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捕鳇种种

编辑推荐 捕鳇种种


作者:曲洪智 进士,6345.29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5473发表时间:2012-12-09 14:05:02

鳇鱼,堪称江中之王,最大者体长可达5米余,重1000多斤。作为打鱼人,谁都想能捕到一条大鳇鱼。但可想不可求,能捕到一条大鳇鱼是十分不易的,有的人打了一辈子鱼,也没捕到过一条大鳇鱼。可有时捕鳇又存在许多偶然性,得来全不费功夫。下面就记述几件偶然捕得鳇鱼的事情。
   顽童钓“王子”的故事。1964年春节前,14岁的学生后来当过教育科科长的田继民,用一把小小的撅达钩,钓到一条重300多斤的“鳇王子”,成为“钓史”佳话。
   撅达钩,是冬季冰上用的一种钓具。用一根粗不到2毫米的尼龙或胶丝网线,拴一个铅铸的带有4把渔钩的小鱼,垂钓者在冰封的江上,用冰镩凿开一个冰眼,放进钩去,上下撅动,诱使肉食鱼儿上钩。
   那天,小继民拿着撅达钩,随大人来到冰封的江上,在一个被人遗弃的冰眼里放下钩去,撅达起来。真是人走时运马走膘,他只撅达了几下,那钩线就绷紧了。他慢慢收拢钩线,一条被钩住长长鼻子的鳇鱼,露出了水面。在大人们的帮助下,小继民轻而易举地逮住了倒楣的“鳇王子”,卖鱼得的钱,超过了母亲千辛万苦喂养的一头大肥猪。
   一根大披线捕到大鳇鱼。1968年春季,两位渔工在江上放淌网,忽听江里“轰隆”一声翻起了很大的水花,知道是上网了一条很大的鱼,便慌忙起网。可网起了一大半,也没见到大鱼的影子,就在两人垂头丧气要收起网来,奇迹发生了,网头上最后一根2毫米的大披(淌网三层,外面的两层大眼网称为大披)线上,挂着一条600多斤的大鳇鱼,一位渔工手持“落钩”(蹄型钩,钩尖朝上)钩住了鳇鱼的脊梁,另一位渔工举起板斧,咚咚敲在鳇鱼的脑瓜骨上,鳇鱼立刻翻肚昏迷过去,被二人整进船舱,凯旋而归。
   巧捕漏网鳇。1982年4月25日,是个风平浪静的日子,王家店疙瘩子网滩10只淌网船,在网滩上游的沙滩上排号下网。首先下网的淌网船,网行半程,只见江中打起一个很大的水花,知是有大鱼上网,忙起网查看。结果,只见淌网被撕碎了一个老牛都钻得过去的大窟窿,却不见了大鱼的踪影。接着后面的淌网跟过来,又见江中水花起,两位渔工忙摆棹起网,结果,真是一条硕大的鳇鱼裹在网中,两人喜出望外,忙把鳇鱼溜到船边,一位渔工手持落钩,一下钩进鱼体内。不想,鳇鱼刺痛受惊,猛力翻腾起来,持钩的渔工把握不住,撒手松钩,结果,鳇鱼带着落钩逃跑了。真是赔了夫人又折兵,船上的两位渔工看着撕破的渔网懊恼不已。
   这时,第三个下网的史同全和牟登席,正撒完网随江上的淌网在江中悠哉游哉地漂着。不大一会儿,他们捕到了一条重1004市斤、身带一把落钩的母鳇鱼。这条鳇鱼经过两次落网而逃,已折腾得筋疲力尽,被两位渔工没费劲就捕到了,新华社还为此发了通稿。
   徒手捉鳇。1983年6月初,八岔乡两位赫哲渔民,驾着机动小渔船,路过勤得利三队网滩时,惊动了一条正在浅滩洗温水浴的鳇鱼,它慌中出错,辨错了方向,竟一头扎在了沙滩上。这两位渔民弃船登岸,赤手空拳就活抓了这条500多斤的大鳇鱼。
   “拣”来的鳇鱼
   2012年5月14日,勤得利农场女工魏凤杰与她的儿子,在额图房后网滩几乎不费吹灰之力,就“拣”到了一条重617市斤的母鳇鱼,被当地鲟龙渔业公司做为繁殖亲鱼收购,卖了29万元。
   那天,风平浪静,承包淌网船的陈林因有事下不了江,妻子就替他与儿子下江了。在房后网滩把淌网开下去后,母子两人坐在船上随网漂流。这时,这条久经“沙场”的大鳇鱼游到网前,发现“敌情”后,立刻闪身向侧旁游去,那正是有一个鸡心滩的地方,为躲避落入网中,它已游到了鸡心滩的浅水处。恰在此时,一艘俄罗斯炮艇在此经过,掀起的巨浪向鸡心滩扑来。这样,网撵浪掀,就把大鳇鱼推上了浅滩,前进无路,后退不能,搁浅在那里。魏凤杰首先发现了这条大鳇鱼,便开足马力奔鱼而去,一条网绳把绝境中的鳇鱼戴上“笼头”,顺顺利利便把鳇鱼拣回了家。

共 1567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捕捉鳇鱼也会有这么多趣事佳话,真是令人大开眼界。在作者简朴悠然的叙述中,我们不仅惊叹鳇鱼之大,也听闻了用撅达钩垂钓鳇鱼、一根大披线捕到大鳇鱼、巧捕漏网鳇、徒手捉鳇、拣鳇鱼的故事,在感叹生活的富丽多彩之时,也对作者的见多识广油然而生敬意。欣赏,敬茶,推荐。【编辑:北国风】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北国风        2012-12-09 14:08:58
  自然纯朴的江野气息就在阅读时不知不觉地浸润在读者心头,令人喜爱。个人觉得,故事还可以细细描摹。修改:懊恼不易——懊恼不已;绝径——绝境。
北国风语,激扬文字
共 1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