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晓荷】刘顺和王妍(小说)
刘顺和王研是一个村的,从小就一起长大。
上小学的时候,他们俩还在一个班,并且一直是同桌。其实他们俩能同桌也是有原因的,刘顺成绩好,王研成绩差,班主任总是希望成绩好的能带动成绩差的。他们俩同村,比较熟悉,老师认定他们俩能成为好的学习搭子,就这样,他们俩硬是同桌了五年。
学习是讲天分的,刘顺成绩一直很好。别人也没有看到他怎么认真,如何刻苦。老师还唠叨,说他还有些吊儿郎当,但是,每到大的考试,如期中或期末的测试,刘顺总能考个好的成绩。王研则是另外一种情况,学习也很认真,课堂里也很活跃,经常把手举得高高的,成绩却一直都不理想。
他们俩是同桌,刘顺深受其苦。王研虽然是女生,却异常的顽劣。本来就实在的刘顺成了她的一个玩偶。说起来也很奇怪,王妍总是对刘顺耳垂上的那点小肥肉感兴趣,经常没事就捏刘顺耳垂上的那点肉,她觉得那样很好玩,她捏得很轻,不痛也不痒,与其说是捏,还不如说是轻轻地碰一下。但是,刘顺很不喜欢这样,说了她很多次,王妍全然不当回事。刘顺几次大动肝火,每次只能好几天,几天后,王妍依然如故。刘顺向老师告状,老师却是笑嘻嘻地把王妍批评一顿,王妍也是笑嘻嘻地挨了一顿批评,事后一切照旧。刘顺哭笑不得,王妍是女生,总不能动手去打她吧,只得忍受王妍的恶作剧。再后来,习惯了,也觉得捏一下也没有什么不好。于是,捏耳朵根根成了他们俩之间特殊的一种沟通方式,也成了刘顺小学阶段噩梦和美好并存的回忆。
上初中了,刘顺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县城的中学;王妍成绩一般般,只能是留在当地农村读书。
青春期的刘顺和王妍再也不能像小学时候那样随便,这让刘顺开始怀念小时候的美好时光。在县城读书的刘顺只有在假期才能回老家。知道刘顺回来了,王妍也想来刘顺家看看,但总是要找点借口。在刘顺的眼里,王妍不再是令人讨厌的淘气鬼,而是慢慢地变成自己时刻想见到的那个人。刘顺一回到家,也总是找点理由去看王妍。刘顺平时要管王妍的父母叫伯伯和伯母。出去读了一段时间的书,回到老家,去看望一下伯伯和伯母,倒也是顺利成章的事情。
刘顺读书很争气,高考的时候,考上他们省城里最好的大学,他也成立村里第一个大学生。让村里的人羡慕不已,刘顺的父母也因此感到很满意。
王妍觉得刘顺要飞走了,顾不得面子,硬是展开了大胆的追求。在大学里,也有很多女孩追过刘顺,但是刘顺都没动心,在他的意识里,只有王妍才是自己真正喜欢的那种。
就在他们俩悄悄的进行恋爱的时候,发生一件对于他们俩很不利的事情。刘顺的哥哥和王研的姐姐结婚了。
刘顺家是三姊妹,上面有个哥哥和姐姐;王妍家是三朵金花。这两家人本来就来往密切,又是紧邻,刘顺的哥哥和王妍的姐姐年龄也差不多,男大当婚女大当嫁,村里人经常看到他们俩在一起干活,如是就有人笑话他们。双方的父母都觉得相互之间都很了解,也算是门当户对,都同意了这门子亲事。没有想到,这笑话竟然还成真了。
刘顺家在当地也算是有头有脸的家庭,他哥哥和王妍的姐姐结婚的那天,大摆宴席,请了很多人,场面宏大。上下邻居都羡慕不已,都觉得刘家找了个好的儿媳妇,王家的丫头也是放到了一个好人家。都夸这门亲事是天造地设。
哥哥和姐姐的婚礼热闹,气派,喜庆,却在刘顺和王妍的心里散了一把盐。他们俩都感到,这可能会成为他们之间的障碍。
刘顺很快就大学毕业了,毕业后被分到省城一个锂盐厂工作。
他们俩的关系已经不能再处于秘密状态了,必须要告诉父母了。当刘顺把自己的想法说出来的时候,不出所料,全家一致反对,特别是自己已经出嫁的姐姐,极力反对,还当着弟弟面,一把鼻涕一把泪地哭了起来,真是恨不得把他咬碎了吃。
其实,这也不能怪其父母,他们反对自有他们的理由:第一条,他们两家已经是亲家,他们的哥哥姐姐已经结婚,他们俩再结婚,算是亲上加亲,但是亲戚的范围就变小了,对于两个家庭来说,其实都不是好事;第二条,很重要的一条,刘顺已经上了大学,大学毕业后就是有工作的人,怎么也要找个有工作的,不能再找一个农村人了,那已经不是门当户对了。
特别是刘顺的姐姐极为不愿意,威胁着刘顺要断亲。对自己一向都很好的姐姐和自己大吵了一架,刘顺也感到压力山大。
这毕竟已经是二十世纪的九十年代了,刘顺也曾经试图说服自己,要放下这一段感情。但是每次面对着王研的时候,他自己就自动投降了,他怎么也说服了自己,刘顺坚持了自己的意见。
刘顺和王妍顺结婚了。但是,他们的婚礼没有鲜花,没有掌声,没有亲友的祝福,更没有像样的宴席。双方的父母在一起象征性地吃了一次饭,大家都吃的莫名奇妙,吃得肚子都胀胀的,那里面全是气体。在当地的农村,这也是极为少见的。左右邻居都感到很惊讶。
但是,不管怎么说,他们结婚了,不过他们俩的结婚和私奔没有什么区别。
婚后,他们很快就有了自己的孩子,一个男孩。他们的婚姻生活是幸福的,但是王妍内心有一种说不出的愧疚,她觉得是自己连累了刘顺,刘顺本来应该有更好的前程,但是因为自己,因为自己的爱,刘顺放弃了很多,牺牲了很多。
父母的态度深深地刺激着王妍,婚后的王妍一面照顾自己的家庭,一边却在发奋地寻找工作。因为她知道,公公婆婆之所以不同意,不高兴,最最主要的是她自己是没有工作的人。
王妍暗下决心,自己一定要做出一个样子给公公婆婆看看。她开始尝试着创业。在孩子还只有一岁的时候,她就尝试去卖鞋。后来卖鞋的生意越来越不好做了,她就去农贸市场卖菜。但是卖菜的生意要起得早,家里孩子还需要照顾,没有办法,只得终止。
王妍意识自己还是应该找一份正式工作。她文化基础差,在城市不好找工作。一个偶然的机会,她看到一家幼儿园在招生活老师,她觉得自己应该可以胜任,于是就去应聘,她成功地获得了这一份工作,心里高兴极了。
在幼儿园,她干得很好,深得大家的好评。王妍很羡慕幼儿园的教学老师,她盼望着自己有一天也能像她们一样带着小孩唱呀跳呀的。
回到家里,王妍把自己的想法说给刘顺听。刘顺告诉,要想成为幼教的老师,必须要通过考试,并接受专业的训练,才有可能。刘顺帮她介绍了一个学校,动员她去考试。考试对于王妍来说,似乎成了一个门槛。刘顺告诉她,要树立自己的信心。每次回到家里,还经常辅导王妍学习。他们俩感觉又回到了小学时代,不同的是,现在他们都懂事了,特别是王妍,已经知道学习的重要性了,进步很快,经过了生活的锤炼,王研已经不再是那个只搞恶作剧的小女孩了。
经过两次考试,王研成功考入那个学校,不久就成为了一名正式的幼儿园老师。王妍很珍惜这个工作,不管怎么说,现在也是有正式工作的人了,感觉已经完成了一次蜕变。
王妍也发现了,父母的态度也在悄悄地发生变化。其实不只是父母的态度变了,村里人看她的目光也都慢慢地变了。
刘顺的国营锂盐厂的效益却是越来越差,最后,大部分职工都采用了买断的形式,刘顺也不例外,这样刘顺实际上也就失业了,现在他必须靠自己打拼了。
相比自己的丈夫,王妍的工作倒还显得稳定,时间固定,还有休息日,有寒暑假。虽然工资不高,但是稳定。此时的王妍已经变成幼儿园的骨干老师。
离开国营锂盐厂,刘顺感到很失落。学习好,成绩好,考上大学的那种优越感一下子荡然无存。刘顺甚至不知道自己能做什么。
看到失去了工作,失去信心的刘顺,王妍很心痛。她也知道,自己丈夫的特点就是爱学习,爱钻研,但是在为人处世方面则显得有些欠缺。她耐心地开导他,要他利用自己所学的知识重新开始。还说,别人能做的他也能做到。
刘顺觉得妻子说得有道理,自己四肢健全,正值黄金年龄,没有理由悲观。他觉得摆在自己面前的路也只有自己创业了。
刘顺看到自己的几个同学开农资公司挣了不少钱,他也开了一个农资公司,结果由于自己并不懂行,不但没有挣到钱,反而是亏了不少。
王妍以自己的经历现身说法,劝说丈夫不要失去自信。
经过一段时间的思考,刘顺觉得自己还是应该先去给别人打工,学习一些经验。通过朋友的介绍,他去了一家医疗器械公司当业务员。在这家公司干了一年后,他鼓起勇气,提出辞职,自己开了一家类似的医疗器械的公司,有了一定经验,又具有实干精神,能吃苦,公司很快就有了起色。
五年后,公司走上了正规,雇了五、六个人,每年都能盈利。刘顺觉得,是王研帮自己能从困境走出来。
一天,刘顺洗完澡,突然觉得全身都很不舒服,躺倒在沙发上,幸好王妍在家,马上打了120,送到最近的一家三甲医院,经过医生的诊断,是刘顺脑子里有个血管瘤,需要进行开颅手术。
王妍在医院系统也没有什么熟人,只能是听医院的安排。手术做的很顺利,但是一个月过去了,刘顺依然还处在昏迷状态。医院建议再进行一次手术,这次手术主要目的是排除颅腔内积水。第二次手术过去了半个月,刘顺还处在昏迷状态。医院的医生建议他转到专业的脑科医院进行治疗。王妍听从了医院的建议,转入省脑科医院。脑科医院进行了保守的康复性治疗,刘顺似乎有些好转,但还是处于昏迷的状态。
长时间的治疗,使得王妍用尽了自己的假期,也用尽了医疗保险的钱。刘顺却还处于昏迷的状态,还是没有真正的醒来。
王妍既要自己上班,还要抽时间去照顾刘顺,家里的小孩也还需要她照顾,生活的重担一下压在她并不结实的肩膀上。
看着躺在床上的刘顺,王妍百感交集,她情不自禁地去摸了摸刘顺的耳垂,她多么希望此时的刘顺能给她发上一顿脾气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