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短篇 >> 杂文随笔 >> 预防“违建”总比强拆好

编辑推荐 预防“违建”总比强拆好


作者:立仁 进士,7026.8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7410发表时间:2012-12-08 22:39:25

据新华电讯,贵州仁怀市12月6日发生一起政府部门组织人员拆除违法建筑时的伤亡事件,目前已造成2人死亡3人受伤。消息说,当地城建局组织人员在巡查阻止违法建筑时,因违法建筑的水泥板滑落,造成5名正在违法建筑施工的工人受伤。
   消息内容表述得并不很清楚,看起来似乎是拆、建双方的施工人员同时都在现场“施工”,混乱中才发生被拆的水泥板滑落砸中违建一方的施工人员。假如是这种情况的话,这又是一起典型的“违章施工”——工地管理规章没有规定允许拆、建交叉作业的相关条款,且建筑史上也没有这样的先例。
   近年来,拆和建的矛盾逐渐上升,强拆与强建同时上规模,弄不好就会发生让当地领导“十分重视”的事件。这次贵州省和遵义市有关领导更是“高度重视”,亲自赶赴现场处置。另据最新消息,遵义市立即成立了调查组,截至8日上午,已对5名相关负责人员作出停职检查处理,3人以涉嫌玩忽职守罪立案侦查并刑事拘留,9名招聘的参与拆违人员进行治安拘留。
   笔者不知道这起事件的是与非。从过往经验看,舆论向来同情弱势,在强拆事件中一般大多站在被拆一方。在这样的“宠溺”环境下,不知不觉地滋生了一个新的“利益”群体,他们往往寄望通过拆迁补偿一夜致富,甚至不惜当一把“钉子户”。据反映,有些即将或传言将要开发的城市周边地区、城镇化重点地区,居民的“自我开发”蔚然成风,就等一拆。笔者历来关注强拆给人民群众带来的危害,曾写过不少文字。近来努力改变一下思维定势,抽时间到城市附近的各个角落亲自走一走,一些摆在面前的实际情况确实很让人吃惊。某市有一个城中村,基本上都是三层左右的建筑,其密度不可思议,林立的楼房之间连三轮车都无法通行。作为供职于建筑行业四十余年的人,笔者看到那些用空心墙砌筑的楼房缺梁少柱,很难确认它们是用来居住的。离繁华市区稍远一点的地方,人们在原本肥沃的耕地上栽种了乱七八糟的树木,据说每一棵的补偿费都将不菲。有人说,一些在外地打工的人,得知家乡要开发,竟不惜自己的血汗钱,在自家承包的土地上违章建起了一幢幢别墅。笔者认识一些务工人员,他们有时回老家盖房,当问及盖房给谁住时,他们丝毫不掩饰,为的就是补偿。
   这是一个很不好玩的“游戏”,人们在拿土地资源赌财富,才会有建建拆拆的没完没了的过程,见仁见智,我们大可以从中解读出诸如“房地产刚需”、“利益集团”、“贪腐”、“可持续发展”、“科学发展”、“改革”等重大的社会命题。仅就贵州此次的快速反应,人们还能解读出“作风转变”、“反腐新气象”之类的曲调。难道我们就不能问一问到底是什么让人们对土地及其上面的构筑物如此疯狂?
   预防“违建”总比强拆好。这个“预防”绝不是所谓发现苗头就将其消灭于萌芽状态那么简单,为什么强建有“温床”,为什么强拆总有“理由”?需要全社会共同反思拆与建之中的一种哲学关系。

共 1165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当人们把目光更多地投到强拆时,违建就被很多人忽视了。作者指出,拆和建的矛盾逐渐上升,强拆与强建同时上规模。其实,在市场经济时代,除了公益性质的,一般的拆和建都是为了一个利字,只不过是政府、开发商、单位或个人所博弈的利益大小不同而已。于是,才有了强拆和违建的原始动力,或者威逼利诱甚至草菅人命,或者见利忘义花样百出,都要使尽浑身解数,据说最终导致的是中国楼房平均寿命不到三十年,新建筑与建筑垃圾的产生速度及规模全球第一,土地资源被狂乱折腾,浪费极大。预防“违建”总比强拆好,但为了子孙后代,我们确实应该自问一下,到底是什么让人们对土地及其上面的构筑物如此疯狂?文章精短,虽号脉而没开方,仍不失其鲜明的开示意义和辩证的光辉。欣赏,敬茶,推荐。【编辑:北国风】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北国风        2012-12-08 22:43:19
  强拆与强建看似矛盾,但有时又是利益共同体,互相依存,就如没有了买卖,就没有杀害一样。要是土地会说话的话,它会说,都省省吧。
北国风语,激扬文字
2 楼        文友:夏冰        2012-12-09 00:28:47
  难道我们就不能问一问到底是什么让人们对土地及其上面的构筑物如此疯狂?
   一针见血,切中命脉。文章不长,但是深刻有力。问候立仁兄。
山西省作家协会会员。一直在文学的路上走。目前致力于文字表达无限可能性的探索。
回复2 楼        文友:立仁        2012-12-09 09:21:30
  谢谢夏冰先生的鼓励,谢谢北国风深刻的按语。
共 2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