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逝水流年 >> 短篇 >> 情感小说 >> 【流年】伥(短篇小说)

精品 【流年】伥(短篇小说)


作者:秀针河 童生,938.74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2246发表时间:2023-10-26 20:53:27

【流年】伥(短篇小说)
   老伴儿的性格和那位“泥鳅鱼”书记一样,干起事情来干净利索,从不拖泥带水。第二天,她不知从哪里弄来一辆旧三轮,又找来一个破汽油桶,让我帮着她把汽油桶改造成一个烤红薯的炉子,又逼着我蹬着三轮,和她一块去农贸市场去购买红薯。
   这也太难为我了。咱好赖也练了十来年书法,多少也和知识分子沾上了一点边,怎么能就这样入了推车引浆者流呢?
   我和老伴儿软磨硬泡地撒赖,老伴儿立刻拿出母老虎的本领,就在我眼看要支撑不住的时候,门外的汽车喇叭声给我解了围。
  
   三、泥鳅的情分
   我们所住的平房居住区本来街道就不太宽,这几年大家借修补房子的机会又一个劲地往外扩建,街道越发显得窄憋。现在我的门口放了一辆准备烤红薯的三轮车,汽车肯定是无法通行了。
   别看老伴儿对我蛮不讲理,在外边可从没做过不讲道理的事情。听见汽车喇叭声,她停止了河东狮吼,催促我赶紧去把挡道的三轮车挪开。
   我来到门外,看见一辆前面顶着四个圈的黑色小汽车正停在门前,司机一个劲地按着喇叭。
   “对不起,对不起。”我一边道歉,一边赶紧去挪那辆三轮车。只听汽车门一响,我的肩头冷不防挨了重重一掌。
   “梆子!”
   正是我的那位“泥鳅鱼”发小,本市的现任最高长官于书记,笑嘻嘻地站在我的面前。
   于书记进门之后,老伴儿大张着嘴巴,眼睛足有三分钟眨都没眨一下。
   “你是二丫吧?上学的时候低梆子我们俩一个年级对不对?”
   “还愣着干什么,快给泥鳅倒水!”只要家里来了外人,我就可以对老伴儿发号施令,这是老伴儿给我的最大面子。
   “你看你越老越不懂事,怎么叫人家于书记的外号!”老伴儿终于缓过神来,一边嗔怪着一边急忙拿出茶叶筒里的“高末”去给这位于书记沏水。
   “没关系,老同学之间叫什么都可以,叫外号更显得亲切,我不是一直都叫他梆子嘛。当年你可是我们学校的校花,没想到梆子这小子有艳福,竟把你这朵鲜花骗到了手里。哈哈哈!”
   “就是,活生生让他给骗了!骗得我这朵鲜花插在了牛粪上,不,他连牛粪都算不上,简直就是一堆臭狗屎。”
   “哈哈哈,你也把梆子褒贬的太厉害了。梆子老兄当年是我们班的大才子,现在又成了书法家。”
   “他是书法家?全中国人十四亿人都成了书法家也轮不上他这个梆子脑袋!”
   我这个老婆有个够着鼻子就想上脸的毛病。于书记的随和态度让她没了刚才的窘态,絮絮叨叨地从我几年前下岗讲起,把我下岗后大门不出二门不迈,一直闷在屋子里练书法,每逢有书法大赛一类的活动都要报名参加,作品却从来没有入选过。特别是前几天这次,作品不但没入选,报名费却花了两千多。说到钱老婆更来劲了,她说我这些年来一点工资收入没有,每月就领一点下岗生活补贴,却要花上不少钱去买笔买纸买墨裱画,每次送作品参展还要交一笔报名费,而且报名费一年比一年高。说完我在练书法上的花费,她又开始说陈谷子烂芝麻的家务事,把孩子马上就要大学毕业,毕业后过不了多久就要操持结婚的事,结婚就要买房子,按我们的现状,别说买房子,就是连一间狗窝也买不起。
   你还别说,这位“泥鳅鱼”书记还真有耐性,竟然认真地听着我老婆的牢骚,一边听还一边安慰她,接下去又数落我。
   “梆子你也别怨二丫儿埋怨你,你这个人也真是的,知道我回来当书记也不去找我,听别人说这几年你的书法大有进步,我还以为是成了知识分子,看不起我这个当差的呢。”
   “他进步个屁!这几年他年年参加书法大赛,光是报名费就花了好几千,连一次入围的机会都没有。特别是今年报名费足足花了两千,还是连个边都没沾上,那几幅书法你不是看见了吗?要我看他根本就不是写字的材料!”
   老婆没有了开始时的拘谨,那张嘴就没有了把门的,接下去她一定会把准备卖烤红薯的事都说出来,这在这位书记同学面前要丢多大的面子,我赶紧给她使眼色。
   “你瞪什么眼?不喜欢听是不是?有于书记的面子你的作品都没入选,你还练个什么字,明天赶紧去买烤红薯!”她真是一点都不给面子,到底把烤红薯的事说了出来。但是我也听出了她的话外之音,看来我这位老婆还是挺有头脑的。
   “说句实话,梆子的字的确还差一点功夫。那天我把他的几幅作品又让评委们看了一下,评委们都是样说的,文化上的事我这个当书记的也不能随便拍板是不是?”
   “泥鳅鱼”不愧当了这么多年的官,马上把老婆的话迎了回去。他的话让我的心立刻“拔凉拔凉的”,就连老婆都停止了絮叨,眼睁睁地愣在那里。
   于书记赶紧打圆场。
   “也许是梆子的作品没选好,所以评委们看不上眼,不过以后还有的是机会。这样吧,把你写过的字全拿出来看一下,说不定精品就藏在里边。”
   老婆希望成功的心理大概比我还紧迫,本来是“泥鳅鱼”用来敷衍的话她又当了真,赶紧把刚收起来的那些写满字的纸往外搬,连平时练字的报纸都搬出来了。
   “我看是不错,”“泥鳅鱼”还真给面子,先夸了一句:“不过书法我是外行,评委评选自然有人家的标准,我这个书记也不好妄加干涉是不是?”他的话让我的心又一次“拔凉拔凉”的,看来是逃不脱卖烤红薯的命运了。
   “看到老同学这种生活状况我心里也难过,”“泥鳅鱼”打量着房间说:“都是我这个书记领导能力不够,没让全市老百姓过上好日子,连老同学都是如此,唉!”看到他难过的样子,我心里一阵发热,看来他当年那种重情义本色没变。
   老伴儿张了张嘴,把要说的话咽了回去。
   “梆子和我一块同过窗,一块下过乡,一块……按说我怎么也要帮一下。”老伴儿的眼睛亮了起来。
   “但是作为全市的书记,我不能放弃原则单独帮助自己的亲朋好友。”老伴儿的眼睛又黯淡下去。
   “这样吧,”我和老伴儿又瞪大了眼睛等待下文,“从公的角度我不能违反原则,就从私人角度帮你们一下吧。”“泥鳅”慢条斯理的说下去:“我家里那位提前退休,整天在家里无所事事……”
   “是王翠华吗?”老伴儿插嘴问了一句。
   “王翠华早离了,是另一个。”老伴儿不敢再问,听他接着说下去。
   “前几天我家那位不知动了哪根筋,忽然想学书法,想让她报名书法班,又怕顶着个书记夫人的名号太招摇,我看梆子的书法已经有了几份功力,干脆你就当她的老师,去我们家教她写毛笔字。”
   “没问题!”我和老伴儿一齐回答。
   “你们家有困难也不能让你白干,每月给你一千块钱工资,有时间你就去我家教课。”
   “你太见外了吧,这么多年的老同学,这点小事怎么能要你给的工资?”
   “不要推辞,也算老同学对你们家的一点帮助吧,就这样定了,再见!”
  
   四、曼陀罗
   于书记(人家给了这样大帮助,从此之后不能再称呼“泥鳅”)家住在高档小区,三百多平米的大平层,房门一间挨一间,也不知道到底有多少房间。于夫人看不出多大年龄,反正我看当我的女儿都有人信,猜测女人年龄是不礼貌行为,这一点咱懂得。
   “这是我的同学‘梆子’。”
   “你好梆老师!”于夫人非常客气地问好,惹得于书记哈哈大笑:“梆子是他的外号,他的名字叫杨建树。”
   “不好意思杨老师,咱们俩同姓,我也姓杨,您姓哪个杨?”
   “我姓杨树的杨,您姓哪个杨?”
   “我原来也姓杨树的杨,后来为了老于改成海洋的‘洋’,您想鱼到了大海大洋里才有大发展,有一句话叫‘海阔……’什么来着?”
   “海阔凭鱼跃,天空任鸟飞。”我赶紧给她打圆场。
   “对对对,就是这句话。为了让老于施展他的才能,我就改成了姓大洋的‘洋’。杨老师,您要好好教我,让我成为书法家。”
   “我的水平有限,恐怕会让您失望。另外,您也别总是叫我‘老师’,既然咱们同姓,就叫大哥吧。”
   “对,梆子比我大一岁,叫大哥更亲切,今后你们就兄妹相称,你们聊,我要上班了。”于书记西服革履从一间房子里出来,急匆匆地走了。
   于夫人把我带进她的书房:“这是我的书房,旁边那间是老于的办公室,平时不让外人进去……”没听清她下面说什么,我就被房间里的东西吸引过去。房间的中间放着一张宽大的红木条案,上面摆满了宣纸、砚台、红木毛笔架,笔架上挂满了毛笔。我用手摸了摸宣纸,立刻认出这是真正的“红星牌”生宣,再看笔架上的毛笔,狼毫、羊毫、兼毫都有,都是真材实料的好湖笔。砚台我不敢轻易鉴定,估计是真正的端砚。我像傻小子进了大观园一样,摸了这样看那样,我写了半辈子书法,还从没有使用过如此高级的东西。
   “大哥,你看我怎么学?”
   于夫人的话让我停止了欣赏,赶忙打开提包拿出一摞字帖:“你想学什么体的书法?”
   “大哥你平时写什么体书法?”
   “我一直练赵体。”
   “那我也学赵体书法。”
   “好,这是赵孟頫的‘胆巴碑’,就从这本字帖描红开始吧。”
   我把字帖打开,上面覆盖上宣纸,让于夫人用毛笔描字帖上的字,这是初学毛笔字练基本功的必经之路。瞄了几个字,于夫人把毛笔扔到一边:“太难了。”我心里一惊,暗想这每月一千块钱的工资要拿不到手。
   “不写赵什么福的字了,你是老师,我就学你的字。”
   “我也是练的赵体,学我的字又没有字帖。”
   “你现在写几个不就是字帖吗?”
   看来书记夫人早就惯出任性的毛病,我拿起毛笔正寻思写几个简单的字,于夫人又说了:“就写我的名字,先从名字练起,我名叫‘洋金花’,就从这几个字练起。”
   听到洋金花三个字我心里暗暗发笑,如果她还姓原来的“杨”,杨金花这个名字无可非议,现在她改姓海洋的“洋”,洋金花正应了一种植物的名字。这种植物学名叫曼陀罗,老百姓土话称为“臭喇叭花”,是一种有毒的植物,据说当年的“蒙汗药”就是用这种植物提炼出来的。
   遵照于夫人洋金花的旨意,我在宣纸上写下“洋金花”三个正楷。
   “不,要连笔字!”
   我只好用行草又写一遍。这次于夫人练得非常认真,描了一遍又一遍,直到累了才抬起身子喘口气。
  
   五、不是牛郎
   回到家里,老伴儿问我老师当得怎么样,我叹口气告诉他,我哪是什么老师,纯粹是给“泥鳅”家里做保姆(说溜嘴了,不能再叫于书记‘泥鳅’)。老伴儿一听立刻瞪起了眼睛,“怎么,泥鳅让你去做‘牛郎’?”
   老伴儿经常摆弄她那台破手机,连日本的“牛郎”这个词都弄懂了。
   “哪有那样的好事,就我这个梆子脑袋,别说当牛郎,就是当牛粪都没人要,也就是你这棵狗尾巴花愿意往上插。”
   老伴儿重重给了我一巴掌:“不行,我得跟过去看看!”
   我再次去于书记家里教课的时候,老伴儿真的跟去了。洋金花见到后“嫂子嫂子”叫得十分亲热,我心说臭喇叭花和狗尾巴草倒是经常生长在一起。
   我每个星期去教洋金花两次课。要说她吊儿郎当也不尽然,她屋里一堆堆都是写满了毛笔字的废宣纸,但是所有废纸上都是“洋金花”三个行书字。后来她又让我用行草写了“天干地支”二十二个字,春夏秋冬年月日等等,哪里和我写的不一样让我给她指点纠正,不知她葫芦里卖得什么药。管她呢,反正于书记没有食言,到月底准给我一千块钱工资,总比卖烤红薯强多了。
   “大哥,你看我写的这些个字和你写的一样吗?”
   “一模一样,连我也分辨不出来是谁写的。”
   “看来我还不十分笨。”洋金花得意地说道。
   我去教课的时候也不尽是看洋金花练那几个字,每次她都让我写几幅,大小字都有。大幅字有用斗笔写的“听涛”、“沐雨”“大展宏图”等等,条幅有“远上寒山石径斜”之类的唐诗宋词。写完之后我按习惯要签上我的名字,洋金花却拦住我:“这是给学生当字帖用的还签什么名字。”我只得作罢。她每次都把这些写好的字仔细收藏起来,看到她那虔诚的样子我心里十分受用。
   有一天我还在给洋金花写字,于书记回来了,进门他就对我说:“辛苦你了梆子,总算把我们这位更年期的脾气哄好了。”看到洋金花朝他瞪眼,他赶紧又改嘴说:“是把学生教好了。我这里有两张旅游团的票,我哪有时间去旅游,你和二丫去吧,食宿都包括在内,不用你们自己再掏钱。”
   “这才是尊师重教的样子,大哥,你和嫂子快去吧,我再赞助你们两千块钱,到外边好好玩玩。”
   我千恩万谢,回到家里和老伴儿一说,老伴儿抱着我亲了一口,不过话可不是对我说的:“于书记,太感谢你了!”我酸溜溜地感觉到,她是把我当成于书记才亲的这一口。
  
   六、书法展
   游山玩水确实比在屋里练书法惬意,不但游览了祖国的大好河山,肚子里还填进很多奇珍异味,上山吃山珍,近海吃海味。无奈我不但是前列腺“腺(县)长”,这次还当上了“市(屎)长”,吃了几顿海鲜之后我开始跑肚拉稀,拉得昏天黑地,再也无法跟团走,只好中途退团回家。谁知到家之后,肚泻的毛病马上好了,老伴儿只反复说两个字:“穷命、穷命、穷命!”

共 13977 字 3 页 首页上一页123
转到
【编者按】《伥》若从字面意思理解,有两重:一是迷茫不知所措的样子;二是古代传说中被老虎咬死的人变成鬼又助虎伤人。作者在小说后部以人也长进了为由,点名主题“伥”,实则是涵盖了伥的两重内涵。梆子本名杨建树,和老伴儿均是下岗职工,他爱好书法,想以此为生,却在屡屡碰壁之际,遇到了自己的伯乐“泥鳅”,即本市于市长,他的“抹泥之交”。本以为会因此而改变命运,但实际上,他却被泥鳅领进了一个迷魂阵,看似简单的教学,却暗藏玄机,当他终于意识到自己成了泥鳅为虎作伥的敛财工具时,却只能信守“嘴严实点”,在泥鳅帮他架构起的“舒心”生活中,继续追寻书法的梦。梦到底多久会醒,不得而知,小说并未给出答案,但答案却在读者的心中。小说中主人公的名字看似有趣,实则极具讽刺意味,具有一定的社会现实警醒意义,当属佳作,流年推荐赏阅!【编辑:平淡是真】【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202310280001】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平淡是真        2023-10-26 20:55:22
  这篇小说的主题真妙,写的真好!期待老师更多佳作,祝福秋日安好!
回复1 楼        文友:秀针河        2023-10-26 21:10:58
  感谢平淡是真老师点评,霜降已过,立冬将至,勿忘添衣保暖,再次感谢!
2 楼        文友:纷飞的雪        2023-10-28 17:35:39
  品文品人、倾听倾诉,流动的日子多一丝牵挂和思念。
   灵魂对晤、以心悟心,逝水的时光变得更丰盈和饱满。
   善待别人的文字,用心品读,认真品评,是品格和品位的彰显!
   我们用真诚和温暖编织起快乐舒心、优雅美丽的流年!
   恭喜,您的美文由逝水流年文学社团精华典藏!
   感谢赐稿流年,期待再次来稿,顺祝创作愉快!
只是女子,侍奉文字。
3 楼        文友:闲云落雪        2023-11-03 15:09:16
  小说极具讽刺意味。揭露和鞭挞了官场的丑恶现象,以及人们趋炎附势的嘴脸。同样一幅字,前后几张脸,读后令人心惊。抹泥之交的朋友长大后也仅剩下了相互利用。
闲云落雪
共 3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