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星月】六月鸭(散文)
小的时候,家中清贫,我们小孩子放学后或者节假日,回到家里是要帮助家里干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活或者农活的。比如,放牛、放鹅、放鸭子等。放牛、放鹅都比较容易,最难放的就是鸭子了。小的时候养的麻鸭,身材娇小灵活,很难把它们赶上路。往往还没有赶到放牧的目的地呢,它们中途就跑到池塘里或者路旁的秧田里,再也不上来了。池塘里没有太多的食物,秧田里如果秧苗刚插上,鸭子是不能下去的,因为鸭子放牧时会把没有扎根的秧苗爬掉。但如果耐心地赶几次,教上了路,以后再赶去放牧就容易多了。
虽然成年的麻鸭很野,但它们小时候也是很呆萌可爱的。扁扁的黄色或者黑色小嘴,身上是麻花的绒毛,黄色的小脚掌,小黑豆一样晶亮的眼睛,“加加加”地叫着。小时候,每到农历四月份的时候,母亲都会去街上抓一些小鸭苗回来养。这时,天气已经很热了,油菜已经开始收割。收割过后的油菜田要灌水翻犁过来。父亲役使老水牛翻犁油菜茬田的时候,会把抓回来养了一段时间的小鸭子用一个竹篮给拎到水田里放牧。
那些可爱的小家伙在水田里跑得可欢了,一会儿在深水区游泳,一会儿又跑到刚翻犁过来的泥土上。刚翻犁过来的油菜田,会有很多的蚯蚓和和小虫子,它们都是小鸭子们的美味。只要把这些小家伙放到水田里,它们就如鱼得水,那扁扁的小嘴就会一刻不停地找吃的。直到它们的肚子吃饱了,才会找个高燥的地方卧着休息一会儿。
放完了油菜田,刚插过秧苗的水田小鸭子是不能下去放牧的,因为秧苗还没有扎根。这时,就要赶到池塘里或者小河沟里放牧了,池塘和小河沟里的小鱼小虾、螺蛳等也是小鸭子的美味。等到小麦割过之后又可以放麦茬田了,麦茬田和油菜田一样,也有小鸭子爱吃的蚯蚓和小虫子等。
油菜和小麦都收割完了,田野里是一片绿油油的秧苗,大地就像铺了一张绿色的毯子。这时,你走在田埂上,常常能听到秧田里有“啪啪啪”的水声,那是秧田里的鸭子在放牧。
端午节过后,田野里的秧苗已经生长得很茂盛了,老天也会经常下雨,水资源充沛。这时,水田里的小鱼小虾也多,杂草也多。我的父母和乡亲们很有智慧,把已经养得半大的鸭子赶到秧田里放牧。秧田里的小鱼小虾和杂草都是鸭子们的食物,这样养鸭不仅节约了饲料成本,也帮秧田除了草。如果没有这些鸭子放牧,秧田里的杂草就需要花很多的人工去除。
盼啊盼啊,终于等到了农历六月,小鸭子已经长成大鸭子了。这时,在全家人齐心协力的努力下,当初的小雏鸭已养成了有三四斤重的成鸭了。我们当地有过六月六的习俗,每年的六月六,我们家都会杀一只鸭子吃,不仅是为了庆祝节日,也是犒劳全家老少半年来的辛苦。
现在回想起来,那时自己家养的鸭子,按照现在的说法,是真正的纯绿色无公害生态养殖。在整个养殖的过程中是不会喂一点饲料和添加剂的,所以味道特别鲜美,自己吃着也放心。
如今,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现在的乡村社区越来越像城市社区了,我家已经很多年没有养过鸭子了。现在想吃鸭子,只有去农贸市场或者超市购买,有时,也会从卤味店买些卤鸭吃。只是感觉现在买的鸭子吃起来,再也没有小时候自己家养的鸭子那么的美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