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淡雅晓荷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晓荷·人世间】陪伴母亲(散文)

精品 【晓荷·人世间】陪伴母亲(散文)


作者:于文华 布衣,273.0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762发表时间:2024-07-03 18:42:10
摘要:母爱是冬日的阳光,始终温暖着儿女的心房;母爱是大海中的灯塔,指引并引导儿女前行的每一步。当走过人生旅程时,也许我们会发现,其实那些陪伴在身边至亲至爱的亲人,才是生命中最珍贵、最值得珍惜的财富!他们或许不是最闪耀的那一个,但却是我们生命中最不可或缺、最至关重要、最为关键的那一个!她们的笑容、泪水、陪伴与鼓励,都是我们人生与生命中最美的风景线。在这个瞬息万变的时代里,就让我们放慢脚步,去感受生活中的每一个细节,去珍惜那些陪伴在我们身边的人与事——让我们把每一刻都当作生命中的最后一天去度过,珍惜人生中每一段缘分,拥抱每一次微笑,把握每一份感动!

算起来,到明天,父亲去世后,已然百日,而我住在乡下,和母亲相依为命,日夜陪伴,也已百天多了。
   无论何种情况下,母亲永远都是母亲。我所有的叙述,都是敞亮和客观的,干干净净,本色质朴,不掺杂虚伪客套成分,没有矫揉造作的故弄玄虚。母亲赋予了我生命,孕育我长大成人并帮助成家立业。但至今,尽管已退休两年多,自我感觉步履不再矫健,垂垂老矣,但在母亲眼里,依旧是孩子。那天,和母亲一块儿吃饭,我将几块肉夹到母亲碗里,母亲随意说:娃呀,再不要给我夹了,人少了岁数,消化就不大好,还是你吃吧。听了不觉突兀,反倒很自然——这是母亲自然而真切的流露与体现。出生于贫困家庭,恶劣的生活环境,艰难的生存处境,使得我就像一株野生植物般天生营养不良,个子不高,妻戏言说是三等残疾,骨骼也不那么壮实,但却没有畸形发育,却在母亲疼爱的目光里,一天天长大,一天天走出乡村,走向了广阔的人生舞台……说到底,儿女来到世界,普天之下的父母都会用深情和挚爱,全心全意养育,尽心尽力呵护。无论高兴时、悲伤时、愉快时、痛苦时,甚至身心交瘁、倍感压抑时,也无论何时何地、何种境地下,母亲总是和颜悦色,给儿女以信心、鼓舞和力量!母亲是儿女坚强的守护神、前行的压舱石。在母亲温暖的怀抱里,所有的儿女都是勇敢的王子和骄傲的公主。母亲的博大胸怀,母亲的仁厚慈善,永远是儿女明亮的灯塔,照射着儿女前行的路径。我的母亲不大美丽,但她善良,宽厚,仁慈,善解人意,宽宏大量,我的性格大多传承和沿袭了她柔韧而坚强,乐观而正直的优秀品质。母亲年轻时经受了太多的困苦,一贫如洗的家庭,嗷嗷待哺的几个孩子,每天做不完的家务,还要到生产队劳动挣工分……饱受太多太多的磨难,身在其中,再苦,她也没有被苦所淹没,而是始终有一颗善良向上的心眼在跟现实打拼,试图将所有的苦累都扛在自己肩膀,让儿女少受些人间疾苦,即或是如今八十多了,许多事情也是亲力亲为,从不张口向儿女索要什么。自然学会了从不糟践任何东西等许许多多的优秀品质。尤其是食物,菜炒多了,饭剩下了,大多数情况下,都会选择冻在冰箱里,隔天再热了吃。她从不知道什么是忧郁,什么是消沉,什么是寂寞……每天每天,像有个无形的鞭子在抽打着母亲,驱使她像个陀螺一样转个不停。她的眼睛里始终有活干。她酷爱花朵,菜园子周围和院门外的走道边,都被她种植了各种花朵,特别是有种细细碎碎叫西麻花的小花,能开五种色彩的花呢?隔空间走杂草,不时不辞辛劳提上水桶给花浇水,就为了那些艳丽灿烂花朵的绽放。父亲三七时,她费力从土窖中取出去年特意留下的牡丹花的种苗(我要帮她,说唯恐弄脏了衣服,再说不一定爬出来),和我小心翼翼的种在花园边。如今,县城牡丹园和其他地方的牡丹花们早就枯萎了,她的牡丹尚未绽放,还在茁壮成长着,尚未绽放美丽容颜……其实,我在陪伴母亲,母亲又何尝不是在陪伴我呢?每天早上五点半左右,我尚在熟睡,母亲早早爬起来,打两趟太极拳和健身体操。六点左右,准时到家里简易祠堂里给上供的释迦摩尼像、观世音菩萨像和祖先神主以及父亲遗像上香,顺便在父亲遗像前烧点纸钱,坐在椅子上将心中所思所想像生前一样念叨念叨,说和说和。尔后赶紧给打工的四弟做早餐。或是将牛奶与饼子(馒头)加热,鸡蛋煮熟;或是做点胡椒萝卜拌汤;或是将剩菜加热,再将馒头蒸热……七点半左右,估摸着我睡醒了,又赶紧给我做好早餐。叽叽喳喳的欢快鸟鸣和渣渣渣喜鹊欢快叫声中,我自然睡醒后,待洗漱完毕,母亲已然将加热后的牛奶、馍馍和煮熟的鸡蛋放在茶几上。多次说过,不要管我,我自个儿会弄。可母亲每天却致意坚持着要给我做早餐,好像帮我做点力所能及的事儿,她还挺高兴——说明还不是吃闲饭的,有所作为。而让老人有事可做,也许对老人的心理多少有所安慰,让她们感觉到自己活在人世间,对儿女有帮助,还有些用处,生活就有了希冀和盼头!中午因四弟大多在工地就餐,我和母亲就对凑一顿。或是熬稀饭,或是炒菜就馒头,或是做面条饭吃。而下午则比较丰盛,多数时间是母亲将饧面扯成拉条子,我则或是炒好菜,或是做些臊子。有时我会蒸些米饭,再一荤一素两个菜。
   人生来就有一种继承并珍惜生命的情感秉性。听人世间车水马龙的声息穿过麻雀叽叽喳喳脆叫从远处传来,任由光阴一寸寸一点点将我的头发慢慢漂白。心安神宁静。身宽体则胖。想想看,还真有些惊诧和好奇。我原本睡惯了老家的火炕,但几十年的城市生活,早就不大适应乡村生活,特别是上了一定岁数,晚上起夜次数较多,但在乡里却有诸多不便。去年腊月十八回家给先人上坟,晚饭吃完就已然七点多了,天早就黑透了,母亲劝说:要不,不要回去了,炕很烫,再说屋里还有大铁炉,你爹今年拉的无烟煤炭,活力足,耐力强。爹也说:哪里不是睡觉,以前你上班忙的很,我们能理解……可如今退休了,就不那么忙了吧。再说家里的铺盖是你买的,棕树垫子上有毛毡,毛毡上有毛毯,又棉软,又温暖,你还没有睡过一晚,现在回去太迟了,哪有车呢,明早坐车回去也不急……看到父母都这么劝,实心实意,诚惶诚恐,极力“讨好”想让我住一宿。好像我在家里睡上一晚,就会让他们得到了什么……其实,我知道,无非就是和他们说说话,谈谈心。说的我有些心动,就点头上了炕,早早钻进被窝里,听母亲东拉西扯的闲话,村上的某人早早就去世了,才活了五十多岁,而她们的同龄人差不多的都已作古,村上八十多的老人如今已寥寥无几了……絮絮叨叨的话语,犹如天籁之音,我有意无意插嘴问一句。到九点多,到院外上露天厕所。天寒地冻,寒气逼人。再回到屋里感觉是那么的透心凉——原来母亲已将火炉焖住了,见我不解,母亲讪笑着解释:这样焖住,一觉就睡到天亮了。可我一想房间温度这么低,不能脱线衣线裤睡觉,唯恐睡不实落,况且要起夜至少两三次,会不会感冒了?而如今感冒了,至少要花上数百元才治愈。与其一晚上的辗转反侧睡不好觉,倒不如掏上百多元车费,打的回县城的家中。回来时给父母购买了水果和牛奶等,也给了几百元的生活费,算是心安理得,遂出门给认识的出租车司机打了电话后,谎称有人要我写个东西,一时忘记了,人家明天就要呢?一听说有事情耽误不得,善解人意,宽宏大量的父母也不再挽留。于是,我提上手提包,有些不好意思的打的,速速回到县城温暖如春的楼上……父母住在乡下的这些年,每次都是来去匆匆,从未在父母老家里过夜。不是不想,而是单位和家中常有事是实情。而这次,除了期间陆陆续续回去洗澡的数天外,算是扎扎实实陪伴了母亲三个多月。当然,这是春夏天,天朗气清,雨天也不怕,有新修的瓦房住着,算是心安理得。但春天有风沙,夏天苍蝇满天飞,午休刚睡醒,它们不请自来,在房间里“嗡嗡嗡”飞个不停,影响休息……
   相对父亲,母亲更多的则是琐碎的,日常的,家庭的,但却更接近生活的真实和人的本性,就像空气、阳光、水分一样,无形而自自然然存在于自然之中,但又让人感觉不可或缺。人都说家有一老,如有一宝,妈在家就暖,有妈才有家。妈在哪儿,家就在哪儿。一个人无论多大年龄,也不说距离有多远、成就有多大,在外多么显赫,哪怕千里迢迢,困难之重重,都愿意回到母亲的怀抱,享受天伦之乐和人间幸福!的确如此,有母亲活在世上,儿女自始至终感到就尚在。作家毕淑敏在其散文《提醒幸福》中这样认为:“当我们守候在年迈的父母膝下时,哪怕他们鬓发苍苍,哪怕他们垂垂老矣,你都要有勇气对自己说:我很幸福。因为天地无常,总有一天你会失去他们,会无限追悔此刻的时光……”。对母亲的爱融进每一个陪伴母亲的日子里。母亲身上几乎浓缩了我缺乏而又急需的隐忍、坚守、不事张扬、善良、从容和大度的品德。我用我的情感、心血、精髓还有对生命的全部感受,在陪伴母亲日日夜夜中感同身受母亲细致精湛生命故事的部分篇章,时时被温暖、妥帖、敞亮和轻盈这些元素萦绕并随之心潮澎湃,灵魂折服。我知道,母亲爱我,是那种发自肺腑无条件无缘由的大爱。我也爱母亲,比以往任何时候都爱,因为父亲走后,不能让母亲感觉她是孤零零无依无靠之人,要让母亲感到温暖、关爱和踏实,而陪伴就是让她感觉心中愉悦,精神充实。其实,每个儿女都是娘用心种植的一颗禾苗,由一粒小小的种子,在母亲的心房里暖着,十月怀胎,一朝分娩后,才抽出小小的芽瓣。尔后,这禾苗又在母亲的精心呵护下,经风历雨,一天天一年年终于长大成人。然而,年幼时,我们不懂艰苦生活的背后是谁在倾力付出,其实说到底是娘把那些不是日子的日子,过成了日子。有谁比母亲更惦记自己的儿女,当我漂泊他乡,当我奔波在外,当我感觉功成名就,沾沾自喜时,当听说四弟的车被陷入泥坑——他在外边一直飘泊,似乎没有家的感觉,而父亲去世后,四弟突然肩上有了责任,心中有了压力,说:父亲突然跌倒在地后就撒手人寰,身边没有一个儿女,母亲说啥也不能出现这种情况?世上没有哪一颗心比母亲更惦记、更关心、更揪心其儿女。母亲整天用烧香,磕头,跪拜,祈祷,祷告等形式来敬畏自然也敬畏祖先,说穿了就是期盼祖先和神灵庇佑后辈身体健康、生活安然,无病无灾、如意舒畅。都说儿不嫌娘丑,娘又何尝嫌弃过自己的儿女。世上谁的母亲不夸赞自己的儿女好。某天,当家的五弟妻虚心向母亲讨教做婆婆的秘诀,母亲毫不掩饰的说:多多夸媳妇,无论做对做错都不要轻易当面指责,而要背后再善意提醒……世上所有的花朵都会枯萎,唯独母亲对儿女的希冀和祝福永不会凋谢。不是吗?母亲那缕缕风中的白发,那时常佝偻着的腰,树皮似的双手,谁说不是操碎了心的见证。因为我们的不懂,大多数人年轻时往往忽视了父母为儿女付出的心血和汗水。然而,母亲却不会因为儿女的不懂和不理解,少一分对儿女的关爱——这就是母亲,她有装得下天的博大胸怀。
   “一粥一饭有暖凉,一朝一夕有烦扰,一交一往有嗔怨,一求一取有得失。你要活过的,是光阴。把爱融进柴米油盐里,把爱化在烟火生活里,阳光匝地,树影婆娑,当寻常的光阴里,一寸一寸,都有爱的光与影在摇曳。”是的,父母的爱是天生的,自然的,无条件的施与,而不渴望如何回报!父母与子女这一笔账无从算起,无法计算。父母的鞠养之恩,儿女再报答也报不完!有人说母亲是儿女的天堂。有母亲的庇佑、呵护、疼爱与牵挂的儿女是幸福的。那天偶遇我同学,听说我一直住在乡下陪伴母亲,一起迎来炎热夏季送走春天,无不羡慕,随口对我说:你好幸福,且行且珍惜吧!我知道,他的母亲去世已好多个念头了,唯在梦中思念母亲,而想陪伴母亲早就成为一种奢望……是呀,人生在世,被人念想着、疼爱着、牵挂着,谁说不是件愉悦而幸福的事情!
   我大半辈子的人生经历中,有数次陪伴母亲的记忆。童年时,大概十岁左右时陪伴母亲,到武威农贸市场卖草腰(沙冰草搓的细草绳,给武威农民捆麦子用),后来写了篇《搓上草腰到武威》的文章。少年时,无数个冬日,天蒙蒙亮就从炕上爬起来,和母亲拉上架子车到生产队饲养场的院子里,帮母亲拿钢钎敲开冰冻的粪土层,再拿铁锹一锹锹铲到架子车里,母亲在前面拉着,我在后面使劲推搡着,到地里卸了粪土(上的鼓尖鼓尖,就可一车倒两个粪堆),返回时我会自觉的拉上空车子,好让母亲歇一歇(有时让她坐在车里面)。拉上四五趟或五六趟,天大亮后,母亲在大铁勺里切几块土豆和胡萝卜,拌些面糊糊,捞两筷子酸菜,我连吹带喝赶紧吃完,匆匆忙忙背上书包去上学(星期天除外);青年的多少个暑假里,帮父母挥汗如雨的割麦子、打麦场,陪伴了母亲无数个父亲外出的夜晚。我在煤油灯下看书学习,母亲在陪伴我苦读,夜深人静时,瞌睡之极,几乎要睡着了,猛低头听见耳边“刺啦、刺啦”纳鞋底的声音,一个激灵苏醒了,继续品“灯”夜读;中年工作后,陪伴母亲去过武威野生植物园,到过宁夏沙湖和影视城游览……
   血缘亲情的温度和张力,让我陶醉和感动,惟愿时光啊你走得慢些,再慢些,不要让母亲苍老的背影烙上过多的沧桑。时光不能停留,人生也不能等待,我们为何要等到问时间都去了哪的时候,才会看见母亲两鬓的斑白,才会忆起大手小手相牵的温暖。想起这样一个男人,他就生活在我的身边,每晚他都会给母亲打个问候电话。电话里,无非就是吃了什么饭,看的什么电视如此客套而简单的问候。然而,就是如此内容单一,甚至有些敷衍了事的问候电话,成了他母亲活着的安眠剂,也成了老人支撑下去的唯一动力。都说岁月催人老,其实老得只是我们的容颜,而人的内心毕竟总是渐渐走向成熟的。想起昨天,和母亲分享自已年轻时的快乐往昔时,母亲苍老的脸上,始终洋溢着灿烂而熟悉的笑容,算是有些许欣慰。如果十年前,我不会懂得其实母亲的灿烂笑容也是对儿女的一种莫大的精神鼓励。故此很感谢这一路跌跌撞撞的人生,感谢这些日子与母亲相扶相携的陪伴,让母亲暂时忘掉了父亲走后的悲伤与孤独。闲下来,她总会不厌其烦的自我安慰:那天晚上,真是鬼迷心窍,早早就睡着了,也许是你爹压根就不想让我知道,深怕担惊受怕。等我起夜时发觉你爹早就跌倒在地上,叫来当家子们时,摸摸已经四肢冰凉,早就不省人事了……也许就是这样的造化和寿数,你爹早就多次说过,他要死在我前面。说我人缘好,又勤劳,又善良,和几个儿媳也很投缘,活着不会令儿女嫌弃……

共 7983 字 2 页 首页12
转到
【编者按】作者以细腻的笔触,记录了父亲去世后,自己与母亲相依为命的百日时光。从日常的陪伴到心灵的交流,从对母亲性格的赞美到对家庭责任的承担,作者都用朴实无华的语言,来展现母亲平凡而伟大的形象。母亲的爱,如同阳光和雨露,滋养着作者的心灵,给予他力量和勇气。无论是在生活的艰辛中,还是在岁月的流转里,母亲的爱始终如一,成为作者最坚实的依靠。作者对母亲的描述,不仅仅是对一个个体的赞美,更是对所有母亲无私奉献精神的颂扬。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我们或许会忽略那些日常生活中的温情瞬间。但通过作者的笔触,我们被提醒,无论身处何方,无论年岁多大,家的温暖和母亲的爱,始终是我们心灵的港湾。让我们在忙碌之余,不忘回首那些被爱包围的日子,珍惜与家人共度的每一刻。一篇能够触动读者心灵的散文,它唤起了我们对亲情的珍视,对母亲的感激,以及对生活的热爱。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什么比家人的爱更加珍贵,没有什么比母亲的怀抱更加温暖。佳作力荐赏阅,感谢赐稿晓荷!【晓荷编辑:芹芹森】【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F20240720006】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芹芹森        2024-07-03 18:49:40
  文章语言生动,感情真挚,字里行间流淌着对母亲的无限敬爱与感激,展现了亲情的深厚与生活的真实。向老师学习,祝生活愉快!
2 楼        文友:于文华        2024-07-03 22:39:46
  真诚感谢芹芹森编辑热情洋溢,细腻扎实的点评及鉴赏意见。让芹芹森编辑费心血了,感恩在网络世界里的相遇,虽则未曾认识,但幸好有文字,让我们心心相印,真诚相待!
   再次感谢芹芹森编发,问好!
3 楼        文友:陌小雨        2024-07-21 09:54:44
  恭喜老师斩获精品!
山本无忧,因雪白头……
共 3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