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星月诗话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星月】山村记忆(散文)

精品 【星月】山村记忆(散文)


作者:王国平 童生,879.88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2380发表时间:2023-09-09 16:18:22


   目前这个曾经偏远闭塞的山村,已经和外面世界的其他村庄一样,同步进入了5G时代,跟上了时代发展的脚步。家家户户都装上了网络,安上了WiFi。现在,他们在家就可以看电影,足不出户就能了解国家大事。并且每人都有了一部智能手机,和外界沟通联络也变得十分快捷。这个村的物流也方便了,中国邮政、京东快递、拼多多等直接送货上门,南方的大闸蟹,海南的芒果,泰国的榴莲等产品走进了他们的生活。一些村民还注册微博、公众号。巨大的改变,让这个曾经偏远的山村不再偏远,小乡村也能连通大世界。
   2019年春天,当村边八百亩油菜花盛开的季节,一些村民就通过短视频、直播等新模式,把这里的美景及时传播了出去,吸引了许多人前来葡萄寨村踏青,游人如织,一时成为了那些天观赏花海的网红打卡地。这几年来,随着葡萄寨村对外联系的便捷,交往的频繁,让他们的眼界插上了翅膀,让他们的观念也在急剧发生着改变。
   我在这里了解到,在这十年的发展中,葡萄寨村人注重产业调整,改变了过去一些生产方式,加大了苹果种植面积。从而加快了葡萄寨村产业转型升级。目前,葡萄寨村已建成短枝型苹果密植示范园832亩,统一栽植株间,统一栽植技术,推动了葡萄寨村产业的健康发展。有些村民还办起了合作社,和一些经销商合作建起了新型选果线,完善了产加销一体化经营体系。在苹果销售上,开展起了网络销售新渠道,让葡萄寨村红扑扑的“致富果”插上互联网的翅膀,飞到了广东、海南以及东南亚各国,增加了村民的收入。
   记得在葡萄寨村工作期间,我认识了一位福建商人。他原来在这里投资发展果园,土地被征收后,他看到了商机,并没有离开,就利用赔偿金,投资400多万元,在葡萄寨村边建成了一个储存量为4000吨的果库,满足了葡萄寨村及周边果农苹果错峰上市的需求,改变了家家户户分散贮存、储藏条件不达标、苹果质量很难保证的弊端,不仅增加了周围果农的收入,现在他每年就可以获得40多万元的收入。
   很难想象,在短短的十年时间里,葡萄寨村的人们已经从农耕时代一步跨入了信息时代,踏上了新时代的节拍。他们通过美丽乡村建设,通过大力发展苹果种植面积,通过推广苹果种植技术,让这个曾经贫困的村寨发生了“蝶变”,创造了奇迹,迎来了新生,也让贫瘠生活变成了历史的记忆。在这片热土上,我感受到了农耕文明进步跳动的脉搏,体会到了千百年来乡村追求的平和、富裕、快乐田园生活正在实现。
   他们的日子正逐步变得红红火火,从当年过年才能吃顿饺子的期盼,到现在鱼肉天天都有的丰盛;从当年步行出门的艰难,到如今驾驶着小轿车出行的快捷;从太阳落山就熄灯盼着天明的煎熬,到现在劳动之余漫游于网络世界的精彩;从一年一次到镇上赶个集会、看场戏就是一种满足,到尽情舞动着广场歌舞的洒脱。如今,在葡萄寨村绿意葱茏、乡村田园交相辉映的土地上,一张张笑脸写满农人掩饰不住的期盼,一幅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乡村新画卷正在葡萄寨的青山丘壑间徐徐展开。
   党员干部是推进乡村振兴的中坚力量
   习近平总书记在陕西考察时曾经指出:“民生是人民幸福之基,社会和谐之本。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扎实办好民生实事。”
   过去的十年,如同白驹过隙,但在葡萄寨村的历史上,是非凡的十年。葡萄寨村能够在这么短时间内改变了村庄面貌,实现脱贫,产业的发展从无到有,从弱逐步到强,这些成就的取得离不开县委、县政府对水库移民的关心和支持,也凝聚着基层干部的艰辛和付出。我们知道,在乡村振兴的伟大事业中,基层干部是衔接党和群众的重要一环,是做好“三农”工作的主力军。通过这次走访,在葡萄寨村这片充满生机的土地上,看到了基层干部的担当,看到了干部作风的转变,也让我对葡萄寨村支书兼村委会主任刘海全有了全新的认识。
   他中等个子,五十来岁,有着坚毅不屈的性格。他是葡萄寨村变化的推动者和见证者。在对他深入了解后,了解到葡萄寨村这十年来的发展历程,在刘海全心中有着万般滋味,酸甜苦辣都沉淀在他的心中,这种感受是许多人无法可以真正体会的。
   他是土生土长的葡萄寨人,一直深深爱着脚下这片土地。他家弟兄姊妹八个,初中毕业后,由于家里经济特别困难,父母已经无力承担他们兄弟们上学的费用,为了能够让弟弟们完成学业,在长时间痛苦转辗反侧思考后,含泪放弃了上高中的机会。他的同学对他放弃学业,直到现在谈起,依然十分的惋惜,觉得他的成绩如果坚持学下去,可能就会走出农村,改变自己一生与土结缘的命运。
   有句话说的好,穷人的孩子早当家。走上社会后,刘海全为了分担父母肩上的重担,养家糊口,他务过农,打过工,饱尝了生活的艰辛和磨难。在艰辛环境中,他学到了许多书本上学不到的东西,懂得了生活的真实意义。他知道,美好的生活需要拼搏,需要付出。同时,生活的艰苦,也磨炼出他不怕苦,不怕累的坚强意志,造就了他在困难面前不低头,不弯腰,不服输的倔强性格。自从担任村干部那天起,他就树立一个信念,暗暗下了决心,不干成个事,决不罢休,不然就对不起脚下养育自己的这片土地,对不起村民对他的信任。这些年来,他从村组长到村支书,到兼村委会主任,虽然角色不断转换,但他吃苦的精神,全心为村民的干劲始终不减,他把自己的命运与家乡这片厚土已经紧紧连在了一起。
   在和他谈起当一名村干部的感受时,他说道:“作为一名农村基层干部,没有担当,就干不好村里的事。没有眼光,也就把村治理不好。如果糊里糊涂去混日子,就会让群众指着脊梁骨去骂你。让家乡人过上好日子,是我的承诺,我愿意为此付出。村里的事最为复杂,要让村民满意,首先必须具备一颗公心,要把村民关心的每一件事都当作自己的事,才能赢得村民的支持和理解。这些年来,也遇到许多坎,让自己备受煎熬,也有过不想干的念头闪过。但一想到自己的承诺,有多少村民的眼睛盯着自己,还是克服艰难,决心干下去,认真去干好。其实,并不是每位村民都会理解你,这些年来,也遇到为群众办好事,有些村民不理解,不仅不支持,还说风凉话,甚至说脏话。但我觉得如果做这件事是对的,是对村上发展有利的,对村民是有益的,有多少阻力都必须坚持下去。当群众看到收益了,他们自然就会感谢你,全力支持你,也更加信任你,依赖你,一个和事佬似的村干部是不行的。搬迁前,村里的条件太差了,其他村人给我们贴了落后的标签,这是一种莫大的耻辱,也让我们一直抬不起头。搬迁后,我一直在想,我们葡萄寨村人还能像以前那样贫困一辈子吗?这种贫困的状况必须改变,这是我们这代人的责任。”这是刘海全发自内心的灵魂拷问,也是他多年来认真工作的动力。
   一位村民讲:“刘海全这些村干部工作接地气,办实事,让这些人当村里的带头人,跟着干,我们放心!因为他们都是有胆有谋,有眼光,无私心,是一心为群众着想的好支书,好主任。”
   在这里了解到,葡萄寨村的健康发展,也有着一批批县上扶贫干部的辛勤汗水。搬迁后,葡萄寨村百分之八十为贫困人口。为了葡萄寨的脱贫工作,先后有县上几个单位的干部,从办公室走出来,参与了葡萄寨的扶贫和乡村振兴工作。他们冒着严寒酷暑,深入田间地头,走进群众家里,坐在炕头上,摸清群众贫困的根源,了解群众的所思所想,然后对症下药,帮助他们解决生活中的实际困难,落实具体脱贫措施,诠释着干部党员的担当和责任。
   在这次走访中,了解到原来在葡萄寨包村的县委常委、县委政法委书记白建平,在完成扶贫工作后,因工作变动,离开了这个村子,但他在葡萄寨村留下的足迹,依然被这里的群众津津乐道,他被葡萄寨村群众誉为“心中离不开的好领导、好干部”,他在葡萄寨包扶期间,真正把事办到了群众的心坎上。在扶贫包村那几年,他针对葡萄寨产业不明,进行了认真的调研,并结合实际和村委会干部共同制定了葡萄寨村切实可行的发展规划,确立了村上未来的发展产业,提出了“以项目推进产业发展、以产业发展带动群众致富”的工作思路,为葡萄寨村脱贫致富、产业振兴指明了方向。在帮助村上发展苹果产业上,他不仅联系县上技术部门,帮助引进新品种,还多次联系科技人员进村为村民讲解最新果业技术。在项目争取上,多次为村上跑项目,先后为村上争取项目资金五百多万元,有力地推动了葡萄寨村的健康发展。
   那几年,白建平把自己完全融入了葡萄寨村,爱上了这里的一草一木。在扶贫工作中,他针对葡萄寨村基础差,贫困人口多的现状,就帮助联系一些厂矿企业,组织有一定技能的村民出去打工,鼓励一些村民承包周围村民的果园,来发展致富。同时,在贫困人口参加基本医疗保险上,做到了不拉下一人,对一些一时拿不出钱的贫困户,不仅想办法帮助解决,还先后垫资几千元。针对村上一些因病致贫的贫困户,不仅积极为他们争取重大疾病医疗救助,而且还发起倡议,组织他所在单位、村上开展为两个大病户进行捐款,解决了两户贫困户面临的困难,巩固了脱贫成果。
   乡村振兴的蓝图已经绘就
   科学谋划、精准施策,是推动乡村全面振兴的最重要手段。为了践行人民至上理念,大力推进我县乡村振兴,黄陵县在第十七次党代会上,提出了要立足“民族圣地•绿色黄陵”定位,确立在今后发展中,要把黄陵建设成西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样板区,资源型城市绿色低碳发展示范区,西延协同发展重要门户区,中华文明精神标识高地的“三区一高地”的发展目标,及时从顶层设计层面为我县未来乡村振兴绘就了一幅美好的蓝图。
   在乡村发展上,提出了坚持以苹果和梨两大主导产业为核心,加快苹果品种更新换代和新技术推广,全力推动我县优质高效特色农业健康发展。在乡村建设上,提出了继续实施好美丽乡村建设,完善就业服务体系,鼓励各类群体到我县农村开展创业,努力打造出一批省市级乡村振兴示范村。
   在乡村治理上,继续加强村风、村容、村貌建设,着力办好乡村优质教育和医疗事业,完善县、镇、村文化设施,让公共服务更舒心,让文化生活更贴心,切实增强乡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最大限度满足群众生活需求。
   科技创新是实现乡村振兴的根本动力。在这次走访中,我还走访了我县几家科技企业,了解到,在县委、县政府的科学决策下,为了推进乡村振兴,我县已经建成了黄陵轩辕科技创新中心,这一科技创新中心与平台不仅为我县各个产业与企业未来发展提供了丰富的资源与便利的服务,也可以通过平台对接,使我县乡村从中享受到最前沿的科技创新成果,获取所需的资讯信息。目前已经有18家国内知名企业入驻,还聘请了24名农业专家。这些措施为我县未来乡村振兴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也给我县给农业发展插上科技的翅膀。
   美好画卷在乡村振兴中铺展
   我们也认识到,真正的乡村振兴,已经不再是简简单单地修了几条水泥路,在村里办了几个合作社,而是要通过一系列惠农政策,让村民都能够切实感受到美好生活的方方面面,生活完全富裕起来,“看得见青山、留得住乡愁”。
   从2022年11月开始,黄陵县委、县政府在全县开始实施了以“党员县级领导包联片区、部门单位包联村,强村带弱村、大户带小户”为主要内容的“两包两带”机制,鼓励引导村“两委”成员、党员和产业、技术、营销、经商、劳务“五类大户”带动一般农户、脱贫户和“三类户”,最终实现共同富裕。并安排部门单位主要负责人担任起村乡村振兴“特派专员”,加强了乡村振兴的力量。随着这一系列重大惠民政策得到实施,对促进我县完全实现乡村振兴有着里程碑式的意义,影响深远。这对于葡萄寨村来说,是移民搬迁后又一次遇到的最好的历史发展机遇。
   葡萄寨村虽然这些年取得了巨大成就,村子美了,温饱解决了,但要完全实现真正振兴,还需要走过一段艰辛的历程。在葡萄寨村走访的那些天里,我看到在葡萄寨村这片热土上,已经生机涌动,两委会依托县委的乡村振兴战略,绘制出了未来葡萄寨村的振兴蓝图,他们已经蓄势再出发,杨帆再起航。
   在那几天里,我看到,在产业发展上,葡萄寨村已经在全村积极实施新品种、新技术、新主体、新模式、新装备的“五新”果园的建设项目,计划逐步完成全村两千多亩的老果园改造,为村民大幅度增加收入创造条件。同时,在技术管理上,采取“走出去、带回来”的办法,计划定期聘请黄陵轩辕科技创新中心果业技术专家,不间断地对全村果农进行果树管理技术指导,以便及时掌握最前沿的科学管理技术和种植技术。为了使村上的苹果更有商品价值,在今后几年,他们计划在提升葡萄寨村苹果品牌的知名度上去做文章,计划注册葡萄寨村绿色有机无公害苹果的专业品牌,制作自己的苹果外包装,并搭建网络销售平台,努力去拓宽苹果销售渠道。在改善民生上,葡萄寨村计划在现有基础上,努力把光伏发电、乡村游、农家乐等特色产业做大做强,并继续做好人居环境整治,进一步提升村容村貌。

共 16366 字 4 页 首页上一页1234
转到
【编者按】在黄陵县有一个小山村叫葡萄寨,不是因为这个村寨里盛产葡萄,而是因为这个村由六个自然村组成,像一串葡萄镶嵌在葫芦河两岸。这个村历史悠久,延续了几千年的农耕文明,也是一片有着革命历史的红色土地。过去因为山大沟深,消息闭塞,村民们忙碌一年也没有一个好收成,村民们过着贫困的生活。交通阻塞,通讯不便,村民们住在先辈留下的土坯房或破窑洞之中,他们做梦都想过上幸福体面的生活。十年前,因为修建南沟门水库,在村支部书记马金昌和村主任刘海全等人的努力工作下,葡萄寨村进行了整体搬迁。几年后,很快实现了“搬得出,稳得住,能发展”的三大目标,葡萄寨村实现了跨越式发展,现在葡萄寨公路四通八达,家家都有自来水,网络覆盖了各家各户,这个曾经偏远闭塞的山村,跟上了时代发展的脚步。葡萄寨村人注重产业调整,加快了葡萄寨村产业转型升级,大力发展苹果种植面积,推广苹果种植技术,增加了村民的收入。葡萄寨村的健康发展,离不开县委、县政府对水库移民的关心和支持,也凝聚着基层干部的艰辛和付出。这篇散文,通过运用对比的写作手法叙述了葡萄寨村的巨大变化,反映了我国乡村振兴政策实施下农村的飞速发展,作品主题明确,语言生动,叙述翔实,层次清晰,是一篇优秀的散文!倾情推荐,好文共赏!【编辑:淇水碧柳】【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F202309110007】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淇水碧柳        2023-09-09 16:20:33
  一篇厚重翔实的散文佳作,描述了葡萄寨今非昔比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展现了我国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下农村的飞速发展。
与文字相伴,把柴米油盐的生活过出诗情画意。
2 楼        文友:淇水碧柳        2023-09-09 16:22:50
  散文语言朴实自然,叙述生动,通过前后对比让读者们形象了解到了葡萄寨发生的巨大变化,是一篇充满正能量的散文佳作!
与文字相伴,把柴米油盐的生活过出诗情画意。
3 楼        文友:王国平        2023-09-09 19:47:08
  谢谢淇水碧柳老师,写下亲身农村经历,展现吋代变化
4 楼        文友:巧眉        2023-09-09 20:26:34
  欣赏美文,品读作品。作者重游葡萄村,寻找曾经的足迹。
大巧若拙大辩若讷
5 楼        文友:彩蝶飞舞        2023-09-18 07:41:11
  葡萄村的变化,反映了国家政策好,见证了时代的进步。洋洋洒洒一万多字,可见老师对葡萄村的感情深厚。
愿做一株野草,简单,自然,宁静,美好。
共 5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