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逝水流年 >> 短篇 >> 现代诗歌 >> 【流年】雷火江城(诗歌)

精品 【流年】雷火江城(诗歌)


作者:北京古梦 白丁,5.0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3952发表时间:2023-09-14 11:56:54

【流年】雷火江城(诗歌)
   更看不到趋炎附势的嘴脸高贵的灵魂
   无须印证无须评点
   这样的人生才是典范
   理解了平实简单
   心里会涌出甘泉弹响慈悲的心弦你永远不会孤单
   高山流水千古流传
  
   ◇第三节:万里长江横渡
  
   这里是一位伟人横渡长江的地点
   从此岸到达彼岸
   即使血气方刚的青年也不免有几分生寒
   这时的他
   从花甲到古稀一次次横渡
   和波涛结下了不解之缘
   他说水深流急
   可以锻炼身体磨炼意志他说学游泳摸到了规律
   就很简单
   “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水击三千里”
   我们明白了只有战胜自己才可能
   完美地融入自然
   人们看到了信念心胸在这里变宽
   人们看到了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
   不管后人怎么说
   这应该是历史的必然
   我不懂政治怎么解读只知道
   咱百姓的日子里除了这柴米油盐还有喜欢不喜欢
  
   领袖的自信
   把万众的情绪点燃这种力量的迸发
   似乎来自千年的积淀
   清风微拂的傍晚
   老人家以恢宏的气势吟唱在东湖之畔
   浪漫的笔触里让咱百姓的日子再苦也觉着有盼
   龟蛇两山感慨万千滔滔江水为之咏叹
   老人家为这座城市留下了不朽的诗篇
   “万里长江横渡,极目楚天舒”
   饱受磨难的中国在他的领导下
   推翻了三座大山
   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我们有了从来没有过的尊严
   激情燃烧的岁月
   我们的青春无悔无怨
   奔腾不息的年代
   我们的青春没有留下遗憾
   以至于老了
   还是留着那么多的怀念
   有人评说
   富有不仅仅看你口袋里的钱还要比比看谁活得坦然
   当岁月把生活变成了故事这样的味道是不是很炫
  
   ◇第四节:日暮乡关
  
   两峰相拥一江烟
  
   无尽涛声伴我眠
   极目蛇山忆崔颢
   何日黄鹤回故园
   童颜长者的歌声时近时远
   乡愁总是拨动着心弦
   日暮乡关何处是
   生长在骨子里的乡愁在这里尤为可见
   远道来的青莲大侠回望长安
   不禁发出
   “唯见长江天际流”的感叹
   他的兄弟杜工部悲伤地喊道
   “肠断江城雁”
   只有这个崔颢
   把乡愁的意境变得悠远
   他感慨万千
   “黄鹤一去不复返”
   过去的都过去了
   还是看一看日暮乡关
   怀古的情丝越抻越远
   数千年的历史长河多少惊涛
   多少微澜
   多少对故土的热恋回放在脑海里
   就是一条条的彩练
   乡愁
   有时是一个景物有时是一句方言有时是一种食物有时是一节唱段
   一群人一座桥一碗面一棵树一条河一座山
  
   乡愁承载的文化内涵植根心灵深处
   那是不可触摸的地方永远是那么柔软
   乡愁在这座古老的城池就是一街一巷
   一把雨中的花伞就是一针一线
   一碗糊汤粉和热干面
   乡愁是一种挂牵你想她在那边江河再长也有源
   她想你在这边即使天边
   也是放不下的情缘
   乡愁的味道
   不管你走得多远都会与你朝夕相伴
   即使远隔万水千山
   也挡不住味蕾里的泛滥
   不管何月何年融化在你血液里
   那就是基因无法改变
   你看
   为了祖国为了武汉此时此刻
   远渡重洋的游子捐物捐款
   心忧患情相连
   这是乡愁最好的注脚这是乡愁燃起的火焰
   铮铮我江汉何惧起波澜乡愁映丹心万里同桂蟾
  
   ◎第二章:高深的棋局
  
   我不敢写的就是这一篇
   每天的新闻已经很满我怕笔触肤浅
   又怕以一概全
  
   可是
   当我看到大疫中神奇的逆转
   悬着的心才一点点释然哥们儿说写吧
   怎么写都会色彩斑斓
   恰好这时
   有个视频连线山里的酒友正在侃侃而谈
   他说这盘棋不简单堪比一场顶级大战
   运筹帷幄布局谋篇不能偏颇半点儿
  
   从论证到阻击从阻击到防范
   打中有防防中围歼环环相扣丝丝相连
   这样的大阵法可以说玄机无限
   第一步论证调研
   由多路掌门亲自出马任务重时间短刻不容缓
   “八仙”挂帅各亮绝活儿很快提出专业的观点
   第二步是“打”全面出击
   (“八仙”指亲临武汉“战疫”一线的八位院士,他们是钟南山、李兰娟、王辰、黄璐琦、张伯礼、陈薇、乔杰、仝小林。)
   不留死角拼死一战稳准狠的组合拳一路杀来直逼武汉武汉胜则全国胜击退顽敌夺回前沿
  
   一鼓作气集中出拳各个击破由面到点应收尽收不留缺憾
   一片片收复失地
   一步步筑起了“围栏”
   第三步是“防”
   形成铁桶般的防御圈区块式划分
   网格式清盘
   绝不能留下一个盲点既要进攻
   又须防范
   九百六十万的疆土人人参战
   村与村户与户
   “地道”连成片
   “疫情”就是最大的政治
   十四亿人的“禁足”历史空前
   这样的天阵
   全世界为之惊叹
   不管是力挺还是褒贬中国就是中国
   兵来将挡水来土掩万众一心不惧万难
   为了山河无恙为了百姓平安
   不管什么样的危难
   这里永远是“明朗的天”
   后来一些地区开始好转零的数字开始呈现
   绷紧的神经开始变得懒散
   这时那个浑厚的声音再次出现
   胜利不可轻言
   严防死守咬紧牙关死灰不灭绝不收官
   山里的酒友举起酒杯一饮而干
   在视频中煞有介事地小结这百日大战
   我不知道他是醒是醉他说这个分析纯属民间
   为了印证他的论断
   我和其他诗友开始复盘一点点抽丝剥茧
   一步步进行推演……
  
   ◇第一节:看得见的令箭
  
   首先来看
   这是一个什么样的节点
   元旦连着大年仅仅二十几天
   十四亿人的奔走十四亿人的狂欢
   如果与祥和连在一起何等的壮观
   何等的美满
   可是
   神秘的“杀手”
   不知从哪里来到了武汉
   有人说
   这是因为与“蝙蝠侠”结仇也有人说
   这是野生动物的报复泄怨还有人说
   可能有一条隐蔽的线
   无声无息地潜伏到咱的家园
   虽然我们不知道宿主从哪里而来但是
   可恶的“疟魔”
   却使很多人中箭中弹
   眼前的情景令人潸然倒下一个连着一片
   而又恰在此时地方的个别官员
   偏偏愿做“粉刷匠”粉饰太平成了职业习惯错失良机步步走偏
   国家卫生机构多个督导组亲临一线
   都没能让他们
   及时做出正确的判断
   不管如何回顾和埋怨春运的大潮
   滚滚而来
   卷起了无法阻挡的狂澜
  
   与大潮一起而来的
   就是这个叫“新冠肺炎”的家伙没人知道它的厉害
   不是“非典”胜过“非典”
   这虐魔好生怪诞法术不停施展
   神出鬼没身影难见
   点一成十点十成百
   点百成千……病毒不翼而飞
   传播在人与人之间
   这样的传染
   黑死病做过诠释中世纪的欧洲
   人口由此减少了一半还有美洲大陆
   密西西比河两岸
   可怕的灾难
   使人类一次次魂断
  
   不堪回首啊在大疫面前
   人类有几次胜算但是
   这里是十四亿同胞的家园这里有坚强的信念
   我们的国家决不能让悲剧重演
   客观地说
   如果不是总书记的英明指挥
   如果不是党中央决策的果断
   如果战略战术不够完善
   如果将士们不够勇敢
   不知道
   今天会是什么局面
  
   我知道
   没有那么多的如果可是我
   还是捏着一把冷汗
   幸运的是
   我们的领导核心有力地挥起铁拳
   发出了全线出击的令箭
   各路群雄闻风而动守土有责军令如山走马换将
   当机立断
   这是一场
   不能有任何闪失的大战
   除夕之夜天团尖刀班
   第一个降临武汉深入虎穴
   抢占制高点
   杏林中的侠女好汉纷纷挺身而出
   赴汤蹈火拼死一战
   一时间
   让人眼花缭乱奇迹连着奇迹
   热点接着热点
   魔高一尺道高一丈
   即使最无奈时咱还有愚公移山
   更不要说今天的中国已经走向世界的前端
   仅仅十天
   火神山就矗立在江汉三万四千平方米
   一千个床位全力投入作战
   两天后规模更大的雷神山又进入人们的视线
   这样的传染病医院
   建设起来往往需要几年而我们仅仅用了十八天
   与此同时十几座方舱
   像方舟挺进在前线
   中国速度让世界震撼
   不知道将来史书怎么记录这一笔
   肯定会凝重而又惊艳
   没有对比
   就形不成概念
   此时的世界
   从武汉封城到今天两个多月的时间由于“种种”原因
   病例已经超过了残酷的“基线”
   中国不仅为世界争取了时间还开创了
   前所未有的“作战”示范可是有人自以为是
   对生命十分漠然交出的答卷
   只能让历史去评判
   不管东方西方
   只要本着生命至上的理念让损失降到最低点
   就能获得人民的称赞
  
   季节在变换
   “夏满芒种暑相连”
   日子被疫情的数字灼烤百万、千万……
   有人发出惊叹
   医疗最为发达的美利坚为何领跑在前边
   此时的世界沉默无言
   戏剧化的一幕一幕让人思绪万千
  
   我们真心祈祷愿人人平安愿世界平安
  
   ◇第二节: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
  
   看到各地正常的生活又回到疫前
   我们的胜利让我欣然不由得唱起颂歌
   压抑已久的心
   真的一下子被点燃
  
   不过
   这次多少学会了内敛静下心来
   听一听大家的感言每个人都是见证者人人都有话语权
  
   我相信
   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不论是何月何年
  
   还是先听听
   全世界对中国抗疫的评点
  
   世卫组织专家说这场战疫
   中国做得可圈可点堪称国际的典范
   中国的举措为世界赢得了时间
  
   欧洲一些国家的人士说太不可思议了
   中国怎么能做得无懈可击像范本一样圆满
   可惜我们没能抓住要点
   浪费了中国为我们赢得的时间
  
   有外国元首和政要说
   中国创造的“战疫”奇迹让我们为之感叹
   外国朋友羡慕之余都在纷纷为中国点赞
  
   反华的阵营中
   也有人“良心发现”终于说出了真话
   尽管也红了脸
  
   我们是文明礼义之邦
   还是向伸出援助之手的国家真诚地说声谢谢
   患难中的真情我们铭记心间
  
   这时
   我听到那个童颜老者又弹着他的那把老琴开始如唱如念
   悠悠天地龙抬头
   不废江河万古流
   风雨世界说风雨
   日出东方看日出
  
   ◎第三章:赤县之剑
  
   疑似病例、确诊病例、死亡病例、武汉病例、湖北病例
   全国各地病例……
   这些词汇冰凉生硬
   每时每刻敲打在我们的心中
   对数字我非常懵懂每次上数学课
   我都想拜会周公而此时
   我却天天盯着手机看着变化的数字心里说不出的疼痛
   那绝不是玩耍的孩子在路边数着石子
   也绝非是兴致勃勃数着天上的雁踪
   那是我们活生生的姐妹弟兄
   每一个数字都有一个姓名
   都有过快乐与忧伤
   都有过燃烧的激情
   都有过自己的故事
   都有美好的憧憬
   也许他正在读书盘算着下学期的课程
   也许她正在恋爱刚点过晚餐的烛灯
   也许他在含饴弄孙高兴时小酌几盅
   也许她在置办年货为期盼一年的聚首忙个不停
   人间烟火市井风情雅俗共舞其乐融融
   倏然间
   却成了没有温度的数字冷冷冰冰
   最可怕的是
   这个数字不断攀升
   汉江的水
   化作泪在奔涌黄鹤楼上的风如泣呜鸣
   谁来伸出上苍之手谁来仗剑前行
   在这危难的时刻
   隐约听到了轰鸣的雷声
   支援大军到了手里的尚方宝剑瓦亮锃明
   先是筑牢了阵地再向疫情冲锋
   在这前后又调来了身怀绝技的“八仙”
   这是老百姓对八位院士的称颂
   他们绝技超然各显神通
   或献回天妙计或用灵丹治病
   或将治疗手段进一步提升或研制疫苗
   筑起科学的防疫长城
   还有各路抗疫“天团”
   还有无数拼搏在一线的姐妹弟兄
   武汉必胜中国必胜
   你看
   希望的曙光一缕缕
   铺向江城
   岸边老柳抽新丝
   河上故道无船只
   坐看楚天云起处
   一杯老泪一杯诗
  
   ◇第一节:耄耋老人北上
  
   就像仰望一座山峰只看到云的丽影
   我不愿意说出他的大名因为我怕我的笔太轻
   都知道他来自广东“非典”时的一位英雄他是院士
   我知道这个头衔很重但是我更知道
   闪光的头衔
   不能把担当权衡
   面对死神面对疫情
   我们敬重的先生毅然决然身临其境

共 42822 字 9 页 首页上一页12345...9
转到
【编者按】中国诗歌的血脉是“诗言志”。在中国,诗不仅是审美的,也是实用的,中国诗学向来看重诗对于世道人心的影响。这是一组歌咏“抗疫”英雄们壮举和感人事迹的长篇叙事诗。诗题取自“雷神山”和“火神山”;江城,指武汉。2020年的春天,在武汉“抗疫”最危急的时刻,“两山”所发挥的作用举国皆知,成为“抗疫”中鼓舞人心的名词。“疫情”让人心疼焦急,“疫情”也让人思索。诗人用一颗滚烫的心,用饱含深情的叙事诗的艺术形式,记录下了这段难忘的日子,诗中有感动也有感慨,当然更多的是表达了诗人对“抗疫”英雄们的敬意。《雷火江城》全诗分为六章二十六节,近三万字,通篇采用传统写作手法,每节一韵,一韵到底,读起来平易近人朗朗上口。句式简洁明快,符合大众审美口味。真正体现了诗歌的大众性:平实中不失厚重,直叙中不失意境。正如作者所说,组诗是写给所有亲历这场“疫情”的人,“大疫”之下,一起经历了这段不寻常的时光,每个人都是历史的见证者,各自都有自己的心得和感慨。所以,这组诗歌除了表达对英雄们的敬意,也是给每一个读者留下些念想。难忘的三年“疫情”,正在我们的思绪中如往事一样逐渐淡下去,因此,这组诗也将在我们的记忆里成为“不能忘却的纪念”。心地光明,便有灵感;入情入理,就成艺术。组诗大气磅礴、历史文化厚重,情感荡人心腑,意境唯美隽永。流年倾情荐阅。【编辑:一海明月】【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202309170011】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1 楼        文友:李晖        2023-09-18 17:32:38
  这是当前看到了唯一一部描写武汉抗疫的全景式长篇叙事诗,作者饱含深情,激情澎湃;作品韵味隽永,立意高远,可以说是具有史诗意义的作品,值得一读。
12 楼        文友:士权兴华        2023-09-19 17:05:54
  读完古梦先生《雷火江城》,心情久久不能平静,刚刚有些渐忘的全民抗疫大战,又跟着诗作激荡起来……一座英雄之城,城在变印记还有;当年的英雄远去,但他们的精神仍在美传。本诗最令人称赞的是用长篇叙事的方法,扫描精选记述了城的变迁,人的风古。特别是突出展现了当代江城,以雷神山、火神山为代表的抗疫医院,突出展现了抗疫大战中的白衣天使和英雄群体。
13 楼        文友:士权兴华        2023-09-19 17:06:33
  2020年是世界不安的开始,武汉危急、中国的危急、世界危急。在这最最危急的时刻,江城“雷火两山医院”成了世界新闻的聚焦点。新年前夜,快速集结的解放军医疗队登机,各省市医疗队汇聚江城,执行封控中的公安、居委会和保安人员的坚守,志愿者、快递小哥等等都是最美“逆行者”。当你穿上“大白”,冒死治病救人的那一刻,你就是当代英雄!你们的汗水换来多少电视机前人们的泪水;你们拚死一博,给病人带来生的希望;你们奋力坚守,唤起全国无数爱心支援者。正是因为有党的正确领导,有你们冲锋在前,有14亿中国人民团结一心,使中国抗疫取得巨大成功,化险为夷,解我民族危机。你们是中华民族的脊梁!让人们永远记住这座英雄之城,永远记住这段英雄壮举。古梦先生有感而发,一气呵成写成3万多字的这首叙事长诗,悲喜交集,常常泪流不止。是英雄们感动了您,现在是您感动了读者。诗言志,诗延了史。长诗《雷火江城》,必将向滚滚长江奔流不息,在历史和艺术的长河中永远流传着中华民族这为之骄傲的英雄壮举!
   为古梦先生点赞!
14 楼        文友:士权兴华        2023-09-19 17:08:02
  在过去好友评说时,只知《江山文学网》是很纯净的文学网,传播正能量,是真正文学爱好者学习、交流、探讨的天地,没有任何商业广告,更没有为一点蝇头小利而时时跳出来的不雅视频,这已经非常难能可贵了。
   这次读古梦先生长诗,看到【编者按】和文友的留言,让我看他们团队的力量,编者用心为他人做好嫁衣,送人玫瑰,手有余香,诗品和人品可见,为责编点赞!几位文友留言谦虚,摒弃文人相轻,真正是在为文学欣赏而交流,必然会得到文学创作的进步和升华,让广大读者感到特别亲切和温暖,为文友点赞!这样正能量的做品,发表在这样的文学圣洁之地,得到这么多好友支持,我想是作者之幸,也是网站之幸,地肥苗自壮。基于以上,我为认为这是一种很好的文学现象,除本网友们自豪外,应给管理团队点赞!给赵兴华董事的长期坚守和自律原则点赞!更应该把《江山文学网》的好经验发杨光大!
15 楼        文友:士权兴华        2023-09-19 17:12:46
  很多好友都说发表评论太难,如能看过下边评,那就太好了
16 楼        文友:士权兴华        2023-09-21 10:25:01
  在过去好友评说时,只知《江山文学网》是很纯净的文学网,传播正能量,是真正文学爱好者学习、交流、探讨的天地,没有任何商业广告,更没有为一点蝇头小利而时时跳出来的不雅视频,这已经非常难能可贵了。
   这次读古梦先生长诗,看到【编者按】和文友的留言,让我看他们团队的力量,编者用心为他人做好嫁衣,送人玫瑰,手有余香,诗品和人品可见,为责编点赞!几位文友留言谦虚,摒弃文人相轻,真正是在为文学欣赏而交流,必然会得到文学创作的进步和升华,让广大读者感到特别亲切和温暖,为文友点赞!这样正能量的做品,发表在这样的文学圣洁之地,得到这么多好友支持,我想是作者之幸,也是网站之幸,地肥苗自壮。基于以上,我为认为这是一种很好的文学现象,除本网友们自豪外,应给管理团队点赞!给赵兴华董事长的长期坚守和自律原则点赞!更应该把《江山文学网》的好经验发杨光大!
17 楼        文友:素心若雪        2023-11-01 16:17:27
  此诗的肌理凹凸感鲜明,越细读越倍感生活的沉重和压抑以及矛盾尖锐,基本上属于“有机体”同一时刻的矛盾律逻辑思维,完成了初衷。
视与荷般静,原同梅样清。
共 17 条 2 页 首页上一页12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