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逝水流年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流年】只要你学,我们就一直供(散文)

精品 【流年】只要你学,我们就一直供(散文)


作者:平淡是真 探花,13436.5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1035发表时间:2024-06-29 17:10:09

拿到研究生录取通知书和穿上学士服参加毕业典礼的树,脸上的笑容,像极了窗外盛开的仙人球花。母亲看到了,说父亲有灵,在他离开三年后,仍能感知到家里的喜事,不善言辞的他,就用逢喜盛开的花儿,来表达内心的欢喜。阳光下也好,风雨中也好,高擎着淡紫色的花朵,轻轻摆动。
   树是我们大家族中唯一的中医学生,五年本科的毕业,意味着三年研究生学习生活的开始,这是“5+3”一体化培养的优势所在。虽说少了考研这一场淬火般的历练,但可以将心沉入医疗教学一线,潜心修学,也是一个医学生的使命担当。
   从五年前,他执着坚定选择中医学开始,他就总是能听到我们一句叮咛:别人吃饭可以靠机遇,你只能靠本事,你的本事是别人的生命,不能有一丝一毫的差错。我们还总承诺:只要你愿意学,我们就一直供。别看我当初哭天抹泪阻止你,但现在我们可是你选择的最坚定的支持者。树会从中感觉到压力还是动力呢?我想,应该是二者皆而有之。这亦是我们想给予他的鼓舞和鞭策。这个世界上,从没有平白无故的得到,也不会有哪怕一步白走的路。这一句“我们会一直供”的承诺,是发自肺腑的,也是我们两个家族共同的传承。
   树爸的求学之路,在树爷爷的描述里,很是简单:只要孩子们想上学,那么我就是砸锅卖铁也要供。树爸就读的,是当年可以改变农村孩子命运的小中专,树姑姑也通过上医专,学护理,跳出了农门。树爷爷的三个孩子中,供出来两个,这在同时代的村里,绝对是数得着的。
   干了几年的小厂子,最大的盈利,就是供出来一个中专生,还留在城里上班;卖了几年鸡蛋,最好的回报,就是供出来一个大专生,也留在城里的医院上班。树爷爷谈及经营过的两个小买卖,总是语气傲娇地这样说。至于其中细节,他就不多说了。我却记得,他养鸡时,为了比批发的多卖一点钱,自己做主买了一辆电动三轮,今天去这几个村子,明天去那几个;为了鸡蛋的品质更好一些,他和树奶奶定期粉棒子,自制饲料。体重刚过百多斤的他,双手提起近一百斤的饲料,倾倒到小推车上,从不说累。卖鸡蛋时,他还曾不小心翻过车,更不说寒冬盛夏风里来雨中去的辛劳。树奶奶会像告状一样与我们抱怨,树爷爷则应一句:没事的,咱家鸡蛋品质好,我常去的村子都成了我的老主顾,我去了一咋呼(方言:吆喝),就都端着盆出来等。
   他就是用这一股子坚韧,来跟孩子们传递着他供孩子们上学的决心。
   树姥爷病重时,树舅舅将一套精致的英雄钢笔送到病房,树姥爷拿着没有灌墨水的钢笔,作势在化验单上写了几个字。他又重念叨起,他还在上学时,跟我爷爷讨要一支钢笔的过往,是那种沾墨水的钢笔。他看到别的同学有,就特别想要,但以一己之力,养着八个孩子的爷爷,又怎会同意这个酷爱学习的孩子的乞求呢?在那个饿不死是家庭第一要务的年代,学习本身就是奢侈的事。爷爷好似是为安抚父亲的失落,总是跟他说:等你下了高小,就跟着我“拉抽屉”吧。爷爷也会说很多他拉抽屉的过往。拉抽屉是山东方言,意为学中医。在学校学不到的遗憾,就回到家里,我用手把手带,倾囊相授来弥补吧!又可以医术有所传承,更可以凭此安身立命,是爷爷对孩子能做的最大护佑。可惜,爷爷英年早逝,出了学校的父亲再没有机会学到医术。
   也是到现在,我才后知后觉地读懂,当年我考上中专时,父亲高兴得喝醉,是一场什么样的心理历程。为了让我能吃得好一些,他更是在原本供养我和妹妹就很艰难的生活费中,拿出来时年很巨大的资金,来酱牛肉、炸带鱼给我。为了让我吃久一些,他故意放了很多盐。我在异乡的宿舍里,会忍不住吐槽“打死卖盐的了”。多年后与小妹说及,小妹不服气地说:你的是带鱼肚子,我们可吃的是头和尾巴,也是一样的咸呢!
   当得知树选了中医后,树姥爷特别开心,他说,咱家的医术确实没有机会得以传承了,但一颗仁心的传承,更为珍贵。树姥爷最后一次出远门,就是去了树的大学,他还特意在校门口合影留念!
   树姥爷走了三年多了,他所生活过的影子也一点点地小了。但他种的花,却总在特殊的时刻绽放!与鲁西北那个老院里的笨槐一样,是一种默默且温情的存在。我总想,若父亲还在,也会和我想的一样,只要孩子们肯读,就会一直供。
   本硕转段时,树选了研究生导师,确定了中西医结合的骨伤科为未来发展方向。我或者身边的亲朋遇到与之相关的问题,我会即时传递给树。树会用自己的所学来做初步的解答,然后再在跟诊的过程中,去观察、记录,去提问,去寻找答案。休假时,我们会争着抢着当“小白鼠”,发自肺腑地鼓励他:不用害怕,扎!在感受到针灸的神奇疗效后,会一起感慨:得济了。
   树的爷爷奶奶、姥姥都会有一些老年病,遇到服药困惑后,会向树发出求助信号。收到信号的树,会化身贴心医学小卫士,用最简单质朴的话语,化解他们的服药误区。别说,这几位老人家,都成了他的忠实粉丝。
   学医的苦和累,是不必言说的。偶尔闲下来,我总是会问及他对未来的规划。他说,转段到研究生,就像高中时,搬家到高三楼,不用家长、老师多说,就会有一种危机感。当年的危机感来自于大学的去向。当下的危机感,则与就业安家有密切的关联。未来三年要走的路,已然显现,三年后呢?是求职还是求学。求职和求学两条路的差异,他考虑的比我们更具象,也会有茫然、纠结和犹豫。
   我说:近期的计划要逐步去落实,远期的规划也要有一个方向,太过安逸的生活会容易沉沦和迷失,还是有所求,才会让每一天都因为有所追逐而元气满满。比如我到这个年龄了,还在单位升级打妖怪;你爸刚换新单位,也没乐享其成,而是勇敢地改制,共克时艰。连你姥姥都在姥爷生病时,就接手成了“锅台转”(方言:做饭);你的姨妈们勇闯陌生的工作领域,从无到有地学;你的姑姑过了重要的资格考试,刚刚被聘为护师,有了竞选护士长的资格;连姑姑家的小妹妹,画画还得了区里比赛的三等奖,这些可不是别人家的事,都是咱一家人的现在进行时呢!话说多少都没用,重点还是回到第一句,你做什么选择,我们都支持;我只要肯学,我们就会一直供。在学校里的学习,就像扎根,越难,根扎得越深,将来到了社会上,才会不惧风雨,才能活出自己的一树浓阴。
   我们也好大树底下好乘凉不是。树爸一句话,弄得我们哈哈大笑。树追问:这不是当年我老妈设计论坛图标,原本是一棵大树,大树下护着一棵小树,然后论坛的下雨天叔叔说这图标不合理,大树下的小树长不大,见不到阳光,经不起风雨。看,我成了大树了,你们倒想乘凉了。
   没毛病呀,你走多远,飞多高,都是我们的孩子,我们这些家人,就是你的羽翼,你的臂膀,我们有能力时,给你助力,我们老了,自然要你反哺。所谓爱,就是这样传承的。树爸一席话,得到了树的认可。他说,放心,我不会辜负你们的期许,我们一起加油!
   这加油声,《本草纲目》《黄帝内经》《伤寒论》听到了,欣欣然探出了头,学我,学我……

共 2755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树是作者大家族中唯一的中医学生,从五年前,他执着坚定地选择中医学开始,无论父母,还是爷爷、姥爷,都给予了他巨大的鼓舞与鞭策。尤其是家人们总是对他承诺:“只要你愿意学,我们就一直供。”这个“我们会一直供”的承诺,既是大家发自肺腑的心声,也是树爷爷和树姥爷两个家族共同的传承。这其中,既包括树爷爷办厂子、卖鸡蛋也要供儿女上学的家风;也包括树姥爷希望将家族的医术一直传承下去的心愿。这些家族的传承、爱的传承,更是良好家风家训的传承。作品紧扣“只要你愿意学,我们就一直供”这个主题,回顾了两个家族几代人共有的精神追求,从而表现了文化传承的强大力量。相信,在良好家风的熏陶下,树一定会茁壮成长,一定会悬壶济世、杏林春暖,给人间带来无尽的福祉。一篇表达家风传承的温情文字,流年推荐赏阅。【编辑:思绪飞扬淡墨痕】【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202406300014】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思绪飞扬淡墨痕        2024-06-29 17:15:56
  问好真真,也问好树。一个家族的兴旺发达,需要几代人的共同努力,同时,更是几代人代际叠加的结果。所幸,树有良好的家庭环境,更有支持他一直努力下去的家人和良好的家风。在这个家族中,所有的焦点、所有的期待,都聚焦到了树的身上。相信他一定会不负众望,深深扎根于大地,吐出自己的一片绿荫。
思绪飞扬淡墨痕
回复1 楼        文友:平淡是真        2024-06-30 21:00:55
  09年接触网络,大树的成长,一直是在全国熟悉又陌生的异姓家人们的共同鼓舞下,他获得了很多快乐,也为之付出了很多努力!关于未来,我们会一直支持他,鼓励他。感谢墨大哥鼓舞,一起加油!
2 楼        文友:沙场秋点兵        2024-06-30 18:41:31
  “父母之爱子,必为之计深远”,这句出自《战国策》的名言,道出了天下父母的共同心声。触龙说赵太后之时,的这篇文章,其中那份对子女的深深忧虑与期盼,至今仍让人动容。
   为人父母者,无不怀揣着对子女的殷切期望。他们不仅为子女提供物质上的保障,更在精神层面倾注了无数心血。他们期盼子女能够茁壮成长,学有所成,最终成就一番事业。这种情感,既是天性使然,也是社会文化的传承。
   在子女成长的道路上,父母们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他们用自己的经验和智慧,为子女指引方向,鼓励他们勇敢前行。他们会在子女遇到挫折时给予鼓励,也会在子女取得成就时分享喜悦。这种无私的付出,是父母对子女最深沉的爱。然而,父母之爱并非溺爱。我们为人父母者要懂得在适当的时候放手,让子女独立面对生活的挑战。要明白,只有经过磨砺的子女,才能在未来的人生道路上才能走得更远、更加坚韧不拔。因此,作为子女,应该珍惜父母的这份爱,用实际行动回报他们的养育之恩。努力学习,不断进步,争取在未来的生活中取得更好的成就。这样,才能不负父母的期望,成为他们引以为傲的子女。
回复2 楼        文友:平淡是真        2024-06-30 21:26:16
  特别感谢兵哥的鼓舞,树和我们都有福气。相信他一定会不负我们的期许的!
3 楼        文友:纷飞的雪        2024-06-30 22:31:54
  品文品人、倾听倾诉,流动的日子多一丝牵挂和思念。
   灵魂对晤、以心悟心,逝水的时光变得更丰盈和饱满。
   善待别人的文字,用心品读,认真品评,是品格和品位的彰显!
   我们用真诚和温暖编织起快乐舒心、优雅美丽的流年!
   恭喜,您的美文由逝水流年文学社团精华典藏!
   感谢赐稿流年,期待再次来稿,顺祝创作愉快!
只是女子,侍奉文字。
4 楼        文友:疏影横窗        2024-07-04 15:12:53
  时间飞逝,我的大外甥子已经读研了,恭喜恭喜!
   树的成长离不开家长的精心陪伴,家长的三观是孩子走上成才之路的航标,家风的优良是孩子优秀品质的传承。
   一句:简单的不能再简单的语言“只要你愿意学,我们就一直供。”打动了多少读者的心,道出了多少家长的心声。
   问好师傅。遥祝夏日安康。
不忘初心,还原本质,真实为美。
5 楼        文友:寒来暑往        2024-07-04 15:45:42
  平淡是真:老师好!
   美文。拜读了《只要你学,我就一直供》散文。从标题(文眼)看简单又明了,同时让人见到文题感到很亲切,用那供字表达了内心对孩子学习,经济,精神鼓励。是对知识渴望,教子有方,培养孩子走上成才之路。
   读书真不容易,特别是学中医学既传承古老医术又结合现代西医理论,那一门门专业课程过关是要下大功夫的。当今,医生在病床前为老百姓除病痛,保健康,忘我工作,值得我们学习和敬佩。
   总之,孩子成长是党的培养,本人的努力,家庭的关心教育和经济供给。从而造就了一代代中华儿女为国家添砖加瓦,为国争光。多谢分享!敬茶????????
共 5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