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短篇 >> 江山散文 >> “尊师重教”来历揭秘:鸣不平,犟牛上书感上苍 

精品 “尊师重教”来历揭秘:鸣不平,犟牛上书感上苍 


作者:草堂瘦叟 进士,7628.3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7419发表时间:2010-03-28 19:18:14

“尊师重教”来历揭秘:鸣不平,犟牛上书感上苍 
   人们说,隋华堂是第一个给老师拜年的县委书记;我呢,便是第一个被县委书记探拜的人民教师。这,也许是事实。当书记给我拜年时,随行人员曾给我们拍下一张合影。一提这张小照,便令我忍不住发笑。当时,我那顶帽子极破旧,李刚副书记怕我上像后样子寒碜,便摘下自己的呢子帽,为我戴在头上。这是书记对我的关爱,我倒以为大可不必:应该将教师的穷酸相,在历史上留下一页记实。
   你们相信吗?在我们的社会上,有时会出现令人不可思议的怪事——做事难,做好事尤难!我为教育、为教师呼吁,是好事吧?我的文章刊于《人民日报》,起到了呼吁的宣传作用,是好事吧?陈云同志为我的文章作了“尊师重教”批示,给教师新生带来曙光,是好事吧?应该说是好事。然而,竟有人无视现实,如此是非不分,香臭不辨,认为我为益都带来的不是光荣,而是耻辱。我在文章中反映的是益都的现实,他们以为我告了益都领导的状,丢了益都领导的丑。于是,有人硬向我脚上穿小鞋。结果,被我一怒之下踹破了。这一件事,我本不想再提,因为它能反映我们社会的某种思潮,也最能表现我的牛性、犟劲,还是写出来的好。如果怕人说丑,这丑人中也有我嘛,权作咱们合演过一场丑剧。
   从一九七七年恢复高考,我的语文成绩考得一直不错,这是公认的事实。各单位评选先进,往往是一场明争暗斗仗,我总是你评你的,我干我的,一笑置之。曾受过大磨难的人,一般不将这一类俗誉放在心上。“排排坐,吃果果,你一个,我一个,咱们大家一起乐。”一九八四年,在陈云批示下达之前,我早已被学校选为县级优秀教师。对此,我无所谓苦,无所谓乐,依然低头拉我的车,犁我的地。一九八四年十二月二十五日,陈云批示在电台公开了,二十六日在《人民日报》上刊出了。即便不是我的光荣,也不能视作我的罪责吧?它对益都二中,对益都县有益无害吧?然而,一九八五年初春县里举行优秀教师表彰会时,却出现了一件怪事:抹去了我的优秀教师资格。面对这一现实,如果你是我,是含羞容忍,还是奋力抗争?我却是选择了抗争,不为自己,也要为维护陈云对我文章的批示争一争,斗一斗!我以为,这是对陈云批示的公然抵制——有的领导,对提高教师地位,想不通,看不惯,想将气出在我的身上。休想!
   得到取消我优秀教师资格的消息,我一挥而就,写了《告教师同胞书》,一份给表彰大会,一份给县委。我只要求他们回答一个问题:取消我的优秀教师资格是因为我的成绩不够格,还是对陈云同志的批示有不满?这一着很灵,当天晚上,两位领导就找上门来。他们在办公室与我交谈,一开始对我的态度并不甚友好,后来渐渐地温和起来。当时我只想维护陈老批示的尊严,不与他们谈别的问题,只要求他们做出解释。连续三年高考,我的语文单科平均录取成绩一直夺魁,这一点无人能否定。说对陈云批示不满,还没有谁敢公开站出来充英雄。因此,这个解释不好做,只能不了了之。
   有谚曰:“过河随大流,扬帆不争先。”全国几百万教师,同在被蔑视中,我却不甘随流,冒然争先,为教师、教育大声疾呼。本想做好事,而今却落了个被歧视的结局。两位领导走后,我彻夜未眠。对这件事,我想不通;对这口气,我咽不下。我估计,这件事不会如此了结。然而,我也估不透他们还将以怎样的态度对待我。不管怎样,我并不后悔,也无何畏惧:我的行举光明磊落,问心无愧!
   第二天一早,县委书记隋华堂驱车登门。我们在弥河就是老相识。他为人开朗、大度,有实干精神。他在弥河干公社书记时,能光着膀子下井干活,不属于只浮上水一流。我对他的印象不错。他进门就哈哈一笑,极自如地说:“什么是贡献?不讲你的教学水平,仅陈老批示一事,就是对教育的极大贡献!对吗?”稍停,他又说:“昨天我出了发,算我的失误。走,我送你去参加表彰会。”
   面对这样的领导,我还能说什么呢?只好自息闷火,随他同往……
   我们党内,有那么一类干部,官当长了,架子变大了,训诉人成习惯了,庄户政策用顺手了,竟想对任何事、任何人都乱捏一把,有时也是行不通的——对陈云同志“尊师重教”批示的态度,就是一例。至于这个蠢人是谁,我也懒得去探讨。不过有一点我坚信,来的那两位领导,仅是职责所在,代人受气罢了。
   陈云同志为我的文章作批示,曾经一度给我造成压力,因为有些干部是非不明、香臭不分。自然,这一批示,也给我带来不少荣誉。县优秀教师会不久,我出席了地区优秀教师会。盛会华宴上,全区优秀教师云集。代表们举杯畅饮,欢声直达云霄,笑脸映落杯中。市局各位领导,自是高看我一眼,我也感到非常的荣幸。
   参加表彰会期间,我没住宾馆,而是住在部长常溪家中。临睡前,部长夫人亲自为我铺床,仍不失老嫂照料小弟弟的味道,真乃有其夫必有其妻,让我异常感动。你想知道常夫人是何许人吗?家庭妇女,糟糠一个,是老常大字不识的结发之妻。名牌大学毕业,身居北京城,挤身于中央机关,老常能做到“糟糠之妻不下堂”,仅这一点,也羞得某些干部无地可容。
   老常是市委常委、宣传部长,有车常备,呼之即来。与老嫂闲谈间得知,他们家办理私事,从不动用公车。常嫂病了,老常用自行车载她去看病。谈及此,常夫人微微一笑,意味深长地说:“兄弟,我不怪他。不贪便宜,才让人放心呢。你说,是吧?”
   常嫂的话,我信。表彰会结束后,老常曾派专车送我回益都。上车后,他为我关上车门,对司机说:“请送到益都二中。这不是私事。老刘是咱们的优秀教师,‘尊师重教’批示的原文作者。”
   这是一件小事,却能见老常克己奉公之一斑。当时,公车私用的现象已极为普遍,像老常那样严于律己的干部,的确少见。在归来的车上,我冥思苦想:“共产党员的朴实作风,今后是否能得到发扬?”
   这一章中,多次提到常溪。此举,并非因为他是我的老同学,更非因为他是地区宣传部长,皆因我从他身上,看到了共产党员应有的许多优秀品德,应在发扬之列。十五年后,我们都已退休,成了布衣平民。我曾为他撰题过一副中堂。堂文用拟物谋篇,文句虽谈不到优美,却能较准确地展示他的为人。堂文曰:
  
   清溪常流尘无染,
   地势高低俱不计。
   一路欢歌一路笑,
   飞流泻下任崎岖。
  
   这一年暑假,我荣幸代表益都教师参加了昌潍地区优秀教师旅游团,赴西安漫游,到少林寺参惮,登华山观光,至云岗石窟参观。我自幼好诗,尤喜古歌体。归来后,我曾草拟《唐宗宋祖化尘烟》一章,抒发赴西安游览观感。兹录于此,以志当时情怀:
  
   斗胆上书达帝听,为师请命不虑险。
   潍城一展平生志,载誉归来赴西安。
   风尘仆仆数日游,尽见史迹泪斑斑。
   秦皇志高统天下,化作荒丘耸云端。
   兵马俑坑列兵马,固国拓疆赖征战。
   坑儒焚书留骂名,废文黩武是自贬。
   汉武兵壮征战苦,狼烟处处布边关。
   功臣功就因功亡,武帝共苦不共甘。
   玄宗贪色几误国,沉迷酒色夜夜欢。
   华清池中漂凝脂,犹逊后代武则天。
   中华史章血凝成,竟王逐霸数千年。
   西安古城今犹在,唐宗宋祖化尘烟。
   权盛之人权上急,逐权悲剧代代演。
   黎民拥戴富民主,岂在王者赵孙钱。
   唯望自此化升平,华夏古州得久安。
   亿万子民常含笑,欢歌阵阵冲云天。
  
   我所感到荣耀的,不只在此。我的拙作《值得忧虑的一个现象》,竟获得一九八四年《好新闻》一等奖。应该说,这是对我的极大鼓舞。
   陈云批示公开以后,“尊师重教”,逐步从挂在嘴上,写在纸上向实处落实,教师们的地位,也一天天高起来。中央的关怀,陈云同志的关怀,我们每个教师喜在心头,笑在面上,将感激化作行动。
   抖胆上书,为师请命,我做了一件我应做的事。因而,我并不居功,也不想邀赏。然而,外界评论,以为我公心可嘉,有益于民,当受表彰,不重用不足以慰民心。不久,潍坊市的一位市委常委,来二中与我谈话,欲举荐我到青州市委宣传部任职。这的确是殊荣,一般人求之不得。然而,我却婉辞了。当时,我推心置腹地告诉他:“宣传部是党的喉舌,需百分之百地宣传党的方针政策,不能夹杂丝毫个人意念。历史已证明,我这个人,不能紧跟形势,也难为训服工具,怕是力难胜任。谢谢领导信任,还是让我作一个好语文教师吧。”
   那位领导闻后,微微一笑,说:“好吧,尊重你个人意愿。说实在的,当今社会上,像你这样的,不多啊。”
   就这样,我又一次避开官场逢迎,去圆我的清静梦。不久,发生了一件比当官更令我兴奋的事。
   一九八八年秋,有一天,我正在为大女儿健萍粉刷墙壁,弄得满身白粉点子。我们的教导主任杨德滋,急忽忽地闯进屋来,说:“老刘,快停下,市府来电话,陈云同志的夫人于若木同志,要来咱们二中看你,马上就到。”
   听了杨主任的话,我感到很惊讶,也很兴奋。陈云同志关心教育,关心我们中小学教师,能为我的文章作批示,已经出乎我的意料,而今又派他夫人来看我,连在梦中也不敢想。我放下刷子,拍拍身上白粉,随杨主任向外走。杨主任一把拦住我,说:“这怎么行?换身衣服再去。”
   我将他的手一拨,说:“有什么可换的?穷老九嘛,原装原样就行。”我什么衣服也未换,随杨主任赶回学校。
   在省、地、县三级领导的陪同下,陈云夫人真的来了二中。与她同来的,还有陈云同志的妹妹及于若木的妹妹。我陪二中的领导,一直迎到东校门外。
   一会,大客缓缓驶入校院。车一停,门一开,陈云夫人于若木步下车来。她衣着朴素,个矮,面瘦,神彩矍铄,肩披一块素雅的大方巾,与一般老太无异。她是那么平凡,那么慈祥,那么安雅,真令人想象不到。当她与我亲切握手,向我问候的一瞬间,记者拍下了这一镜头。这张照片,在尊师重教问题上,具有划时代意义,至今我仍珍藏于身边。
   陈云夫人向校内行去,众人众星捧月地围拥着她。录相、拍照的记者们,忙得跑前跑后。有一个记者,见我一身白粉子,以为我是看热闹的粉刷工人,一边嚷着“靠边去,靠边去”,一边向旁边推我。我呢,也不作解释,只是一笑置之。自然,这次迎接陈云夫人的录相带上,根本就没有我这个“杂役”的形象。
   陈云夫人来二中,参观了我们的校舍,并为二中留下“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的墨宝。临行前,夫人与我、隋华堂书记及我们学校的领导们,一起在西校门口合影留念,在益都二中的校史上留下一段佳话。对此,我与二中人一样,感到光荣而自豪。
   陈云同志“尊师重教”的批示已实施十七年之久。而今的教育与教师地位,的确已今非昔比,不可同年而语。而今的教师工作,已经像陈云同志倡导的那样,成为“社会上最受人尊敬、最值得羡慕的职业之一”了。教师已辉煌,陈云同志却已作古,他会含笑九泉之下的。在此,且让我代表全国的中小学教师,衷心地祈祷一语:“陈云同志,安息吧,你永远活在我们教师心里!”
   陈云批示公开以后,随着荣誉的到来,不少人夸赞我有胆气,有目光。这是过誉之辞,傻胆确有,目光谈不到。事实是,那时正需要这样一篇文章。我深深感到:
  
   大势所趋一巧合,
   荣誉飞来不居功。
   勇吐实言乃本分,
   犟头犟脑一白丁。

共 14407 字 3 页 首页上一页123
转到
【编者按】投书党报,呼吁重视教育,重视教师地位,这在上世纪80年代,真的需要一种不同寻常的勇气!就是在现今,也需要拥有强烈的责任心,才能做出这样敢为天下先的举动。凭着一股牛劲儿,刘老师放胆直言,直抒己见,正是充分显示了他可贵的责任心。我相信他的“面对这一现实,我无奈,我焦虑,我忧伤,……”不是虚假之言。我想,无论何时,责任心都是衡量一个人修养与素质的标尺。遇事躲着走,不肯跑前头的人,是不会选择这样做的。正是他的仗义执言,“尊师重教”曙光出现,春风劲吹,才有了现今教育事业的勃勃生机。对刘老的胆识,深为敬佩!【编辑:夏冰】【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100302917】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夏冰        2010-03-28 19:18:42
  投书党报,呼吁重视教育,重视教师地位,这在上世纪80年代,真的需要一种不同寻常的勇气!就是在现今,也需要拥有强烈的责任心,才能做出这样敢为天下先的举动。凭着一股牛劲儿,刘老师放胆直言,直抒己见,正是充分显示了他可贵的责任心。我相信他的“面对这一现实,我无奈,我焦虑,我忧伤,……”不是虚假之言。我想,无论何时,责任心都是衡量一个人修养与素质的标尺。遇事躲着走,不肯跑前头的人,是不会选择这样做的。正是他的仗义执言,“尊师重教”曙光出现,春风劲吹,才有了现今教育事业的勃勃生机。对刘老的胆识,深为敬佩!
山西省作家协会会员。一直在文学的路上走。目前致力于文字表达无限可能性的探索。
2 楼        文友:草堂瘦叟        2010-03-28 19:36:58
  谢谢夏主编的赞誉。为我当为尔,何功之有?
刘沂生,笔名瘦叟,现代传奇作家 。出版《犟牛本色》、《魏嵋传》、《古州传奇》、《碧血沃古州》、《衡王府史话》与诗集《草堂清韵》等六部著作。
3 楼        文友:草堂瘦叟        2010-03-30 17:08:12
  夏主编,背脊一则一发,敬请指点。
刘沂生,笔名瘦叟,现代传奇作家 。出版《犟牛本色》、《魏嵋传》、《古州传奇》、《碧血沃古州》、《衡王府史话》与诗集《草堂清韵》等六部著作。
共 4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