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晋忻李——一个农民剧作家的赤子情怀

精品 晋忻李——一个农民剧作家的赤子情怀


作者:困学庐主 白丁,38.5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4842发表时间:2013-04-09 13:54:50

去年在忻州市诗词协会研讨会上,偶尔结识晋忻李——李文德先生,交谈并互相欣赏作品,不料竟有一见如归、相见恨晚之感。后又读了他的剧本集《忻州情》,并大体涉猎了他的一部分作品,对这位时乖命蹇的农民剧作家有了更多的了解,不禁浮想联翩,感慨良多。
   剧作家、文化学者张学明先生为李先生《忻州情》所写的序中说,“他的人生道路是曲折的,作为一个很有希望的剧作家,由于历史的失误,他曾遭受过不公平的待遇:当教师多年,却失去转正的机会;当编剧数年又被迫离开文化战线,成为一个标准的农民。而他却‘位卑未敢忘忧国’,以职业剧作家的姿态参与社会文化活动,并为此付出大量的心血和辛勤的劳动。”诚然如此。我想,但凡能沉下心来哪怕只是认真品读李先生几部作品,都会对张序中这段话表示认同。以后偶然得知,张学明先生从上世纪八十年代起,历任地区文化局、北路梆子剧院等部门领导职务,与李先生相知相交已逾三十年之久,方才恍然大悟:难怪他如此知情呢。
   后来在网上百度搜索了一下“晋忻李”三字,结果仅在数秒间就列出了成千上万条相关信息。原来他已有四百余篇作品在江山文学网发表;除在该网任影视戏曲主编外,还在新浪、凤凰、天涯等网站开有博客;同时在中国文艺创作网、中华诗词论坛、中华辞赋网等网站源源不断地发表作品。其中剧本、诗词曲赋等居多,同时也有不少散文、小说、评论等。近日又加盟中华辞赋网创作集团并任常任理事兼《中华辞赋报》特邀主编;加盟中华诗词论坛并任唐明诗社版主……足见其在网络上影响之广。
   以后陆续读了他的一些剧本,对他才有了更深层次的了解,产生了一种为他写点什么的冲动,真有如鲠在喉不吐不快之感。
   其一是他对故乡、对家乡的地域历史文化的一往情深,始终如一的挚爱。
   诚如忻州著名剧作家刘颖娣在看了《野史魂》(李与人合作)的感言《意匠惨淡苦经营》中所说,“捧读他的手稿,再看看面前这位白发苍苍的老哥哥,我差点心酸落泪。所为何来呀,你?别人都或多或少因写戏而沾光受益,你却由剧团的临时工而彻底回了村。汗珠摔八瓣的农耕之苦,磨不去你的锐气;开小卖部的琐碎繁杂,填充不满你的内心世界。乖舛不平的人生之旅,增长了你的阅历,磨砺了你的笔锋,像一个耽误了正常成婚的嫁娘,你似乎错过了适时开花的年龄,却并未影响生男长女的能力,不,你更像立秋的太阳,越老却越热越毒。几十年郁结在心头的所思所感所悟,带着你的血,和着你的泪,化作数量众多的作品,井喷般涌出,大大小小五十多个剧本,在无数个夜半孤灯下先后出手。元好问只是你的关注点之一。巧施连环计的貂蝉、因改革而罢相的王安石、捐躯抗日战场的郝梦麟,都是你倾心讴歌的对象。”——此诚这位女剧作家发自肺腑的知心之言。“抛开几十个为弘扬当地历史文化和二人台艺术所写的如含苞带露般鲜活生香的小戏不论,光他在剧本集《忻州情》中,《摔银元》、《生死谏》、《貂蝉传奇》、《千秋遗山》、《九原三义救孤记》等,都是近一二年为表现忻州历史人文精神而赶写出的呕心沥血之作。去年纪念抗战及忻口战役七十周年前夜,他又特意创作了《国殇》,对热血将军郝梦龄这“半个忻州人”作了深情赞颂,为忻州剧坛再投一束亮光。”(《忻州情》序——张学明)
   如在《千秋遗山》中一段唱词,“二十余年万里行/老来难忘故乡情/青年离乡井/难忘秀容城/常思爹娘面/每忆教儿声/风风雨雨难忘却/刻骨铭心的乡关梦/——我心中的常明灯/秀容的山啊格外地蓝/秀容的水啊格外地清/故乡的谷子格外地黄/故乡的高梁格外地红……”像这样热情赞颂故乡的赤热情怀,可以说洋溢在每一篇关涉故乡先贤乃至山水关城地域历史文化、乡土民情作品的字里行间。
   其次是他作为一个饱受中国传统文化尤其是儒学浸润、并且半生饱经磨难的儒生特质的知识分子,他的始终如一、滚烫赤热的赤子情怀。
   我曾经无意间接触品读过他原来准备为大型电视剧《千秋遗山》所写的一首“主题曲”,固然可以看作是他对遗山精神的深情礼赞,但从某种意义上看,也可视为李先生的“夫子自道”,不妨顺手抄录下来让读者诸君共享:“即便我是那露珠儿/也须放光彩/即便我是一捧水/也须归大海/即便我是一株草/也把那春光爱/即便我是蜉蝣一生/也不想白到这世间来/哪怕我这露珠儿/活泼泼/亮晶晶/转瞬不在/哪怕我这路边草儿/千人压/万人踢/任人踏踩/祖国和人民/那是我今生永世的最爱/纵然是失了形/无了影/成了灰/凭谁能/挡得住/我/赤淋淋/热朴朴/这一腔滚烫的赤子情怀/这一腔滚烫的赤子情怀。”早听人说,因某种特定因素,他在上世纪六十年代高中毕业后回乡,即被打入另册,属干“内控”对象,长期在砖窑当过背窑工,在生产队切草、掏粪、掏井、扛麻袋等,满腹才学无所用而饱经历炼,而且免不了被批斗,遭白眼……难能可贵的是,无论经历了多少挫折与辛酸,他始终未曾放弃了对祖国、民族、人民乃至历史文化和文学艺术的挚爱之情。但凡对他的作品有所了解的人,莫不如此认为。
   后来又有幸读到他的另一篇剧本力作《绝唱》,对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据说这个本子曾先后获得过山西省委宣传部和广东潮剧发展基金会剧本有奖征文奖;后又获第四届中国戏剧文化奖剧本奖。这越发引起了我的进一步关注。
   《绝唱》写的是∶西汉武帝年间,太史令司马迁奉命写作史学巨著《太史公书》(即《史记》),其间因秉笔直书,多次触犯皇家禁忌,加之奸臣杜周挑拨离间,恶意诬陷,深为武帝忌恨。后司马迁偏又在“李陵事件”中,企图为李陵辩诬,尤其反对武帝滥施“灭族”酷刑,为民请命,直言犯上,向封建专制挑战。这就更加冒犯了皇家尊严,以至被处以宫刑,人格尊严丧失殆尽。司马迁痛感世事无常,生不如死。在此生死抉择关头,经家人激励,屈原精神感召,为完成续写史学巨著的重任,司马迁将个人生死荣辱置诸脑后,忍悲含恨,苟且偷生,以更加百折不挠的精神,坚持真理的史德,刚直不阿的操守,终于在众亲朋的支持下,在有生之年,写出堪称“绝唱”的大著,不知所终。
   作者的创作感言是:本文系作者有感于数千年来由秦始皇起始的封建专制之惨烈、之顽固、之流毒深广而作的。两千年来延续至今,封建专制如幽灵般化入中华民族的骨髓和血液中,无时不在,无处不在,时至二十、二十一世纪,其流毒不也渗透在等级森严的各个方面吗?权倾一方者,大大小小的“皇帝”,在各自的领域,唯我独尊,为所欲为,个人意志至上,阻碍社会变革与进步,扼杀“异类”,扼杀人才,“顺我者昌,逆我者亡”,多少心地光明磊落、为民请命的正人君子惨遭迫害……这样的悲剧在我们中国上演得还少吗?呼唤民主、公平与正义,这已是当今世界不可阻挡的历史洪流。从这个意义上说,唾弃专制,呼唤民主,也可以说是这部《绝唱》的初衷所在,亮点之一吧。
   中国戏剧文学学会面向全世界发行的《中国剧本》,曾于2012年面向全国文艺院团隆重推出四十部大型剧本,《绝唱》名列其中。推荐意见:《绝唱》是一曲凝重恢弘的黄钟大吕,是警示古今的晨钟暮鼓。当代戏曲之前途,在于以审美现代性为灵魂,构建脱胎换骨的现代戏曲。《绝唱》以真诚的文化良知,深切的人文关怀,严肃的艺术追求,塑造了清风侠骨的司马迁形象。抨击专制,呼唤民主,捍卫人权,追求自由的现代人文精神,蕴含在《绝唱》当中。本剧在文学上是诗情画意的剧诗。同时立足舞台演出,精心设置唱做念舞,为二度创作留下充分的创造空间。“人是要有一点精神的”。“绝唱”,是一部巨著,更是一种精神。它挑战世俗,拒绝平庸,将事业与生命,推向巅峰。
   还应当请读者诸君看看剧作家对此剧本的自我评价:在社会进步、文化昌明、追求民主、强调人权、弘扬正气、追求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今天,另一方面在戏说成风、权钱崇拜,快餐文化、娱乐至上甚嚣尘上的今天,倡导司马迁高尚的人格情操,在舞台上激扬一种严肃执着、敢于担当的清风侠骨,自有其特殊意义在。
   令人百思不得其解的是,这样一个持之以恒数十年的农民剧作家,如今身兼那么多身份,且耕耘不辍,硕果累累,但仅仅因其身份为农民,便一直被视为草芥而被排斥在铁壁铜墙般的体制之外,同各种社会福利等失之交臂,也未能从政府那里享受到一个精神食粮创造者本应享受到的哪怕一丁点儿人格尊严。人不能尽其才,才不能为所用,一直被闲置冷落在边缘地带,且诸如此类的例子不胜枚举——这难道仅仅是他们个人的悲剧吗?愚以为非也,实乃时代与社会之悲哀也!未知读者诸君以为然否?
   困学庐主范梅亭癸巳年暮春有感而写于困学庐诊所

共 3430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一个农民,不仅在江山文学网、中国文艺创作网、中华诗词论坛、中华辞赋网等网站发表几百篇作品,还担任这些网站的主编、特邀主编、版主等职务,成了网络作家和文化名人;他有大大小小五十多个剧本,《绝唱》被中国戏剧文学学会隆重推介,获得了第四届中国戏剧文化奖剧本奖,文艺界称他为剧作家,但他其实还是一个标准的农民。这就是人生道路曲折但对戏剧文学始终不离不弃的晋忻李——李文德先生。文章从认识晋忻李入笔,抓住他对故乡、对家乡的始终如一的挚爱和他作为一个知识分子的赤子情怀来阐析题意,并引用他人评价,引用作者作品、创作感言、自我评价,叙议结合,语言畅快明达,感情热烈慷慨,令人赞佩其戏痴精神而收获颇丰,惋叹其坎坷经历而不懈追求,迷惑其还是农民而同社会福利失之交臂。欣赏,敬茶,推荐。【编辑:北国风】【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013040957】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北国风        2013-04-09 14:04:17
  作者从两个角度来介绍和评价一位农民剧作家,用笔深入不肤浅,给我们一个比较全面的人物印象。好。个人感觉是,引用的内容多了点,作者个人的评价少了点。还可以再简练点。如有不当,请海涵。问好。
北国风语,激扬文字
回复1 楼        文友:困学庐主        2013-04-09 18:44:05
  编辑点评中肯之至,由衷感激!谨致谢忱!
2 楼        文友:北国风        2013-04-09 14:15:49
  还修改了一点笔误:在剧作家、文化学者张学明先生为李先生《忻州情》所写的序中说——剧作家、文化学者张学明先生在为李先生《忻州情》所写的序中说;只要但凡能沉下心来认真品读李先生哪怕只是几部作品——但凡能沉下心来哪怕只是认真品读李先生几部作品。
北国风语,激扬文字
3 楼        文友:晋忻李        2013-04-09 18:34:01
  承蒙家乡老友倾情抬举,有此不平之鸣的鼓吹文章,实觉愧不敢当。唯有努力,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衷心感谢作者范先生及北国风大编的辛勤劳动。奉茶问好诸位!
晋忻李
4 楼        文友:晋忻李        2013-04-09 18:38:18
  还修改了一点笔误:在剧作家、文化学者张学明先生为李先生《忻州情》所写的序中说——剧作家、文化学者张学明先生在为李先生《忻州情》所写的序中说;只要但凡能沉下心来认真品读李先生哪怕只是几部作品——但凡能沉下心来哪怕只是认真品读李先生几部作品。 ------编辑认真负责精神由此可见一斑。代作者致谢!
晋忻李
5 楼        文友:困学庐主        2013-04-09 18:42:34
  贵网站如此雷厉风行,果断利落,着实令人钦佩。问好大家!
6 楼        文友:销愁隐者        2013-04-11 12:29:06
  困学庐主吐块垒,才子失意确堪悲。纵然倾倒长江水,机遇何与才情随?
高中语文教师,大学本科毕业。文学爱好者。
7 楼        文友:晋忻李        2013-04-12 19:29:40
  困学庐主吐块垒,才子失意确堪悲。纵然倾倒长江水,机遇何与才情随?-------代作者问好隐者。
晋忻李
共 7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