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短篇 >> 情感小说 >> 与父同行

编辑推荐 与父同行


作者:零冷 秀才,1220.09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8390发表时间:2015-02-10 22:10:58

如果没有去感悟,也许这一生也无法明白,到底人都是有缺点的,我以为父亲应该是一个完美的人。如果不是他的陪伴,这些年,我的冷漠感也许倍加的严重。虽然他的爱没有母亲的深沉,但他的行动就是他对我们最好的诠释。
   ---题记
   三年,又三年过去了,时光真是一个微妙的东西,一去不复返了,怎么也让你捉摸不透,它好像是来给人们警示什么的,然后好好过得,不晓得,也不想它原来就是那么沉重的一个包袱。不去提它,就这么藏在心底了。但不知怎么着,这次我想要把它的踪迹倾诉出来,因为它对我来说,是一个永远都是一个说不清道不明的心结。
   今天又是开学的日子,看到校园里到处都是家长和学生的影子,就好像是看到我当年的样子。可是那时的我是怀着紧张而又期盼的心情进去的,不知此时此刻那些新生的心情是不是跟我那时候一样的?我想应该会有的。每次与父亲一起来报名,虽然多了一份陪伴,但不知道为什么心中的害怕还是阵阵袭来。但是,现在却再也回不到那些日子了,因为我的学生时代即将结束了,我开始要成为一个大人了,需要自己去照顾自己,自己照顾自己了。今天再看到他们,瞬间觉得日子的变换是如此的迅速。回想起那些日子,仿佛就发生在昨天。时间的行走真是令人害怕又后怕的可怕呀。一眨眼,什么也都是记忆的轮廓而已,有些已经消失得无影无踪了。回忆起那些年与父同行的日子,顿时心里生发出那么一点淡淡的忧伤,也有那么一丝厚重的愧疚感。那个不善于,也不敢于表达爱的我,这么多年来,从来没有对父亲说过一句感谢的话,连勇气都没有,真不知道自己是怎么长大成人的。也许是那惧怕的心里在作怪,每次面对他,我总会把所有想讲的话都咽下去了。还有他的严肃和沉默,一次次我们的交谈不会超出三分钟。而平日通电话也都是这样的简单明了。
   “吃饭没?”
   “吃了。”
   “有什么事吗?”
   “哦,没什么事。”
   “那没什么事,就这样了。”
   永远的都是这样简单快捷,所以我们姐妹三个平日打电话都害怕被父亲接到。日久月长的,父亲似乎也料到了,我们不喜欢跟他讲电话。不知什么时候开始,他一看到我们打回的电话,他都不接了,即使母亲忙得不可开交,他也故意不接,后来从母亲口中得知这事。死活也要让给母亲去接。
   记得第一次是上高中的时候,我考得的那个高中,可能为了做好开学的工作,学校规定新生要提前报名缴费,即是去交钱,那样做可以确定名额你到底去不去他们学校。我们去报名的那天是八月八号,恰恰是北京奥运会开幕式的大喜日子。所以对此,我印象很深刻,我当时并不想跟父亲一起去报名的,因为只是去交钱就回来的。去不去也没有太大的关系。但是,父亲的话我不敢抵抗,我怕他,看到他的严肃表情,我就不敢吭声了。平日他叫我做什么,我都是照做的。从来没有反抗过。即使这次,不是什么坏事,我也是一如既往的照做了。所以还是跟着去了。
   去县城的那天刚刚下过雨,山林间绕着一层薄薄的烟雾,空气也比雨前清新了。夏天的太阳来得特别早,山里的人们也跟着季节的变化调整着自己的生物钟。五点就天亮了,人们也五点就跟着起来了。最早起来的始终都是女人们,她们起来的第一件事就是起火煮热水,随即就洗小炉子淘米洗米煲饭。虽然这些女人们都没有什么文化,都是实操能力,做事特别高,不到半个钟就把饭和茶水弄好了。在这其间,她们还可以洗菜,煮菜什么的。虽然全是用柴草做出来的,但不亚于现代科技电器做饭的效率。而且来来回回的走,也可以锻炼身体了。一点也不觉得累,相反,她们有时候还会哼着小时候学的革命曲子,可能有些词已经忘记了。但并不影响她们哼歌的节奏。这就是农妇们的可爱的情趣。她们有时也会抱怨一两句,但是大多时候,她们还是怀着愉快的心情去完成那些看似繁杂的家务。有思路了,做起来也还是那么顺手的。至少我母亲就是这样子的。所以,我常常为母亲感到自豪,因为很多时候做起这些事来,我还不如她灵活。想到自己是一个初中生了,什么东西都还是半桶水的范儿,没有一点头绪,这点让母亲常常为我感到无奈又气愤。话说我还是个读了七八年书的,是典型的农村书生的代表了。在我那条村,很少人读完初中的,基本读到初二就出去打工了,不是父母不肯缴,因为这些少年们渴望解脱束缚,不想读书了。父母们也劝他们不要放弃学业,将来后悔就不能回头了。但是他们的心早已经飞出山外了,哪有心思听你讲什么大道理,他们觉得外面的世界一定会成就他们想要的生活的,他们不想就一辈子呆在山里,年轻不出去,就再也没有机会出去了。尤其看到那些大哥大姐过年回来,穿得风风光光,打扮得很时髦。而这些少年,正处于叛逆期的风范儿,恰恰成为他们寻乐子的样品。我起来的时候已经六点了,母亲已经把饭菜做好了。我刷完牙洗完脸就听到父亲在那里急急忙忙的催了,父亲的性子很急,做什么事都匆匆忙忙的,所以很难做得精致,这是我母亲经常说他的,其实那时离车开出还有四十分钟,从我家到搭车的地点走路需要十来分钟的路程,但按照我们走路的速度,五分钟就够了。母亲问我要不要吃点饭,昨天晚上的苦瓜豆角还有,饭是热的。母亲想引诱我吃点东西,因为她知道我很喜欢吃苦瓜豆角的。大概她也不想让她的功劳就这样白费掉吧。我本来想吃两口饭的,结果被父亲这样一催,我也不敢吃了。虽然有母亲在一旁跟他拌嘴说不用那么急的。但是我始终还是没有动碗筷,我害怕父亲马上就要走掉了。果真不出乎我的意料,父亲就在跟母亲争吵的那一刻,他喝了口茶就转身要走人了。“我们走吧。”我像一个罪人,头也不敢抬的跟着他出去了。母亲拿着扁担,紧跟着我们的步伐,出来之后把大门关上,大概是要去地里浇菜了。那是农村妇女们每天的工作,也是一个家餐桌上的食物来源。没有那扁担和尿桶,就没有餐桌上的丰盛。这是农村人最基本的生存工具。虽然菜园是生活最重要的来源,但是妇女们的地位永远都是那样低微的。丈夫才是一家的顶梁柱。只因为他们带来了金钱上的需求。做家中当主妇的女人最痛苦了,遇到大方的男人还好,若是那些吝啬的男人,你真是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的。有时她们连自己每个月需要的卫生纸也没钱买。像这样的男人却也不知如何是好。有时可能会提及一下,这样还可能被男人骂得狗血淋头的。说什么家里又没有什么给你买,你要钱干什么呀?我不是刚刚给过零钱给你吗?甚比要从他身上剥了一块肉还要痛苦呀。有时可能向其他有做杂工,小工的妇女们借。记得那时母亲还没有在镇里的厂打工的时候,偶尔她想买点什么,也要向父亲拿钱。父亲有时也会数落几句。不过就没有那么难听罢了。但对于父亲那种饿死也要人家把饭端到他面前的态度,我永远也是看不惯了。母亲说那是我奶奶宠坏的。她说,在我们还小的时候,他都是那样的,每次农忙回来,就坐在他的老爷凳上使劲的抽烟。我当时就坐在他旁边的一张四边都拦着木根的椅子上,我怎么叫他,他都不应。仿佛那筒烟就是他的全部了。在那个所谓的小厨房里,奶奶在那里火烧火燎的做饭。母亲从地里回来现在才进菜园呢。母亲说奶奶每次都是这样,不见他们回来,她就不做饭。一回来就把我扔在椅子上。父亲坐在那里一声不吭的抽着烟,奶奶什么也不说,任自己一个人在那里忙。但是要边做饭边唠叨,什么这东西怎么那么不好弄,那东西怎么那么多废物的。大概是年纪大了,记忆力也越来越差了。那个小瓦屋被奶奶烧的不成人样,尤其是那个放稻草的地方。那梁柱乌黑乌黑的。母亲说每次又是幸运的,熊火燃起的时候,恰恰是邻居挑水回来的时候,才免遭一场灾难呢。那两次火灾父亲的本能反应是最激烈的,曾经听奶奶说,父亲像疯子一样,把厨房里所有的水都往火里洒去。害得奶奶都惊呆得半天讲不出话来。也许他知道那是家里唯一维持生命线的地方吧。而那个厨房也是他辛辛苦苦借钱建起来的,听母亲说,还钱的时候还要一半利息呢。但是没有办法呀,那是母亲刚刚嫁到这里,连炉灶都没有,就不要说家具什么的了。好面子的父亲,还是硬撑着,怎么说也要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厨房,于是就去农社里贷款了。母亲来到这里唯一可以看到的便是那个驻扎在公家里头的房间,那屋子说不出有多大,但是起码住宿解决了。那些艰苦的日子一直到奶奶去世之后的第二个年头,我们搬进另外一个“家”,这个家依然是瓦砖屋,但比原来的那个家大多了,我和妹妹终于也有了属于自己的房间了。我渴望独立的时刻终于来临了。但是餐桌上的东西依然没有多大的改善,而那时我们也正处于长身体的时候,饭量比较大。我们姐弟三个知道家里的情况,从来没有提过什么,什么好不好吃。有饭吃就是一件特幸福的事了。每天中午放学我们就像饿狼一样猛冲着,回家寻吃的。最不爽的是,回到家连饭都没有了,那就只能饿着肚子,自己再去煮了。但我们似乎都习惯了这样的生活,即使桌上摆的都是青菜,但是我们这群饿小狼们还是很爱它们。虽然会有肉,但是那肉的到来,却是我们最煎熬的时候,又要切,要煮很久,完了,摆在桌上还要让“老人”先吃。那老人是指过失的亲人,每次母亲把一切餐具和菜上好了之后,嘴里都会默念:各位老人看到就来吃了。是招他们的魂来吃,我们小孩并不懂什么,也习惯了母亲这样的叨念了。其实我们的此时此刻就是想着快点吃饭了,我们已经很饿了。有时还真讨厌吃肉了,规矩那么多,把我们的快乐变成痛苦的等待。难道这就是传说中的苦乐相生。大概是吧。但是青菜和其他粗粮就不一样了,它们不仅可以填饱肚子,有时还可以做一些特别的菜出来。像南瓜饼,葱花蛋和糯米花生饼呀,都是我们小孩喜欢的东西,它们又香又甜,让人越吃越想吃。尤其在那个填饱肚子都成问题的年代,这些东西无比精致的美食。想到这儿,我的唾液都在打滚了。这才反应过来,我已经远远的拉在父亲的后面了。于是我连跑带走的追上去了,父亲的步伐让我赶得有些吃力,到底我还是要像飞机那样才赶得上他呀。虽然昨晚下过雨,但是经过这一番的奔跑,大汗的我还是全身水了。到了集市才六点二十五分,离那车来的时间还有十五分钟。我没有不服气,搭车确实是要提前好,父亲经常说车不等人的,因为车的时间是死的,人是活着的。该干嘛还是得干嘛。那倒也不是没有道理。嗯,人就是要灵活。
   依稀的记得那个暑假的雨量比往年都多,几乎天天都有雨下,下得农民都怕了。没有阳光结出来的稻谷都是空壳的,偶尔的暴风雨还会把种在山脚下的庄稼给淹没了,结果到收获的时候,全部稻谷一边倒,面对它,换来的是一阵的叹息。若不是颗粒稀疏,这些稻谷不要也罢。虽然嘴上这么说,但是谁会舍得自己辛辛苦苦种的东西白白扔掉。即使没有几个谷粒在里面,也还是自己做出来的成果,天灾人祸,只好自认倒霉了。但这样的窘境可不能随便说不要就不要的,即使几粒,对我们家的五亩地来说,也是有一些收获的。那时父母害怕寅吃卯粮,就叫我们饭少吃点,青菜吃多点。其实这只是母亲说着来笑的,那样的天气,种菜也不是那么容易呀。经常下雨的结果,还未长芽就死掉了,那是常有的事。虽然我不是很了解具体情况,但是经常帮母亲浇菜,多多少少还是知道一些规律的,这也是自然规律。“那样也挺好的。”在餐桌上,母亲苦笑着说。那时我们三姐妹都出于发育时期,肚子比较饿,所以吃得也特别多。但是我们也心知肚明的明白这个事实,所以那段时间我吃得饭也少一些。当父母在那里问的时候,我只好撒谎说我在减肥。
   减肥?他们也莫名其妙的。然后打量了我,再把我大骂一顿。说什么你都瘦成这样了,还要减肥。你是不是要变妖精?总之都是那些难听到,你捂住耳朵也可能听到它回音的二话。有谁希望自己的孩子不好好成长,就减肥的话呀。也许那些胖子的父母,也都不忍心孩子不吃东西,去减肥呢?那时的我,算不上很肥,可能是骨骼比较宽大的原因。其实我也试图减过几次,但是外表还是一样,只是体重轻了一些。只怪我骨骼比常人大一些吧。
   所以最后还是放弃了。
   这乃是题外话。
   我们搭了那班车是镇里最早到县城的,到了县城不过才八点多。第一次不认得去学校的路,我们最后搭摩托车过去学校的,到了临清中学门口,下了车,火烧火燎的父亲付了车费,还没等我回过神了,父亲就急匆匆的进去了。走进校园,映入我眼帘的都是教学楼,那校园环境比我初中的还差,又小又窄。还听说这个学校是要招三千多新生的,加上高二高三,那岂不是面对面都碰彼此的眼睛呢?真是不敢想象下去了。来报道的人并不是很多,而且大多数都是家长来的。根本没有什么学生,我当时就很不爽,都是可以不来的,来了也没什么事干呀,不就是来交钱吗?看到它那么小还我对它的美好印象全毁了。害得我对高中的憧憬就这样埋葬在大海里。真是的,现在又要浪费了车费什么的,那时的车费也不便宜呀,一个人来回都要三十块呀。用它可以买一大块的猪肉了。想想家里一个月也吃不到两三次猪肉,我来这里真是浪费钱呀。可是,是谁叫我把钱看的那么重的呀,我想应该是平日父母嘴里常唠叨的金钱的潜移默化中的影响吧。自我有记忆开始,他们经常当着我们的面说没钱,没钱。有时他们也会为这而吵起来。但是大多时候,父亲是不说话的,任母亲自己在那里唠叨。所以,一场冰冷的口水战便很快沉浸在夜空里,紧接着便是从前的平静。很多时候我努力不去提它,努力学会不用它,但很难,始终心里还是会为它而痛苦不已。一旦什么地方要用到钱,我的内心就有一个声音告诉我,节省点,不要浪费这来之不易的钱。久而久之,我便适应了这样的声音了。渐渐为它的到来感到无限的惆怅。这么小就被钱束缚,以后怎么活呀?有时真想把自己狠狠的揍一下。明明知道,却还是明知故犯。然而这却成为我高中三年最可怕的致命点。我为节省,每天限定自己的生活费,那时,记得自己一天只要四块钱以下。早餐和晚餐都吃黄馒头,那馒头又便宜又大个。中午则是一块七的饭票,那是最便宜的伙食,没有肉,都是很有三个素菜,饭也很多。这等次的饭菜,最符合我这种生活习惯的人了。既能省钱又能填饱肚子。现在回想起来觉得自己很厉害呀。竟然可以精算到这样绝妙的地步。

共 30911 字 7 页 首页1234...7
转到
【编者按】作者从高中时代的回忆写起,记载了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来自偏远山区的“我”,因为山外世界的好奇,想走出去,这便成了上学的存在价值,但另一方面“我”又因未见过世面而自卑。对生活的感悟,源于切身的体验与反咀,本文亦是如此。农村里固有的面貌和生活习惯在作者笔下一一展露出来,同时家里贫寒的苦恼更令“我”纠结不已,而围绕这一切的是却是父亲。在生活中,父亲始终我与同伴而行。父亲是个朴实、性急的农民,在光怪陆离的社会中,父亲显得局促不安,一方面来自“我”,一方面来自繁华的社会。穷于“我”而言,成了“我”获得优秀的动力,唯有此才能弥补“我”心灵上的空缺与掩盖内心的困顿。本文似乎是成长少女的心里话,也是一个时代背景下,农村生活的孩子的真实写照。生活本身就有很多无奈,但还需一往直前地走下去。本文父亲的性格表现明显,其中“我”的内心描写也恰到好处。欣赏!推荐阅读。【编辑:馥枫】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馥枫        2015-02-10 22:27:51
  生活,一半回忆,一半继续。生活的回忆,就如同再次亲临了一样,只是人的心境不同罢了。文中情感饱满,语言流畅。娓娓道来的人生经历,似乎也见到自己当年的影子一样。本文材料丰富,内容翔实,要是能再好好筛选,适当删减,文章会增色不少。欣赏,问好作者。
2 楼        文友:你猜        2016-03-11 16:37:29
  欣赏老师佳作,祝好。
您不要猜我是谁,我知道您是谁---祝你开心每一天。
3 楼        文友:山泉        2016-03-12 11:16:44
  毋庸置疑,作者具有有一定的写作基础,注入的真情实感令人感动。但叙事文章还是要详略得当,提起最感动人的情节,否则就成了日记。
   未来的路还很长,相信小姑娘会克服困难,走得更远!
   祝福你!
我来自大山深处,来自心灵彼岸……
回复3 楼        文友:零冷        2016-03-14 07:34:43
  谢谢山泉老师的指点,零冷会继续努力的!
4 楼        文友:甘肃省古浪县干城乡大鱼村        2016-03-13 14:53:08
  欣赏你的佳作!祝好!!!
5 楼        文友:甘肃省古浪县干城乡大鱼村        2016-03-14 18:51:50
  随便写的,,送给你奥!希望我们可以认识!
  
   佛说,不可说
  
   你我相遇与那三生石下
   佛说:“前世五百次的回眸才换来今生的擦肩而过。若有缘,自会想见!”
   我问佛:“想见,相识,相知,最后,能否相爱!”
   佛曰:“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我问佛:“相遇即使缘分,有何不可???”
   佛曰:“世间之事,安能强求!缘聚缘散本就瞬息之间,又怎可预知!”
   我问佛:“世间之事确实本就注定,难道只安于现在???”
   佛曰:“世间之事,顺其自然,是为天道,是为人和,不可强求,亦不能强求!!!”
   我沉默!!!
   佛又曰:“世间之事,不可说!!”
6 楼        文友:淤潭独秀        2016-03-18 12:50:46
  文友好文采,大赞,向你学习。
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
7 楼        文友:归守凤        2016-03-20 21:50:37
  欣赏,加我扣扣599495515可好
春雨里洗过的太阳。
共 7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