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夜校 回复本帖
江山夜校

江山夜校 白丁

  • 74

    主题

  • 97

    帖子

  • 89

    积分

【江山夜校讲座】2021年第5讲: 怎样写好赏析文

2021-06-11 15:09:09

【江山夜校讲座】2021年第5讲: 怎样写好赏析文

                                               主讲人/秋月菊韵总编:刘银科

                                                  主持/夜校校长:云静水闲

                             

个人文集:http://www.vsread.com/space/myspace-88997.html

个人简介:刘银科,笔名“岐州人”、“秋风”。西北大学汉语言文学本科。住陕西省岐山县蔡家坡开发区。在上海阅文集团《言情小说吧》和《起点读书》,以及《作家前线、《北京文学》、《上海文坛》、《东方散文》、《诗样板》、《牧言诗歌》、《兰娟雅苑诗歌》、《中原旋风诗社》、《华文原创小说》、《江山文学》、《掌阅读书》上刊发中长短篇小说诗歌散文一百五十多万字。现为《作家前线》、《华文原创》、《掌阅读书》签约作家。


                              

今天,我能和《江山文学》的各位老师相聚在夜校,首先得感谢总编和校长,以及叶雨社长!是领导给予我的这次机会。当然,也是与在场的各位老师的信任与捧场分不开的。
然后,我想,今天的讲稿,充其量也就是一篇心得,是一些老生常谈,在这里献丑,拿来与大家分享罢了;抛砖而引玉,使我能在此得到各位老师的指导,以利于今后的写作。
下面,把我的一点心得和大家共同分享。其中谬误肯定不少,希望各位老师不吝指正!

一、赏析定义

什么叫赏析?顾名思义,赏析即对文学作品的欣赏分析。“赏”在这里既可以是欣赏,是对作品看好、肯定、喜爱的意思,也可以是阅读、品味、研究的同义词。而后一种是在前一种意念的基础上更进一步的行为;前一种则也离不开后一种作为论断的依据,如影随形不可分割。很明显,不读作品,不了解它的内容,不接触它的内核,也就不会有对作品喜爱或憎恶、一般或优秀的情感发生。“赏”虽一字,但它的内涵与外延实在不容小觑。
“析”在“赏”后,它的含义比较明朗,就是分析研究,挖掘它的内在含金量。剖析它的思想精髓、表现手法、艺术特色,以及创作的时代背景;最好还应附带作者的生平与创作背景。当然,对作品的不足之处亦在“析”的范围以内,不能只说好只说优点不说缺点,任何事物没有十全十美。“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文学作品亦然。唯物辩证法是一分为二的。
赏析文的类别,一般归在文学批评、文学理论这一大类中,与文学评论并列。但它显然和文学评论有很多不同之处,有自己鲜明的个性特征。我们不妨先看看文学理论的起源,然后再做以简单区分。
文学批评、文学理论的起源,可以上溯到魏晋南北朝时期。三国时代魏国曹丕的《典论.论文》是一部最早的文学理论专著,它开了文学批评之先河,因此曹丕也成为了我国古代文学批评史上的奠基人。他强调“文以气为主”,“气”即作家的个人风格,这点十分重要,对作品有很大影响。而后,还有西晋的陆机。他的《文赋》也是文学批评史上的一篇名作。他论述了文学作品的体裁与所描写事物本身的关系,以及文学创作的过程与经验,其中的分析比《典论.论文》更加精密。而最有名的要数南北朝时齐代刘勰的文学理论著作《文心雕龙》这部文学理论著作它阐述了“文”的来源是“道”即客观存在;主张“风”与“骨”,强调文学作品应该既有充实的内容,也应有华美的形式。同时他还探讨了文学发展的历史,并把文学兴衰的原因和政治联系起来。
继刘勰之后,又一部文学批评名著是锺嵘的《诗品》锺嵘在这部评论诗歌的专著中特别指出了作者的生活经历和创作的密切关系;也主张充实的内容和华美的文采。最后,还有南北朝时梁代萧统的《文选》主张文质并重,应“丽而不浮,典而不野”,文质彬彬。这是很有见地的文学赏析观。
遗憾的是,以上这些文学理论著作,只笼统地讲述而未细分评论与赏析文的区别。它们不同的写作要求,没有专章论述。
在近代和现代,我国的文学批评家也有不少,如王国维的《人间词话》王若望、肖云儒等人的文学理论以及郭小川、臧克家等诗人兼评论家的学说,暂就不在这里一一列举了。总之,文学批评也是随着时代在发展发展,随着时代的成长,日趋完整成熟。
我们看到,赏析与文学评论虽源自一家,但有好多自身的特点,不应混为一谈。首先作品赏析的要点在于赏读分析,对作品全面审视,包括创作的时代背景及作者的生平,作品的思想性、艺术性和不足等。而文学评论的主要功能是评论作品社会功能政治意义,以此衡量作品高低优劣;一般是从思想性与社会性这个点切入,以作品所产生的社会效果衡量、指陈、评判。当然在评论中也少不了对作品时代背景的介绍与作者生平的考证。这一点与赏析文基本一致。

还有就是文学评论大多以中长篇小说为对象,评论的大部头作品较多;而赏析大多以短篇为主,即使篇幅较长的作品,也只是切取其中一块下笔。因为大部头作品卷佚浩繁内容宏大,要一一分析表述不太容易;但赏析文要求必须对作品的内容整体把握,全面解剖分析,不能以点简言之,就是文学评论的要点在于“评”,而作品赏析的主旨在于“赏”。各自侧重点不同,因而决定了它们内容的不同。当然,“评”中也有“析”,“赏”中也少不了“论”,只是容量比重不同而已。这也说明它们本为一家,而后分居,因而各自发展结果也就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变化与差异。带面,断章取义。这是两种文学体裁的不同之处。


二、赏析文的写作过程

下面我们探讨一下赏析写作过程中应注意的有关问题。
我的心得是,首先,在写作赏析文时,第一步是阅读作品。这种阅读不是走马观花式地浏览,也不是蜻蜓点水似地翻阅;而是沉下去耐住性子,一节节一字字认真阅读仔细品味,品茶一样细细咀嚼其中滋味。当然,这必须对作品的热爱为前提,不喜欢的作品,我们肯定提不起兴趣,更别说深入钻研了。不仅如此,这个阅读过程除了聚精会神心无旁骛,一心一意沉入下去探寻奥秘外,还有一条也必须坚持做到,就是不止一遍地读,两遍三遍或者更多。“读书百遍,其意自显”。古人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铁杵磨针,功到自成。通过对作品反复地阅读品鉴,把作品的精髓才能挖掘出来。好多特别是文学名著,它思想内涵与艺术底蕴往往需要反复寻觅反复探究,单凭一两次囫囵吞枣的接触是完全不行的。宝贝总是埋在最深处,表层是浮土。
先通读,再细品,一段一段研究,找出每个闪光点。然后,统揽全文,概括归纳,抓住作品的灵魂去评述。
还要注意一个条件,也是赏析文创作的关键,是决定成功的重要因素。即作者须具有一定的文学修养,具有一定的文学鉴赏能力。文学素养过低,文学鉴赏水平过差,写不出好的高水平的赏析文。文学知识面越宽,文学与文字功底越深厚,文学理论水平则越高,越能写出高水平的赏文。
另外,写作赏析文与其他体裁文学作品的创作过程一样,也是一个循序渐进、逐步提升的过程,不可一蹴而就。对稿子必须反复修改、润色、完善,做到精益求精。
前面说了,赏析的写作,我们在对作品深入研究的同时,也要对作品的创作背景做一番认真深入的研究。当时的社会历史、人文、政治制度、社会意识形态、统治者的个人好恶,这些左右文学创作的因素,以及作者的生平与他的创作风格、行文习惯,这些都是应该注意的,应在研究作品时一并予以通盘考虑,来作为评论的依据,以免割断历史唯心盲目。
以上是写作赏析文时,我们应留意的一些细节。只有打好基础,做足功课,以深厚坚实的底子为阶梯,才可登入文学赏析文学理论的殿堂。
然后,我们再谈谈对作品主题的精准把握。
文学作品,不论是小说还是诗歌,包括散文与随笔杂文、报告文学等,它们都承载着作者的诉求,渗透着作者的思想,有特定的情感因素,而不是空穴来风随意涂抹、没有主题思想的空骨架。没有思想中心思想的作品,充其量只是文字的涂鸦,或者无聊地自娱自乐,不能产生社会教化功能。此类所谓的文学作品,也没有什么可以鉴赏的意义。我们鉴赏文学作品的目的是从中汲取有益营养,指导人生,劝善世人;弘扬真善美,鞭笞假恶丑。脱离了这一宗旨,赏析文的意义就不存在。文学是为政治服务的,应有益社会有益百姓。因而文的思想性是首要的。主题思想是作品的灵魂,只有抓住它,必须紧紧抓住它,才能对作品作出客观准确的评语。作品的艺术性应与思想性互为表里相得益彰,即内容与形式的完美统一。这个要求在已有之,如本文开头所列举的文艺理论先辈,他们的文学理论观亦如此。
三、赏析文的类别

1、小说赏析
小说在现代文学的队伍中,现在已基本是领头羊。它故事容量大,叙事方法灵活,有以白描、行动和对话为主的方式,有以细腻的心理描写为主的,还有夹叙夹议的等等。宏大的叙事和深厚的容量,已牢牢占据了文学殿堂的第一把交椅。因而对它的赏析文也相对较多一些。我们不妨先研究一下它的写作。
小说有三要素这个我们搞文学创作的都知道;即人物、环境、情节。此外便是语言的运用、构架的设计。因而我们在小说赏析文写作时,应围绕以上进行分析评判。
第一是人物的塑造是否鲜明生动。人物形象的饱满,人物个性的突出,人物是不是具有典型性,人物的矛盾冲突是否合理,这是我们第一要分析的。
其次,环境是小说必不可少的因素。任何故事的发生均离不开环境。人物的生存空间、社会关系,以及生活氛围这些要素构成了他生存的环境,它重要性不言而喻。
情节是构成小说的骨架。小说简单来说就是讲故事,不论故事的长短与大小。而故事的展开都是以情节为形式来表现。离开情节便无从呈展。如房屋的构架,虽风格各异但万变不离其宗,透过这一表现载体我们才能窥见其内容。
以上是切入的渠道。大体如此,至于怎么下笔,从哪一点开始,从哪一层入手,因人而异,因作者的个性风格而定,没有一个固定的框框。
此外,小说赏析中关于作品艺术特色的捕捉,应围绕以下要素:写作手法,情节设计,行文特点等。
最后,对作品存在的不足给以点评、建议。任何作品包括名著,都或大或小有点不足的地方,赏析必须给以指正,不可忽略或一笔带过
一言以蔽之,小说赏析的写作,以思想性为要,艺术性辅之。对作品的主题须深入剖析精准把握,给以准确评价;然后将作品的艺术特色归纳总结,最后点出作品需要提升的方面。

下面让我们举例来说明一下。
第一个例子是发表在《江山文学》网的小说赏析《躁动世态下的爱情变奏曲一一赏析清虚街214号》《江山文学》“书香”社团,作者:心花一瓣
这篇赏析鞭辟入里地分析了几个年轻人在新时代躁动世态下的爱情现状,艺术地反映了社会变革时的阵痛和时代风云的变幻,反映了社会变革过程中涌动的暗流。作品紧贴时代,主题思想深刻,针砭对象清晰,社会意义深厚。文中对人物群像的分析,对社会与时代的还原,对原作的社会意义与艺术特色均做了深入细致的剖析总结。赏析认为作品的构思巧妙情节引人,人物的个性突出,时代感很。认为作者艺术手法高超,善于“通过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勾勒前后文披露人物隐秘心里话”“巧笔匠心,精雕细琢。伏笔照应,跌宕起伏。”中心突出,“人物的语言动作都围绕着一个矛盾冲突展开,多线交织,并行不悖。”对这一爱情悲剧的描写,“激起了人们对当下三观热点命题的拷问与省思。”
赏析条理清晰层次分明,先主题后艺术,先内容后形式,有条不紊地剖析总结了原作的特点。剖析细致,逐步展开层层推进,把一万三千多字的小说,条分缕析逐一地做了解剖。赏析文能写到这程度实堪称赞,足见作者的文学功底。文章对原作的褒扬是真诚的,所以未提出不足的建议,这是微瑕,然瑕不掩瑜,不会削弱这篇赏文的高度。
还有一篇,是我去年2月份在《江山文学》夜校讲稿作品赏析中,对“秋月菊韵”社团绝品小说《拂红》的分析评述。在这篇赏析中,我首先对原作的内容作了概括介绍,接着对作品主题思想作以全面阐述,从作品人物命运与时代背景入手,挖掘出作者要表达的思想中心要点;然后,对原作的艺术特色进行分析表述。把原作的写作手法、结构布局、行文特点予以归纳叙述并一一点评,同时对作品的美学功能也给以表述。最后,从个人的观点出发对原作中的不足提了一些建议,尽管未必是建设性的,在我来说也算是对赏析文写作的一次探索吧。

2、散文赏析
散文赏析时应注意到,与小说的不同之处在于散文没有完整的故事情节,也不必有小说中的三要素。它以“散”为显著特征,信马由缰挥洒自如,任意驰骋不受结构限制。不论叙事散文还是抒情散文,抑或游记散文,均可任意挥洒。文行如流水,情抒如倾诉。只是叙事散文不像抒情散文那样注重文采注重情感的抒发。叙事散文以“叙”为主以抒为辅,抒情散文以“抒”为主以情辅之。相比而言叙事散文长于铺陈,抒情散文更长于文采的发挥。文采飞扬词藻华美,典雅明丽俊逸潇洒乃抒情散文之特征;包括凝练简洁、厚重深幽的抒情文,它的文彩成分比叙事散文多一些。
然散文也有一个必须遵守的原则,不论是哪一种散文,在赏析时我们也应注意,那就是常说的“形散神聚”要求。散文形式虽可散漫无羁,但行文必须有一个中心,以中心为轴,围绕它进行铺叙抒发,不可漫无边际四散而奔,东一榔头西一棒子,这离中心去挥洒。那种散文其实是随笔。严格意义上说,随笔也应有它的中心灵魂,不应一团散沙。
这是我们写作散文赏析应注意的有关事项。
当然,散文赏析的切入点比小说更为灵活,可以从其中最为精妙处下笔剖析,也可以总揽全文后予以阐述。先切块后拼接,或先铺开再切割,随作者的意愿习惯不受格式制约。
再就是,散文赏析大多侧重对文采的评判,对语言运用手法的探究。除了叙事性的散文也须交代环境与事件相关的人物外,在这儿它对艺术层面的欣赏胜于小说类的赏析对主题思想的关注。也许这是一个不太明显却也不可忽略的特点。当然,对思想性也不是可有可无,它也是构成文章必不可少的要件。好散文的思想性也很强,只是它的思想情感表达倾诉的载体并不一定是人物与故事罢了。
下面我们也可举例说明。
首先如2020年11月18日《江山文学》上发表的散文赏析《猪肉香里的亲情一一赏明月梅花的精品散文猪油香社团:柳岸。作者:安平静好君
这篇赏析文写得很好,既兼顾了原作的思想性与时代背景,也写了作品的艺术特色,可谓全面精准无懈可击,唯一是少一点对原作不足之处地指正。也许是平安静好君老师认为原作太优秀无懈可击的缘故吧。
这篇回忆“猪油香”的散文的可贵之处是真实地反映了那个时代,反映了那一时代的生活现状,有浓厚的时代感。作品中的人和事与时代背景息息相关。因此它的政治性更强,作品主题思想明朗向上。在艺术层面,赏析也给出了中肯的评判,认为作品中心突出,形散神凝;人物形像鲜明生动;行文自然抒情有序;语言优美文辞精炼。并认为作品以情节取胜,有叙述与议论结合相得益彰的特点。这些评价很贴切,也符合叙事散文的文体特征。
再如2021年3月3日《江山文学》网“书香”社团作者“心花一瓣”老师的《春光里的花溪河风景,这边独好一一林间风吟散文<最美的春光>》对这篇精品散文的赏析。其创作手法是从景切入,将情与景紧密结合起来品鉴论述;选择作品中描写分外动人的节段,深入其内分析评论。赏析中,对原作的写作手法如比喻拟人等艺术特色给予赞扬。“作者通过形象化比况拟人等艺术手法,使景物变得生动活泼,形象逼真。”对作品艺术层面的分析很到位是这篇赏析的显著特征。相比之下,对社会意义的探讨比较少。这也是写景抒情散文赏析常见的现象。最后,对作品如何才能更完美,赏析文中没有给出建议,是个小小的遗憾。
以上关于散文赏析的心得体会就先谈到这儿,更多未触及未发现的写作要领与注意事项,今后继续完善。也希望各位老师给以指导补充,不吝指教,互相学习共勉共进。

3、诗歌赏析
诗歌赏析分为古典诗词歌赋赏析和现代诗文赏析。
古典诗词赏析的方法,除了关注作品的抒情和意境外,另一注重点在于对作品时代背景与诗人生平的研究,和对诗词作品结构和词句上的考究,包括韵律平仄和起承转合,遣调造句,用典等;以及对意境的探究,意境的产生与时代的关联,与作者风格秉性有何因果等。同时,古典诗词分外注重格式韵律,分外看重词语的建造,分外注意典故运用的恰当与否。再就是,古诗词一般字数不是很多,言简意赅,一个字包含的信息量非常大,甚止可以翻译出一大篇散文来。因它内蕴的深不可测,加之典故的频繁运用,还有些比较艰涩隐晦的词句,往往给鉴赏造成了一定难度,要求鉴赏者须具有相应的古文功底和词赋方面的深厚知识;必须深谙音律平仄、训诂方面的知识学问,有比较渊博的古文、史学、哲学甚止佛学禅理造诣。
古诗词赏析的突出特点是与时代和诗人的生平风格等特质紧密相连;对作品的分析与时代背景和个人生平紧密相连。如分析李白的诗,就应从他的个性入手。他狂放不羁不为权贵折腰的特殊气质,使诗歌的气质也比较清高狂放,浪漫主义色彩很浓。而杜甫的诗作,则多以沉郁凝重的悲情色彩、深厚的现实主义为特征。这种诗风的形成与当时的社会现实时代背景息息相关。如《三吏》《三别》“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等名篇名句,无不打上当时代的烙印。“安史之乱”,社会经济遭到巨大破坏,百姓流离失所,诗人看在眼里痛在心中,诗歌便更为凄切悲凉。而刘禹锡、柳宗元、王安石等人的诗,苏东坡、欧阳修、柳永、王勃、骆宾王、李清照、陆游等人的诗词,亦无不打上时代的印记。边塞诗、豪放派,婉约派等,他们的诗风,与当时的社会环境密不可分。
如李白《静夜思》中的“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抒发的是异乡漂泊的思乡之情。而王维“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让人联想到西域的苍凉空旷廖远,表达的是大自然的宏阔。这些名作与诗人当时的心情、与时代特征社会环境丝丝相扣。若没有当时那种社会环境时代氛围,恐怕也不会产生这些神彩各异哙炙人口的千古名篇。
除了这些,还有好多古诗词的赏析办法与上面的举例一样,大同小异,就不在这里一一举例了。
古诗词赏析在当今已日渐式微,白话文的兴起,以及白话文的诸多优势,已使以古文为基础的古典诗词鉴赏逐渐淡出了视野。古诗词的赏析比较费脑子,要翻阅资料考证典故;而且行文来说既要典雅又要易懂,要阳春白雪与下里巴人均可欣赏。只有古文基础好,文学功底硬的作者方能涉及;而古诗词的格式韵律并非一朝一夕可以掌握,因此探究者鉴赏者已经远不如前,赏析文的数量相对于现代诗歌赏析已相形见绌了。
我们再看看现代诗歌赏析。
现代诗歌的特点是以意境的深邃与字句的新奇突兀为要;讲求不落俗套出人意料的用词造句。字词的常规用法被打破,追求别出心裁新颖奇峭。因而使一些诗歌显得扑溯迷离雾里看花,对于文化层次偏低的读者很难理解。特别是朦胧诗,它的解读尤为费劲。在诗歌鉴赏层面,对于此类作品的赏析也就增加了不少难度。
现代诗歌,意境在诗歌作品中毋庸置疑是第一要素,我们不可否认它的重要性。当然赏析应关注的重点也应在意境的挖掘。对于诗歌所要表达的思想如何融于其意境中,如何使诗的灵魂与意境水乳交融,使读者从中获取相应的知识、哲理、教益,是写赏析文的第一出发点。说简单些,就是分析诗歌如何以它独有的氛围、气息所散发的能量感化读者受益社会。
再就是,诗歌艺术手法的评析相对于政治意义的评析要比其它文类的鉴赏多一些。因诗歌本身是文学皇冠上的明珠,它的艺术要求更高。
下面举几个例子具体探讨一下。
先看看《江山文学》“八一”社团诗人陈亚珍老师2020年9月24日发表的《诗人的情怀与格局<张元明诗歌的阅读意外>》这篇诗歌赏析(精品),它的写作手法是先从诗人所处的时代背景入手,对诗人作以简单介绍。鉴赏与时代氛围紧紧相连,这就加大了赏析文的厚度。“说起诗人元明,早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榆次文学界有三明为品牌(元明、太明、秀明),其中元明就是一品。那时候正是文艺复兴时期,文学界的热闹景像匪夷所思……”先对诗人的文学成就作了概括介绍。
作了以上概述后,又择其有代表性的几首作品进行深入分析。选出《被耽搁的河流》这一首反思人性,展示灵魂堕落与道德缺失的社会现实。又以《假如,尼采站在壶口》这首诗,进入思想深处的拷问,对人的“入世”与“出世”原因进行追思。文章结尾对诗集作以概括,总结这一诗集“是作者的自我实践,是对人性的启示录”。
这篇赏析文的特点是对诗歌从政治层面分析的较多,对其艺术特色的涉及较少;也未指出其不足,乃白玉微瑕。
还有一个我们也来仔细看看。就是2017年5月7日《江山文学》网“晓荷”社团的作者“绿叶红了”老师发表的诗歌赏析精品《读失落的草帽诗歌<爱之镜像>》这篇赏析文。它的创作思路是对原作的内蕴意像所指代进行了深入的探究、思索,从那些看似简单平凡的诗句中挖掘出深邃含意。如对第7首小诗《尘埃》的赏析:“这首诗,仔细品味才发现,诗歌尽管看似叙述一些简单的场景,看似清晰地描述,却有着诗意的自由延伸,如一个多棱镜,因为读者心境的不同,读出的就自然不同……当然我们对尘埃的定义不仅仅局限在大气中存在的微尘……“我”在等待一个人,这个人有着诗意的模糊性,可以理解为心意相通的人,可以理解为原路折返的人,甚止可以等待另一个自己……”
从以上这段赏析文字中,我们不难看出,是赏析者的锐利目光从中发现了诗意的不“简单”性。这种慧眼是诗歌赏析所必须具有的。现代诗歌追求新奇脱俗,但也并非突兀奇峭的词语才是好诗,通俗平实、清新明丽的诗句同样可以成为佳作。它的内涵同样幽深引人,从以上解析中亦可窥一斑。
这篇赏析的特点是对原作逐字逐句的分析,给出很有见地的评论。赏析作者对原作的每一首诗的意境都一一做了中肯地注释、阐发,给予了比较全面周密地剖析。稍有遗憾的是也未对原作的不足给以指正。当然这并不是要害,但我们也应注意。客观、全面的分析作品是写作赏析的基本要求。
最后,当代著名诗人三毛和海子,对于他们诗歌的好多鉴赏文章,我们发现,最显著的特点是无不与诗人的身世相联系。海子那句广为流传的“面向大海,春暖花开。”在解读时,好多专家对其中蕴含的奥秘作了诠释,认为那是诗人绝望心态集中表现。他对人生彻底失去了信心,厌倦尘世希望摆脱,觉得生命已无意义,红尘再也不值得留恋,只有尽快结束生命,结束凡尘生活,去一个没有纷扰没有烦忧的世界一一大海才是他唯一的希望。浩淼的水波,蔚蓝的天空,有向位已久的“海市蜃楼”。只有那儿才有他所希望的“春暖花开”万物向荣。世上已然早已没有了温暖,没有明媚的春天,没有温馨的爱情。他性格孤僻,加上爱情失败,悲观厌世的心态陡然飚升,想到了死,只有一死了之才能解脱烦恼。在这里,海子把他的这些心理活动用两句诗倾泄出来留给了世人;让我们深思,让我们唏嘘。同样,台湾著名诗人三毛也以悲剧结束了人生。从她的诗歌中,我们也能找见那种消极颓废悲观厌世的人生观印迹。
最后再强调一句,文学作品的赏析须臾离不开时代背景。最明显的例子是战争年代的那些文艺作品,无不打上战火锻造的印痕。如外国文学中欧州文艺复兴时期的不少作品,如俄国文豪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及美国南北战争时的作品等。在我国,如春秋战国和魏晋南北朝时期,唐朝“安史之乱”,五代十国时的大多数文学作品,都弥漫着战争的硝烟,显示着烽火连天,鼙鼓动地的社会现状。
以上我们大概讲了一下文学作品主要类别的赏析方法及注意事项。总之,作品赏析的写法因人而异,有的先找出作品的闪光点,从此切入,层层推进;有的从头至尾按部就班,如剥竹笋般逐步展开;有的先统揽全局,找出作品的灵魂,概括介绍后再分章剖析。程序上,有的先交代时代背景和作者身世;有的先提炼作品主题,抓住中心思想往前延展;有的齐头并进,主题与艺术特色穿插交待。手法多样,目的唯一,都是为了尽可能完整地把作品要表达的内容呈现给读者,加以分析点评后,引导读者更好更快地理解。
另外还有其它文体如杂文、戏剧、曲艺等作品的赏析,因篇幅所限,就不在这儿一一论述了。尽管这些文类中也不乏优秀的赏析文本值得研究借鉴。

四、应注意的几个细节


   如果时间允许,最后不妨再啰嗦几句,谈一下赏析文写作时一般应予注意的以下几个细节。
一是忌空洞。
   文以实为要。无论小说诗歌,还是散文曲艺作品,包括戏剧影视作品,必须内容充实、有厚度,经得起推敲咀嚼,耐得住时间的检验历史的审阅。不可虚浮无根,象应景的昙花一样;也不可标语口号满天飞。赏析虽不要求文采飞扬光芒四射,但只有骨头没有肉,甚或只见一些政治性的说教,一些带有明显时代标记的政治术语是不行的。这种赏析苍白单薄空洞无物,是先天不足的表现。
   第二点是切忌浮华,单纯追求词藻的华丽文采的绚目。赏析本是议论文,是讲道理的文章。只要用客观平实的笔法去评析去解剖即可;用词应明白晓畅,行文应自然流利,不必绞尽脑汁去搜寻一些华丽的词语装饰,不必苛求文采飞扬。除了必须具备一定的文学气质,过多的铺排装饰反而有损文章的简约美。因此,尽量不堆砌无用的词藻,以质取胜。内容和形式应相符,议论文的写作特点须把握好。
   第三点,切忌引文过多。特别是引用大段名人名家的言论来装潢门面的情况应杜绝。那些看似威风实则狐假虎威没有用处。适当的借用一些名著名言来点睛或佐证自己的论点,加强文章的说服力与厚度未必不可;但这个量与度必经控制好。不能过量也不可过度,“过犹不及”。从这一层也可以看出作者文学鉴赏功力的高低。

   以上所讲实乃班门弄斧,肯定漏洞不少错谬百出。“旁观者清。”还望各位老师不吝指正,十分感谢!

                                 

                      http://www.vsread.com/assn/st-239.html


总结语:赏析文,自然要“赏”,要“析”,还不能离开“文”。刘银科老师今晚的讲座,“赏”得全面,“析”得透彻,而且语言优美,条理清晰,通俗易懂,确实不错。正所谓: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特别要肯定的是:今晚的讲座,讲师和文友之间的互动非常好。
点评
2021-06-14 21:04:02
刘银科:非常感谢校长支持!感谢校长雅评!祝校长端午吉祥安康!
黄金山

黄金山 进士

  • 0

    主题

  • 213

    帖子

  • 7527

    积分

2021-06-13 22:34:28
学习了,文章很扣主题,很精要,富有知织性,实甪性。学后收获多多!我们学习不玩虚假。
点评
2021-06-14 07:28:49
刘银科:谢谢黄社支持!端午安康!
2021-06-14 07:30:44
刘银科:向老师学习!
2021-06-14 07:31:53
刘银科:谢谢黄社支持!祝端午安康!向老师学习!
静安云儒

静安云儒 布衣

  • 0

    主题

  • 3

    帖子

  • 104

    积分

2021-06-14 09:55:51
变与不变是作为一个创作者对于建构方向努力的态度。通与不通是作为一个创作者对于建构方向努力的标识。一个好的创作者能够学会开悟到变通再到阐释,这是非常了不起的啊!因此而言,鉴赏文评的人是否甘于探索好的创作者能够感触的开悟,变通,然后做好赏析课的阐释。刘老师的此篇赏析文的确注意到了这几点,刘老师也是位勤恳的鉴赏者,非常难得的讲课稿,祝老师端午安康!
点评
2021-06-14 11:53:24
刘银科:非常感谢老师留墨高评!互相学习共同进步。祝老师端午吉祥!
黄金山

黄金山 进士

  • 0

    主题

  • 213

    帖子

  • 7527

    积分

2021-06-14 13:26:58
再来学习,好文百读不厌!菊韵社团作者群管理群人才多多,都来学习,都来写好文,都像刘总编这样忠心敬业,务实奉献,那菊韵可久久稳居前三。刘总编真才实干,饱学渊搏,敬仰!
点评
2021-06-14 14:13:58
刘银科:黄社大力支持让我非常感动!黄社忠于社团笔耕不辍的精神是我学习的榜样!
易辞

易辞 秀才

  • 73

    主题

  • 413

    帖子

  • 2634

    积分

2021-06-14 14:08:18
特来向刘老师学习,非常精彩的讲座,受益匪浅!辛苦敬茶!
点评
2021-06-14 14:10:41
刘银科:非常感谢易辞社长亲临留墨!谨祝社长端午吉祥!
叶雨

叶雨 探花

  • 301

    主题

  • 1748

    帖子

  • 14782

    积分

2021-06-14 18:36:25
昨晚的讲课非常精彩,感谢江山文友们的支持,感谢校长给这个机会。
点评
2021-06-14 20:59:19
刘银科:感谢社长支持!
静虚散人

静虚散人 童生

  • 0

    主题

  • 11

    帖子

  • 509

    积分

2021-06-14 18:40:11
精彩讲座,受益匪浅!感谢刘总编!
点评
2021-06-14 18:45:53
刘银科:多谢老师支持!遥握!祝端午吉祥!
烟花那么凉

烟花那么凉 秀才

  • 12

    主题

  • 255

    帖子

  • 1132

    积分

2021-06-14 18:42:30
学习,祝福菊韵更上一层楼
黄金山

黄金山 进士

  • 0

    主题

  • 213

    帖子

  • 7527

    积分

2021-06-14 19:32:43
好文总是常读常新,我也来练习写赏析文。学以致用,立竿见影!
点评
2021-06-14 20:58:15
刘银科:黄老师的坚强支持是我前进的动力!敬茶再谢!
鲁芒

鲁芒 进士

  • 1

    主题

  • 5

    帖子

  • 10219

    积分

2021-06-14 19:53:22
看了,受益匪浅啊!刘老师的讲演专业性很强
点评
2021-06-14 20:52:38
刘银科:感谢老师留墨雅评!敬茶!祝端午吉祥安康!
陌阳

陌阳 布衣

  • 0

    主题

  • 4

    帖子

  • 190

    积分

2021-06-14 19:56:04
刘老系统地讲解了怎样写好赏析文,提高了我们这些业余爱好者的文学鉴赏能力,爱益匪浅。
点评
2021-06-14 20:54:13
刘银科:谢谢老师高评!互相学习!谨祝端午吉祥!
谷雨坡

谷雨坡 秀才

  • 0

    主题

  • 6

    帖子

  • 1357

    积分

2021-06-14 20:44:36
看了刘老师的精彩演讲,学到许多写作技巧,感谢!
点评
2021-06-14 20:55:43
刘银科:谢谢老师留墨!向老师学习并祝端午吉祥!
远近

远近 举人

  • 2

    主题

  • 160

    帖子

  • 3503

    积分

2021-06-15 05:23:35
刘银科老师说的非常好,全面阐述了写作赏析文章的要点,分类处置,精彩不断。且有主次分明,多寡之论。尤其对于小说和现代诗歌的赏析,写得非常详细,这和老师的创作爱好无不关系。祝贺讲座圆满成功,并祝刘总编端午节快乐!
点评
2021-06-15 11:21:23
刘银科:感谢远近社长支持!祝夏祺笔丰!
黄金山

黄金山 进士

  • 0

    主题

  • 213

    帖子

  • 7527

    积分

2021-06-17 09:24:51

我把学习后的作业交上来,刘老师指导扶正:

精致的画“手”艺术(赏析) —— -----学习鲁迅先生小说写“手”的技巧


作者:黄金山  时间:2021-06-16 12:21:36


   6月13日夜晚,江山夜校举办讲座,菊韵社团总编刘银科先生主讲了《怎样写好赏析文》,刘老师讲得精道入理,言简意赅,给我们学习写作做了很好的指导。学习致用,现蒸热卖,特写一篇赏析短文,作为向江山夜校和刘老师交的作业,其中若有不当,请夜校老师和刘总编斧正。
   手是人体最敏感、最灵活、最实用的部位之一。没有哪个作家在小说中不写人手的。手的表情千姿万态,丰富多彩,比如:高兴时拍手称快;兴奋时手舞足蹈;忧伤时掩面而泣;悲恸时捶胸顿足;愤怒时握拳扼腕;慌张时手忙脚乱;尴尬时手足无措……如果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那么我们也可以说手是心灵的镜子。我在多年的阅读中发现,文学大师们刻画人物,在注意“画眼睛”的同时,也十分注重“画手”。鲁迅先生就是如此,他既是“画眼睛”的巨匠,也是“画手”的巨臂。“画眼睛”“画手”在鲁迅的小说中各尽其宜,各得奇妙。我将选出鲁迅先生在他的几部短篇小说中的“画手”为例,对鲁迅先生的“画手”艺术做一点简要的探讨和欣赏。
   运用“画手”透视人物的心理。如《药》的开头写华老拴准备去买“药”,他接过华大妈给他的一包洋钱,“抖抖地装入衣袋,又在外边按了两下。”走到半路,又“按一按衣袋”;等到买时,“老栓慌忙摸出洋钱,抖抖地想交给他,却又不敢去接他的东西。”两次“抖抖地”的神态,把华老拴即将花掉这含辛茹苦、来之不易的血汗钱的局促不安和花去这笔钱后将会收到“许多幸福”的激动兴奋的复杂心理刻画得惟妙惟肖、入木三分。手三次“按”的动作,又活画出华老拴胆小怕事,谨小慎为、生怕丢钱和垂垂不安的心理反应。“慌忙摸出”“却又不敢去接”的动作,既写出华老拴愚昧落后的一面,也显示出他忠厚善良的一面。总之,鲁迅先生通过对华老拴在“买药”时的手的动作的细致描写,活脱脱地画出华老拴复杂微妙,难以言状的内心世界。字里行间蕴含着作家强烈的“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思想情感。
   运用“画手”凸显人物的性格。《药》中的那个刽子手康大叔的出场就是如此:随着“一手交钱,一手交货”的吆喝,出现了康大叔那一双充满罪恶的黑手——“一只大手向他”摊着,一只手却撮着一个鲜红的馒头。这里犹如电影里的特写镜头,把这双罪恶的黑手放大,使得一个凶残粗野,贪婪无耻的刽子手形象一下突现在读着眼前。随着情节大发展,他见华老拴不敢接他的人血馒头,就焦急起来,便“抢过灯笼,一把撕下纸罩,裹了馒头,塞与老栓,一手抓过洋钱,捏一捏,转身去了。”这里,鲁迅一连用了“抢,扯、裹、塞、抓、捏”等系列手的动作,把康大叔这个刽子手的性格表现的分外鲜明。其中“抓”“捏”二字用的最为精彩,“抓”显出贪婪层度,生怕到手的钱飞掉,要急不可待的获取,显示出他粗野蛮横的流氓本质;一个“捏”字,可见其他的刁钻,只要洋钱到手,一捏便知数目,非常娴熟,表明他是经常干这行“买卖”的老手。鲁迅精心选用动词“画手”。刻画出康大叔这人的粗野,蛮横,贪婪,奸诈、无耻的性格特点。
   运用“画手”反映人物的遭遇。如《故乡》中写“我”回到阔别了二十多年的故乡,见到少年时代的好友闰土,发现闰土变化非常大,就是通过“画手”来表现的。见到闰土那双手,已经不是记忆中的“红活圆实”的手,而是“又粗又笨开裂,像松树皮了。”从“红活圆实”到“开裂的松树皮”,变化如此之大,形成强烈的对比对照,就形象的刻画出少年闰土这个活泼可爱的“小英雄”在生活艰难的磨砺中,变成“辛苦麻木”的“木偶人”了。二十多年的闰土遭受的痛苦折磨全部浓缩在一双搬饱风霜的手上。从而把批判的矛头指向了残酷压榨农民的封建主义。
   运用“画手”预示人物的命运。如《孔乙己》便是通过描绘他的手来预示其悲惨命运的。小说两次具体描写孔乙己到咸亨酒店买酒付钱的动作。第一次一边喊着要酒,一边“排”出九文大钱。而到后来一次,却是“从破衣里摸出四文大钱。”
   两次动作截然不同,“排出”的动作,固然有爱虚荣,摆阔气,故意炫耀的一面,但也表明他当时还是有几个钱子儿的,并非穷得叮当响。而“摸出”的动作则是表明他囊中羞涩,所剩无几了。从“排出”到“摸出”的变化,就暗示出孔乙己穷途潦倒已经是穷途末路了,更何况它满手是泥,用手走路来的呢?一个活生生的人,变成“四足”行走,惊人的“异化”,悲惨的厄运。鲁迅通过孔乙己手的描写,激发出人们对封建制度封建文化的无必憎恨。
   运用“画手”揭示人物的结局。如《祝福》的结尾便是如此。祥林嫂原先非常健壮,“手脚都粗大”“实在比男人还勤快”,本可以凭着自己的劳动来生存,然而封建文化和封建礼教两根大绳子牢牢套在她的脖子上,使她挣扎不得,逃脱不了。最后沦落得“一手提着竹篮,内中一个破碗,空的,一手拄着一根比她更长的竹竿,下端开裂,她分明已经是一个乞丐了……”作品通过祥林嫂被鲁四老爷赶走后手的形态描写,揭示出祥林嫂必将冻死在冰天雪地的悲惨结局。通过祥林嫂的手向封建礼教、封建道德做了有力的控诉。
   鲁迅先生还有许多写“手”的精彩妙笔,这里不再一一列举。鲁迅先生通过对“手的面貌”精雕细刻,对“手的表情”细致描摹,或表现人物心理,凸显人物性格,反映人物遭遇。预示人物命运,揭示人物结局,都是把笔触伸进了人物的心灵之处,画出了人物的灵魂,塑造出深刻、生动的人物形象,我们要真心学习鲁迅先生高妙的“画手”艺术,在写作中时时学习,反复体会,从而也写出我们笔下小说中的“那一个”人物来。

静夜霜

静夜霜 布衣

  • 1

    主题

  • 13

    帖子

  • 216

    积分

2021-06-20 12:35:27
作者对小说的赏析,散文的赏析及诗歌的赏析各有论述,给人很多启发。拜读作者大作,向作者学习了。
点评
2021-06-20 15:29:59
刘银科:多谢老师莅临高评!致礼!
2021-07-04 12:07:22
静夜霜:不敢妄称老师,以文友相称最好。拜读了您的大作,向您学习,共同进步和提高了。
小子君

小子君 布衣

  • 0

    主题

  • 5

    帖子

  • 468

    积分

2021-07-10 10:48:52
受教了,老师,最近在看《大学》,感触良多,想写点东西,可惜不知从何入手!
共1页 1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