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春山小筑 >> 短篇 >> 情感小说 >> 【春山】腊月来归(小说)

绝品 【春山】腊月来归(小说)


作者:石子舟 童生,963.93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2594发表时间:2025-04-18 14:27:15
摘要: 秋风跟着黑夜,从白匹山下的河谷漫上来,悄悄拐进院子,和爷儿俩打个照面,又从院子东边溜走了。风还留下了味儿,王新严长长翕动鼻子,是桂花香,沁人心脾。桂花开了?王新严一愣。连日里平整土地,忙着和乡亲们谈土地流转的事儿,他完全忘记了院子边那棵枝繁叶茂的桂花树。

【春山】腊月来归(小说)
   王新严暗暗发笑,故意沉吟了一下。这样吧二哥,大棚那边已步入正轨,管理工人施肥择菜这些活儿,以后就由你来。你自己不用干活,你每天搞好管理,分派好事情,做好考勤,工资嘛,和孙大叔一样,每天比工人多三十元,你看要得不?
   要得要得,这个当然好!王兴达满脸笑容,不停搓手。一边向老孙叔挤眼。王新严假装没看见,转身对老孙叔说,老孙叔,你把考勤簿交给我二哥,今后这个事情就让去做吧。老孙叔要说话,王新严拿手止住了。老孙叔你年纪也大了,我早该把担子给你分一些。
   见王兴达还站在那里,王新严说,二哥你还站在这里干啥子,刚才你不是断了洗藕的电嘛,你还不赶快去,十几个工人都等着你呢,一会儿拉藕的车就要来了。你莫给我管理的第一天,出藕量就少下去了哈。
   新严你放心,肯定不会少,只能比以前多。乐呵呵走向院外,又给王新严叫住了。
   二哥我还要正式给你说一声,以后中午不能喝酒,晚上也不能多喝,我现在百事正起步,不想养闲人。你哪天如果管不住自己的嘴,贪杯误事,就莫怪我做兄弟的不讲情面。
   二狗子不好意思搔了一下头,这个,新严你放心,二哥我以后尽量少喝,少喝。人已经走不见了。
   新严你让二狗子做事,我怕他会误事,你看他一天醉醺醺的就没有醒过。老孙叔还要说,王新严插了话,老孙叔我晓得你是好心,但我回村里来,眼看二哥混得这个样子,不拉他一把,人家会说我六亲不认。你放心,我会时时提醒他,让他齐好家。你年纪也大了,我早想着再找个人帮你分担一些。以后,还要麻烦你帮我照看一下环梁子上新居建筑工地,这个是政府的新农村建设项目,质量马虎不得,工资和以前一样。
   那怎么好!老孙叔觉得自己干少了,多拿工资,心里过意不去。
   就定了吧,老孙叔,建筑工地摊子越来越大,到时候有你忙的。你早饭后先上去看看昨天联系的砖拉来了没有,我得先伺候我爸吃了早饭等田嫂来了再上来。
   好吧,我这就上去,你安心伺候你爸,有我在,不会误事。老孙叔一边说,一边绕过屋角的桂花树,大步跨出院子。
   白雾悄悄散了,太阳从屋顶照过来,照着院外的桉树,风轻轻吹,桂花香传来,王新严深深吸了一口气。
   是个暖阳天。
   03
   和往日一样,王新严一大早驱车赶到新居建设点。时间走得很快,转眼就到三九天了,雾霾低沉,气候干冷,仍没有下雪。他把车停在土坝子里,沙土冻僵了,踩在上边很硬,咯得脚疼。寒风从山坡下刮上来,带着枯枝瑟瑟的响声,冷风钻进鼻腔,让人觉得更冷。听见汽车响,老孙叔从铁门口探出头来,见是王新严,连忙从披着的军大衣袋里掏烟。王新严烟瘾不大,昨晚又睡得不好,不想抽烟,转念一想会冷了老孙叔的热情,只好接过来。老孙叔凑过来,笼着双手打火点燃,皱纹里都是笑:新严,我这个烟次,你莫嫌弃。
   王新严抽了一口正要说话,老孙叔根本不给他说话的机会,忙着报告说昨晚黑狗虎子叫了三次,每次都叫得很凶。他半夜起来好几回,可又没见着人,他怀疑是坎下那几个不务正业的小青年想进厂偷钢材换赌本。证据是昨天黄昏时他看见一个叫东娃子的家伙缩着脖子在院墙外溜达,等他赶过去,那家伙又不见了。
   老孙叔咳嗽着凑得更近,王新严不想听他天上地下乱猜测,迈过大门向办公室走去。工地简陋的木门一扇扇打开,工人们三三两两探出头来,嘘一口寒气,又缩回屋里去。看见王新严的,就和他打声招呼,话里黏着浓浓的睡意。
   望着王新严的背影,老孙叔喉咙里一句话未说完硬生生憋了回去,略微有些失望。
   王新严走了几步,像是想起什么,又回过头来,老孙叔你中午回趟家,叫孙明全过来跟你一起守厂,年关了,几个游手好闲的家伙是想弄点过年钱,肯定盯上厂里的材料了,我还不晓得那几坨货打什么主意。你一个人也忙不过来。再说,他在家没事干你还担心他的安全。工资跟你一样,你晚上也有个伴儿,省得你一天来回跑。
   嗯,要得,要得。老孙叔听得心花怒放,傻儿子是他的心病,一直怕他闷在家里干傻事。嘴里一个劲说谢谢,王新严却已开门进去。
   老孙叔站在大门口,似乎在揣测王新严那些话的真实性。愣了一会儿,雾气慢慢散开,露出阴沉沉的天空。老孙叔慈爱地抚摸了一下咬着自己裤管的黑狗虎子,拿起门口的扫帚,笑眯眯打扫起清洁来。
   太阳终于冲破了浓雾,阳光照射下来,暖和得很,安静得很。王新严站在转包梁上的蔬菜大棚外,看工人们埋头采摘草莓。大家嘻嘻哈哈说着家长里短,看见他,笑着打招:王老板,你过来了?
   草莓长势很好,一颗颗饱满红润,肯定能卖个好价钱。
   草莓本该在春末夏初成熟,王新严建了五十顶大棚,又请了技术熟练的老农,秋天就育苗了,就是想在过年时卖个好价钱。这第一季农作物,他很用心,每天看着大棚里一畦畦草莓由小变大,由硬变软,由绿变红,终于成熟。缀在矮株下的草莓形似鸡心,又如一盏盏小小的红灯笼,黑红透亮,非常诱人。一走进大棚,熟透的草莓散发出淡淡的天然酒香,使人馋涎欲滴。有时候,王新严会摘一颗红红的草莓,放到嘴边,轻轻咬上一口。顿时,蜜般的甜汁会直钻心肺,舒服极了。收获的快乐原来如此令人满足。
   王老板,听说昨天草莓已经卖到30块一斤,今天估计还要贵一些。
   王兴达正在大棚里督促大家做事,听见王新严来了,赶忙跑出来,老远手里就拿出一根烟。见王新严指了指大棚,他才记得大棚里不能抽烟,赶忙讪笑着收起来。
   王兴达是人精,人前绝对不会喊老弟,而是和别人一起喊王老板,这样显得他这个小工头的位置来得板正。王新严也不拆穿他,点点头走进身边的草莓大棚。
   在王新严的监督下,堂哥王兴达总算是安静下来,不再酗酒,不再坑蒙拐骗,再说,一天管着蔬菜大棚,几十号乡亲都叫他兴达哥,再也没人叫他小名二狗子,他的自尊心得到极大满足,觉得这些都是王新严给他的,做事也变得勤快起来。
   新严你看,这一畦草莓,一颗颗的饱满红亮,今天比昨天,估计要多摘几百斤。照昨天30元的价格,能多卖一万多块。说起钱,王兴达双眼发光。新严你真是有眼光,你回来种植蔬菜这个事,还真是做对了。
   王新严没有接他的话。王兴达今天穿着新衣服,头发也梳得顺溜。笑着说:二哥,你现在这个样子,才是我心里原来的那个二哥嘛。你看看,这不年轻了十岁了。
   王老板你不晓得,现在他婆娘回来了,有人帮他收拾了,自然就干净了撒,你看他这个衣服,也是他婆娘买的。一个女人站在田埂上说。
   是不是哟?
   难怪,现在你们可不能喊二狗子了哈,他婆娘凶得很,听见了要骂人哟。
   人们都笑起来,弄得王兴达怪不好意思。
   去去去,都干活去,一会儿运菜的车马上要来了。女人家的,就晓得碎嘴乱说。
   王新严走进大棚,和众人打完招呼,俯身仔细查看蔬菜的长势,出门就想着到坝下的水库边看看施工情况。水库边搭建钓鱼台的工程还得抓紧,争取在春节前完成最好。春节里,回乡的人多,自然就是个好宣传,开了春,城里来的人就多了。这样一来,既可为城里人节假日提供休闲垂钓的场所,也可借机推广他的绿色产品。
   走了几步,他回过身招手让王兴达过去说:二哥,听说二嫂回来了,你也不通知我一声。这样,你叫二嫂炒几个菜,我晚上到你家里吃饭,咱兄弟俩喝几杯。
   说完掏出三百元钱塞进王兴达衣兜里,也不等他回话,冒着浓雾匆匆顺着山路往水库边走。
   王兴达呃呃了两声,喉咙里似乎被痰堵住了,见王新严身影已经消失在林子里,转过身摸出一根烟,迟疑一下又放进烟盒里。一猫身钻进了蔬菜大棚。
   王新严最终决定回乡创业,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不忍看到李家湾一天天凋败下去。在他的记忆里,李家湾从来不缺少热闹,童年里村子里每一个角落都洒满了小伙伴们的笑声,就是冬夜,漫长的寒冷也给田婆婆悠长诡异的鬼故事驱散了。可这些年回到老家,除了杂草丛生的道路和田地,就是一天天老去和陷入冥寂的长辈。李家湾不大,百十户人家,如今很多房屋因年久失修坍塌了,东倒西歪的,像村庄难看的伤疤。这些是表面的,还有些伤疤深入李家湾的骨髓。王新严几年前就听说,有几个儿时的伙伴带着媳妇外出务工,媳妇跟人家跑了,扔下近中年的男人和几个孩子。这现象还很普遍,听桂州大伯说,湾里还有几个媳妇调皮着,一天埋怨自己的男人挣钱少。还有一件事让王新严震惊,山梁那边的贤爷爷,老伴去世后就一个人生活,去年春节前,一个人死在家里,邻居都以为他到浙江和儿子过年去了。几个月后,村里收电费的敲开门,床上的尸体都干枯了。贤爷爷很慈爱的一个老人,小时候常常摸王新严的头,还不时掏出一颗水果糖塞进他嘴里。这件事让王新严很是难受了一阵子。听说后来,贤爷爷三个儿子匆匆赶回来办完丧事,第三天就又飞出去打工了。贤爷爷走了,三个儿子失去了最后一点牵挂,就像断线的风筝,估计再也不会回来。回李家湾陪伴父亲的那些日子,王新严去过贤爷爷的家,瓦房早已坍塌,淹没在荒草里。王新严问贤爷爷的坟,附近的人指给他看,早已淹没在枯草灌木里,他吃力地扒开草丛,手上划了几个血口子,才走了几步远,就不得不放弃了。
   想来,过年过节,是没有人给贤爷爷烧一些纸钱的。他远在异乡的三个儿子,是否会记得,烧一些纸钱,写上路前化纳。
   母亲走后,王新严把父亲接到城里,那几年很少回李家湾去。父亲偏瘫后,一天念叨着要回家。来回跑的次数多了,王新严越来越爱上了青山绿水的家乡,加之公司这几年不景气,他才一狠心转让了自己的建筑公司,一门心思回到老家创业去。
   就是文莉那儿,心里还有点想不通。上周末回家,还是对他冷着一张脸,连晚上的亲热都冷冰冰的。好在儿子黏他,缠着让他买这买那的,这让他少了一点失落。
   想想热火朝天的新农村建设,想想越来越具规模的蔬菜和观光农业基地,王新年有信心,不久后一天,妻子会赞同自己的选择。
   04
   王兴达搓着手在自家院门前张望了半天,直到暮色苍茫,门前的地灰都给他反复摩挲的鞋底擦干净了,才望见王新严大步走过茂盛的核桃树,走到院子前来。
   新严我等你好久了,你二嫂半下午就准备晚饭了,二爹的晚饭我已经送过去了,你就安心吃一顿饭吧。
   王兴达小跑步赶过去,接过王新严手里的包,讨好地说。
   下午到镇里去了一趟,找了吴镇长,耽搁了一会儿。找他主要是土地流转的事情,要等他签字才行。王新严说。
   王新严回农村创业,与其说是因父亲生病的无奈之举,倒不如说是他自小的乡土情怀在作祟。外部因素来说,首先目前全国都在大力发展乡村经济,乡村振兴是国家一号工程,回乡创业有许多优惠政策;还有就是世界经济持续低迷,国内经济也被波及,而他以前做的房地产早已饱和,不及早转型迟早要陷进去。
   父亲突然偏瘫后,一天嚷着要回乡下,媳妇孩子给吵得苦不堪言,算是为他出让公司添了最旺的一把柴火。
   出让公司后,王新严并未马上回乡创业,他在乡里找了保姆田嫂,安顿好父亲,然后自己一头钻进乡村振兴的政策中。等弄清了发展方向,他又抽空南下北上,去省内外的一些成功农场取经,慢慢形成自己的想法。至于最后把创业地选在老家,虽有就近照顾父亲的因素,更多是考虑企业的后期发展。老家李家湾离市里大约半个小时车距,物流成本不高,再有,李家湾这个地形,包括紧邻的杨家湾和牟家坡,地形像是一把羊叉,伸出去的三道山梁夹着两湾沃土碧水,山林葱绿,地富人勤,可发展经济,也可就近发展乡村旅游,是一块极佳的风水宝地。
   那个吴克静你莫对他太客气,现在做了镇长,尾巴都翘到天上去了。那些年读书的时候,鼻子都是横着揩的,天天跟在我屁股后头,像个跟屁虫,牛逼个啥嘛。王兴达是人来疯,又开始当着王新严吹牛。
   兄弟俩边说边走进院子里。
   晚饭很丰盛,摆满了一桌子。二嫂吴芳不好意思上桌,王新严喊了几次,她才憷着脸坐上来,神情还是有几分尴尬。王新严假装没有看见,端起酒杯喊他们两口子喝酒。侄儿三娃子倒很兴奋,估计是有了娘在身边,穿着新衣,淘气得很。他在屋子里跑来跑去,本来有点冷清的气氛,也给他搅得活泛了。
   新严你喝酒,这个酒你放心喝,这是你二嫂专门到村委会戚主任那儿接的中间酒,纯正的高粱酒,度数高,又不上头。王达兴举起酒杯。
   就是就是,新严你多喝几杯,菜炒得不合胃口,你将就一下哈。二嫂吴芳也举起杯子来。
   一会儿还约了和几个刚招进的大学生商谈特色农家菜网上直销的事,王新严本不想喝,望着两口子殷切的目光,他举杯一口干了酒,夹了一筷子瘦肉放进嘴里。
   二嫂炒的菜还是那么好吃。他点头说。

共 14554 字 3 页 首页上一页123
转到
【编者按】这篇小说藏着作者最深沉的故土情结。他用细腻的笔触勾勒出一幅乡村振兴的温情画卷。将个人命运与乡土变迁互为镜像,写出了时代褶皱里流动着中国式乡愁。作者的语言质朴而富有诗意,巧妙运用环境描写,如"秋风跟着黑夜漫上来""桂花香沁人心脾",把自然气息与人物情感交织,营造出沉浸式的乡土氛围。在展现王新严创业历程的跌宕起伏,又穿插其家庭关系的矛盾与和解,将事业线与亲情线交织,写出了对乡土情怀与时代变迁的深刻叩问。更体现了乡村振兴的多重内涵,不仅是产业振兴,也是人心与记忆的复苏。【编辑:大椿】【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202504200022】【江山编辑部•绝品推荐20250509第0018号】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石子舟        2025-04-18 15:22:28
  发一个长一些的文上来。
梦想仗剑天涯,诗书剑侠一生。
2 楼        文友:纪昀清        2025-04-19 09:23:26
  欣赏佳作,祝好!
中国散文学会会员,陕西省作家协会会员,陕西省散文学会会员,西安市作家协会会员,长篇连载《砥砺人生》
回复2 楼        文友:石子舟        2025-04-21 09:55:25
  问好文友,佳作高产。
3 楼        文友:只留阳光        2025-04-19 20:19:27
  小说一开头就用诗一般的语言引人沉醉在乡村夜色中,而之后发生的故事有矛盾更有温情,故事通过个人成长折射时代变化。欣赏学习。
温暖向上,以心相交
回复3 楼        文友:石子舟        2025-04-21 09:54:59
  问好阳光,写的一个现实题材。
4 楼        文友:天净浣溪沙        2025-04-20 19:45:30
  欣赏佳作。
回复4 楼        文友:石子舟        2025-04-21 09:54:40
  问好天哥。
5 楼        文友:舒雨湖        2025-04-27 15:54:35
  大棚发展不容易。
1980
回复5 楼        文友:石子舟        2025-04-27 16:14:53
  小舒终于发声了。把你的稿子发进来。
6 楼        文友:只留阳光        2025-05-12 16:38:23
  恭喜作品加绝,祝贺石子舟,祝贺春山。
温暖向上,以心相交
回复6 楼        文友:石子舟        2025-05-12 16:46:37
  谢谢阳光的努力推荐。佳作高产,远握。
共 6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