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心灵之约 >> 短篇 >> 情感小说 >> 【心灵】青春救赎(小说)

精品 【心灵】青春救赎(小说)


作者:老官斋人 童生,715.37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640发表时间:2024-05-06 10:29:07
摘要:【原创首发】主人公回到三十年前,有关自己的曾经历快乐和悲伤,以及不甘,完成了对自己的一次救赎。

【心灵】青春救赎(小说)
   尔东化显得很平静,仍旧礼貌地示意大家给他掌声。然后,淡淡地说:“很遗憾,我不得不告诉你们一个事实。我们所学的历史都是第二历史,什么是第二历史?就是你做你说我记录。所以,第一历史我们永远都无法知晓了,就如同你我正在辩论的此刻,没有人记录就会风消云散,就像从来没有发生过一样。我们看到的大都是史官所记录的历史——所谓的第二历史,会不会参杂本人喜好,会不会有权力干预,会不会有道听途说?这都很难说。比如,汉高祖刘邦斩蛇起义,《汉书》和《资治通鉴》都有这个记载,但他们又都是取录自《史记》。你说,刘邦一个人醉倒沼泽地里,就算真的斩杀了一条白蟒,又有谁能知道呢?所以《史记》里又编出了一个老妇人出来哭蛇的故事,以此为证。虽然有些搞笑,然而《汉书》与《资治通鉴》都采取了这一说法。这难道不是后人为刘邦正名而杜撰出来的吗?那么,诸如此类,史料不计其数。尽管历史事件有各种史料和出土文物记载,相互应证,但这个事件当时发生的那一刻,出现了必然和偶然的因素,后人是永远无法得知的。所以,历史答案没有唯一性,这是成立的。但是,课本大都摒弃糟粕,虽以第二历史为教材,但基本事实是客观存在的。所以,课本学的答案只是我们学习历史的一个选项而已,而在人生这堂课中,我们必须学会独立思考,寻找更多答案。这也就本次测试题为什么会有探究题的缘故了!”
   尔东化说完,课堂上鸦雀无声。成华更是无地自容,因为尔老师说的这些概念,对于他完全是知识盲区。正因为如此,不由得恼羞成怒,有意为难道:“那老师又有什么证据证明《史记》是杜撰的呢?如果这样说,四大名著更不能读了,都是恣意捏造的。”
   刚音刚落,历史课代表佘晓倩很不服气,站起来说:“成华,历史和小说怎么能混为一谈?你这是强词夺理,故意刁难老师。”说完,狠狠地瞪了他一眼。
   成华没理她。只听尔东化老师便安抚着晓倩,边笑道:“看来,你也很精通四大名著,这很好啊!”
   此话一出,旁边的几个同学相互附耳低语,大约是肯定成华对四大名著的“研究”。
   尔东化笑了笑,说:“那这样,你既然熟读四大名著。那我问四个问题,如果你的回答能超过两个,那我就甘拜下风。”
   大家听了都暗暗叫好。成华心里直打鼓,想了良久,说:“您要是问我哪一行哪个字,这一类我可回答不上来!”
   尔东化哈哈大笑,说:“你怕了?放心,我绝不问这类的刁钻问题。不过,若你回答不上来,你得答应我一件事……”
   成华一愣,明知是计,却又追问:“什么事?您要先说。”
   尔东化说:“没问题,就是打扫我的办公室十四天,直到放寒假前。怎么样?这个不难吧。”
   成华心里一算计,便点头答应了。
   尔东化这才不紧不慢地提出连问了四个问题:“《水浒传》里武松的哥哥全名叫什么?《三国演义》后期出现了一位赵云一样的人物叫什么名字?《西游记》孙悟空的第一位师父叫什么名字?《红楼梦》林黛玉的母亲叫什么名字?请回答。”
   全班同学们听后,有思考的,有偷乐的,有鼓劲的,但多数都在静静地等待着成华的答案。
  
   六.谢谢你的“爱”
   广西人有句话,叫作“半吊子水”,大概说的就是成华吧。
   他自恃精通历史与经典名著,当面对尔老师的这四个问题时,就像哑了火的炮仗,待烟雾散去,留下的便只是一堆空壳。
   看着同学们逐渐失望的表情,为了挽回一点点颜面,便强词反驳道:“这些就是刁钻冷门问题,叫我怎么回答?全班所有人都不一定回答上来。”
   尔东化冷笑一声,转头问向同一排的穆子蓁:“穆子,你来回答。”
   穆子蓁猛然一怔,含羞一笑,站起来轻声细语道:“我只知道武松的哥哥好像叫武植,林黛玉的妈妈应该叫贾敏。其他的就不知道了。”
   尔东化点了点头,示意其坐下。然后冲着成华说:“你瞧瞧,穆子不假思索答出两题。你一向自负博文,今天不仅一题答不出来,而且还试图狡辩。若是我出的题刁钻冷门,那穆子又怎么能回答上来呢?”
   成华低下头,如同雪压梢头,垂照池面,顾影自怜起来。其心中的羞愧愈是难当,只恨地下无缝,唯有埋头袄领,几乎滴下泪来。
   他很想立刻冲出课堂,再也不回来了。作为男子汉怎堪受此奇耻大辱?
   尔东化看透了他的心思,略带安慰道:“当然,每个人看书,由于习惯的不同,关注点也各不同。如果我要问什么“信陵君救赵”、“滴翠亭杨妃戏彩蝶”,成华一定能脱口而出。所以,我由此断定你读书属于“不求甚解、略知大意”,这无可厚非,你也不必太失意。今天的试题,我只是想告诉你以及大家,每个人都有各自的特点和长处。既不要小看别人和高估自己,也无须刻意抬高别人和贬低自己。懂得尊重,保持一颗平常心,知道了吗?”
   成华抬起头来,尔老师正用坚定的眼神望着自己。本来忸怩之态顿时化作乌有,愤恨之情一扫而空。另有一番未知情愫油然而生:这个人很不一样,虽为良师,更胜益友。
   尔东化笑了笑:“你坐下吧,放学以后到我办公室……”
   成华诧异看着,又听老师补充了一句:“男子汉要说到做到,你既已输了,便愿赌服输——打扫办公室!”大家听了,立即哄堂大笑起来。
   放学后,成华如约来到尔老师的办公室,寻了扫帚抹布打扫起来。
   其实这个操作娴熟已久,每天每个班都会有值日生留下来清扫班级。先架起凳子,拿着破瓷脸盆去接水,用手当舀子,把水洒在每个桌肚下面,等洒完便用扫把开始一排一排地清扫灰尘和垃圾。运气好的话,会发现很多别人的“秘密”——什么别致的卡片了、落下的作业本了、半封情书了,获得这些战利品,冬换“大白兔”夏换“大花脸”才是最幸福的事。
   “成华,我有个问题。你既然这么喜欢历史,为什么历史成绩却差强人意,不应该是我们班的‘秀才’吗?”尔东化老师突然打断了成华的劳作,同室的老师进来看到,也都夸奖起来,连连“好学生”的夸起来。
   “那不一样,课堂上的历史课不一样。”成华估计也还没想明白,好似敷衍着回答。
   “怎么不一样?”尔老师步步为营。
   “……嗯……嗯……以前的阮老怪,只会叫我们背,背什么大泽乡起义发生在什么地方,西安事变是哪一年?一点故事性都没有,没意思。所以我不太学,还不如看上下五千年呢?”
   “哈哈,我终于知道你为什么回答不了我课堂上问的问题了!”还未等尔老师揭晓答案,他又问:“你们管阮老师叫阮老怪?”
   成华突然意识到自己的冒失,尴尬地站在原地,支支吾吾不敢说话。
   尔东化大笑起来,问:“那你们私底下给我取外号了吗?”
   成华连忙摇头,说:“没有,真没有。”
   尔东化笑着问:“是不是我来得迟,你们还没来得及取啊?”旁边的老师们也都跟着笑起来。
   成华见气氛融洽,偷笑着点点头,又摇摇头,小声地出卖了一个人:“我们班所有人的外号基本都是鬼子六取的。我们一直认为他取的外号,特别的贴切。”
   办公室里又传出一阵笑声。
   第一天的惩罚结束了。临走时,尔老师递给他一张极其精美的贺年卡,说:“你明天上课前赠给佘晓倩吧,你们虽然吵架了,我希望你们能够和好。”
   成华迟疑了很久,说:“老师,你不知道怎么回事?所以,我不能赠她贺年卡。”
   尔东化笑了笑,说:“我知道,我比谁都清楚怎么回事。你就当替我送的,过几天你就明白了。”
   成华极不情愿地接了过来,回到家里打开一看,上面写着:“第一天,第一张……我们一起加油!”
   正在疑惑,房间外传来母亲的叫声:“华华,吃饭了。今天有雪里红炒肉。”
   第二天早上,佘晓倩意外地发现桌上有一张极其精美的贺年卡,看完寄语便歪头猜想,左右都在摇头否定。白玉珍偷偷指了指成华,佘晓倩微微一点头,故意将贺卡随手撂在桌上。
   一连好几天,这天卡片写到“第七天、第七张……我们一起加油!”成华刚想将卡片提前放到佘晓倩桌上,班门口传来“格格”的笑声,转头看去,原来是白玉珍和佘晓倩露出半张脸来:“终于抓到你了。”
   成华并没有感到惊慌失措,淡淡说了一句:“尔老师叫我送的。”
   佘晓倩愣了一下,说:“尔老师为什么要送我贺卡?”
   成华正准备开口,白玉珍抢话道:“别听他的。想送就想送,还找挡箭牌。”说着,两个一起笑起来。
   成华很无奈,说:“不信?你自己问尔老师去。”
   早自习后,佘晓倩抱着历史作业,来到办公室,欲言又止的样子,引起了尔老师的注意。
   “怎么了?是不是有事?”
   “老师,最近成华老送我贺年卡,他说是你叫他送的……”
   “哦?我不知道。我没有叫他送你贺卡,后面我来问问是怎么回事。”
   佘晓倩小跑着回到教室,在白玉珍耳朵边捣鼓了好一会。成华看着她俩的眼神,神秘且诡异,不禁心里七上八下打起鼓来,欲问不能,不问如挠,如坐针毡。一直忍到下午历史课,尔东化老师精神抖擞,课程上了大半,又和同学们互动起来。
   “班里有同学说,历史课就是死记硬背,很不喜欢。今天想和大家一起说说这个话题,”尔老师看向佘晓倩,又说,“晓倩,你是课代表,你先说说,喜欢历史课吗?如果不喜欢,和大家分享一下是什么原因?”
   佘晓倩一开始还很拘谨,后来看到分享过程中,老师不断穿插与其他同学的互动,逐渐变得轻松起来。于是,大胆地说出了真实想法:“以前的历史课,老师照课本念一遍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然后叫我们再把事件任务地点事件背一遍,真的是很枯燥,没意思。不过,尔老师您来了以后,这些内容都变成了故事,而且很多细节是课本里没有的,让我理解了历史事件的来龙去脉,所以时间人物地点记起来就容易得多。说实话吧,以前特别讨厌历史,现在不讨厌了。”大家一阵哄笑。
   尔东化听完,也有点得意。当走到前排时,对大家说道:“我们也请叶婷婷发表一下观点吧?”
   鬼子六恰到好处地嚎了一句:“学霸婷婷!”大家又都笑起来。
   鬼子六所指的学霸叶婷婷,长相并不出众,却“神”一般的存在这个学校。且不说其父母都是高材生,单单就她妈是数一数二的优秀教师,便令人羡慕不已。更值得钦佩的是,虽然家庭条件优越,但她那条裤子的膝盖处打着很小的补丁,穿在她身上仍显落落大方,毫无自卑感,与人交往更无障碍,气质已属无敌。
   婷婷玉立,其腹有诗书气自华,逻辑清晰,层次分明,娓娓道来:“我完全同意课代表的观点。”众人一听,连尔老师一起都笑得东倒西歪。
   尔老师收起笑容,语重心长地说:“你们说的都很好。但我要告诉你们的是,你们现在处在人生最好的年龄阶段,记忆力无以伦比。死记硬背虽然是应付学科考试,但我觉得更是对历史的尊重。如果我们记不住中国的发源地,记不住孙子兵法的作者,记不住百家争鸣,记不住受到压迫而反抗的第一起农民起义,记不住先烈的名字,记不住抗日战争,记不住解放战争,记不住朝鲜战争……作为一名中国人,是多么可耻的一件事!我只是很多历史老师中的一员,比我优秀老师的多得是,有的虽不苟言笑但他们知识渊博。所以,不要因为老师教课方法的不同,就忘记自己作为学生应尽的本分,那即为自己储备知识,成为受人尊敬的人,传承历史,肩负使命。学好历史课是树立正确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的必修课,让我们一起加油吧!让我们青春一起燃烧吧!我们做不做得到?”
   每一位同学聚精会神地听完这一段“鸡血”,在尔老师的带动下,异口同声地呼喊出那声“能”。多么令人感动地场面,引来了隔壁老师和学生的探头探脑。
   课后,成华找到了尔老师,说佘晓倩把尔老师的话说给他听了,感觉好像被出卖了。
   尔东化淡淡地笑了笑:“你先别委屈,说说你们之间是不是缓和了一点?”
   成华点头道:“好像有点,不再‘仇视’我了。”
   尔东化说:“同学之间相互赠送贺卡有什么了不得的?你何必这么心不甘情不愿的?”
   成华着急地抓耳挠腮,终于鼓起勇气说:“情况不是这样。她…她…她在…追…追…我,我…我…不…不愿……”
   “哟…哟…哟…你以为你是谁?还追你?这么大小孩,知道什么追不追的?就算人家对你有好感,你就可以这么趾高气昂的?尾巴都翘到天上去了。”尔东化一脸不屑。
   “啊?”成华已是满脑袋浆糊。
   “她前后是不是送了你十四张贺卡?”成华点了点头,尔老师接着说,“人家对你有好感,送你这么多贺卡,毕竟是人家一种心意。你可以想象一下,她每次送你这些贺卡时,一定是精挑细选,里面每个字都饱含她的一份热情。这么美好的友谊,为什么要当着她的面都给扔掉?”
   成华低着头,小声回答:“我不喜欢她,我不想……”
   尔东化给他递来一杯热水,见旁边无人,喃喃说道:“你不是爱好历史典籍吗?春秋时期有个人叫冉雍,是孔子的学生。有一次他问‘怎样才能称得上仁’,孔子说‘出门在外循规蹈矩,在人面前庄重而小心翼翼,一件事如果觉得自己都不能接受,那么就不要强求别人接受,这样于公于私都不会招致怨恨。如此可以算得上仁了’。这就是著名的名言‘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来历。你换位想想,如果你也有欣赏的人,她这样对你,你会怎么想?”

共 45291 字 10 页 首页上一页1234567...10
转到
【编者按】这是一篇别致的小说,说它别致是因为此作带着“穿越”的韵味,比较适合现代读者的的阅读口味。作品中的中年油腻男对自己的处境并不满意,常幻想着能够回到过去,改变曾经的自己,以便赢得当下的改变。于是,他就穿越到了三十多年前,看到了少年时的自我。他一边了解和融入曾经的年代,一边教化和重新塑造着自己,让曾经的自己能够更好的成长。作品构思新颖,语言流畅,描述生动,将少年一代的青春萌动,憧憬着美好未来和将来生活的情景描述得活灵活现。作品中的主人公尔东化历史知识丰富,因而也就当上了自己少年时就读学校的历史老师,有了和自己和一帮少年学生亲密相处的机会。也有了自己施展才华,教化年轻一代的条件。他尽力帮助着曾经的自己和与曾经的自己相当年代的少年们,相信通过他的努力,那些年轻人都会有一个更好的未来。作品充满了青春气息,对话风趣,富有个性。从而使得所描写的人物也能够立得起来。是一篇颇有看点的小说。推荐大家共赏。【编辑:透明秋语】【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F202405110004】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透明秋语        2024-05-06 10:30:09
  拜读了,感谢赐稿,点赞并推荐大家阅读。
在这里相逢是我们的缘分!
2 楼        文友:透明秋语        2024-05-06 10:32:48
  欢迎您的回归。本站不接收非首发作品,请在投稿时注意。为了您的稿件能及时处置,请投稿时在摘要中标注【原创首发】字样。以备编辑在工作时参考。非首发作品将作为退稿处理。
在这里相逢是我们的缘分!
3 楼        文友:透明秋语        2024-05-06 10:33:10
  期待更多佳作在这里首发展示。
在这里相逢是我们的缘分!
4 楼        文友:刘德正        2024-05-13 09:58:43
  老关斋人的小说《青春救赎》通过主人公尔东化的经历,讲述了一个中年人穿越回自己青春时代的故事。以下是对这篇小说的点评:
  
   情节引人入胜:小说以穿越为线索,构建了一个中年人回到过去的故事框架,情节设计巧妙,引人入胜。
  
   人物形象鲜明:主人公尔东化的形象刻画细致,通过他的视角,读者能够感受到一个中年人对青春的怀念和对过去的悔恨。
  
   情感真挚:小说中的情感表达真挚,尤其是主人公对母亲的思念和对青春的追忆,让人感同身受。
  
   语言生动:小说语言生动,描写细腻,如对环境的描写、人物心理的刻画等,都具有很强的画面感。
  
   主题深刻:小说主题深刻,通过主人公的经历,引发读者对青春、梦想、亲情等主题的思考。
  
   结构合理:小说结构合理,分为“我想回去”和“绝处逢生”两个部分,层层推进,逐步展开故事情节。
  
   悬念设置:小说在情节发展中设置了悬念,如主人公为什么会穿越、能否改变过去等,吸引读者继续阅读。
  
   文化元素:小说中融入了一些文化元素,如历史知识竞赛、校园生活等,增加了故事的丰富性。
  
   情感共鸣:小说中对青春的追忆和对亲情的描写,能够引起读者的情感共鸣,尤其是对经历过类似情感的读者来说,更有感触。
  
   结尾留白:小说结尾处留有悬念,主人公的命运如何,留给读者想象空间,增加了小说的艺术魅力。
  
   总的来说,这篇小说以穿越为题材,通过主人公尔东化的经历,讲述了一个关于青春、梦想、亲情的故事。小说情节引人入胜,人物形象鲜明,情感真挚,语言生动,主题深刻,结构合理,悬念设置巧妙,文化元素丰富,情感共鸣强,结尾留白,是一篇具有较高艺术价值和思想深度的优秀小说。
读懂生活,不枉今生。
共 4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