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短篇 >> 杂文随笔 >> 为奥运新闻标题咬文嚼字

编辑推荐 为奥运新闻标题咬文嚼字


作者:立仁 进士,7026.8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3757发表时间:2012-08-02 13:57:27

由于时差,伦敦奥运比赛实况转播不是所有中国人都消受得了的,多数人只好选择一清早上网了解相关赛事的结果。因急于上班做事,有的也只是浏览一下新闻标题而已,毕竟标题是新闻的“眼睛”嘛。可是,当这些只看眼睛的人参与到街谈巷议中来时,竟是洋相百出。
   昨晚乘凉,见到几位年轻人正在为中国男篮与俄罗斯队谁胜谁负争得不可开交。正好我看过凤凰网体育频道作者名为“晴天flying”的报道,知道具体内容。从内容看是中国男篮输了,但标题却是《中国男篮19分溃败俄罗斯攻防不力乃实力使然》。
   无独有偶,今晨新华网署名姬烨、白旭、汪涌的一则报道,其标题犯了同样错误。标题称:“国羽头号女双组合‘让球’完败韩国遭遇嘘声一片”。我第一反映是,中国队虽然让了球,但还是“完败”了韩国队。联想起此前韩国媒体关于男泳比赛的某些过节,韩国观众不满本国运动员表现,才招致“嘘声一片”。呵呵,这回是我搞拧了。
   前面说过,新闻的标题是新闻的眼睛,记者在为文章取名时大都字斟句酌,一般是不会出现太明显的歧义的。为何体育新闻记者屡屡出现标题歧义?我想还是对文字的理解和句法的把握问题。
   胜败,多为现代人对于体育、军事行为结果的定义。在中国古代,“败”的反义词多为“成”,而“胜”的反义词多为“负”,说明古汉语的词义与现代汉语有些微的差别。这不需要多说。
   因此,成败、胜负,在词语搭配上就有了很多讲究,一不小心就会发生歧义,并且无论语境怎样,都无法准确表达实际信息。如“甲打胜乙”和“甲打败乙”,在现代汉语中同义。去掉现代成分“打”字,“甲胜乙”和“甲败乙”其实还是一码事。
   为什么呢?看来问题出在现代汉语过于省略句子成分上。有人问,古汉语特别是古文比现代汉语不是更精炼吗?是的。但古文的精炼不在于省略必要成分,相反,在句式上还特别讲究完整性。
   就说“成败、胜负”吧。这几个字虽然词义不同,却在词性上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有时表示事情结果怎么样了,多具名词或形容词性;有时指一方施加给另一方的行为性质,多具动词性或使动用法。当表示结果时,可以直接用作谓语,是不及物的,如,“秦胜”、“宋败”,这里的胜败作为谓语,直接表示结果,不需要引出对象;用作行为过程时,则需要添加补充成分,如,“败楚人于城濮”、“文公用咎犯之言,而败宋师于黄”等等。由此看出,古文对于这类词在用法上很讲究,除了诗词句法外,一般不会出现“秦胜楚”、“秦败楚”这样的句式的。
   新闻的标题,需要高度凝练,要用极少的字说清楚内容大意,这是所有新闻人的追求,因而也是作者语言功力的体现。
   该怎样驾驭“成败胜负”这种有一定特殊性的词呢?窃以为,还是多少借用一点介词的作用为好。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孔子说,“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都是治人,由于加了一个介词“于”,意思就变成了被人治。同理,“甲败乙”与“甲败于乙”哪个更明白?
   其实,现代汉语的同类介词十分丰富,如鲜见于古文的“被”、“给”、“把”等等,只要在标题中加上一个字,绝不会留下歧义的遗憾的。我们还是以前面的新闻标题为例,看看加了一个字的效果。如,将“中国男篮19分溃败俄罗斯”改为“中国男篮19分溃败于俄罗斯”,或将“国羽头号女双组合‘让球’完败韩国遭遇嘘声一片”改为“国羽头号女双组合‘让球’完败给韩国遭遇嘘声一片”,只不过加了一个“于”或“给”字,是不是歧义就被消除了?
   体育新闻的标题,是最容易在“胜败”上犯错误的,这也是笔者关心体育比赛几十年来的感受。我不知道从事体育报道的记者是否与其他记者在一个学校读书,算我孤陋寡闻。但是,语言的教授方法应该是一样的标准。

共 1495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记得有本杂志就叫《咬文嚼字》,经常是作者咬得津津有味,读者嚼得津津有味。本文就是如此。其实不光是奥运新闻,早先就有很多文章标题,或者是辞不达意传达失误,或者是语不惊人死不休,都像是雷人的标题党,这就需要咬文嚼字。作者以二则引起歧义的新闻标题为例,分析古今汉语的细微不同,告诉我们对文字的理解和句法的把握要注意古今汉语的差别,并进行修改,加了介词,这对于记者来说,应有积极的借鉴意义。如此,也是读者之福。欣赏,敬茶,推荐。【编辑:北国风】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北国风        2012-08-02 14:11:10
  这两则新闻标题之所以产生歧义,我觉得从根本上说是写错了,完败、溃败,后直接宾语,表明使动,原作者忽略了现代汉语继承了古汉语的使动特点,于是以其昏昏自然不能令人昭昭了;从读者角度讲,文化水平不够,不了解使动特点,自然也是读不懂了。古汉语的继承,也是任重道远啊。感谢作者,分析得头头是道。
北国风语,激扬文字
回复1 楼        文友:立仁        2012-08-02 14:41:13
  不错。败,在古文中不是打败的意思,主要是指事物自身的状态。通过“打”,让其“败”,就是使动用法。如“败敌”,即是通过战争“使”敌人“败”。赞赏北国风的正解!
2 楼        文友:铁禾        2012-08-03 23:34:01
  可以理解,毕竟赶稿子嘛,要趁热,快就不新鲜了.一急就要出点漏子.
铁禾
共 2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