时间:2023-08-03 18:27:52
摘要:书中主人公傅跃锰,在历史变革时期,背着沉重的阶级包袱,风风雨雨、九死一生、悲欢离合,在改革开放的年月,父子团聚,为报效家乡主动把资金投入到家乡来,利用家乡有利条件办厂、兴修水利、电站、交通、学校、加工米厂、开发特色旅游、发展野生动物和珍贵药材种植场,保护生态环境,为家乡脱贫致富做贡献的丰富多彩、感人肺腑以及一段傅跃锰和艳花风雨无阻传奇爱情故事。


   “我们是来玩的,是来看解放军叔叔的。”锰伢子歪着脑袋望着解放军叔叔说。
   “是真的吗?”
   “当然是真的!”锰伢子应了一声。
   “那好,跟我进来吧!”并回头向两个哨兵说:“对孩子要小声点,别吓坏孩子们。”
   “是!营长。”哨兵“嚓”的一声立正,行了一个军礼。
   孩子们涌进院子,院内空地是操场,正中央是会议室两边是学习室、医务室……
   “叔叔,你是这里的官吗?”
   “我是营长,都是革命战士,就叫我大个子叔叔吧!”
   “对了,你叫什么名字,能告诉我吗?叔叔最喜欢有胆量的孩子。”
   锰伢子壮了一下胆子,大声地说:“我叫傅跃锰,大家都叫我锰伢子,今年七岁。”
   “很好,小朋友,你特意来看叔叔,叔叔送个小小礼物给你,你猜猜是什么?”说着拿出个小东西塞进嘴里“嘟、嘟……”轻轻地吹了几下。
   锰伢子高兴地说:“是‘叫叫’,很好玩的。”
   “你说得对,是‘叫叫’,但它还有一个大名叫口哨,是发号司令的,也就是命令集合练兵用的,懂吗?你如果喜欢,叔叔把它送给你啰,从现在起我们就是好朋友了。”
   锰伢子接过礼物,高兴得不得了。以后天天去院子里玩。叔叔还教他唱《东方红》、《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解放区的天是明朗的天》等歌曲。还教他打拍子,并要他把这些歌曲教给这里的孩子和老百姓,要大家个个都会唱。
   伙伴们见锰伢子有解放军叔叔送的礼物,眼红得不得了,都争着摸一摸,吹几下。从那以后,大家对解放军叔叔也不感到害怕了。锰伢子吹着口哨,领着伙伴们学着唱革命歌曲,没几天就学会了。锰伢子的“学生”也越来越多,首长叔叔见了很高兴,成立了一支儿童团,还封了他一个大官儿——儿童团长。
   一天,锰伢子又到叔叔的部队去玩,见叔叔桌子上摆着一个金光闪闪的小匣子,他靠近桌子仔细地看了看,好奇地问道:“叔叔,这是什么?”大个子叔叔拿到嘴边轻轻一吹,立刻发出响亮的声音。
   大个子叔叔说:“这叫口琴,它能吹出好多动人的歌曲。”说完他就吹了一首《东方红》。
   “好听吗?喜欢吗?”
   “好听,喜欢。”
   “那好,叔叔就送给你,以后叔叔教你吹。”大个子叔叔顺手将口琴递给他,锰伢子看着银灰色的口琴心里痒痒的,准备去接但双手又缩了回来。
   “叔叔,我不能要,我娘会责怪我的,一个小孩子不能随随便便要别人的东西,上次送的口哨,我娘都说我的不是。”锰伢子低头小声地说。
   “哟!还很听话的。别怕,这是奖品,你的任务完成得很好,叔叔奖励你的,以后有时间,我向你娘讲清楚。”说着硬把口琴塞进他的衣袋里。
   过了几天,营长专程到锰伢子家,和他母亲说了好久的话,不知说了些什么,他也听不明白,临走时只听到又说了一句:“傅大妈,砸烂一个旧中国,建设一个新中国,我们要做社会发展前进的推动者,才是出路。在历史转折时期,你要适应形势,顺应形势才是。”傅太太听后心胸豁然开朗,激动地说:“谢谢解放军的指教。”
   枞山沟解放了,人们敲锣打鼓扭秧歌庆祝成立农会。石大爷当上了农会主席,雷大哥和牛剑利分别担任了生产干事、民兵干事。解放对穷苦的百姓来说,是天大的喜事,他们尽情地享受翻身做主人的喜悦,享受当家作主的权利;对傅太太来说却是脱胎换骨的洗礼,她对乡亲们说:“我要成为劳动人民一员了,今后大家不要叫我傅太太,就叫我傅氏婆吧。”
   一天,乡政府召开地主分子会议,开展减租反霸运动,通知所有地主要彻底交清房产地契。傅氏婆一个月就完成了。佃农穷人分到房屋和土地,但是有些土豪劣绅不甘心,不识时务,不把穷人看在眼里,甚至造谣威胁,周佰为就是其中的一个。
   一天晚上,傅氏婆刚从佃户家回来,周佰为溜进傅家。对傅氏婆说:“表嫂,你不要太死心眼了。表哥已把家产散尽,对共产党和穷苦百姓,也算有了个交代,剩下的就不要再交了,一家人也要过日子啦。以后的路还长着呢!”
   “我这么做也是按你表哥原来的意思去做的,我一个妇道人家做不了主,现在已经没有财产了,至于以后的日子,靠自己的双手劳动,总不会饿死吧!”傅氏婆说。
   “唉!你呀,图个什么呢?无非是不上批斗台,说你是个守法,老实的地主婆,值得吗?”周佰为叹了口气。
   傅氏婆默默不语。
   周佰为又劝道:“表嫂,你还有什么顾虑?不要害怕,你把值钱的东西藏到我家去,反正我破产了,谁也不能把我怎么样。”
   1951年土改开始,傅氏婆把值钱的东西和地约、山林全交给了农会。这下不好了,破产地主周佰为上次没得到傅氏婆的财物,怀恨在心,他又气冲冲地走到傅家,恶狠狠地抓住傅氏婆的衣领,“啪”的打了两个耳光,打得傅氏婆东倒西歪,并骂道:“祖宗产业全被你家毁了,上次把谷子、农具、耕牛舍个精光,自家人一无所有,塘里的鱼宁肯放到江里去,他们的穷坑你填得满吗?”
   这时牛剑利也怒气冲冲地走来,咬牙切齿地对傅氏婆说:“你家救了我父子俩的命,也给了我不少好处,我永远不会忘记;但现在你家太不顾爱我了,两次的财物都送给别人,而把我忘得一干二净,我姓牛的在你家百般殷勤,出生入死地帮你家干了几十年,你家这样做,也太不讲义气了,从今往后,我们两家一刀两断,你等着瞧吧!”说完冲了出去。在门口周佰为拉了牛剑利一把,咬着耳朵嘀咕些什么,各自回家。
   原来周佰为是傅家的外甥,七岁时父母双亡,傅家把他接来当亲儿子带着,和表哥如来一起长大。傅如来个性厚道,勤学苦练,办事认真,家里大大小小的事都安排得井井有条。而周佰为在舅父的强制下,去学堂里学了几年后,仍打牌赌博。舅舅就早早为他找个女人成家,把傅家财产一半给他成家立业。周佰为得到舅舅的巨额家产后,花花公子的习性暴露无遗。一天,他来到花月楼,财大气粗地大叫:“老妈子,有最漂亮的姑娘吗?不管价钱有多少,帮我叫上几个过来,我有的是银两”。整天吃喝玩乐,花天酒地,不到半年,田地已被他卖了大半,祖父被他这个不争气的外甥气得吐血,病倒在床上,不久离开了人世。祖父去世了,祖母体弱多病,傅如来夫妇照顾祖母。一天傅如来找到周佰为,说:“祖母病了,你也来看看呀。”周佰为躺在椅子上摇摇摆摆,冷冰冰地回答:“有你表兄管就够了,用不着我来多事。”周佰为不念舅母的养育之恩,只顾自己逍遥快活。
  
   四、土匪打劫
   当时刚解放,湘西的大山上还有零星的土匪,时常晚上下山进行破坏活动,杀害农会干部和抢劫财物。
   一个漆黑的夜晚,天下着蒙蒙细雨,院子里的狗吠个不停,傅氏婆一家正围着火灶烤火,突然,‘砰’的一声,门被砸碎,冲进几个蒙面大汉,不由分说抓住傅氏婆,逼迫着她交出光洋、金银、珠宝。祖母和孩子们吓得缩成一团。傅太太战战兢兢地哀求:“老总,行行好吧,我家老爷把光洋财宝都分给穷人,剩留一点,老爷外出带走了,家里的确没有,你看这破草棚子也没处藏呀。”
   “你撒谎,嘴还蛮紧,看我撬不撬得开。来人啦!”匪首尖叫一声“给她点厉害尝尝。”
   几个打手一拥而上,把傅氏婆吊在屋梁上,皮鞭不断地抽下去,打得傅氏婆死去活来,不省人事。
   “老二哥,她没气了。”一个长嘴巴打手用手在傅氏婆鼻孔上试探了一下。
   “没事的,没事!打桶冷水上来让她清醒清醒。”匪首恶狠狠地说。长嘴巴提桶冷水泼在傅氏婆身上,傅氏婆慢慢苏醒过来,小声地哼了一声,匪首老二得意洋洋地走到跟前抓住她的头发小声地说:“怎么样,傅太太,滋味还可以吧?可能你一生中还是第一次尝到这样好滋味,真是难得、难得呀!还是交了吧,免得受这皮肉之苦。”说完,哈哈大笑,匪徒一齐嚎叫:“东西在哪里?”
   傅氏婆被折磨得上气不接下气:“老总,你们为什么要这样对待我,我傅家历年来对乡亲们是亲如一家,从未苛刻过他们,恶事我家从没做过,俗话说‘恶有恶报,善有善报’。你们有什么恩怨就说出来,不能拿一个妇道人家来出气嘛!”
   “对,这就是我们对你的回报,因为你家做事太不公平,前一次你家的财富都分给自家的佃户,为什么我们没有呢?今天你不交,别想活着。”长胡子老二吹胡子瞪眼睛说。
   傅氏婆听了心中明白,一定是周佰为和牛剑利伙同他们来报复的。为了孩子也是为了这个家她一定要活着,不得已只有把祖母的拐杖交给他们。祖母拉着拐杖死活不肯放,被长胡子老二一脚踢个翻天,摔得头破血流,拐杖也摔断了,掉下两根金光闪闪的金条,呈现在他们眼前,众匪们呆呆的傻了眼。原来这拐杖是祖父为祖母特制的,里面藏了金条。长胡子老二拿着金条扬长而去。
   全家哭作一团,悲惨万分,孩子们一边安慰祖母,一边扶母亲上床歇歇。
   祖母自这次受了严重刺激之后,神智变得有些不清。
   傅氏婆也是被打的遍体鳞伤,卧床不起。二天不吃不喝,邻居石大爷得知,上山采些草药煎服,三天后傅氏婆慢慢地爬起来,吩咐锰伢子把石大爷请来,她有话要说。一会儿石大爷来到傅家。
   “傳太太好些了吗?”
   “谢谢你,我的伤好多了。”傳氏婆把事情的经过原原本本地告诉石大爷。石大爷立即向乡政府和解放军反映了土匪抢劫案件,吩咐傅太太保密,有情况及时报告。
   一个漆黑的晚上,石大爷肚子痛,一连几次上厕所,在厕所里石大爷隐隐约约看到远处有灯光,一闪一闪的朝周佰为家移动,心想这么晚还有人来他家干什么,估计一定有鬼,得去看个明白才行。他蹑手蹑脚地来到周佰为家的窗口下,看见里面坐着两个陌生人,一个满嘴胡须的大汉,一个长嘴猴脸人,在一起嘀咕,好像是为分什么东西争论不休。
   “这样吧,发财还得靠一个人,出了事还要他暗中帮忙,我想给他四成,老二哥分二成,剩下四成,我们四人平分。”周佰为说话了。
   “啪”的一声,胡须大汉跳起来大叫:“他妈奶奶的,老子是拼死冒险,提着脑袋瓜做事的,出了事谁也保不了谁。”
   “好好好,别吵了,他和老二各三成,其它的就平分!钱财都是身外之物,只要大家和和气气,才是我们的福分。”
   “明天取货,越快越好,送到指定的地点,免得夜长梦多。”胡须大汉急促的说。
   次日清早,石大爷向乡政府反映了情况,乡政府布置了行动计划。
   有一天早晨八点,周佰为和老二来到县城银行,把金条兑换成人民币,总共三千万元,工作人员说:“同志,你这金条巨款,国家有规定,按金额征收百分之六十,百分之二十付现款,剩下的百分之二十存银行。”他们办了手续提了巨款,得意洋洋地出了银行大门,急急忙忙地转弯抹角来到一座偏僻的杂屋里,屋子里已经等了好几个人,见他俩提着巨款回来,高兴得发狂:“我们发财啦!哈哈!”
   “小声点,小心出事。”周佰为走到门口把头伸出看看动静。
   “不准动,站住!”一个宏亮的声音把全屋的人吓呆了,匪首老二见事不妙,提着巨款向后门冲出去,牛剑利带着民兵冲进去抓住他,被匪首老二刺了一刀,牛剑利一松手,匪首跳下一丈高的坪地跑了,解放军战士从后面‘啪啪’两声枪响,子弹打中了匪首老二的大腿,雷大哥飞也似的跳下,匪首瞪着充血的眼睛,抓住沾满血的尖刀,与雷大哥作生死挣扎,两人搏斗了一阵,大家及时赶到,把他按在地上逮住了。
   在审案中,长胡子老二果真是个罪恶累累的土匪,执行死刑枪决。周佰为串通土匪报复傅家,判了二年有期徒刑。而牛剑利剿匪有功,受到县政府的表彰。
  
   五、脱胎换骨
   这年冬天开始实行土地改革,傅氏婆家祖孙三代六口人,农会按人丁给他留下一份上好的田地,其它的分给穷苦农民。贫下中农分田分地,翻身做主人,高兴地欢呼:“毛主席是人民的大救星。”从此傅氏婆带着全家,开始过着自食其力的生活。
   冬去春来。连绵不断的春雨下个不停,傅家的屋顶出现了许多大大小小的漏洞,一家人只好躲到床头。地上摆满了接漏水的盆盆罐罐。雨越下越大,眼看灶心冒出一股泉水。突然雷声轰隆劈烈一声,闪电划破天空向屋内伸来,似乎要把他们全家吃掉似的,这下把锰伢子吓得“哇哇”大叫,傅氏婆急忙扑过来紧紧抱住孩子说:“锰伢子不要怕,有娘保护你。”并用手不断地向他额头上扫,口里念念有词,阴魂向下,阳魂向上。锰伢子睁开眼睛,屋内一片漆黑,一声巨响过后,混浊的泥水从四面八方涌进屋子。把屋里的坛坛罐罐、盆子都冲走了。“发山洪了”!傅氏婆急忙叫孩子们爬到床上。轰隆又一声炸雷劈下来,把锰伢子吓昏了。不知过了多久,锰伢子隐隐约约听到母亲在喊:“救命啦!救命啦!”又听到哥哥、姐姐的哭声,祖母的哀嚎声混在一起,把锰伢子吵醒了。他打了个喷嚏,全身湿透生出许多鸡皮疙瘩,冷得牙齿咯咯的响,这时锰伢仔完全清醒了,原来是山洪把房子冲倒了。母亲把身子伏在他身上保护他,他伸手一摸,碰到了压在母亲肩膀上的一根梁柱,祖母的呻吟声也越来越弱,只剩一口气没断。

共 71694 字 15 页 首页上一页12345...15
转到
【编者按】编者按】一个傅姓开明地主,一个抗日保乡的寨子领头人,在新中国到来之际,散尽家财为了全家今后的日子着想,也是真够有前瞻性的人物了。可是,个别人还是打起了他们家的主意,破落户周伯为串联土匪,对傅家进行了洗劫,而最终被抓捕判罪。然而,在一场洪水和土改大潮冲击下,傅家从此过上了自食其力的生活。在当时傅家最小的孩子傅跃锰正是上学年纪,,却不能享受正常孩子的待遇,由于家庭出身问题,让他感到孤独和无助。个别曾得到过傅家救济的不良份子还把分好了的田地给她们换成了缺水的旱田,还利用手中的权力处处刁难她们。傅家的大儿子当了解放军,三儿子却在坏人的引诱下认有钱人做了干爹离家出走了,女儿却被不良份子害死,直到傅跃锰又去上了学,山村成立了合作社,日子才好了起来,而不良份子牛剑利的女儿艳花却爱上了这个虎气十足的傅跃锰。后来,他出去拜师学了木工,又被牛剑利给弄回来,安上莫须有的罪名百般折磨,却被牛艳花救护,但因牛剑利执意拆散,艳花上吊自尽,傅跃锰抱着她一起投向河中,又被打鱼人张大爷所救。醒来时,又误认张大爷女儿张艳华做艳花,误打误撞成了张大爷女婿。在改革开放的年月,父子团聚,为报效家乡主动把资金投入到家乡来,利用家乡有利条件办厂、兴修水利、电站、交通、学校、加工米厂、开发特色旅游、发展野生动物和珍贵药材种植场,保护生态环境,为家乡脱贫致富做贡献的丰富多彩、感人肺腑以及一段傅跃锰和艳花风雨无阻传奇爱情故事。整篇小说曲折,传奇,值得一读。推荐大家赏读。【编辑:刘春庆】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刘春庆        2023-08-03 18:29:24
  感谢肖老师再次投来,对风恋社团的信任。问好夏安。
2 楼        文友:肖益仁        2023-08-03 18:50:32
  【西部风微刊】报道:十年磨一剑,七旬老农创作长篇小说《月缺月圆》? 湖南/肖和良
   原创 西部风微刊 西部风微刊 2023-07-28 00:05 发表于广西
   十年磨一剑,七旬老农创作长篇小说《月缺月圆》
   文/肖和良
  
  
  
   肖益仁,男,1942年,出生于湖南省洞口县洞口镇平梅村萧家湾,从小热爱文学、文艺,性格开朗、热心人。由于家庭地主成份的原因,小学毕业回家务农,并从事圆木工手艺,半农半工40余年。串村走巷见多识广,风雨坎坷的岁月,深深洛印在他的脑海里,改革开放的浪潮,思绪万千。他无意中得到温家宝、张胜友、赵树理三位文学老师启蒙指导。在山清水秀的田园生活里,造就了一个纯朴善良,对社会有责任性、有正义感的江南农夫作者,实现他一生的文学梦想。
  
   图片
  
   十年磨一剑,七旬老农创作长篇小说《月缺月圆》,2010年终于问世,受到全国各地读者情感的共鸣和鼓励,承蒙政府有关单位的大力支持,原洞口县县委书记黎仁寅亲笔题词,引起社会媒体的关注,洞口电视台、邵阳日报记者登门采访报道,当代著名诗人费世明、中国作家吴小江、文学评论家
  
   肖正祥推荐及各地读者的认可和需求,再一次重新修改完善,再版问世与读者见面。
  
   图片
  
   《月缺月圆》简介:描述了书主人公傅跃锰小小年纪的失去了父爱,处在历史变革时期,背着沉重的阶级包袱,风风雨雨、九死一生、悲欢离合的经过。后来在改革开放的年月,父子终于团聚,为报效家乡主动把资金投入到家乡来,利用家乡有利条件办厂、兴修水利、电站、交通、学校、改造加工米厂、开发特色旅游资源、繁殖野生动物养殖场,发展珍贵药材种植场,保护生态环境,为家乡脱贫致富而谱写丰富多彩、感人肺腑的故事。揭露了混进革命队伍的牛剑利过左行政、虚假、丑恶、贪婪、可耻的面貌,给社会和谐稳定造成不良影响。更体现了傅跃锰敢于与牛剑利过左路线斗争事迹。故事情节跌宕起伏、惊险、激烈、扣人心弦、引人深思,并书写了一段傅跃锰和艳花的风雨无阻爱情故事。小说七章31节18万字。成功塑造了傅跃锰、傳氏婆、石大爷、雷娃子、艳花、洪云云、牛剑利、周佰为、牛德友、周永信等32位人物鲜活形象,书中插图13幅。
  
   图片
   《月缺月圆》写的是湘西南枞山沟普通百姓的生活情景,实际反映的却是一个时代历史的缩影。从枞山沟解放、清匪反霸、土地改革、互助合作、公社化、大跃进、四清、文化大革命、随之改革开放的年月里,土地承包,工厂改制转形,引进外资,这一系列的变化和重大的、严峻的历史主题,却被小学文化的肖益仁先生拿下了,其所经历艰辛和付出的心血是可想而知的。
  
   作者年已古稀,右眼失明,左眼以0.2-0.1的视力打着手电筒修改,与病魔作顽强的斗争,为中国的历史文化和精神生活做出贡献。他的拚博精神,得到了洞口人民的赞扬。
  
  
   图片
  
  
   肖益仁的诗歌:
  
  
   祖国统一团圆
  
   忘不掉的沧桑岁月,
   飘浮于蓝天的世间。
   各族人民的呐喊,
   是团结奋进的号声。
   历史的时空浩瀚无边,
   历史的潮流滚滚向前。
   星空的那一轮圆月,
   恰似祖国的统一团圆。
  
  
   打油诗:残人当自强
  
   人间残人当自强,自主创业更辉煌。
   太公八十遇周王,残农七旬破文盲。
   才疏学浅目晕眩,十年创作月团圆。
   基础文功多煎熬, 思念先祖我辈豪。
   困苦老残独女家, 胸有成竹我不怕。
   家人怒恐把我吓, 担心怕我眼睛瞎。
   讽言辱语悲失望, 刻骨伤心实难忘。
   重振旗鼓昂首刚, 手拿电筒写文章。
   横眉冷对千夫指,赤裸上阵奉圣旨。
   月缺月圆生我家,茅屋藏娇闻天下。
   排山倒海怒叟茫,气得智叟无处藏。
   残儿就要当自强,自主创业要坚强。
   十年苦创食眠忘,智灵点滴吟诗忙。
   感动读者实难忘,改革复兴更辉煌。
3 楼        文友:肖益仁        2023-08-03 19:00:04
  2楼是我侄儿肖和良,对我写作长篇小说《月缺月圆》的报道。我是他晚叔(我排行第九,应是他九叔),我的祖父肖熙甫是晚清秀才,我们家也是书香门弟。在特殊的年代,我小学毕业,半工半农,写成18万字长篇小说《月缺月圆》,实属不易。但我毕竞才小学文化,文中口水话较多,错别字都有,并过多渲染了文革时期湘江风雷红卫兵造反致死人命,应淡化,应重点一正面宣传党的改革开放政策以来,党的富民强国政策贯彻落实,中国发生翻天覆地变化。
4 楼        文友:肖益仁        2023-08-03 19:21:11
  作者原《月缺月圆》18万字,2010年通过湖南邵阳市内部刊物准字出版发行了2千册。有一定反响。但正如3楼所说,过多渲染了58年大跃进、10年文革运动,所占编幅较多,占用一半。所以在侄儿肖和良文学指导下,删除了这一半编幅,将18万字,改成7万字,虽有违我创作的初衷,但深知自己的文化水平,搬不上台面。
   在这里非常感谢侄儿肖和良,他辛苦了一个多月,改编改错,并添加部分内容。使得文章在全国大型文学网--江山文学网发表。
   在这里,再一次感谢肖和良。
   并感谢编辑的辛勤劳动,编发!
5 楼        文友:肖益仁        2023-08-03 19:30:48
  文章加入了很多洞口县元素,都是侄儿肖和良文学作品中节选出来的。
   肖和良发表畜牧兽医学术论文141篇60万字和文学作品198篇25万字。
   如洞口县元素湘黔古道、古楼云雾茶、棕包舞、雪峰山的影子。
6 楼        文友:肖益仁        2023-08-05 00:28:48
  有年代感,不错????
7 楼        文友:肖益仁        2023-08-20 10:13:39
  日军的一个兵步中队是181人,包括一个19人的中队部,中队长,执行官,3个军士,4个卫生员,军官的勤务兵,司号员,8个通信员),3个前述54人的小队。步枪人手一支,还有轻机枪9挺和掷弹筒9挺左右,有时还会根据战况配备1挺重机枪和1挺迫击炮。
   班:日军每班13人,包括班长、4名机枪射手和8名步枪兵。有一挺轻机枪,编制四人(指挥官、射手、两名携弹药的副射手),这四人是配备自卫手枪的,在战斗中有时也携带步枪(机枪射手除外); 其余八名步枪兵,每人一支单发步枪。
   小队:日军的一个小队有前述编制的三个班和一个装备三个掷弹筒的掷弹筒班。共54人。
   可见日军的一个兵步中队战斗力很强的。所以文中说:这是日本鬼子一个中队,在与国民党正规军交战中,都没有这么大损失,这次却在山沟里吃了败仗,阴沟里翻了船。
共 7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