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未知栏目 >> 未知栏目 >> 《碧血沃古州》(八)

编辑推荐 《碧血沃古州》(八) ——第八回 兄弟相交情意深 国共合作救中华


作者:草堂瘦叟 进士,7628.3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3868发表时间:2010-03-28 09:24:19

《碧血沃古州》(八)
   圣水娘娘祠的东邻,是本村的一家富户。这家富户的家主姓魏,单名一个浩字。这魏家有大地近二十顷,城里城外房舍五六处,实数青州的显门大户之一。这魏老儿生有三子,长子本固、次子本恕、三子本直,都是治家能人,经商好手。
   清朝末代,皇帝无能,官吏腐败,列强虎视,正处于风雨飘摇之中。
   清文宗咸丰二年(公元1852年),正值金秋季节,青州城南云门山上翠松转苍,云门山下的高粱地里一片火红。
   古历十月十九日深夜,魏浩的第三子本直之妻,挺着个高高的大肚子,仰卧在老屋里的雕花床上,正置身于奇异的梦境中。她梦到,乘坐着一只巨大的白色仙鹤。这只仙鹤,在蓝天上飞翔,击云搏雾,穿彩扑霞,嘎嘎啼鸣,其乐融融。那鹤在峨嵋山上空旋翔数周后,方展翅离去。当它飞至蜀州上空之际,一时兴起,扇翅过猛,将这待产妇跌落于蜀山群峰之中。于是,她“哎——呀”一声,蓦然从梦中惊醒。随即,胯间婴儿呱呱坠地,降落于人世间。
   此子方脸大耳,哭声洪亮,很有几分福相。以此之故,魏浩为其孙取单字“嵋”作名,并以“蜀峰”为字。
   这个魏嵋呀,竟要:
  
   掌劈蜿蜒蜀水浪,
   足踢绵延巴山峰。
   更朝换代弃旧俗,
   驱逐黑暗唤黎明。
  
   这个魏嵋,天资聪慧,有过目不忘之能。魏家所延之师,往往不及其才。有一个老先生,为其开讲宋朝学圣朱熹的名篇《读书有感》时,晃着脑袋教释说:“以‘镜’喻‘塘’,谓其明也。‘光’‘影’徘徊,系指动也。此联尽绘方塘之形态,堪称神来之笔也。‘许’字者,当释为‘此’,‘渠’字者当指‘渠水’,亦指下语中之‘源头’也……”
   老师讲得口若悬河,津津有味。小魏嵋闻讲至此,不以为然,他向先生发问道:“先生之释,莫非有误乎?‘渠’字非为‘渠水’之‘渠’也,当释之为‘其’,谓‘塘’也。以学生之见,此句当译为‘试问这一方池塘,为何如此的清明’也。弟子不才,此释当否,尚望先生垂教之。”
   魏嵋之辩,虽然是摹拟先生的语气,未免有点滑稽。然而,却是有礼有节,有理有据,令学友们佩服至极。先生闻魏嵋之释,自感惨颜,不久便辞馆离去。临行前,他由衷地对魏浩言道:“少爷非池中之物矣,腾飞必有其日也,望魏老先生好自珍重。鄙人学浅,实难为贵少爷之师矣。惭愧,惭愧之至矣。”
   魏嵋之才,由此可见一斑。
   待魏嵋少长,其才愈加闪亮。他府试夺魁,乡试得中,成了令乡人侧目的举人。
   魏嵋虽然出身于名门富户,却是一条惜贫怜苦的铮铮汉子。
   魏嵋中举的这一年,正当金谷摇穗、高粱晒米的丰收季节,咱们青州地域,突然间台风骤起,摧屋拉房,倒树毁花,大田里的作物竟然颗粒未收。
   穷农家历来没有隔年粮,秋冬里的日子,已经非常难熬了。来年春天,又值大旱,方圆百里内,草根吃尽,饿殍卧道,目不忍睹。然而,青州的地方官吏们,却心狠不嫌蔽虱瘦,趁机横征暴敛,加赋增税,搜刮饥民,引得民众积怨甚深。
   血气方刚的魏嵋,怜平民之苦,恨官吏之毒,竟然不顾个人举人的身份,率领饥民反捐抗税,大闹了益都县衙门,被恶吏剥夺去功名,投进了大牢。
   有钱买得鬼推磨,魏浩破费不少金子,方才将儿子魏嵋保释出狱。当年的黑暗衙门,真真是:
  
   乌纱帽,
   用钱买,
   世人谁营折本业,
   挽挽袖子捞回来。
   县衙门,
   向南开,
   一群贪官坐公堂,
   无钱无势别进来。
   谁个有钱谁有理,
   谁个有势谁胜裁。
   如果你是穷光蛋,
   千万莫将衙门迈。
   不信你就试试看,
   定当蒙屈任人宰。
   哎呀呀,
   天理王法似破布,
   手中有权任甩摆。
   穷人冤泪自吞食,
   即使冤死无人埋。
  
   魏嵋出狱之后,开始经营商业,走南闯北,专门做药材生意,倒也赚了一笔大钱。
   1893年,魏嵋赴广州购买药材,因病就医时,结识了富有革命思想的孙中山先生。
   待孙中山建立兴中会后,魏嵋率先响应,携其子魏复中与女儿魏复丽参加了兴中会。1911年(辛亥年八月),年高近60岁的白发老人魏嵋,为响应孙中山先生推翻清廷的号召,亲身率子女魏复庄和魏复丽赶至上海,在当地招募兵员,组成了一支规模不小的魏家军。魏家军被编入淮泗讨虏军后,与清廷展开了一场殊死地搏斗。此时的清廷,外压内挤,再也难以支撑下去,不得不于1912年2月宣布退位。随即,中华民国诞生了。
   魏嵋返乡不久,又与孙中山的讨袁革命军遥相呼应,在青州与其他革命者组织了讨袁大军。
   这魏老先生,是一个自发的农民爱国者,革命者。
   中国是一块巨大的肥肉,谁也想来分食一口。从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外国列强们开始瓜分中国,蚕食中国。其中,日本就是一只喂不饱的饿狼。正当外国列强虎视中国、瓜分中国之际,公元1919年,在北京爆发了以学生为主体的,震撼中外的“五.四”革命运动,“外抑强权”、“内惩国贼”、“抵制日货”、“取消二十一条件”的口号,响彻北京城,打响了新文化运动的第一炮,给中外反动势力以沉重地打击。
   益都对北京“五.四”运动的声援,搞得轰轰烈烈,在全国县一级革命活动,恐怕居于领先的地位。这与东圣水魏家的积极参与是不无关系的。
   这年6月上旬,在王振千等人的领导下,以省立十中、省立四师、甲种农校、东关完小、清凉寺小学为主体的广大民众,汇集于青州法庆寺,举行了万人声援大会。魏嵋、魏复中率领庞大的农民梯队,高举白布黑字,“东圣水农民劳工”的巨大横幅,参加了集会,十分醒目。这,在全国,也可能是先例。
   更为可贵的是,魏嵋并不循一党之私,从1919年起,就与其子女们解放思想,开始接触马克思主义学说。
   早在辛亥革命时期,魏嵋就与北京的老同盟会会员罗梦年交往甚密,魏嵋的四子魏复庄便是他们之间的联络员。1920年,魏复庄赴北京拜见罗梦年时,在罗梦年处结识了罗梦年的侄子,北京共产主义小组的重要成员罗章龙。魏复庄从北京归来后,魏家便正式建立了马克思学说探讨小组,其成员是魏嵋与他的子女魏复中和魏复丽。这,便是他们后来自称的魏家党。这魏家研究马克思学说,并非孤立自守,他们与本省的王尽美、邓恩名、王翔千、宋伯行等一批共产主义学说的信仰人的关系极为密切。
   魏嵋老先生有七子二女,无一不追随他投身于革命事业。其中,二子魏复中当属诸子中的佼佼者,值得老叟一提。
   魏复中,生于1876年,字心斋,年幼时读过私塾。它是老爷子魏嵋革命活动的积极支持着,参与者,是魏门党支部的书记。中国共产党建立后,他积极参与发动工人运动。1922年初,曾化名滕沛昌深入济南鲁丰纱厂搞工人运动。这年的5月1日,他作为纱厂工人代表,赴广州参加了中国共产党的第一次全国劳动大会。第一次全国劳动大会,给了他极大地鼓舞。回来以后,他将圣水村私塾改建为平民学校,亲自担任教员,编写教材和歌谣,向群众宣传,给群众灌输革命思想。他的这种革命行动,当年在山东曾产生过深远的影响,各地的农民运动领导人曾络绎不绝地赶来圣水参观学习。他,俨然是山东新文化运动的一杆红旗。
   魏复中,为宣传革命呕心沥血,为参加革命活动,抱病东下青岛,西上济南,日夜奔波,天天操劳,终于一病不起,于1926年去世,享年只有50岁。
   复中逝世,白发人送黑发人,魏嵋伤心至极,一病数日不起。还未等病体复原,他就避着家里的人们,悄悄地来到复中的坟地里,趴在坟头上,泪流满面,似歌似泣地独吟起来。吟着吟着,他竟然哭昏了过去,一只着地的大耳朵上,粘满了泪泥。
   那日他的哭吟之词非常感人,且录下来一观:
  
   孩子呀,
   你为革命不辞劳,
   随父提枪闯天下。
   只落得,
   革命成功意未遂,
   国家依然乱如麻。
   死难目瞑,
   魂牵魄挂,
   一口怨气难咽下。
  
   孩子呀,
   你为革命不怀私,
   随父一起荣中华。
   到头来,
   小产荡尽已亮底,
   大业还是茫天涯。
   未来后辈,
   能像你吗,
   舍己为公无虚假。
  
   孩子呀,
   你踯躅缓行多牵挂,
   怜我白发送青发。
   因此上,
   滴滴悲泪洒一路,
   催开坟头雪白花。
   哎呀呀,
   哎呀呀,
   你让为父说个啥?
  
   圣水魏家,堪称是山东共产党的摇篮,难怪当年有“中圣水”之说了。
   因此,从1925年到1928年的三年期间,共产党山东执委与共产党青州地执委,曾先后在魏家举行过六次重要的秘密会议。这,在山东党史上,绝对是独一无二的。
   从全国来看,国共两党,是从1923年的6月开始合作的。就实而论,青州的国共两党,却是一直合作着的。这,与魏嵋这个特殊人物有着直接的关系。这个魏老爷子,既是国民党的元老,也是共产党的元老。因此,他在青州地区有着极高的威望。信否?想当年,青州地区的国民党,倒不及魏家的共产党影响大呢。
   这真可谓:
  
   国共两党闹革命,
   圣水魏家满门红。
   若问福泽何处来,
   归功魏嵋老英雄。
  
   作者:瘦叟刘沂生
  
   ————欲知后事如何,且待下回分解————

共 8601 字 2 页 首页上一页12
转到
【编者按】“其实,黄嘴角儿也是人。童心淳朴,童心无忌,童心最诚实,童心也往往会揭穿美人的画皮。他们所提出的谜团,也恰恰是社会上正在演着的热闹戏。谁若不信,且听老叟慢慢道来。”正如老先生所言,许多大人看不透的事,大人不敢说的理,让小孩一说,就什么都明了。正如之后上演的清廷遗老袁世凯,此等人物一心只想做皇帝,于是就把大好河山弄得狼烟四起。而这促成了一应人物的诞生,也让中国历经了无数战乱,无数苍桑。一一读来,不由对老先生学识渊博佩服至极!【编辑:幻新】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幻新        2010-03-28 09:25:29
  “其实,黄嘴角儿也是人。童心淳朴,童心无忌,童心最诚实,童心也往往会揭穿美人的画皮。他们所提出的谜团,也恰恰是社会上正在演着的热闹戏。谁若不信,且听老叟慢慢道来。”正如老先生所言,许多大人看不透的事,大人不敢说的理,让小孩一说,就什么都明了。正如之后上演的清廷遗老袁世凯,此等人物一心只想做皇帝,于是就把大好河山弄得狼烟四起。而这促成了一应人物的诞生,也让中国历经了无数战乱,无数苍桑。一一读来,不由对老先生学识渊博佩服至极!
生活给了我源泉,我在生活里歌唱
共 1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