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淡雅晓荷 >> 短篇 >> 作品赏析 >> 【晓荷·人世间】读邹慧萍的散文(作品赏析)

精品 【晓荷·人世间】读邹慧萍的散文(作品赏析)


作者:一路顺风 童生,993.1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1607发表时间:2024-07-06 11:28:05

邹慧萍,是我的启蒙老师杨培兰老师的小女儿,是师妹。我们都是静宁县甘渭子川的人,又是老乡,直线距离不足五百米。交代这些不是重点,重点是最近读了她出版的散文集《行走的阳光》,给我以深深的震撼,原来身边的人,也有特别厉害的,厉害得让我对这位小师妹刮目相看。
   高校教师,她在教学之余,唯一的爱好就是文学创作,她的长项并不是散文写作,而是古体诗。她的古诗体也非常了得,我读了,但我不会欣赏。这里只浅浅地谈一谈读过她的散文之后的肤浅体会。至于邹慧萍的写作风格及艺术水准,已有几位资深评论家说过了,我没有必要再拾别人牙慧,肯定也说不到点子上。
   世间美好的事物能和自己的心灵深处观照感应一番,享用一番,那人生就不虚此行。这一切,邹慧萍做到了。大多数人都庸庸碌碌,普普通通一辈子,原因是多方面的。但矢志追赶阳光的人,是会得到阳光的温暖和眷顾的。
   《行走在西海固的阳光》,是慧萍散文集的开篇之作。贫瘠的西海固有什么可写的,西海固自古就没有多少有历练的文人去关注过,注意过,更不要说走近,观照,表达她。但是慧萍真诚地倾心地关照了她,欣赏了她,表达了她。
   西海固的历史上,是出了一次大名,就是震惊世界的“海原大地震”。那次大地震,西海固人几乎遭遇灭顶之灾,劫后余生的西海固人,像狂风掠后的蜜蜂一样,在那片废墟上继续酝酿着自己并不甜蜜的生活。一辈辈,一代代。
   2020年12月16日,是宁夏海原发生8.5级大地震100周年纪念日,中国地震局公共服务司组织宁夏回族自治区地震局科普解读称:中国具有科学意义的地震工作即肇始于此次地震,并在此后的近百年中持续发展。自那次大地震以后,普天之下的人都知道了大西北有个叫西海固的地方。
   我的老家毗邻西海固,在历史上都是苦甲天下的地方,十年九旱。她写道:“西海固没有雨水,西海固的空气里没有水分,西海固最希望的是雨,最恨的也是雨”。西海固人希望雨的光顾的同时也恨雨的背叛。而西海固一年四季不缺的,就只有阳光。
   邹慧萍走进了干涸的西海固,聆听她的呼吸,描摹她的姿色,体悟西海固人的命运。江南水乡的温柔与缠绵是一回事,黄土高原的广袤与豪放又是另一回事。不一定小米花就不及蔷薇花。西海固的土地是贫瘠的,而在这片土地上的人是有激情的。勤劳智慧的西海固人,就在那片明丽的阳光下,干着自己的活儿,追逐着自己爱情,实现着自己的梦想。
   她写到西海固的阳光的特点是“晒”、“焦”,“保证不出三天,你就会晒成一节西海固山上特有的干木头”。“那些永远长不高的树:酸枣、刺槐、山杏、毛桃……枝枝干干是干枯的褐赭色,只有叶片是绿色的,但它仍然能够开出粉白或者粉红的花朵,也仍然能够结出酸甜清爽的果实,虽然果实小一点,水份少一点,但毕竟还是果子,毕竟是一棵活着的树”。作者用象征的手法,逼真地写出西海固人的生存状态。
   邹慧萍在她的文字里,把这一切都用真情呈现了出来。对西海固的钟情与爱,那么朴素自然,那么富于哲理,留给了读者以宽泛的思考空间,这不仅需要艺术家的独具慧眼,更要有悲天悯人的人文情怀。
   昨天晚上《新闻联播》节目播出了西吉县的农民,通过农业科技的助力,实现了小康,过上了好日子,跟上了农业现代化的步伐。我也为之而高兴,我也很想告诉慧萍这个好消息。她在写《行走在西海固的阳光》一文时,至少还没有看到这种令人欣喜的景象。
   显然,《行走在西海固的阳光》,是她站在宏观视野上去感知去表达自己内心那一份与西海固相关联的情愫的。除此,她的笔下,更有湿漉漉的亲情,父母、婆爷爷、老婆婆,在她的内心,有着沉甸甸的份量,用深情的文字去追述去表达。
   《没有原则的父亲》,写父亲在管教她姊妹五人上,总是“心慈手软”,放得宽。这是老人家的福份,老人家生前是一位税务干部,多在外,少在家。为人儒雅温和,几乎没有什么脾气。她总结道:“其实父亲是有原则的,儿女们的幸福就是他的原则”。因为在对她们姊妹五个人的具体管教上,有一位严厉的母亲,在他们小时候,母亲给他们规定了诸多的“不准”:不准骂人、不准打人、不准上课迟到、不准逃学、不准在吃饭时说话,不准见人没礼貌。只准他勤奋学习,将来有出息。正是这位善管善教的母亲,才使他们姊妹五人都有了各自的辉煌人生。
   《听母亲把语说完》,历数母亲为了五个儿女的培养教育,不让在外工作的父亲分心,心甘情愿地辞掉了心爱的教育工作,当了家庭主妇,悉心关护儿女们的学习和生活,使他们个个有了大出息。由于年长日久对儿女的管束,母亲的唠唠叨叨,就形成了一种习惯。有时母亲的话说不完,他们就不想听了,嫌烦。直至他们懂事了,就“耐心倾听,让妈妈把语说完吧。也许在我们听不到妈的唠叨声的时候,我们才会体悟到听到妈妈的唠叨是多么幸福的事情”。
   亲情是血脉相连的,正是这种植于灵魂深处的亲情和爱,使慧萍作品总是浸透着对他人对世界的悲悯之情。
   一个能体味到父母体温的人,才能体察到其他人的冷暖。一般而言,作家的笔下,写父母亲情的具多,写婆婆的好像不多。作者在《陪婆婆看秦腔》里写道,婆婆一到过年,为他们的回家老早地忙前忙后,打扫屋子,烧土炕,收拾被褥,这屋那屋。“腾、腾、腾,婆婆的脚步跑得又欢又快又瓷实”。为了儿子儿媳妇过年能吃得舒心,炸馓子,炸油饼,炸果果,炒臊子,忙得不亦乐乎。
   “过年就是吃喝玩乐的时间,婆婆所有的时间都用来为吃喝玩乐的儿子、儿媳、孙子们服务”。除了扫院煨炕架炉子,“看我们这些打麻将或者打扑克的嫌手脏不吃,婆婆就会把苹果切成牙儿,把橘子剥成瓣儿,学城里人的样子用牙签戳了,一一递到我的手中”。婆婆对儿子儿媳妇所有的爱被儿媳妇看在眼里了,也体会到了婆婆的这份贤惠和不辞辛劳。
   婆媳关系是最难处理的人际关系,就一般情况而言,婆婆的贤惠,媳妇儿不一定认可。媳妇儿是作家,婆婆也不一定能进入媳妇儿的写作视野。在这里,一个贤惠的文盲婆婆遇到一个感恩而诚心愿意表达的作家媳妇儿。这不仅需要缘分,更需要两方的人格修为。在这个世界上,一个普普通通的婆婆留存于儿媳妇的文字,这可能是婆婆的前世造化,更是作者的修为和格局。
   慧萍的笔下,大部分还是呈现那些极普通的人,比如她的启蒙老师,忠于职业,艰辛清贫,默默无闻,无私奉献。作者深情地追述他们,感恩他们。那些小区捡破烂的的人,磨刀磨剪子的人以及小区门卫,都在艰辛地维持着各自贫瘠的生活,这些被社会边缘化了的人,也是她作品里的最主要的描述对象。
   慧萍从学生时代开始就频频发表文学作品,并获得多项奖励。
   从事文学创作的人,大都与浮躁和喧嚣保持着距离,文学使她走上了一条清静而孤独的路。她从小就喜欢孤独,喜欢原野和山峦,更喜欢炊烟和鸟声。在《一个人的行走》中,她写道,“年轻的时候,我喜欢一个人行走”。“我常常选择在阴郁的天气里外出,独行”。“返回的时候,我脑子里一片繁华,像赶完了一场集,像看完了一场电影,满脑子的充实”。在这里,一个人的独行,何尝不是一次修行!正如这本书的书名一样,慧萍是一个自带阳光行走的人
   她在《跋》语里的一段话,比较能代表她的文学创作之初衷,她说:“写作大多就是这么一个过程,把郁结于胸的感觉传输出去,传输给自认为能够懂得的人,这样就可以获得交流的喜悦”。作者的精心“传输”,通过读者的再创造,然后“懂得”传输者的意图,这便是文学的使命。
   尼采说:“人来到这世上,就应该跟最好的人,最美的事物,最芬芳的灵魂倾心相见,唯此才不负生命一场。”
   读慧萍的散文,跟着她文字,在她用语言文字创设的意境里亲历了一回,如饮一杯清凉,轻松而快意。平缓而流畅的文字叙述,精彩而贴切的环境描写,幽默而风趣的语言风格,寓意深刻的人生哲理,都给人的阅读带来愉悦。
   我不懂文学,更遑论对一本沉甸甸的散文集进行评论了,只是对师妹的作品谈一点肤浅的体会,谨此而已。
  
   2024年7月6日原创首发于银川
  
  

共 3220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赏析从情感和表达上很细致地解读了邹慧萍的散文。文字开头,作者就为自己的赏析定了基调。作者认为“世间美好的事物能和自己的心灵深处观照感应一番,享用一番,那人生就不虚此行”。邹慧萍的文字,于作者来说,是能产生强烈共鸣的。能让读者产生共鸣的文字,就是好文字。接着,作者以《行走在西海固的阳光》为例,让我们看到了一位眼光独到,另辟蹊径的写作者形象;作者对《没有原则的父亲》、《听母亲把话说完》、《陪婆婆看秦腔》等描写亲情的文字的剖析,不仅让我们看到了一位写作者的善解人意,也让我们懂得一个写作者要有正能量的输出,还得做到“自身硬”。作者还关注到邹慧萍散文集中对小人物的描述以及《跋》里的创作谈,都是很积极向上的观点,极具现实意义。全篇文字结构分明,描写有序,有理有据,主旨突出。感谢老师为我们带来精彩,力荐共赏!【晓荷编辑:至简至爱】【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F202407310009】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至简至爱        2024-07-06 11:28:51
  学习老师的文字,感谢老师的分享,问好老师,祝老师创作愉快!
2 楼        文友:一路顺风        2024-07-06 13:11:39
  感谢李老师的精彩编按,老师的编按准确地评价了拙文的写作意图,高水平的编辑,能使拙作增色不少。感谢李老师在百忙中编发,盛夏炎热,敬老师一杯清茶!
3 楼        文友:贵州王先生        2024-07-07 12:56:58
  欣赏诗友佳作,感佩才情,学习问好诗友,点赞推荐,祝愉悦!!!
4 楼        文友:一路顺风        2024-07-07 14:11:08
  感谢王先生的留言,关注。祝你夏日安康,敬你一杯清茶!
5 楼        文友:东辰        2024-08-02 18:51:28
  欣赏一路顺风老师美文,您的文笔以是上乘,欣赏老师好文笔,再赞美文。
6 楼        文友:一路顺风        2024-08-03 20:33:56
  感谢东辰老师留言,相伴晓荷,相互学习,敬茶,祝安!
7 楼        文友:至简至爱        2024-08-03 21:03:25
  恭喜陈老师获得精品!
8 楼        文友:一路顺风        2024-08-03 21:57:10
  感谢李老师,还是你的编按好,常常鼓励我,再次谢谢你了!敬茶!
9 楼        文友:陌小雨        2024-08-03 22:09:43
  恭喜老师斩获精品!
山本无忧,因雪白头……
10 楼        文友:李正亭        2024-08-07 14:14:27
  老师娓娓道来,如数家常,把一部作品剖析得条理清晰,深浅有致,从而引起读者共鸣。如此好的文笔,值得细细品味,学习!
共 16 条 2 页 首页12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