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山·根与魂】【云水】孔学堂,伫立山水间的“文化明珠”(散文)
一
周日,天气晴朗,阳光明媚,上小学四年级的小外孙开心要写一篇纪念孔子的作文,吵着闹着要我陪他去贵阳花溪孔学堂。说实话,自从孔学堂建好后,我有好几年没去了,也想去看看。于是决定同小外孙一道去游玩孔学堂。
我和妻子带着开心从家里出发,沿着花冠路东面步行一公里多,乘地铁前往。出地铁站后,穿过青石建造的横跨花溪河的一座壮美石桥,再往前走一段,就到了位于花溪河畔东面的孔学堂,随后从高大雄伟的“孔学堂”石门进入,走过“棂星门”后五间八柱的石坊,穿过“泮池”,走过“泮桥”,拾阶而上,就来到了孔学堂馆前。
在又宽又徒的石阶与孔学堂馆之间,有一块用青石铺成的千余平米的平平长方型石坝,中间伫立着一座九米多高的孔子石像。在孔子像背后,是一栋栋古色古香的教室、图书馆及相关馆所,这些建筑均以木质结构为主,散发出淡淡的木香。石坝两旁安了不少精致美观的石凳,走累了可坐上去休息一下,吹吹凉风,看看风景,让人心旷神怡。
开心看到孔子像,好奇地围着它转了一圈之后,站在石像前抬头凝视许久,随后跑到我面前,叫我给他摆摆孔子的故事。我小时曾看过孔子的小画书,参加工作后又去过孔子家乡山东曲阜市参观过著名的孔庙、孔府、孔林等景区,对孔子的往世今生略知一二,就给小外孙当起了“解说员”,一五一十地给他叙摆起了孔子的故事。
孔子于公元前551年出生在鲁国,即现今的山东省曲阜市。他三岁时,父亲就离世了,家庭贫穷,但孔子从小勤奋好学,品行良好。长大后,曾当过管仓库的“委吏”和管畜牧的“乘田”等小官,很有实际才能。他虽然学无常师,但却掌握了三代文化,特别是周代的礼乐。三十岁左右,他在家乡开始兴办私学,五十岁时,当上了鲁国的“中都宰”,虽然职位不高,但在任职短短的一年中,政绩突出,第二年,就升任为“小司空”,就是掌管土木的副官。后又升任“大司寇”,负责国家司法、刑狱和治安的最高长官。不久后,因国家政局动荡、齐人离间,孔子不得已率弟子离开了鲁国,开始周游列国,奔走于卫、宋、陈、蔡、齐、楚等国家。离开鲁国十四年,四处奔波后,仍没有获得机会施行自己的政治主张。最终鲁国的鲁哀公把他请了回去,赐封国老,称“尼父”。公元前479年,孔子在鲁国去世,享年七十三岁。
孔子去世之后,他的弟子们把他的言行和思想语录记录下来,整理编成《论语》,该书被后人奉为儒家经典。孔子一生的言行,对后世影响深远长久,他编订的《六经》成为中国古代儒生必学的名著,主张的“仁”“德”“礼”及用礼法规范社会制度、人际道德、日常礼节等内容渗透于社会的方方面面,尤其是对祭祀、行政、日常沟通、衣帽服饰、音乐、伦理等方面有极好的规范礼制。他认为只有这样,人的行为和言语才能达到遵循礼制的最佳境界,达到中庸之道的要求,达到社会和谐稳定,实现长治久安。
“克己复礼”是孔子一贯倡导的重要思想。对于克己复礼中的“克己”一词的含义,历朝历代的儒生有许多不同见解。从先秦时期文字的习惯用法来讲,“克己复礼”中的“克”解释为“能”,其含义是让自己心中时常装有道德,自觉践行礼的规范。而千百年来儒生多将“克己复礼”解释为克制自己、压抑自己的欲望去践行礼制。另外,《论语》中记述了孔子“不语怪力乱神”。意思是指君子不谈论怪异、勇力、悖乱、鬼神之事,而是要做到“发愤忘食乐以忘忧”,敏而好学洁身自好。用鲁迅先生的话说:“孔子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等实用为教,不欲言鬼神。”这一思想深刻影响了中国文化的发展,使中国文化注重现实政治和世俗生活,而不去追求超越现实的宗教或是神学世界。总之,孔子就是一位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文学家,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自古到今,人们都尊称他为“孔圣人”。
我话音未落,妻子接过我的话,对小外孙说,听了你外公摆的故事,我感到孔子的一身就是药王爷的嘴——吃尽了苦头。可他从小就能克服困难,奋发向上,饱读诗书,一生拥有丰富的文化知识。当官后又胸怀大志,一心一意替平民着想,值得后人敬仰。你来这里,耳闻目睹孔子一生的经历后,要更加珍惜今天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把孔子精神落实在实际行动上,进一步把学习搞好。好不好?开心听后,点了点头,拉着我们的手走进了孔学堂馆。
二
进去一看,哇,里面你来我往,络绎不绝,一波又一波的游客在导游的带领下,还在连续不断地进入学堂,犹如赶集一般热闹。有的在堂馆内边走边看,有的围着导游听介绍,还有的聚在一起参加孔学堂开展的相关文化活动。为让开心更多地了解孔学堂的概况,我们紧跟在刚进门的一群游客的后门,来到堂馆内中间的上千平米宽的礼仪广场上,听导游给我们介绍起了孔学堂的基本情况。
孔学堂2010年开始建造,2013年建成并开馆,2015年荣获国家四A级旅游景区称号。总占地一千多亩,建筑面积十五万平方米。它顺应山形地势,坐西南朝东北,前有文案山,下有花溪河,背靠大将山,依山傍水,风景秀丽。整体建筑呈“三轴交联”之势。纵轴即“礼轴”,由西北至东南纵贯,象征孔子的核心思想“礼”与“仁”,起于棂星门,经过大成门、礼仪广场、大成殿,终止于杏坛。大成殿为孔学堂核心,是祭祀孔子的中心场所。横垮“礼轴”之上的“风轴”象征儒家“治国平天下”的实践,轴上左面建有讲堂馆、溪山书院,是会议研讨、学者讲学的主要区域。“行轴”象征儒家思想的实践,轴上有乡贤祠、阳明馆、奎文阁等建筑群。乡贤祠供奉着贵州历代贤达名士,阳明馆祀奉明代大儒王阳明,奎文阁典藏儒学文化经典。建筑特点以灰、黑、白为主色调,简洁明朗,整体章显出山光、云树、水影、溪波特色,与周边自然山水融通汇合,从而形成了一个更为自然舒展的人文气息。
同时,孔学堂在整体布足上充分考虑到游览人员的年龄状况及需求,切实做到了人性化。你们看,从大门口到堂馆,有三条路到此。游客可坐观光车从右面的观光车道直达,也可从中部登石阶而至,还可从左面的木栈道顺山进入。另外,紧靠孔学堂南面不远,位于风景秀美的十里河滩边,还修建了与之配套的“大成精舍”精品酒店。这里不仅可提供舒适的住宿,还能享受当地的各类美食,还可在饭后茶余到灵秀静美的十里河滩游玩。
导游停了一下,又告诉我们说,孔学堂是一处以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宗旨的大型公益性文化机构,堂内划分为“公众教化区”“中华文化国际研修园”和“文化创意产业园”三部分,内设有文化传播中心及理事会、孔学堂发展基金会、由国内知名文史专家组成的“孔学堂学术委员会”,还有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研究重点的“孔学堂高等研究院”以及孔学堂网站、孔学堂艺术团、孔学堂书画研究院等机构,是贵州省高端的文化学术交流平台和传习研修基地。它看上去既是一个人气兴旺的客堂,还是一方心灵修行的幽堂,又是中国文化传播的“天堂”。堂内实行免费开放,游客在这里,会感到如在家里一样的温暖。
那天,在堂馆内参观时,我遇见了来此游览的山东泰安游客陈维化。他告诉我说,他们一家五口人,原本是来看贵州著名的安顺黄果树瀑布,然后再一路向南,到四季如春的昆明旅游。没想到到贵阳后,听说离省城不远的花溪河边建有一个孔学堂,建设风格独特美观,加之交通方便,遂起了来这里看一看的念头。随后一家子从省城贵阳出发,乘上三号线地铁,很快到达对面的孔学堂站,再行走一段平平的石板路就到了目的地。
果然,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我们是地地道道的山东人,来自孔子的故乡,对孔子有着深厚的感情。这些年,我们曾到过许多中外建造的孔学堂去游玩参观过,但到此一看,当地政府如此这般重视孔子文化的传承,选择这么好的风水宝地修建孔学堂,真是冷灰里爆热栗子——意想不到。这里依山傍水,美丽如画,无论是在教室里听课,还是在景区里散步,都让人感受到一种宁静而平和的氛围,实在令人惊叹。
三
边走边看,边听边悟,深感这里名副其实,着实是一个传承、普及、教化、推广孔子传统文化,进行道德引领和提升的专门场所。据介绍,自2013年元月开放以来,孔学堂已举办传统公益性讲座九百多场,时常在中华民族的各个传统节日里开展形式多样的文化活动,推出“阳明文化”“乡土中园”“美学漫步”等二十五个主题系列讲讲座,邀请了许嘉璐、王蒙、单霁翔等一大批学养深厚的海内外专家来孔学堂授课,线上线下听众累计达五六万人次,为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出了应有贡献,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认可。
与此同时,孔学堂还注重开展了人生“开笔礼、成人礼、结婚礼、敬老礼”这“四礼”活动。每年开学前,不少学校都会组织新生到这里来开展“开笔礼”活动。这里的工作人员告诉我们,来这里的孩子,要求他们抚齐领口、捋平褶皱,扣好扭扣,以昂扬向上的精神壮态,面向大成至圣先师孔子像行大揖礼,以表尊师敬长之情。接着孩子们在老师的示范下纷纷动笔,写好自己人生中第一个大字——“人”。让他们从小养成行为规范,文明礼貌的好习惯。这些年来,许多省内外不同年龄的游客都会慕名而来,分别参加成人礼、结婚礼、敬老礼等系列活动。另外,孔学堂还开办起了青少年吟诵、国画、书法班,吸引众多青少年来此,自觉学习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尤其是今年初以来,为更好地丰富市民及游客的文化生活,孔学堂精心组织开展了众多文化活动。春节期间,邀请了省内外著名的音乐家在孔学堂文艺厅举办了一场大型迎新春音乐晚会,让大家在快乐美妙的音乐声中欢度新春佳节,迎接新年的到来。在清明、端午等传统节日里,分别组织游客开展了包清明粑,饮清明茶,分辨百草、包粽子祭祀屈原等民俗治动,还开展了非遗木偶表演等。通过这些活动的开展,充分活化了孔子的儒家文化,极大地丰富了当地民众及外来游客的文化需求。
“外公,你看,那里在搞猜谜活动呢。”走在前面的开心回头对我们说。走近一看,在孔学堂大成殿门前坝子里,正在举办“猜谜语,迎六一”有奖活动。活动现杨,设置了长长的四面谜语墙,挂有五百多条精心编制的谜语,内容涉及文字语言、历史文化、生活饮食,地名和网络流行语等。猜谜现场人头攒动,热闹非凡,许多孩子在现场冥思苦想,不少家长和市民游客也参与其中。聪明机灵的小外孙指着墙上“一加一,猜一字”的一幅猜字谜语“考”我,问我叫啥字,嘴快的妻子赶忙回答说,这个简单,不就是 “二”字嘛。我看了妻子一眼,感到又气又好笑,然后说到,要是这么简单,还用猜吗?那天,开心猜中了好几条谜语,获得了彩画笔、羽毛球牌、文具盒等不少奖品。犹如草船借箭——满载而归的他,抱着奖品笑呵呵地说:“哇塞,这孔学堂真好,开展的活动有趣,我们不仅能在这里游玩,还能增长知识。”
几天后,小外孙开心在《游孔学堂》的作文中写到:那天,我和外公外婆去游玩孔学堂,收获可多了。我深深认识到孔子是文化的圣人,他的精神、文化、思想都值得我学习。今后我一定要像他那样,做到“克己复礼”,在学习生活中克服自己的缺点、弱点,多做有益于别人的事,好好读书,多学知识,长大后做一个有用的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