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秋月菊韵 >> 短篇 >> 杂文随笔 >> 【菊韵】生活中确实需要艺术(随笔)

编辑推荐 【菊韵】生活中确实需要艺术(随笔)


作者:修成国 秀才,1055.18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976发表时间:2024-07-02 22:14:17

谎,字典上解释是:不真实的、骗人的话。说谎因此成为人生之大忌。什么人一旦被认为是个说谎的人,那这个人的人品便要大打折扣了。
   我是个直性子人,用一些文雅人的话说,叫做真挚坦诚。如果有人问我,你最讨厌的是什么,恐怕我会不假思索地说:“谎言”。这不仅仅是自我感觉良好,凡是和我相处的人都有这种感觉,甚至有些同事亲属和领导还常常劝我说话办事别太直,要讲点“艺术”,我也试图使自己说话办事不要太耿直,然而,恰恰被古人言中了:“江山易改,禀性难移”,我还是很难“艺术”起来,特别是情急之时,常常是竹筒倒豆子——直出直入。因而常常惹得一些人产生反感,也给自己留下一些遗憾或者不快。
   说起这个题目,使我想起很多年前的一件事,至今仍暗自陷入情感的窘境。那年四月,我和妻子从我居住的辽宁滨海城市大连回到松嫩平原老家探亲,当时还是处于文化大革命时期,城乡人民的生活都比较贫困,尤其是农村的乡亲们只是维持在一个低等温饱的生活水平,加之是早春四月,田野还没有一片绿色。临走时,母亲说:“这时节没别的,给你们带上100个鸡蛋吧,城里缺这玩艺儿。”是的,那时候我所在的辽宁省城市居民肉蛋油的供应很是匮乏,城市人口每人每月三两油半斤鸡蛋(大约四个)。因此,大连城乡的老百姓就编出了一首打油诗,其实就是一个顺口溜,叫做:“副食商店往里看,柜台只有葱和蒜。辽宁有个陈三两,大连有个魏四蛋。”所谓“陈三两”,是因为当时的辽宁省革命委员会主任是陈锡联(陈锡联当时是沈阳军区司令员、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他同时兼任辽宁省革命委员会主任)。所谓“魏四蛋”,是因为当时的大连市革命委员会主任是魏富海(当然三两油和四个鸡蛋的供应标准,也不是这两个革委会主任愿意这样做,那时全国形势就是那样,大同小异,哪里也好不了多少)。试想每个人每月供应三两油四个鸡蛋,那日子是何等的艰难啊!母亲给我们带的这100个鸡蛋,除了把积攒的自己家鸡下的蛋都拿了出来,还和邻居借了一些,凑成100个,装了一筐,让我们带上。我们说啥也不带,因为我们带走了,家中就没有吃的了。母亲说,这不是还有十来只鸡,每天还能下几个嘛。
   由于那时候通乡下的公共汽车很少,出发那天,碰巧搭上一辆到大队办事的长春市返城知青带来的客车,那车上也放了两筐鸡蛋。我和妻子庆幸这下子到县城也不用倒车了,可以直接坐到省城长春市了。那年月,公路上到处设卡堵截,往城里带鸡蛋被视为偷机倒把搞资本主义,属在堵劫之列,我们这辆车当然在数难逃。汽车开出一个小时,便被站在公路边上的几个戴着红袖标的人拦住了,于是,他们命令司机停下车子打开车门,迅即有两个人跳上车进行检查,当他们发现了那三筐鸡蛋后,其中一个人便厉声喝问道:“这些鸡蛋是谁带的!这是在搞投机倒把,没收!”
   因我当时正在军旅服役,还是一个师政治部的干部,且穿着军装。文化大革命时期,军队在社会处于一种特殊的地位,因此,当他们发现了我坐在车上时,便立即换了口气:“解放军同志,这鸡蛋是您带的吗?”我对这些人的做法非常反感,但囿于当时的政治气候又无力扭转,于是,我便指指放在妻子旁边的那个鸡蛋筐,气愤而未加思索地说:“这个是我的。”这时只听那个人说:“解放军的可以带走。”接着他俩不容分说,便把另外两筐鸡蛋拎下了车,径直进了检查站——没收了。司机和车上的另一个人很不满意地瞅了我一眼,然后不约而同地追了过去,经过大约半个小时的交涉,隐约听到他们抬出省交通厅革委会副主任的招牌,才唬住了那几个戴红袖标的人,把那两筐鸡蛋要了回来。
   车子开动以后,妻子附在我耳边说:“你真笨,怎么不说都是咱的,那样他们就不能没收了,省去多少麻烦。”我一想,可也是。可我这个人耿直惯了,连该说的“谎活”也都不会说。
   那以后,我常常想起这件事,也苦苦思索着。想来,“谎话”未必都引出恶果,真话也未必都要直说,生活中的确需要这种“艺术”。事实上很多事情还真得要拐抹角地说点“谎话”不可,譬如,一个人得了重病,如果去如实把病情告诉其本人,可能会加大他的精神压力,甚至导致患者精神崩溃;一个人说了另一个人的闲话,你也未必去真话直说,原版复制给另一个人,那样就会火上浇油,甚至造成难以想象的后果……原来,生活中确实常常需要这种“艺术”。
   然而,现实生活中,很多人还是常常“艺术”不起来,但这确实是要加强修养的,因为在纷繁复杂的现实生活中,很多事情是不可以毫无遮掩实话实说的,只是这“艺术”有一条原则,即为了把事情办好,为了成人之美,否则,“艺术”就可能真的成了谎言和骗局了。
  
  

共 1862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本文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告诉人们,生活中说话的技巧能化解很多矛盾和麻烦,生活看似平常其实是需要艺术的。作者是直性子,不会说谎,说话耿直在生活难免会得罪人,或造成不愉快。但几十年前的一次经历让作者懂得,生活中善意的谎言是有必要的,不仅能省去不必要的麻烦,还能给人以精神安慰。性子直说真话的人值得人尊敬,但要分场合,如果一味的说真话,反而变得不通人情世故。可见生活中处处皆学问,灵活撑握,便能化解不必要的尴尬。一篇不错的随笔,佳作推荐欣赏!【编辑:明月千里】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明月千里        2024-07-02 22:22:23
  好的语言是一门艺术,只是生活中很多人都不太注重。善意的谎言能给人精神上的安慰,而特定人群是需要说谎的,如小孩子和病人,撑握人的心理,巧妙运用语言能让生活少了很多麻烦。
共 1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