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淡泊宁静 >> 短篇 >> 江山征文 >> 【江山·根与魂】【宁静】望江公园(散文)

精品 【江山·根与魂】【宁静】望江公园(散文)


作者:北方雪飘飘 进士,6087.5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1305发表时间:2024-04-29 09:33:12
摘要:望着眼前缓缓流动的锦江水,不断冲刷着千年以来的历史痕迹,带走多少前尘往事,迎来如今的盛世华年,生生不息,永无止尽。只想就这样静静坐着,任古今情思纷飞,感受眼里心里的风景……


   说起竹子,乃古人最爱,他们崇敬竹子的节操,以作为自己毕生的追求目标。不论是画家还是诗人,对竹子尤其钟爱,描摹和吟咏不已。最著名的当属郑板桥和曹雪芹,一生都在与兰竹石打交道,种竹画竹写竹。
   “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出自大文豪苏轼的《於潜僧绿筠轩》之作,更是自古以来写竹的传世经典,广为人知。宁愿不吃肉,也要在住处种竹,对竹子是何等的痴迷之情,是一种至高无上的精神追求。还有郑燮的《竹石》诗:“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借物喻人,通过咏颂立根破岩的劲竹,表达自己不愿随波逐流的节操。诗人所赞颂的系竹之刚毅,不管风吹雨打还是霜寒雪冻,苍翠的青竹不屈不饶,傲然挺立。
   也巧,我们还在园内一座拱起的小桥旁,发现了这样一簇竹林,周围被一层层黄色的岩石围住,似乎是破石而出,跟这首诗很切合,像是应诗而生,大有意境。这肯定是人为量身打造出来的情境,但很形象的表现了这首诗的内涵,彰显出无尽的诗意,引人遐思。
   竹子是刚正不阿,坚强勇敢的象征,它与松、梅合称“岁寒三友”,又与梅、兰、菊并称为“四君子”。高尚、坚韧、虚心等传统美德,在中国诗词文化中地位极高,受到历代文人雅士的钟爱。它是君子,威风凛凛;又是淑女,亭亭玉立。望江楼公园把薛涛对竹子的喜爱,发挥到了极致,令人赞叹。
   不管你漫步到公园的哪个角落,竹子都无处不在,这里就是竹的世界。我们走到靠近街边的一个竹园时,看到立有一块大牌子,对竹子做了专门的介绍。内容很长,我看了一下,大致概述的是:竹子,单子叶植物,未本科竹亚科,杆木质化程度高、坚、韧,多年生,形态有乔木状、灌木状、草本状。世界竹类植物有八十余属一千二百余种,主要分布在热带,亚热带。中国是世界竹子资源最丰富的国家,有四十三属七百二十八种。中国竹子地理分布为丛生竹区和散生竹区。四川地处南北气候过度带,独特的盆地地理环境,造就了世界上唯一的、丛生竹和散生竹都能同时成活的区域。
   原来如此,怪不得望江楼公园的竹子长得如此旺盛,茂密,令人惊叹。总感觉这是个风水宝地,似乎天生特别适合种植竹子,秘密就是由盆地地理、气候原因决定的。天府之国,名副其实。
  
   五
   我和女同学漫步在锦江河畔,凝望着眼前熟悉的河水,勾起了我俩共同的回忆。
   从这里出发,顺着锦江岸边往南走,估计有三公里左右,大概步行需四十五分钟,就到了我们两个人的母校,读初中时的市重点锦江中学,不过现已和省重点盐道街中学合并。我们就是那个学校的同班同学,并且至今保持着多年的同窗情谊。
   那几年,我在风里雨里,春夏秋冬,来来回回,从学校马路对面的锦江河边,走过不知多少趟。我穿梭在滨江路上的树林里,在江边土坡上采过野草莓,摘过白色和黄色的小野花。我站在南门大桥上,被冷风吹拂,对着滚滚江水发过呆流过泪,想念远在北方的亲人,思念之情顺着江水流向远方的家。我沿着石阶下到过岸边,在夏天时洗过双手和双脚,戏水玩水贪凉,与锦江之水做过最亲密的接触……
   多年之后的今天,我终于又一次来到锦江河畔,走下台阶,脚踏在岸边松软的土里。土里种植着一大片绿叶植物,开着白色的小花,咋看还以为是开花的豌豆苗,不过应该不是,并不完全像。再次近距离看着河水发神,回想着千年以前的这里,曾经水量丰沛,清澈无比,织锦工们在这里洗过蜀锦。我幻想着自己穿越时空,与她们不期而遇,仿佛看见了那时候的盛景:“不会人家多少锦,春来尽挂树梢头”。虽然不可能在同一个时间相遇,但都在同一个空间、甚至同一个位置遇过。毕竟这是在同一个河岸,同一条河流里,千年以来,川流不息……
   关于望江楼,还有一件奇事一直流传至今,在楼上尚有薛涛当年出的一对上联,一千二百多年过去了,至今却无人能对。上联为:“望江楼,望江流,望江楼上望江流,江楼千古,江流千古。”
   多少年来,有多少文人墨客跃跃欲试配对下联,甚至政府也曾广征对仗整齐的下联,但还是无人能对出一个完全满意的下联。这副对联被誉为“千古绝对”,作为一个文化谜题,吸引了无数的才子佳人。直到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有位名叫李吉玉的才子,他在望江楼旁边的“印月井”,看到天上月亮的影子倒映在井里,联想到望江楼的上联,立即文思泉涌:“印月井,印月影,印月井中印月影,月井万年,月影万年。”这个下联虽然意境仍差强人意,但相比于其它下联好得多,目前为止这个下联与上联最为接近。还会继续传承下去的,也许不定哪天,就会出现绝妙的下联,让千古遗憾圆满收官。
   望江楼公园,成都保留最完好的古建筑群之一,历史背景独特,竹林景观罕见。它不是一座普通的公园,而是一个历史文化的载体,人们在这里感受古今成都的文化魅力,领略才女薛涛的文化底蕴。历史悠久厚重,文化内涵丰富,在新的历史时期,焕发崭新的光彩。
   坐在江边的木椅上,身后被一大簇碧绿的竹林丛遮盖。有些竹秆上,还裹着已枯黄老去的竹笋壳外皮,像是那夏天褪掉了的蝉蜕外壳一般,攀附在青绿的竹上。让人不由感叹竹子的生长速度之快,快的来不及脱掉外衣,生命力之旺盛,焕发新生。
   望着眼前缓缓流动的锦江水,不断冲刷着千年以来的历史痕迹,带走多少前尘往事,迎来如今的盛世华年,生生不息,永无止尽。只想就这样静静坐着,任古今情思纷飞,感受眼里心里的风景……
   俱往矣,看今朝,锦江春色来天地。

共 7254 字 2 页 首页上一页12
转到
【编者按】望江楼公园,作为后人为纪念蜀中才女薛涛而建的纪念地,倍受推崇,作者与同学春日一游,便挥就一篇情景交融、古今融会的优美散文。薛涛在蜀地共生活了五十多年,跟成都同样出名的卓文君、花蕊夫人、黄娥三位女子,并称为“蜀中四大才女”。作者从望江楼环境描写入手,由外及内,移步换景,作了细腻而生动的描写,并在描写中叙说了薛涛的故事,借用古代诗人的诗句,把这位千年前才女的故事提纲挈领呈现给读者,给人留下深刻印象。小编比较感兴趣的是薛涛笺,即可用来写诗,又可用作写信,现已成为著名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给人带来审美和精神享受。薛涛喜欢竹子,因此望江公园的竹园非常了得,种类多到数不过来,足见后人对薛涛的喜爱之情。散文主题思想深刻,从一处纪念才女薛涛的公园起笔,写出蕴含其间的厚重文化,娓娓的叙说,细腻的描写,很好地展示了中国古代文化的源远流长。选题角度新,既有公园景致描写,又始终紧扣文化主题。立意高远,写景烘托人物,写景衬托人物,感情真挚地融入笔尖,留在纸面上,成为作者眼里心里的风景。美文共赏,力荐文友品读。【编辑:小猪她爸】【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202404290022】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小猪她爸        2024-04-29 09:35:17
  情景交融,描写细腻,生动地展示了望江楼的景致和蕴含其间的人文文化,弘扬了中国传统文化,拜读,学习。
一本正经说胡话,嬉皮笑脸吐真言。
回复1 楼        文友:北方雪飘飘        2024-04-29 10:40:11
  感谢小猪她爸总编编辑拙作,给小文增光添彩,老师辛苦了,受累。谢谢老师对拙作的肯定,鼓励支持。问候老师春安。
2 楼        文友:小猪她爸        2024-04-29 09:36:00
  感谢北方雪飘飘老师赐稿宁静社团,期待精彩继续。
一本正经说胡话,嬉皮笑脸吐真言。
回复2 楼        文友:北方雪飘飘        2024-04-29 10:40:55
  谢谢小猪她爸老师一直以来的鼓励支持,我当继续努力加油。
3 楼        文友:小猪她爸        2024-04-29 09:36:25
  佳作欣赏,已向精品审核组申报!
一本正经说胡话,嬉皮笑脸吐真言。
回复3 楼        文友:北方雪飘飘        2024-04-29 10:41:14
  感谢社团厚爱,鼓励支持!
4 楼        文友:北方雪飘飘        2024-04-29 10:37:51
  感谢小猪她爸总编编辑拙作,老师的编按精准精细精彩,胜过小文,给拙作增光添彩,感谢老师一直以来的鼓励支持。成都人喜欢去逛的望江楼公园,就是为了纪念薛涛而建,除了众多的文物古迹,最多的就是竹子,因薛涛最爱。春游记录,笔力有限,抒发一下对古人的敬意,结合自己的感受,一篇小记。谨祝老师编安,祝好。
洁白的雪花纷纷扬扬地飘落下来,又悄无声息地化了……
5 楼        文友:夏以沫        2024-04-30 15:39:44
  竹子与梅、兰、菊称为花中四君子,又与梅,松称为岁寒三友,穿越时空,文化交融,很钦佩北方雪飘飘老师的博学多才,文笔洋洋大气中又不乏细腻婉约,学习了,初夏问安
未来不迎 当时不杂 过往不恋
回复5 楼        文友:北方雪飘飘        2024-04-30 16:31:04
  感谢夏以沫老师来访,关注拙作小文,留言点评。老师赞誉,实不敢当。因为相对比较熟悉,所以知道一点典故,记录一下。感谢老师鼓励支持!也期待老师大作,创作愉快。祝好。
共 5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