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文璞书苑 >> 短篇 >> 传奇小说 >> 【文璞】文明迁徙(小说)

编辑推荐 【文璞】文明迁徙(小说)


作者:益水 白丁,0.0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685发表时间:2024-04-18 15:55:50
摘要:经过科学家连续十五年的科考测量证实,地球上所有的山峰都在向着地心方向塌缩,所有陆地的海拔都在逐年降低;与之相反,所有海沟、海盆等深海区域的海床都在抬升,固态的地壳正渐渐像蛋壳一样均匀地包裹在地幔之外。根据数字模型测算,大约再过五百年左右,地球上的所有陆地都将淹没在海平面以下……留给地球人的时间已经不多了!


   “文明迁徙”工程启动不知不觉已经有一百多年了,从最初的寻找宜居星球,到智能粒子探测“新家园(NEWHOME)”,再到“全息数字孪生仿真系统”的建立、“文明方舟”飞船和智能机器人的研制,以及人类浩如烟海的知识智慧的归纳编辑整合,每一个子系统的建设都是对人类智慧极限的挑战。但为了人类物种的延续,为了地球文明的香火不灭,地球上最后几代人都拼尽了全力,因为末日已一步步迫近。
   “全息数字孪生仿真系统”建设到现在也已四十多年了,由于事无巨细的生活场景的高度仿真,其运行虽然依托先进的超级计算机,但仍然要耗费大量的人力和时间。而且随着人类文明在“新家园(NEWHOME)”恢复重建速度的加快,“全息数字孪生仿真系统”的工作量呈几何级增长,其运行的数据是一个异常庞大的天文数字,现在要让这个B系统做出一个方向性的改变,谈何容易。但是,人类的“文明迁徙”工程,仅仅只是为了简单的物种延续吗?当然不是。那么,历经千难万险,跨越茫茫宇宙,传递到异域星际的应该是一种怎样的文明样态呢?它必须是符合人类共同价值观认可的文明,而不是一区一域一个群体思想意识上的偏见。为此,再艰难的改变也必须进行。联合国“文明迁徙”工程委员会做出了艰难的抉择。
   一个阴云密布的上午,美国波特兰市联合国总部高朋满座,“文明迁徙”工程世界各地子系统负责人、专家齐聚一堂,当然也包括参与两个“全息数字孪生仿真系统”的科学家和高层官员。这是“文明迁徙”工程启动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线下会议。
   令人不解的是,这次会议不是在会议室召开,会前也没有分发任何文件,而是把参会人员安排在一个宽敞的计算机培训室,每个座位前的电脑桌上放着一个VR头盔。带上这种头盔,基本上隔绝了人对外部世界的视听,只能感受到电脑系统里设定好的虚拟仿真场景。而且每个人在场景里的角色也已由工作人员提前设定好了——被害者中的一员。
   待所有参会人员全部落座后,执委会最高执委夏瑜升神色凝重地走上培训室前方的讲台。“尊敬的女士们先生们,大家上午好!今天联合国‘文明迁徙\\\\\\\'工程委员会邀请大家来这里参加一个特殊的会议,大家带好VR头盔后,会议立即开始。”夏瑜升高亢颤抖地宣布道。没有任何多余的开场白,会议就直接开始了,然后,大厅马上陷入了一片漆黑与死寂之中。
   几秒钟后,人们的正前方五个巨大的红色血滴依次溅落在乌黑的大地上,每一血滴中心是一个清晰的脚印,五个黑色大字“带血的脚印”随着脚步迈进逐一显现出来。这时候与会人员才如梦方醒——原来这是要观看一部VR电影。
   影片的第一场景是美洲土著人的灭绝。
   1492年克里斯托弗·哥伦布到达美洲,之后的几年里,欧洲人蜂拥而至,争夺新世界的浪潮一浪高过一浪,唯一阻碍他们前行脚步的当地居民——印第安人成了他们屠杀的对象。在南美洲,弗朗西斯科·皮萨罗屠杀了印加人;在墨西哥,赫尔南科特斯摧毁了阿兹特克人;最具破坏性的疾病——天花在没有免疫力的土著人中肆虐,狼群撕咬着他们将死未死的肢体。最后,数以百万计的土著人死亡,许多部落永远地消失了。
   影片的第二场景是毛利人的“被偷世代”。
   毛利人是澳大利亚土著人,是世界上最古老的种族之一。DNA测试表明,它们来自亚洲,在5万年前或更早时间抵达澳大利亚。从1909年开始一直持续到1970年代,澳大利亚政府有组织地将土著儿童从父母身边掳走,人为割裂毛利人的代际联系,最终构成了种族灭绝。影片中失去孩子的母亲和被掳掠的孩子撕心裂肺的哭声在大厅中回荡……
   影片的第三场景是亚美尼亚大屠杀。
   奥斯曼帝国在其衰落时期,从1915年开始猛烈攻击信仰基督教的少数民族亚美尼亚人。健壮的男子被屠杀,妇女和儿童被迫在叙利亚沙漠进行死亡游行,大批亚美尼亚人被带到黑海沉没,村庄被烧成了平地,集中营里被释放了毒气,医生给无辜儿童注射伤寒病人的血液……有60万至180万亚美尼亚人死亡。
   影片的第四场景是纳粹大屠杀。
   二次大战时期,希特勒利用德国经济困难的机会,煽动对犹太人的仇恨情绪,把犹太人当作德国失宠的替罪羊。纳粹德国对犹太人进行了疯狂的屠杀,集中营里各种不可思议的折磨方式数不胜数,成批的处决司空见惯。到1945年集中营解放时,至少有600万犹太人被杀害。
   影片的第五场景是南京大屠杀。
   1937年12月13日,中华民国在南京保卫战中失利,首都南京沦陷,在华中派遣军司令松井石根和第6师团长谷寿夫指挥下,侵华日军于南京及附近地区进行长达6周的有组织、有计划、有预谋的大屠杀和奸淫、放火、抢劫等血腥暴行。在南京大屠杀中,大量平民及战俘被日军杀害,无数家庭支离破碎,南京大屠杀的遇难人数超过30万。
   影片的第六场景是卢旺达种族灭绝。
   胡图人和图西人同宗同源,在比利时人和德国人到来之前,两者之间几乎没有什么界限。欧洲人入主卢旺达之后,图西族成了主流阶级,对胡图族人实施暴力统治。20世纪90年代初,一场叛乱开始了,胡图人开始大规模屠杀图西人。首选的处决方法是砍刀,因为弹药太贵,很难获得。强奸、残害和故意传播疾病也被当作恐怖工具。大量尸体堆积如山,数以十万计的图西人被无差别地残忍杀害,血流成河,惨不忍睹。
   影片的第七场景是假如……。
   某某某某年的一天,一支强大无比的星河舰队从天而降,一种比地球人更强大的生物踏上地球,他们抢占土地,掠夺财富。人类奋起抵抗,但哪怕是最先进的武器对这些外来生物也毫无作用,地球人尸骨遍野,走到了灭绝的边缘。成年男人的锁骨被穿上钢丝强迫劳动,女人被剥掉衣服当做玩物,小孩被残忍地放到火上烧烤……
   绝望的哭喊声响成一片,有的来自电影,有的来自观众自己。
   正当绝望的人们在痛苦中挣扎着走向死亡时,影片戛然而止,大厅灯光照如白昼,摘下头盔的人们又回到了现实之中,但每个人脸上都还挂着恐惧和痛苦的泪珠,哽噎啜泣声未止,伤痛还在人们的内心延续。
   夏瑜升擦了擦眼角的泪水,用他那带有磁性的声音高声讲道:“人类经过千万年的进化,从野蛮走向文明,这些曾经的血腥杀戮还历历在目,这难道不是人类走向文明旅途中带血的脚印吗?我们总希望自己是永远的强者,但这仅仅是一厢情愿而已,假如有一天我们成为弱者呢?宇宙很大,宇宙文明的样态也一定很多,也一定会有强有弱,正如我们人类一样会有穷有富。我们要有中国古人所说的那种‘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胸怀和美德。‘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我们必须要换位思考,这是文明人应有的底线。”
   “人类童年时,地球很大,人类长大了,地球变小,成了地球村。以此类推,现在宇宙很大,总有一天,宇宙也会变小的,变成宇宙城,甚至是宇宙村。人类经历了那么多痛苦和杀戮才跌跌撞撞迈上了文明的旅途,宇宙间不同文明的交流不能再走地球文明曾经走过的老路,人类不应该把自己经历的痛苦和那些野蛮的残渣跨越时空带给未来,宇宙文明不应该再有带血的脚印!”
   “宇宙真的是黑暗森林吗?被发现就意味着被消灭?按照这样的逻辑,宇宙最终只能有一种文明孤独地存在。不!绝不会是这样!宇宙应该、也必须是各种文明共同的家园!万物共存才是文明存在的基石!”夏瑜升显然是激动了。
   “我们必须从现在开始就做好准备,用包容和合的心态接纳一切域外文明,让地球文明成为宇宙文明的典范和灯塔!只有这样我们的文明延续才有意义,人类文明才能得到永生!”
   台下鸦雀无声,显然是产生了共鸣。
   接下来对“全息数字孪生仿真系统”中期修正案的表决顺利通过。人类又一次依靠自己的智慧和良知克服了偏差,匡正了文明发展的方向。
  
   尾声
   黑黢黢的夜空沉闷地盖在地球最后一座孤岛上空,一轮昏暗的弯月有气无力地挂在遥远的天际,星星眨着好奇的眼睛,注视着这悲壮的一幕。最后一批生活在地球上的人都已过了耄耋之年,他们退守在青藏高原人类最后一座城池。由于多年的人口管控,这批地球人已不足五万了,他们没有繁衍自己的后代,因为他们不愿看到自己的子女和自己一起死亡。
   “文明方舟”号飞船载着人类的全部希望和千万年积累的全部智慧缓缓起飞,橘红色的灯光划破死寂的夜空,在人们头顶上空画了一个漂亮的圆圈作为最后的告别,随后便绝尘而去。小城万人空巷,目送着飞船消失在茫茫夜空之中。他们已完成了自己的光荣使命,如释重负,心如止水,静静地等待着最后时刻到来。他们已无惧死亡,因为他们的灵魂已随着“文明方舟”飞船跨越星际,飞向未来,实现了永生。
   汪海洋死去四百多年后,他那个可怕的猜想变成了现实,但人类以其高超的智慧和顽强的意志踏上了重生之路,地球人文明的灯塔仍将在宇宙中闪耀。
   汹涌的海浪声从四面八方传来,越来越近,越来越响……
  
   益水2024年1月14日初稿

共 34506 字 7 页 首页上一页1...4567
转到
【编者按】这是一篇想象力丰富、构思独特的科学幻想小说,也是对人类文明的深刻思索。通过对珠穆朗玛峰的科学测量,得知地球上的所有陆地都将淹没在海平面以下。悲观绝望的人类现出原形:银行出现挤兑,消费场所人满为患,连“葛朗台”式的人物也顿悟般地加入了铺张浪费的大军,各种暴力犯罪案件激增,宗教场所里都挤满了虔诚祈祷的信徒,无恶不作的人突然立地成佛,平时和善的人开始为非作歹了。然后,科学界传来了一个振奋人心的好消息,在距离地球4.4光年的一个恒星系中发现了一颗适宜人类生存的行星被命名为“新家园(NEWHOME)”。不久,联合国启动了一个拯救人类的庞大工程——“文明迁徙(CM)”工程。工程在中国和美国分成两组,人类利用高速粒子加速器发射了由35颗智能粒子组成的全息调查系统,人类根据这些详实信息,开始利用超级计算机人工合成两套与真实环境完全一样的“全息数字孪生仿真系统”,令人欣慰的是,二百多年前“知识传输”的创始人周智明的两个后人,生活在不同文化背景之下的周立德和周立仁分别在自己的国家参加到两套“全息数字孪生仿真系统”的建设中。他们把人类的受精卵和一批集中了人类所有智慧的高智商机器人一起发射到那个遥远的星球,让受精卵发育成胎儿,最后在机器人的护佑下让这些婴儿在新环境中长大,并传授给他们人类的知识和技能。系统A 由于中国人刻苦耐劳,率先开始启动,他们只是过着原始生活的文明人与土著“袋人”和谐相处,互相帮助,遇到冲突及时道歉化解,自己更生开发矿产,在这个距地球4.4光年外的星球上顽强生存下来,利用地球人上百万年聚集起来的智慧开疆拓土,在这个陌生的星球上建设美丽的家园,实现人类的异域复兴。但系统B采用了与系统A完全不同的处理方式,社会达尔文思想主宰了系统的运作,人类利用自身优势驱逐虐杀“袋人”,地球人基地周围的“袋人”部落已被摧毁,人类抓捕现有的“袋人”进行极其残酷的驯化 ,本来充满地球人智慧、让人类异域重生的功勋设备,如今却成了人类野蛮犯罪的温床。这些令卡内尔(周立德) 感觉非常残忍,终于因为执着自己的观点被暗害。卡内尔离异的父母却因为共同的理念联合起来,促成向联合国在会议上通过播放人类历史上的历次占领与种族灭绝,反思两种不同文明思想的介入,最终导致了A、B两个系统工程的差之千里。人类的“文明迁徙”工程,仅仅只是为了简单的物种延续吗?当然不是,它必须是符合人类共同价值观认可的文明,而不是一区一域一个群体思想意识上的偏见。为此,再艰难的改变也必须进行。联合国“文明迁徙”工程委员会做出了艰难的抉择。“人类不应该把自己经历的痛苦和那些野蛮的残渣跨越时空带给未来,宇宙文明不应该再有带血的脚印!”“宇宙真的是黑暗森林吗?被发现就意味着被消灭?按照这样的逻辑,宇宙最终只能有一种文明孤独地存在。不!绝不会是这样!宇宙应该、也必须是各种文明共同的家园!万物共存才是文明存在的基石!”“我们必须从现在开始就做好准备,用包容和合的心态接纳一切域外文明,让地球文明成为宇宙文明的典范和灯塔!只有这样我们的文明延续才有意义,人类文明才能得到永生!”这些观点使人产生了共鸣。人类又一次依靠自己的智慧和良知克服了偏差,匡正了文明发展的方向。文章结尾寓意深刻,已过耄耋之年留守在地球的人们望着“文明方舟”号飞船载着人类的全部希望和千万年积累的全部智慧缓缓起飞,在人们头顶上空画了一个漂亮的圆圈作为最后的告别,飞向未来,实现了永生。文章很有深度,感谢作者分享。【文璞书苑编辑:寂寞看风】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静净        2024-04-18 21:44:49
  关爱地球,人类与大自然和谐共处,人类文明才能永生。令人思考的一篇小说,寓意深刻。欣赏点赞!
2 楼        文友:飞不高蝴蝶        2024-04-18 23:11:36
  欣赏益水老师的小说,奇思妙想,思接浩瀚,妙哉!
3 楼        文友:别似幽居人        2024-04-20 09:30:29
  很好的一篇科幻小说,结构完整,情节曲折,想象丰富,启迪思考。洋洋三万多字,遨游九万里长空,老师创作辛苦了!
共 3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