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菊韵】向物而生(散文)
《道德经》云:“至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
万物皆有根性,有悟性。它们自悟着恒久不变的规律,依如四季头顶的这轮日月。生于楚江水畔,看着它日日积满顺流而下,多少年的雨便有多少灌溉,在你目力所及的之处,生生不息的草木花朵,你所爱的梅、兰,你所驻足的细柳如丝,均是一滴雨的汇思。醉是有些醉了,却是天地的醉,它将诗文的妙玉章句倾洒给了适时而动的春,给了鼓动激情的夏,也给了丰熟沉甸的秋与豁达寂旷的冬。周而复始,始于足下,或无有始亦无有终,它们环环相扣,已找不到分叉的路口。
许多物向之美,在于行云流水似的点拔,它们各安天命,各司其职,独绝的保持一份天性。它们不同于世人,巧利、欺蛮、愚痴。这是社会病态,是在暗黑的天色下藏污纳垢的私病,即是贪念无所归依,抛理法与礼法而不顾的鄙陋。原本的天下,是自然润化的草香,普照万物的和谐,不知何时,兵伐顿起,烟火燎原,世界混沌成海上飘兮。以物生物,有善有恶,以物源而生物源,不同的选择会有不同的命运,便如是说的因果。《道德经》曰:“孔德之容,惟道是从。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窃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自今及古,其名不去,以阅众甫。”因此说,所谓内质的精神才是根本,无物中的信义坚守才是根本,道与德相形于无物的造化更加深刻,更让人信赖。
因此,历史长河中,既有国运昌隆也有灾祸绵延,人运德行上乘才拥有获帝国之名,借古语云“天时、地利、人和”缺一不可。道的循环需才德兼备,一时运气不足为道,以心力相换,以德相佐,才能从中获益。若想站得高,看得远,必先摒除“我”的垢病。许多建国初期的君主一开始兢兢业业,恪守本心,但随着执政稳固时局拉长,政绩患散,民心不稳便显山露水起来,不能为民而谋利,反而重在盘剥。于是,即便是盛极一时的唐朝,随着最后一位皇帝唐哀帝李柷的被废,梁王朱晃乱政继位,建国号“大梁”,大唐帝国300年的基业被毁于一旦。这铁的事实应证了,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的道理。不过,此处倒替唐哀帝李柷证明一下,唐朝的灭亡与时局的动荡,与前朝遗留下的弊端有关,宦官专政、藩镇的壮大都祸及中央集团的统治。虽是末代皇帝,历史对他的评价是肯定的,祸因在于最终无法掌控军权,以至受制于人导致兵败垂成。
在几千年的历史烟海中,见惯了太多兴衰轮回,见惯了斗智斗勇的机关算尽。最终成为沧海一粟,成为烟尘中的浮光掠影。从哪里来到哪里去,或为花的根,花的果,一枝一叶和雨露均无可知。世间万物相辅相成,人在主宰成物的同时,也被成物所主宰。适时而生,我们在运化中飘零,如同浮云朗日,在阴晴圆缺中裂变重生着。就如同故人的影子,他们逝去的声容会以另一种方式存在,那可以是一扇窗,一个故事,一个称呼,甚至是一道菜。我们出入在光阴里,我们在寻找一种融合的方式注解人生。注定,会俯首大地土壤,会在光的尽头升起一缕轻尘。
走走停停,停停走走,在风景中休憩心神。确实,心神需一个空寂自由的位置,需要在行走中发觉,我们时常忽略的情境。依如座座古朴城镇,千古百来依旧静好的古镇,那些极具韵味的桥梁、翘檐、街市。水乡园林和精美建筑构成的画面。它们是水上画卷,流动的符音,江南风情因此显得俊秀娉婷。从那些停留的镜头,我看到桥廊拖长的清影,圆形拱桥,它们孤注一掷的洞穿着时光静履,洞穿着游客的心事。它们饱饮一汪静水,饱饮着风霜的洗礼。我凝视绿水岸畔,它们独立而孤立,就似多年知已,相依相偎着不离不弃。山与水,水与山,桥与树,树与桥。亭前亭后处处是线条似的生机,仿佛唯有山有水才能伸展出这番天地。唯有山水才才可抵御尘世的喧嚣。小桥、流水、人家,或许我们观望的不是风景,而是某种安宁,在寻求心灵契合的清新罢。
混迹于清风明月间,我们是漂泊的尘,可见微小光亮,在望不见的距离中去填补时空的空缺。我们也是被时光驱赶的人,在城市乡村穿流不息,四处奔袭着各自的宿命。我们在时光里解析时节,不同地点,不同人物,在情节里感受流动的独白,恍如内心风暴,冲撞着涌动的江河。时势造英雄,同时造就出宜情宜景的心境,我走过的世界,听过的世界,就如一弯明月,它照耀着我走过沟渠,走过长街,走过陌生古香远黛的青石巷尾,走过三尺春水下的云夕。它们相应渗入我的世界,用鼓动的音节传递给我,那如是秋天赠我的一本书,透着光清彻的字句划过川流,那是春深滋养的雨,敲打着寸寸由远及近的马蹄。它们来过又已走远。历史的政客败于风云转换的长袖,有些名字依旧长青于云顶,而有些却被泥水踩踏于无形。英雄不败青山,恒古的气息环环相绕在一草一木飒飒风声里。
向物而生,各复归其根,我们都深根在自己的泥土,就如天生的名,镶嵌着木刻的本性。以泥的厚德坚守着天地正气,这是天地幻化的一脉支流,相承继远而义无反顾。可谓天地之气,是自酿而自醉的世间气息,虽在当今,已渐渐被多种气体污染包围,酒气、汽车尾气、浮躁之气不断的垄断,但不灭的薪火仍永固如新,不仅是孔孟之学的《论语》,还有《诗经》《周易》《史记》等不一而足,留给后世的知识领域源远流长,所蕴含的思想震古铄今。于此,这相对一把钥匙,在开启时空的同时,开启了智慧的大门。始于心且守于心,佛说一切由心生,一颗愉悦而向上的心灵,形于种子的萌芽,形于雨的慧泽,择田而居,适意而生,放眼望去浩如烟海的历史,不过只是一次回眸,一个人字的缩写,一撇一挪之间,万物皆在行走,皆在自由的运化,它们同我们一样在各自的轨迹上创造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