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短篇 >> 江山散文 >> “尊师重教”来历揭秘:鸣不平,犟牛上书感上苍 

精品 “尊师重教”来历揭秘:鸣不平,犟牛上书感上苍 


作者:草堂瘦叟 进士,7628.3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7422发表时间:2010-03-28 19:18:14

“尊师重教”来历揭秘:鸣不平,犟牛上书感上苍 
   前几天,我的一位老同学升任昌潍地区宣传部长,下来了解知识分子政策落实情况,我曾不客气地告诉他:“你将咱们班的老同学分析一下,看看咱们这些大学生的地位,比那些没考上大学的低多少,这个结论,便出来了,何必多跑路、多费口舌?”
   然后,我又加了一句不应讲的、很刺耳的话:“你是多此一举,你的权力所及,解决不了这个问题。比你再高一级的,也未必能解决。你们的善心,我们收下了。”
   我这话难听,像是熟不讲礼的骚言忿语,然而却是事实。
   如果大家尚有闲心,想听我讲讲考生不愿报师范的原因,我能用一句话答复你:“前车倒覆,至今未正,后车为鉴而已!”一语道穿,不管你在教师头上编织多么华丽的桂冠,现任教师的实际问题得不到解决,只凭领导人几句讲话,只靠报纸上发表几篇歌颂教师的空文,是打动不了如今最讲实惠的学生们的心灵的。这不仅是一个思想问题,更重要的是一个实际问题。随着新经济政策的落实,问题会越来越明显,越来越严重。正因为这样,就不必去过多地指责我们的学生,因为他们是有知识的,懂得“经济是基础”这个道理;因为他们是有理想的,希望往高处走。不仅他们有这种情绪,连我们这些不愧于“忠诚于党的教育事业的”老教育工作者,也同样怀有这种情绪,仅是“俱往矣”,不容我们另做选择罢了。许多青年教师跳槽离去,便是事实。如若不信,不妨做个微服私访,听听教师们的骚言忿语,也许有助于决策领导层痛下决心,做出几件解决教师实际问题的实事来,不要像教龄补贴那样,霹雷闪电地喊了近十年,而今仍然是画饼一张。人们,变得比过去精明了,已经不再靠空头口号填肚子!
   我本不想丢人现眼地谈教师的实况,为了说明问题,不得不含羞略述,以供有关领导作解决教师问题的参考。教师地位低下得,的确令教师们难以忍受了。
   我于一九六三年大学毕业,参加工作二十一年,每个月七十四元五角工资,全家六口人。像我这样的情况有代表性,能窥一斑而见全豹。我们的生活,前些年羞于对人言,景况比《人到中年》中的实况还惨。这几年好了点,买部黑白电视机,依然要“欠债一半,半年补还”。我并非不知足,是挨饿、讨饭过来的人,连前几年也未叫过苦,未伸手向单位讨过补助。只满足于比过去好,还要共产主义理想干什么?事实是,不比不知道,一比令人嗤笑。不信,我比给你们看看:
   一比高中毕业后就业的:他们而今,或是厂长,或是技术员,基本工资比我们高,额外收入比我们多,有的光奖金就高于我们的工资。二比高校毕业后分到工厂的:他们或是工程师,或是厂长,基本工资高且不算,实惠收入不可同年而语。三比街道杂业:一个推小车收旧瓶子的,一天下来,收入也远远高于我们。四比年轻人:就说我的大女儿吧。出徒不到一年,基本工资二十八元,夜班费十五元,月奖金有时高达五十元,已远远超越我这个老爸。五比社员:此时的万元户已不为奇闻,我们呢?难得百元盈余。六比干部们:无法比,不能比,白账算得清,黑账谁能见……高层领导们,当你熟知此情后,有何感想?除赞叹我们几句外,不准备为改变这一现状,采取点什么措施吗?也许,有人会指责我们是向“钱”看。这一种指责,我们最有权不接受!我们一年到头熬到深夜,有时尚需达旦,连一文钱夜班费也没有。我们拼命拼得连生病的时间都用上了,这边摘下吊针,赶到那边就得登台讲课。我们一个个未老先衰,这难道是为的钱?我敢说,教师的公心最大,私心最小。不服,可以比比看!
   我们的经济地位低,社会地位更下。下面,我举同一年发生的两件事例。去年高考,我们的学生×××考上山东大学。其父是某厂的副厂长,大摆华宴庆贺。宴席几十桌,有头有脸的全都请到。你相信吗?我们学校距他们厂几百米,我们学校从领导到老师,竟无一人被相邀。这,说明了什么?说明我们的地位高得无人敢靠近了吗?另一位学生,家长是医官。学生在校时,见了面非常热情,一口一个“拜托了”。他们的孩子一考上大学,再遇到他们时,竟形同陌路,视而不见一般。这又说明什么?我们仅是人们手中的敲门砖,大学门一旦被敲开,对我们就“去你妈的呱哒哒”了。
   总之,我们这些当教师的,正处在欲进不甘、欲退不忍的死胡同里。实权在握的各级领导,有几个不是在教师培养下成长起来的?有几个而今还从心里想到他们的老师?又有几个想真正改变教师的生活环境、工作环境?恕我一时冲动,可能言重了,然而这是教师们的心里话,只是别的教师未讲出口罢了。
   请看事实。到目前为止,关心教师的口号喊了不少,真正落实的并不多。社会广造舆论,先给教师提了一级工资,仅是先提几天而已;给屈指可数的几名教师转了家属,那些级别不比我们高,工龄不比我们长的人们,早就从不同渠道将家属转出去了。大家算算,除此之外,还给教师办过什么好事?空头支票,开得多了,兑现兑得少了——这便是对学生们的现实教育,这便是学生不愿报师范院校的根本原因。我想,只要真正改变了现任教师的经济地位和政治地位,即使什么宣传也不搞,师范院校也将成为报考的热门。
   最后,请容我向社会、向有权力改变教师命运的领导呼吁:救救教师!救救教育!
   (此文如不能见报,请转有关领导。)
   山东省益都二中语文教师刘沂生
   一九八四年七月一日
  
   我知道,我的这篇文章,文笔非常尖刻,感情于过激动,实话讲得过多,很可能会引起领导层的反感。如果是昔年反右日月,是一个难逃的极右分子。在报纸上公开刊用,我根本就不抱有希望,唯望能转到中央有关领导手中,帮他们了解教师的现状和心态,以供他们制定政策时参考。我只求领导们相信,我的这篇看似粗狂的短文:
  
   句句皆为肺腑言,
   字里行间无骚语。
   谁个不信请暗查,
   教师人人盼春雨。
  
  
   第二节:陈云批示似雨露老九初感三春暖
  
   投往《人民日报》的为教育呼吁、为教师呼吁的稿件发出去后,我感到心里轻松许多。我,一个普通党员,向上级、向中央敞开胸怀,讲出实话。至于管不管用,那是上头的事。作为微不足道的一员,只能做到尽心尽意。
   在我发稿之后,一位老教师曾见过我留下的底稿。他是历经反右派的惊弓之鸟,看了我的稿件,吓得面色变黄,握稿子的手抖动着,战战兢兢地说:“老刘哇,这稿可发不得。爱党之心不可无,有些爱党的话却不能说。我当年也是爱党,话还没讲到这个程度呢,结果……”他痛苦地摇摇头,目中竟涌出酸泪。他非常关爱地接着警告我:“结句‘救救教育!救救教师’太重,人家给你戴上顶‘攻击党的政策’的帽子,你就受不了。危险啊,可怕啊!老刘,你太天真了,太书生气了!”
   这位老先生是肺腑之言,他的话并非没有道理,这样的苦头我已尝过。然而,我觉得当届中央,已非昔日之中央,当届中央的领导人,已不似从前那样糊涂了。如果中央领导能看到我的稿件,即便是不采纳,也决不可能再当辫子整我。我自信地笑了笑,轻松地说:“没事。放心吧。而今是换代,旧债不在他们头上。昔日的共产党领导,失去的民心不少了;当代的领导,不会再去干那样的蠢事。否则,真会党将不党了。”
   两个月快过去了,发稿如石沉大海。我一点不感到奇怪,因为我并不抱刊用的幻想。有一天,我正伏案批改作业。元收老师,手扬一张《人民日报》,风风火火地跑到我面前,将报纸向办公桌上一拍,兴奋地说:“发了!你看,发了!”
   我被元收吵得莫名其妙。顺手取起桌上的报纸一看,那上面没有我熟悉的标题,摇摇头,将报纸轻轻放回桌上,不满地看元收一眼。元收明白我的意思,指着一个大标题,激动地说:“看这篇,不是你的吗?”
   我顺元收手指看去,《值得忧虑的一个现象》的大字标题下,的确有“山东益都二中刘沂生”的落款。再看文章内容,竟是我所发稿件的前四节,仅删去几个有棱角的语句。看到这里,我非常惊讶,非常激动。我的稿件见报了,刊于《人民日报》一九八四年九月二日文教版上,部位相当显要,标题是《人民日报》编辑另拟的。我的原稿虽然没有全刊,文章的核心章节却刊载了。《人民日报》是党的喉舌,足见我们的新中央正视现实,勇于纳谏,非昔日之中央所能比。此刻,我深深地感到:
  
   只要领导能纳谏,
   教师前程有盼头。
  
   我的文章见报后,老师们向我伸大拇指,赞许我敢为教师鸣不平。我呢,并不以为那是成功,依然忧虑地说:“那是纸上谈兵。能见报是好事,关键是管不管用。画饼是不能充饥的。”
   一个多月又过去了,我的生活仍然那么平静。报纸虽然刊载了我的文章,我却担心起不了什么大作用。一九八四年十月二十日,我突然收到一份邮件。这邮件是昌潍地区宣传部长常溪转来的。那是一本山东省委宣传部印刷的,转载中央有关文件的内部资料《宣传通讯》第二十八期。收到此件,我感到奇怪,老常何以将此件寄给我?打开《宣传通讯》一看,我惊呆了。心里一激动,禁不住热泪盈眶,连视线都模糊了:当时中央的重要领导陈云同志,看过我写的文章,并且作了重要的“尊师重教”的批示。批示原文如下:
  
   陈云同志看了一九八四年九月二日《人民日报》第五版上山东益都二中刘沂生写的文章《值得忧虑的一个现象》以后说:“这个问题(指目前高中毕业生报考大学时,很少有人把师范院校当作第一志愿)要引起重视。师范院校学生的质量保证不了,对今后的教育,对四化建设各方面的影响都很大。要继续想一些办法,帮助教师,主要是中小学教师,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如住房问题;不断提高他们的社会地位,逐步使教师工作真正成为社会上最受人尊敬、最值得羡慕的职业之一。”
  
   陈云同志“尊师重教”的批示,虽然还没有公开,但是,我从这一批示的字里行间,看到了教师前程的曙光。陈云批示的核心,当是“逐步使教师工作真正成为社会上最受人尊敬、最值得羡慕的职业之一”。能达到这个高度很难,但我相信能兑现。当时,我曾私下对朋友们说:“陈云批示,将要公开,将要得到落实。”朋友们问我根据何在?我说:“不妨拭目以待。”
   对陈云批示的公开、落实,我何以讲得那么肯定?因为我长于分析,小事不聪明,大事并不糊涂。我以往的多次预见化为事实,这一次的预见,也许会成为现实。陈云同志,是我党的老一代革命家、经济家,在不少关键时刻,他都做出过巨大贡献。他是我们党中较长一个时期的毛、刘、周、朱、陈、林、邓七大领袖之一,排在第五位。此时,七大领袖已经离世五个,仅余陈、邓二人健在。人们传说,陈云处事较稳,不贪功,不争权,不逐流,不激进。他既能被毛泽东容忍重用,必将被当代诸领导器重,他的讲话与主张,势在采纳之中。于是,我开始观察报纸动态。不久,从报纸上看到,当时的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胡启立率队赴四省二十余所大、中、小学作教育调查,我私下以为与公开、落实陈云批示有关。如果注意动态,你可以看到,胡启立调查组回京后1984年12月13日《人民日报》上的长篇报导,我以为那也是信号。当时,我曾私下对家中人说:“陈云批示快要公开了。”
   一九八四年十二月二十五日,早新闻中播音员通知,晚上将有重要新闻,请大家注意收听。我想:莫非是公开陈云的尊师批示?
   当日晚上,我早早坐于电视机前,谛听将要播出的重要新闻。新闻开播,果如所料。新闻标题是《党中央和国务院重视教育•广大中小学教师任重道远•陈云同志关于教育问题的意见正在落实》。陈云同志为我的文章作的那一段批示,仅仅将第一句提示语略去。
   我的孩子,一边听播音,一边悄悄地对我说:“爸爸,你真神,猜中了。”
   我向他们摆摆手,让他们认真听。
   这一天晚上,我非常激动:陈云批示的公开,这预示着将要落实。“尊师重教”的曙光现了,它将化为雨露,普洒在将要枯干的教师们的心田里;老九们的臭帽子即将摘掉了,长期在酷寒笼罩下的老师们,已经感受到了三春的温暖。这一天晚上,我做了一个美梦:我们教师有了教师节。教师节这一天,各行各业的领导,都拥进学校,为我们祝贺,向我们致敬。我还梦到:高考又到了,学子们的报考志愿表上,都写着几个醒目大字“师范学院”……
   一九八五年到了,那是“尊师重教”春风劲吹的一年,那是教师们感到尊严重新回归的一年,那是教师们青春焕发的一年。中央给了教师们荣誉,各级领导也给于我极大的荣誉。春节那天,县委书记隋华堂与副书记李刚等一行人,竟远赴乡间,给我这个一向无闻的穷教师拜年。此举,我并不感到受宠若惊、沾沾自喜,因为我清楚,他们拜的不是我本人,而是中央政策,是中央领导,是全体中小学教师。因而,每当此时,我必连连抱拳,口称:“我替老师们谢谢领导们的关爱!”
  

共 14407 字 3 页 首页上一页123
转到
【编者按】投书党报,呼吁重视教育,重视教师地位,这在上世纪80年代,真的需要一种不同寻常的勇气!就是在现今,也需要拥有强烈的责任心,才能做出这样敢为天下先的举动。凭着一股牛劲儿,刘老师放胆直言,直抒己见,正是充分显示了他可贵的责任心。我相信他的“面对这一现实,我无奈,我焦虑,我忧伤,……”不是虚假之言。我想,无论何时,责任心都是衡量一个人修养与素质的标尺。遇事躲着走,不肯跑前头的人,是不会选择这样做的。正是他的仗义执言,“尊师重教”曙光出现,春风劲吹,才有了现今教育事业的勃勃生机。对刘老的胆识,深为敬佩!【编辑:夏冰】【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100302917】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夏冰        2010-03-28 19:18:42
  投书党报,呼吁重视教育,重视教师地位,这在上世纪80年代,真的需要一种不同寻常的勇气!就是在现今,也需要拥有强烈的责任心,才能做出这样敢为天下先的举动。凭着一股牛劲儿,刘老师放胆直言,直抒己见,正是充分显示了他可贵的责任心。我相信他的“面对这一现实,我无奈,我焦虑,我忧伤,……”不是虚假之言。我想,无论何时,责任心都是衡量一个人修养与素质的标尺。遇事躲着走,不肯跑前头的人,是不会选择这样做的。正是他的仗义执言,“尊师重教”曙光出现,春风劲吹,才有了现今教育事业的勃勃生机。对刘老的胆识,深为敬佩!
山西省作家协会会员。一直在文学的路上走。目前致力于文字表达无限可能性的探索。
2 楼        文友:草堂瘦叟        2010-03-28 19:36:58
  谢谢夏主编的赞誉。为我当为尔,何功之有?
刘沂生,笔名瘦叟,现代传奇作家 。出版《犟牛本色》、《魏嵋传》、《古州传奇》、《碧血沃古州》、《衡王府史话》与诗集《草堂清韵》等六部著作。
3 楼        文友:草堂瘦叟        2010-03-30 17:08:12
  夏主编,背脊一则一发,敬请指点。
刘沂生,笔名瘦叟,现代传奇作家 。出版《犟牛本色》、《魏嵋传》、《古州传奇》、《碧血沃古州》、《衡王府史话》与诗集《草堂清韵》等六部著作。
共 4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