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夜校 回复本帖
江山夜校

江山夜校 白丁

  • 74

    主题

  • 97

    帖子

  • 89

    积分

【江山夜校讲座】2021年第6讲:浅谈诗歌的形而上与形而下

2021-07-30 11:41:26

【江山夜校讲座】2021年第6讲:浅谈诗歌的“形而上”与“形而下”


 

                                                 主讲人/诗歌主编;绿叶红了

                                                  主持/夜校校长:云静水闲


简介:顾海祥,笔名绿叶红了。曾出版社签约诗人,作品散见刊物。曾在多个网站任职,给诗集、作家写过赏析文若干。除诗外,也喜欢散文与小说。

江山文集:https://www.vsread.com/space/myspace-53001.html
                                                                                    

★写在前面的话

艺术应该永远是一种形而下和形而上的结合体

最近,有诗歌爱好者问我,何为形而上?何为形而下?对此,我想说的是,如果深入地去理解形而上与形而下,就能帮助我们更好地去理解什么是诗歌,帮助我们去品读别人的诗歌并吸取养分,感受诗特有的意味和牵动我们心灵的节奏,也有助于自己在诗歌领域改善认知的缺陷,和培养自己超越性的思维模式等。

对于以下所讲,为了避免产生理论的乏味感,我会在讲到一定程度后,列举一些诗歌的实例来分析讲解。

 

★定义

三个关键字:“形”、“上”、“下”。

就本意来讲,形指形体,有形的物体,从而引申出物质。上(下)简单点说就是在……之上(下),“上”有超越的意味。哲学上,把形而上者称之“道”,把形而下者称之“器”。道在器上,而器则是道的载体。

形而上,作为一种思维的方式,是精神的追求,即超越事物的具体形象,思考深层次的东西。

    所谓形而上与形而下的结合;则是我们离不开形而下的器物基础,也离不开形而上的抽象和超越。

 

★误区

粗看定义,感觉并不复杂但是在诗歌领域对于形而上与形而下的理解存在着不少误区。

区别于传统的赞美(批判)诗,现代诗发展到当今,对于精神的追求,并非只是单纯的主观情感倾向。

诗,更多地意在呈现,而非自我表达,不要简单地理解为,诗在阐述某种意义。和哲学相通,可以说出的“道”不是真正的“道”。所以诗往往贵在那些说不出的话,那些难以言说的情感,而弦外之音、余音绕梁的说法,也是基于此。

形而的“上”与“下”并非只是简单的空间属性,因为超越本体的思维,所以上下也引申出表与里、实与虚等相对的概念。

上与下并非是单一的存在,在诗中是抽象的相对位置,上与下往往是并行的,由于视角的不同,上下就失去了绝对,不同的视角,可以让上下产生倒置。

 

★关于形而上与形而下概念的 延伸

◆神性、虚无

在诗歌的特有语境下,形而上与神性是同一种东西。而神性在某个诗歌场景内,神性与虚无也是同一种东西。诗人萧英杰提出海子作为现代诗杰出的代表,把汉语诗歌形而上的境界,引领到前所未有的高度。而对于海子的诗歌语言,萧英杰老师又道出了形而下的神性。形而上与形而下,看似相反的两个概念,在海子诗歌中为什么会同时提到。其实这并不矛盾,正如曾诗刊主编韩作荣老师所提到的,诗,有时只有彻底地形而下,才有了更好的形而上的升华。也就是说,为了更好地达到形而上的境界,我们要彻底的形而下的想象视角。

 

◆本体、目标体

为了更好地领会神性,读者可以引入了本体和目标体的概念。从本体走向目标体,则产生了神性的通道。简单点说就是留下了读者可以品读的思想空间,通过意境的传输,可以走向升华之“道”。反之,也可从道回到物之本身。在此举几个简单的例子。

在发现那些锁在针眼里的光线之后,男孩看到了母亲,密密麻麻的呼吸。(毛衣)从毛衣中,找到了针眼,从针眼(本体)到母亲的呼吸(目标体),这之间留给我们的或有着难以言说的情感疼痛,或有男孩洞穿心灵的思想醒悟,或有留给读者深刻的亲情思考等。这中间好比存在一段需要读者填充的思想“空白”,而这“空白”则体现出诗歌“灵魂”的可贵之处。

村庄里住着母亲和儿子/儿子静静地长大/母亲静静地注视//芦花丛中/村庄是一只白色的船/我妹妹叫芦花/我妹妹很美丽吗(海子关于村庄的诗句)。

从本体到目标体所产生的形而上的升华,可以把本体作为下,目标体作为上。村庄(下),母亲和儿子(上);视角转换,芦花(下)村庄(上),从村庄到船,从我的妹妹到芦花,视角的转移下,本体与目标体是不断变换的。通过整体语言神性的推动,母亲、儿子、芦花、船都与了村庄之间建立了想象的联系,而从局部上,妹妹与芦花之间也有想象的空间。从而我们会领会到,这里每一个物都有充沛的诗性意味。

有种特殊的情况,就是本体隐藏在文本中,通过读者关联想象所找到。

引申的例子:一些眼泪关在儿子的眼眶里(下),父亲也关在相框里(上)。(描写死去的父亲)这里的本体与目标体,不只是一个“物”了。

真正的好诗,一定是诗性充沛的,这个充沛指的就是诗的意境丰盈。无论是感性的表达还是智性的推动与神性的天助,最终都是为了创造一首浑然一体的诗歌。诗表面看是句子与句子的排列组合,其实更关键的是句子与句子相互激发着、推动着创造出来的诗境。这个诗境,是诗的每一个音节、每一个笔画共同完成的。当我们蓦然回首再看诗时,就会发现,语言消失了,而诗的丰沛意境诞生了。

 

◆意象、现象

知了一到夏天就叫(最初的现象)——我特别在意知了的叫声——缘由于那年爷爷在知了的叫声中死去,从而发现,知了对于我是一种特别的情感。

对我来说,知了的叫声,更多的是一种唤醒,所以每逢知了的声音来临,这个世界都充满爷爷的声音。

在这种现象和意象的独立性中,人们将自身对现象的情感处理划分为一种将现象推远为意象的成因,诗人许小然认为意象相对于现象的超越性是一种超越的美德。

在这种狭小、闭塞、又或许晦暗的循环论证中,我们捕捉到了一种人类常见的对于自身意志的赞美。

 

◆散文与诗歌的形而上与形而下

因为艺术应该永远是一种形而下和形而上的结合体,所以散文和诗歌都存在着形而下与形而上。那区别何在?讲两个主要的方面。

描写

作为一种表达方式,散文的描写和诗歌的描写虽然都是有赖于感官的共鸣,但是诗歌的描写是一种特有的描写,引入了“意象”一词,大多情况下,散文是多半直接诉诸于感官的作用,而诗歌意象则是以喻体为介质,达到求助于感官的呼应,所以,散文往往描写栩栩如生,美轮美奂,色彩鲜明,活灵活现,而诗歌描写含而不露,耐人寻味,意境深远,余味深长。

  散文的“器”与诗歌的“器”

相对于散文,诗歌的“器”  更象是鲜活的生命体,作为器和散文明显不同的是,内在有追求新的生产的诉求,诗歌由众多意象,融合成意境,前面讲到意象是现象的超越。

一些眼泪关在儿子的眼眶里,父亲也关在相框里。我们把这句话分析下,(儿子没有哭,儿子想哭哭不出来,儿子的眼泪将要流下来等)这些最初的现象,因为提炼与挖掘,才产生了具有超越性的意象,“一些眼泪关在儿子的眼眶里”,从眼泪到后来的父亲,明显有节奏的变化,诗歌的“器”因为存在思想的流动,感受的主次,有了上上下下的节奏,作为延伸,我一般会把物的“表”作为下,“里”作为上,或者“实”作为下,“虚”作为上,比如一个物体,只有从表面深入到内在,才能更接近于本质。

 

◆张力

承担虚无使诗歌更具有语言的张力。就诗歌本身而言,张力比哲学显得重要。

诗歌总是由“语象”组成的。所以“张力”首先存在于这些语象里。一个诗歌语象外延宽广,同时又具有内涵深邃的特质,那就是“张力”大的诗歌语象;反之,一个诗歌语象外延很窄且内涵浅显,那就是张力小的语象。审视一整首诗歌,诗的张力越大价值越高,张力越小越无价值。(外--上,内--下)

我们会经常会在诗歌评论中,提出用力过猛的说法,正是对张力理解的缺乏导致。很多作者习惯用伦理道德式或比喻式进入诗歌,庸俗的说教难以感动读者,用烂的比喻已成陈词滥调。而我们所缺乏的是通过接地气(与生活密切相关)的想象,完成自我的超越,完成神性的叙构。

墙上,父亲的目光在移动。这是一个人追忆父亲时的想象,父亲的目光移动,其实来自于自己目光(隐藏的本体)的移动。

 

◆无意义,有意义

诗歌提倡无意义写作,诗歌是有意义写作,关于有无意义,一直存在争论的声音。诗与生活紧密相关。于坚老师认为真正的生活是无意义的生活。诗人余秀华也提出过,人生无意义的类似观点。

关于意义,在哲学上的解释过于空洞,一般人很难读透,所以在此不想举出哲学上的论述,通过百库文库,可以找到详尽的答案。我个人认为关于诗歌的无意义写作,则是指让诗歌语言呈现“纯净”的状态(让语言回归本身),拒绝写成公式化,理论化(讲道理),拒绝写成心灵鸡汤,拒绝写成已有的描述,写成追忆那些有意义的年华(而是寻找失去的无意义时间)。所谓的无意义,其实它的意义在于,让读者发“寻找”的力量,更多地有了一种生活的发掘与体验。无意义就像一种相对的空白,是让人找到那种可以填充的空白。空白处显出灵魂的高贵,正基于此。

在精神领域,我们追求寻找所经历存在之外的“存在”,所有已有的存在则是无意义的,它必须通过超越,才能获得价值空间!

 

◆形而下的神性

    我们对于神性的理解,因为错误的解读,容易弄成“天书”式写作,语言过于追求神性的空洞与隐藏的“陷阱”设置读者的阅读障碍。诗歌的神性,应是生活的提炼发掘。

诗歌的语言,其实不在于你写啥,而在于你的“啥”中,能读出“啥”。往往真正的大师却能用极“简”之语写出“大深”之道,所以好多余味深长的诗是非常接地气的。

    所谓形而下的神性,则是我们越深入事物的内部,越接近所要抵达的本质。这里的内部,有实的成分,而诗歌中我们走入更多的却是虚的成分。

    由于诗歌来源于发现,则自然少不了真诚。 诗歌是语言的艺术,我一直认为,修辞并不足以抵达神性。

   诗歌不要指望仅凭借修辞就能抵达神性。

  也就是说,诗歌不能仅借语言技巧抵达诗歌本质。如果诗人缺乏内在神性体验,再精妙的修辞,也不足以让诗歌抵达神性。

    神性本身并不排斥修辞。

    神性与语言并不冲突,而是以诗歌为载体和谐完美地融为了一体。

 

◆情境

形而上的行方式,是一种“形”渐渐推远的行为。与情境有相通之处。

△“形真”

形而上,从“形”出发。

形真,就是给人提供一个真实的世界,在眼前展现一个活生生的、可观、可闻、可触摸、可与之对话的多彩世界。让人真正地认识周围世界,感悟生活,将内容与生活的真实相沟通、相融合,让人在感受“真”、领悟“真”中长大。

△“情切”

在向“上”的过程中,无论是现代诗中的释放情感,还是隐藏和规避情感,始终包含情感的成分。

情切,正是抓住了促进人发展的动因--情感。,情感不仅仅作为手段,并作为一种指引的目的,促使人的情感参与认知活动,充分地调动了人“学习”(对于作者和读者来说,都有探索发现的必要)的主动性。

△“意远”

“情境”而不取“情景”,其原因就在于“情境”要具有一定的深度与广度。可以把人带入作者创作时所处的或知识产生的情境之中,使创设的情境意境广远,同时也拓展了广阔的思维空间。

△“理寓其中”

形真、情切、意远这三者融成一个整体,其命脉便是内涵的理念。“理寓其中”正是从含蕴的理念出发。“理寓其中”的特点,决定了人获得的理念,是伴随着形象与情感的。

 

◆起伏不平的节奏 

    诗歌正是由于存在“上”与“下”存在的关系,所以诗歌语言埋藏着一种交替进行的形而上和形而下的节奏。诗中的文字是对音乐的模仿,则就好解释了。所以经常会有人提出这样的说法,你写的诗语言太平了,这里的“平”就是诗语言缺乏节奏的变化。

对于起伏,我想到了心跳,由心跳可以联系到呼吸。所以真正的诗,存在抵达心灵的脉动,有提供养份的呼吸。由此得出,诗语言是活着的语言,它的价值来自于充满未知的活着,所以超越一词在我的感受中有了“未来”的味道,所以诗语言,永远是向前(上)走的,我们不确定我们经历什么,才有了灵感的极致追求。

当我们回过头来想想有前辈所提出的,活着就是意义,这里的活着,是未知(未来)式,这也验证了,诗不能停留在已有的临摹。


★品读一首完整的诗

我们来看刘年老师的一首诗。


清水寺 

妓女的女儿,没有成为妓女

而是成了尼姑

在山上修行,后来寺庙

变成了景区,收门票了

她便到偏僻的清水寺继续修行

她算命准得惊人

连我在广东打过工

失去过女友都能算出来


到了清水寺

才知道这里也开始收门票了

两个检票员和两个保安

知道几年前有过这么一个人

却不知道她去了何方

 

出门的时候,月亮刚落下去

回去的时候,太阳又要落了

银币一样的月亮,金币一样的夕阳

让大地,看起来像一个

总也装不满的功德箱


为了更好地理解这首,我连续读了很多遍。

题目:清水寺,寺在其外,清水在其内。正文,非常客观纯净的口吻,语言上并没有强加的倾向感。

妓女的女儿,没有成为妓女

而是成了尼姑

妓女(下),因为没有成为妓女,所以女儿(上)。

妓女(下)——女儿——尼姑(上)

结合全文以及题目核心,“清水”住在寺内,尼姑“出生”于女人的肚子里,女人(肉身),而上山的尼姑(求“道”)。


在山上修行,后来寺庙

变成了景区,收门票了

她便到偏僻的清水寺继续修行

她算命准得惊人

连我在广东打过工

失去过女友都能算出来

去山上(向上)修行,因为门票的出现,离开了山,到了(偏僻的)清水寺。

山下(隐藏的本体,下)——山上(目标体,因为门票打扰了“清净”,从而目标体完成了转化,成为本体)——清水寺(上)

对于清水寺的修饰,“偏僻”作为形容词,如仔细体会,会发现有一种“寻找”的牵引,清水寺,用心之人即可真正抵达。

在一方净土,清水寺里,尼姑似乎一眼就洞察俗世之人,她能看到人们所得到的,也能看到人们所失去的。这里的算命情节,更多的是一种看破尘世的象征。

 

到了清水寺

才知道这里也开始收门票了

两个检票员和两个保安

知道几年前有过这么一个人

却不知道她去了何方

当清水寺,也受到金钱的“腐蚀”,收了门票的清水寺就不是真正的目标体,清水寺(下)——没有找到的地方(上,“清水”不只是在寺里)。

这节,特意引入了检票员和保安,不管是遵守钱规,还是维护秩序,他们注定找不到真正的“她”,就像有些人找不到通向她的“道”,找不到灵魂的归处。

 

出门的时候,月亮刚落下去

回去的时候,太阳又要落了

银币一样的月亮,金币一样的夕阳

让大地,看起来像一个

总也装不满的功德箱

 

如果把前几节作为“下”,这节就是指引的“上”,就像大器晚成的功德箱,它究竟能装下什么,是金币一样的太阳,还是银币一样的月亮?众物皆平等,只是有人睡,有人选择醒着。

那个消失的女儿,是走向暗道,还是走向光明,全靠读者心的指引。我在想,她就像我们脚下的大地,如此接近,但为何没有听清她饱满的心跳。

寺,是不是因为她,才有了清水,而整个大地提炼的功德箱,只有真正抵达,才能不断填充,永远装不满的虚空。

在功德箱面前,完成了从物质走向精神的洗礼!

 

★回过头来看刘年老师的这首诗,再强调几点。

1.“形”皆等

对于诗作者来言,自然界的一切物并没有大小好坏之分,一切都是平等的。

 

2.让形之“物”说话,而不是听你说话

这里的“说话”,前者大于后者,前者的说话,有再生成的功能。对于写诗之人,是站在自己的诗外的,换句话说,千万不要把诗写成总结文,解释诠释文,只是回忆再现文,情感纪念文,这些把话都讲完了,也就是一切都装满了,那诗意的空间就没有了。

 

3.“真”

这里的“真”,是真真切切的“真”,真诚的“真”。

刘年老师的这首诗,诗中的内容,对于“是否发生过”这一要素,未必是真实存在的,而是通过大多的社会现象,想象,形象加工,从生活原型提炼发掘的产物。

真,离不开生活的本真。

全诗,并没有华丽的辞藻粉饰,很有限的形容词,也显了意的流动性,而不是让物固定化。

所以诗可以有技巧,但一切技巧,都是对真诚的检验。

4.写诗之人,进入的是情境,而不是情景

从内涵看,情境与情景,前者包容量较大,内涵更丰富,常常处于动态,具有过程性,而后者仅仅是问题的一个背景素材。就来源看,后者一般是化学问题的现实生活素材,而前者除了可以来自现实生活外,也可以来源于化学自身和探究中引发的新的情境,即化学情境并不局限于现实生活素材。一个好的化学情境,应该是有鲜明的目标指向,能融为一体,具有内驱力,并使具有自我生长性的立体的环境。

5.诗之人,不要因为自己读出了什么,而轻易否定别人读诗得出的答案

6.形式远小于内容,不要在乎这是怎样的诗,我们真正在乎的应是,写出来东西能给出什么“新鲜”的内(内在)容(包容)。

 

结束语:

我只是一个极为普通的诗歌爱好者。个人觉得,诗对于我们来说,永远处于“未来”式,只有付出我们的真心,在生活中不断思考,探索,提炼,发掘,总有许多值得留下的东西,进入我们的视野,通过联想,想象,艺术加工,留下美妙的诗行。今天所讲只是诗歌浩瀚海洋中极少的一部分,作为个人心得,也是一次和大家一起学习的过程,希望通过江山平台,认识更多热爱诗歌的朋友,一起学习,一起探讨,一起在诗歌道路上,永无止境地向前(上)。最后,感谢淡雅晓荷社团,感谢何叶社长的厚爱,感谢江山文学网给我提供的平台,感谢众多诗友文友的支持帮助。所讲不当之处,敬请指正!谢谢!

                        

                淡雅晓荷社团:https://www.vsread.com/assn/st-637.html


总结语:今晚绿叶红了老师给大家奉献了一堂精彩的讲座,虽说是“浅谈”,却谈得具体,谈得生动,谈得“精”、谈得“准”,把诗歌的“形而上”和“形而下”诠释得淋漓尽致。最大的亮点是理论和“实践”相结合,使讲座有了“形”也有了“魂”。
李睿

李睿 布衣

  • 23

    主题

  • 156

    帖子

  • 117

    积分

2021-08-01 21:37:58
绿叶老师不仅诗写的好,讲座也是那么精彩!为绿叶老师点赞!
点评
2021-08-02 08:00:34
绿叶红了:感谢朋友的一直支持关注!
何叶

何叶 探花

  • 137

    主题

  • 1200

    帖子

  • 16625

    积分

2021-08-01 21:41:53
嗯,非常棒!绿叶老师不光诗歌写得好,讲座也如此棒!编按更是锦上添花。学习绿叶老师讲课。辛苦了!
千骑卷平冈

千骑卷平冈 秀才

  • 1

    主题

  • 35

    帖子

  • 2641

    积分

2021-08-01 21:42:45
绿叶老师真的很有才华。
点评
2021-08-02 08:02:31
绿叶红了:感谢老师的支持关注!
陌小雨

陌小雨 举人

  • 11

    主题

  • 53

    帖子

  • 3878

    积分

2021-08-01 21:43:34
绿叶老师的讲解非常有味,讲解生动到位。为绿叶老师点赞,向绿叶老师学习,加油!
点评
2021-08-02 23:09:03
绿叶红了:为老师在社团的辛勤付出点赞!
前进

前进 秀才

  • 6

    主题

  • 69

    帖子

  • 2950

    积分

2021-08-01 21:50:55
讲与写作双双棒!赞赞赞!!! 欣赏学习,问好老师!
点评
2021-08-02 23:10:07
绿叶红了:感谢文友的支持厚爱,敬茶!
萧垦

萧垦 举人

  • 0

    主题

  • 44

    帖子

  • 3077

    积分

2021-08-01 22:06:57
老师诗写得好,讲得好,受益匪浅。
点评
2021-08-02 23:17:40
绿叶红了:感谢一直以来的陪伴关注,感谢一路有你!
张福洲

张福洲 秀才

  • 12

    主题

  • 155

    帖子

  • 1218

    积分

2021-08-01 22:10:08
在江山文学网里 遇见了现代派诗人——绿叶 他的每一首诗歌 都让人爱不释手 日月星辰中 濡染着生活的苦辣酸甜 诗歌王国里 他是“绿叶” 也是“红花”…… 潜心聆听了绿叶老师的讲座 深深沉迷于他的诗歌世界 祝愿绿叶老师叠彩不断 顺致夏安
点评
2021-08-02 23:11:36
绿叶红了:感谢一直以来的支持关注!感谢老师的真诚留评!
前进

前进 秀才

  • 6

    主题

  • 69

    帖子

  • 2950

    积分

2021-08-01 22:25:09
讲座与诗歌写的双双棒!赞赞赞!!! 欣赏学习,问好老师!
点评
2021-08-02 23:14:21
绿叶红了:感谢一直以来的陪伴关注!
绿叶红了

绿叶红了 举人

  • 49

    主题

  • 356

    帖子

  • 4811

    积分

2021-08-02 07:56:08
感谢所有文友的支持,感谢江山领导,感谢夜校校长的辛勤付出!
叶华君

叶华君 进士

  • 68

    主题

  • 574

    帖子

  • 10146

    积分

2021-08-02 09:25:24
绿叶老师对诗歌鉴赏和创作已经到了一个高度,他分享的经验值得我们学习。给绿叶老师点赞,辛苦了。
点评
2021-08-02 23:15:48
绿叶红了:感谢一直以来的陪伴关注,感谢一路有你!
一路顺风

一路顺风 童生

  • 0

    主题

  • 19

    帖子

  • 674

    积分

2021-08-02 11:09:47
读了绿叶老师的文章,讲的太好了,学习了,受益匪浅,希望绿叶老师多一些这样的讲座!
点评
2021-08-02 23:13:07
绿叶红了:感谢一直以来的支持关注!
紫檀木

紫檀木 童生

  • 7

    主题

  • 357

    帖子

  • 960

    积分

2021-09-04 22:31:43
绿叶红了老师的这篇诗歌讲座也讲得生动具体,浅入深进,很具启发性!
共1页 1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