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柳岸】天平的温度(赏析) ——赏析谭国伦《 移动的游码》
开头“不好啦,有人从二层掉下去啦!”就把人带到了特定的事件中去了,那一刻人的大脑里不禁出现了疑问“是谁自杀了?”再继续看下去,就会发现是“技术员刘立国在二层进行技术巡查,不小心掉下来,瞬间昏迷了过去。”此时读者的情绪便会跟着文字的变化而变化着,因为意外总比寻短见要好得多,如此的故事情节便把故事渐渐推向了高潮。
接下来就会看到“急症室。听诊、输液、心肺复苏……,经过医生全面检查,刘立国腰椎折断,脾脏受伤,肺部受损。如果手术不成功,刘立国还有瘫痪的可能。”医生们有条不紊的工作,虽然忙碌却没有丝毫疏忽,而那一刻患者的病情也在读者的眼前一一展开,此时患者的病情也算交代清楚,而读者的那颗悬着的心也因此放松了许多。
当刘立国的妻子得知“幸运的是,三个月后,丈夫的腰保住了,心肺功能也正常了,脾脏也得到了救治。”感到很是欣慰,但是一个现实问题已经无可避免的摆在眼前。那就是“可是短时间内他的身体无法工作,该如何解决生活问题呢?”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的工作都是和收入挂钩的,没了工作也就意味着生活来源被切断了。
继而刘立国便走在了为自己的身体和生活奔波的路,从单位对一些事件的否认,再到听人说的找律师维权,再到付诸行动,每一步都走得可谓步步惊心。
在律师事务所里的一番谈论之后刘立国更是忐忑不安。“刘立国哪知道对面的管文军并没有考虑他能不能先行支付律师费,而是在大脑里快速地旋转,如何处理这个案件,需要怎样一个方案?这个案件确实也太复杂,要推翻一个行政部门的工伤认定决定,何其艰难!
在刘立国满心失落要离开时,管文军给了他明确的答复:可以接他的案子,律师费在工伤赔付全部到位后,再支付。”直到听到了这样的答复,他才放下心来并签了协议。以后便回家修养了。但是“刘立国没有想到管文军为了他的事情,前前后后跑人社局、法院、劳动仲裁等部门几十多趟,打了上百个电话。先是进行行政诉讼,撤销了原不予认定工伤的决定,然后重新认定为工伤,再进行劳动能力鉴定,之后申请劳动仲裁主张工伤待遇,随后又起诉到法院主张工伤待遇,最后达成调解。”一个如此遭遇的人遇到一个如此暖心的律师,又得到了合理赔偿的承诺,这对于一个遭遇工伤且在短时间内不能正常工作的人来说无疑是一件天大的好事,因为如此的决定是对于一个家庭最温暖且现实的救助。
但是事情的发展总不会因为人的意愿而转移,谁也不会想到的是“这个公司玩起了拖延战术。先是以停产没有钱为由进行拖延,后来又以被第三方承包等等各种理由为借口拖欠。”如此的境遇让一个因为工作身负重伤的人是何等绝望呀。因此他再一次“身处黑暗中,再一次次无助和迷蒙:农民打个官司咋这么难呢?”
但是,命运也不会对待受害者太过苛刻的,因为他遇到了一个负责任的律师因此让事件也有了后续的发展“接下来,还是管文军一次次地跑法院,和承办法官沟通,申请强制执行,查封财产后,案外人又提出执行异议,随后又打起执行异议诉讼。”如此的过程也许只有律师,尤其是一个愿意承担责任且为弱势群体分忧的律师才可以完成吧。“从刘立国2017年9月8日住院到2023年6月底,最后一笔赔付款到位后,刘立国的工伤赔付31万余元才全部到位。”历时几年的案件最终得到了应有的结果,伤者也得到了合理的赔偿。
因此“刘立国留着热泪对管文军表达了感谢,管文军没有多要他一分钱,甚至这么多年的交通费和差旅费都没有要,为他的诉讼牵扯了六年时间,相当于又做了一件公益。那一刻,刘立国才知道管文军六年经历的坚韧不拔,扶危济困的决心是多么的强大和不可撼动。”看到此让我们这些在弱势群体里生活的人们仿佛也看到了生活里的希望播撒下的点点阳光带给我们的贴心的温暖。
故事继续讲述着,下一节则通过一位长者“冉鹏”的眼睛把官文军的形象更加立体的展现在读者眼前。因为“一提起管文军,年轻人的头脑睿智、作风朴实、业务扎实、严谨细致、为人正派、坚持原则等方面都让他佩服至极。”为何会如此呢?那我们就继续往下砍吧。
因为他在援藏时也得到了官文军的热情帮助,而且同样在帮助农民工讨薪的路上一同走过了很多岁月,因此“冉鹏和管文军在一起共事八年了,他知道管文军对弱势群体有着深切的同情,这样的嘱托也是他意料之中的。”
再看就会看到一串数字“管文军还担负很多公益事务。他万没有想到,管文军竟然飞到西藏来看望他,一起沟通研究。最终,在当地政府各部门的共同努力,最后顺利地帮助1000多名农民工拿到了5200万元的血汗钱。”如此庞大的群体,如此庞大的薪酬的讨要,其中的艰难可想而知。有句话说得好,人做一件好事不难,难的是一直做好事。一个律师能做到如此还有谁看不到那颗心系农民工的大爱之心呢?
此时也许有人会问“官文军为何会有如此的情怀呢?”此文作者谭国伦仿佛可以读懂作者的心思,因为接下来他就给我们讲述了一个律师的成长之路,在这条路上我们也看到了这位大爱无私的律师是如何走到今天的。
“妈,我考过啦!”一个电话,把时间拉回了曾经那个金榜题名时的喜悦氛围里。“司法考试考过啦!”这份喜悦是一个儿子带给母亲的,同时也从母亲的耳朵里听到了一颗律师的种子正在发芽。
“考过了好!”谢兆艳不知道儿子通过司法考试意味着什么,认为儿子这次考试与上学考试没有什么区别。
对儿子,她是一百个放心的,她从小教育儿子,饥不乞贫不盗,人穷志不短。”简单的想法便把一个母亲的最朴实的心愿讲了出来,也把一个简单纯朴要强的母亲拉到我们眼前。
而令她没想到的是“当儿子作为大律师被层层选拔走进中央电视台“法律讲堂”向全国观众讲法普法时,她都不相信这是真的,儿子上了电视是那么的年轻帅气。”一个年轻律师,可以走进央视的“法律讲堂”如此的荣耀无论是那一个母亲都会感到骄傲的。此时也许我们真正品味道了什么叫“苦尽甘来”了,对于“功夫不负有心人”则做出了更好的诠释。
而此刻当梦寐以求的荣耀降临到一个普通家庭的时候,那个平凡朴实的母亲则又一次用最朴实的态度最清楚的言语告诉儿子“但是,她仍然不忘记告诫儿子,做人要低调,要善待那些弱势群体,尽最大可能地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多做些对社会有意义的事情。儿子管文军是这样答应的也是这样做的。”
作为一个母亲能一直坚守一个平凡又朴素的心,用做真实的态度对待生活的赠与,这无疑在儿子心里起到了一盏指路明灯的作用。因此才有了“什么儿子免费为残疾人打了官司,什么儿子又到哪里去做公益讲座,什么儿子又捐助了贫困的儿童……儿子就像在扶助小时候的自己一样,在公益事业中尽心尽力。”的行为吧?
当看到儿子那些荣誉,这位母亲便会想到那句“妈,我考过了。”而那时她也体会到了那句“过了”的真正含义。尽管如此这位母亲还是时常提醒儿子做人的基本原则,尽管儿子已经是某种意义上的名人。这也许就是我们经常从老人们的嘴里听说一个女人的好品行会影响三代人的发展和家庭的教育最好的案例吧。
文字最后把管文军这位律师的律师生涯做了总结“说管文军没有任何爱好,一不会抽烟,二不会喝酒,三不会打麻将,四不会跳舞,五不会K歌,六不会下棋,七不会打球,八不好美食,九不好穿着,十不好聊天。让他和法官联络联络感情,他从来不去;那些当事人请他去吃饭,他不去。他唯一让人佩服的是就是不管头天工作多晚,第二天早上六点雷打不动地起来跑步。”如此看来,以为生活俭朴的律师,做事认真无论是对待工作还是家庭他都在用一个最真的心和最真实的一面来面对的。
“要说管文军四代同堂挤在70多平方米的楼房里,没有人会相信。夫妻两人和一双儿女、岳父母和爱人姥姥,挤在一起,一挤就是四五年,直到岳母拆迁有了回迁房。管文军才有点条件重新贷款买了一处130平方米的房子”如此的文字让我们不仅看到了以为生活俭朴的律师,而且还看到了一位身为人夫、人夫、人子的形象。
看到此“比其他律师办公室多了几组书柜,两组书柜装满了证书,另两组书柜装满了各种法律书籍,其中就有他所著的《情法一生》《情有毒终》两部法律专著。那些书籍看来都经常被主人翻阅,书背变得粗糙,书页也变得更厚。”我们仿佛看到一位好学严谨的人站在我们眼前,而在文字路上属于自己的作品的陈列,也反映出这位律师对待自己职业的爱和敬畏。
看完此篇,再看看新闻里和周遭那些因为各种原因在官场落马的曾经的清正与廉洁的形象,我们顿时便感受到了一个政治的律师以民为本的内心的善良和他的人格魅力。作者则用嘴朴实质感的文字把这位律师的情感最真实的表达了出来,真挚且贴近生活的笔触及对律师这个行业的道德操守也做出了很好的诠释。同时也把母亲在家庭里对孩子教育所起的作用做出了很深切很正确的解读。让人看到了一个榜样式的人物,也从内心对律师这个行业生出一份敬意。此刻我也只能说一句——致敬,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