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短篇 >> 江山散文 >> 【一路花开】“此人不适合写小说!”

精品 【一路花开】“此人不适合写小说!” ——与著名作家阿成面对面


作者:姜光丽 进士,7378.3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4465发表时间:2012-12-05 21:10:26

很多年前,有一个热爱写作的文学青年,有幸挤进《人民文学》黑龙江省有潜力作家培养名单的最末一位,参加了组织者特意安排的创作采风活动后,交出的作业,被来自全国知名文学杂志的评委,毫不留情地下了这样一个结论:“此人不适合写小说!”
   这个被定性为不适合写小说的人,就是今天的著名作家阿成。2012年10月30日下午三点,阿成做客上饶市三清女子文学会,在带湖路88号二楼新会址,开始了“三清讲坛”第一课。
   笑声朗朗,掌声阵阵,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面对全场六七十位清一色的女性文学爱好者,阿成老师说深深地被江西的山水、人文之美感染,更被三清女子文学会这个民间的文学团体震撼。“突然掉进女人堆里,我还真有点不适应呢。”阿成老师温和地、憨态可掬地笑着,深情回忆起自己的创作经历,畅谈了小说创作过程中的一些心得体会,并列举自己生活中的事例和小说作品中的部分情节,谦虚地和文学爱好者们互动交流。阿成老师每提出一个观点,都用一个生动的例子作说明:或是自己的真实故事,或是小说的已有情节。
   关于多读。阿成老师年轻时没事,一天看一本,天天到图书馆还书借书。有次还书时,被图书管理员厉声责问:“你天天借书,都看了吗?”“看了!”“那你说说你还的这本书上都写了些什么?”阿成老师简单说完书本内容后,图书管理员脸红了。直到这时,才发现图书管理员原来是个年轻漂亮的女孩子,想到一定是自己频繁借书被她误解成想和美女套近乎的手段,年轻的阿成老师也脸红了。为了避嫌,他只好跑到更远的省图书馆办了借书证,然后两边轮换着借。听得全场笑声一片。
   关于多写。阿成老师坚持只要有能写的素材,就一定不要放弃。比如,他经常给别人代写情书;给每位过世的知名作家写悼念文章;帮别人写怀念父母的文章。为了写好小说,他拎了些家里准备丢弃的家当,争取到办公室主任的同意,周六周天常住办公室。虽不算头悬梁锥刺骨,但确实是想在艰苦的环境中磨练自己的意志。“写不出好文章,只配在这样艰苦的环境中埋头苦写才能心安!”我们用敬重的眼光望着他,阿成老师自己倒呵呵地笑了。
   关于雕琢。阿成老师认为越是次要的地方,越能看出作者的功力,越是过场越要写细,越是重要的地方越要惜墨如金。大家都笑。“比如写今天来文学会,我会写怎么上车,街上看见的景物,怎么下车,路口有些什么,进了楼道,看见走廊,经过走廊,又看见旁边的什么风景。而真正到了文学会,每一个字我都得掂量着写。”大家又笑。“小说无论精心地修改过多少遍,读的时候,要让人感觉那只是随意涂鸦。”
   互动环节一开始,我提出了一个一直困惑我的问题:“小说是不是必须按照固定的格式去写,要人物、故事情节、环境所有要素齐全?散文体的小说为什么不被承认?”阿成老师给了一个很干脆的回答:“想怎么写就怎么写,不要被固定格式所限制。但一定要让阅读者能津津有味地看完,并且越临近结尾,越舍不得看。”
   追随着阿成老师和夫人杨老师的脚步,在世界自然遗产地、世界地质公园——美丽的三清山,我们和阿成老师夫妇共进晚餐时,又听到了几个关于阿成老师的小故事:
   阿成老师的夫人杨老师大学毕业,娇小玲珑,气质优雅,年轻时一定是个非常美丽可爱的女孩。据说这个工人出身的准女婿第一次上门时,杨老师全家人都不同意。年轻的阿成难过地对杨老师说:“家里人不同意那就算了吧!”可杨老师一句话就把他给逗乐了:“家里人不同意,我同意啊!”我在想,也许杨老师美丽纯真的爱情,才是阿成老师成功的最大动力吧!
   阿成老师每晚在灯下写作,不满意的稿子常常要撕掉。“嘶啦”一声又干脆又响亮,却不时惊扰了杨老师的美梦。从此,阿成老师的书桌边多了一瓶清水和一支毛笔。每次要撕稿纸前,阿成老师都要用蘸水的毛笔,在要撕的位置上划一下,再撕时就不会发出声音了。
   阿成老师写作的笔,常常是磨平了笔尖,甚至连笔尖上面的金属部分全都磨秃了,不能再写,才换上一支新笔。由此可见阿成老师写作之勤奋。“虽然早就用上电脑了,但我到现在还留着两支秃笔,准备以后给两个女儿做个纪念。”我看着英俊帅气的阿成老师和气质优雅的杨老师,傻傻地问了一句:“阿成老师的两个女儿一定很漂亮吧?”杨老师谦虚地回答:“一般,一般,还过得去!”阿成老师可不高兴了:“谁敢说我女儿不漂亮,我跟她急!”我们哈哈大笑,发现阿成老师也只是一个包容厚爱着宝贝女儿的普通父亲啊。
   有趣的是,在阿成老师成为著名作家若干年后,他的一位老师,把自己写的厚厚的剧本,假托朋友之名,请阿成提意见,阿成咬牙硬撑着看完后,写下的第一点意见就是:“此人不适合写剧本!”
   不知这样的结论,是让一个人才从此销声匿迹,还是让又一个不服输的阿成即将诞生。
  
   附阿成简介:阿成,原名王阿成,山东博平人,民进成员,燕山大学客座教授,著名作家,中国作家协会全委会委员,黑龙江省作家协会副主席,哈尔滨作家协会主席、文联副主席,享受中国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编审,哈尔滨市第四届人大代表、市政协常委。1966年参加工作,历任哈尔滨市电车公司工人、炼油厂工人、城建局工人、纺织印染厂干部,《小说林》总编辑、社长、编审,1979年开始发表作品,1990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小说集《年关六赋》、《良娼》、《空坟》和长篇小说、随笔集等30余部。短篇小说《赵一曼女士》获1995—1996年中国首届鲁迅文学奖。
   2012、12、5

共 2199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作为一名文学爱好者,能有机会识得全国著名作家,已经是很幸运了,如果再能亲切交流,那简直就是一种幸福。文章注意谋篇布局。标题和副标题搭配,就有吸引力;开头解题,干净利索,这样转入正题就会留给读者思考的余地;阿成老师的亲和幽默,给人印象深刻,他的创作谈,对多读、多写、雕琢及小说写法提出了细致、真实、生动的范例,对于写作者很有帮助;文章还写了一点阿成老师的创作和生活轶事,对我们全面了解一位作家很有裨益;而文章结尾,除了呼应文题和开头,更有空谷传音的悠远之觉和言尽意不穷之味。欣赏,敬茶,推荐。【编辑:北国风】【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012120636】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北国风        2012-12-05 21:25:33
  文章叙事简练生动,文笔清新质朴,把握角度较好,从创作和生活两个方面给我们介绍了阿成,读来确有面对面之感,读之受益。问好作者。
北国风语,激扬文字
2 楼        文友:北国风        2012-12-05 21:26:59
  主要修改:著名作家阿成做客上饶市三清女子文学会“三清讲坛”,在刚搬进位于带湖路88号二楼文学会,开始了新会址里的 “三清讲坛”第一课——阿成老师做客上饶市三清女子文学会,在带湖路88号二楼新会址,开始了“三清讲坛”第一课;阿成老师盛赞了江西的山水、人文之后,更被三清女子文学会这个民间的文学团体所震憾——阿成老师说深深地被江西的山水、人文之美感染,更被三清女子文学会这个民间的文学团体震撼;若干年后——在阿成老师成为著名作家若干年后。
北国风语,激扬文字
3 楼        文友:姜光丽        2012-12-05 21:30:31
  谢谢北国风的编辑和修改,问好!
4 楼        文友:周巍挺        2012-12-11 09:58:19
  有梦就要坚持去圆。文字就是我精神上幸福家园。远握问安。姜老师好。
以文为媒
回复4 楼        文友:姜光丽        2012-12-11 21:00:02
  谢谢关注!
回复4 楼        文友:姜光丽        2012-12-11 21:00:07
  谢谢关注!
5 楼        文友:分飞燕        2012-12-15 10:38:16
  呵呵 ,也请姜老师给我留评:此人不适合写散文。
   欣赏老师的大作,力赞!
回复5 楼        文友:姜光丽        2012-12-17 00:08:15
  哈哈,这话得像阿成老师这样的名家说,才有反作用力!
6 楼        文友:德哥        2012-12-27 11:15:37
  拜读过,真好,作品给人以信心和启迪。
张开想象的翅膀,在文学的天空中自由翱翔。
回复6 楼        文友:姜光丽        2013-01-01 21:48:32
  谢谢关注和分享!
共 6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