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浪花诗语 >> 短篇 >> 情感小说 >> 【浪花】赶集(小说)

精品 【浪花】赶集(小说)


作者:贝拉迪迪 秀才,1038.6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4958发表时间:2024-07-06 21:06:02
摘要:郝大娘快速地掏出另外一个油饼,朝中年妇女晃了晃,然后心满意足地咬了一口……

凌晨四点刚过,郝大娘就赶紧起床了。
   郝大娘洗了两把脸,照着镜子捋了几下头发。一块几十年的破镜子,歪歪斜斜地挂在墙上,上面落满了灰尘。二十五瓦的灯泡泛着昏黄的光,镜子里的郝大娘影影绰绰,不怎么清晰。一头稀疏的白发,在灯光下返着油光,和额头深褐色的皱纹相互映衬,使得郝大娘更显苍老了。
   郝大娘把昨天晚上就摘好的豆角、黄瓜、茄子、西红柿以及辣椒,装进小推车,又进厨房带了两个自己炸的油饼,一个小水壶,便急急忙忙上路了。
   郝大娘住在一个特别偏僻的小村子。最宽的一条路仅能通过一辆架子车。村里太穷,大部分人都已经下山,迁往政府统一修建的新农村二层小洋楼。郝大娘无儿无女,老伴去世多年,孤苦伶仃。除了每个月不到一百元的养老金,每年夏秋两季卖菜的收入,是她唯一的经济来源。
   “且不说自己没钱,就是有钱,自己在这个小院里住了几十年,小洋楼也住不惯。”郝大娘经常环视着自己破落的小院,这样宽慰自己。
   要去的地方得步行两个多小时。山路弯弯曲曲,崎岖不平。天还未透亮,郝大娘深一脚,浅一脚,一个人行走在山路上。她顾不上害怕,只希望能早点到,占一个好地方,可以把今天的菜全部早点卖出去。
   走到半路,郝大娘遇到一个推着小推车的老爷子。老爷子佝偻着背,走路一瘸一拐,看起来腿脚不怎么好。郝大娘加快脚步,这才看清老爷子的车上也是装满了时令小菜。
   “他叔啊,你也去卖菜啊?”
   老爷子转过头看了郝大娘一眼,顺手擦了一下额头的汗珠,喘了口气回答道:“是啊!自己种的,吃不完,卖了换点零花钱。”
   “看你身体也不好。路这么难走,你一个人推满满一车。你这是要去哪里卖呀?”
   “就城边上的丽苑小区。”
   “那还远呢。至少还得一个小时。我也去那里,咱俩顺路。”
   “我腿脚不好,这几天又有些感冒。昨天我老婆子去的。本来占了一块好地方,想着卖个好价钱,回来时给我买点药。可她去上个厕所的功夫,她占的地方就被一个小伙子抢了。最后昨天的菜全便宜处理了。不但没买来药,老婆子还被气倒了。”
   “地方占好了你得一直在附近守着。我们怎么能抢过年轻人呢?菜被便宜处理了不说,还把自己气病了,真是不划算。”
   “我老婆子本来就心脏不好。和那个小伙子吵了几句嘴,一肚子气憋了一天。这不,憋出毛病了!”
   “我四点刚过就出门了,也是为了占个好地方。”
   “以前不管啥菜,只要长熟,啥时候摆在马路边都能卖。可自从成了什么文明城市,城管就查得严了。”
   “唉!谁说不是呢?我就靠每年自己种的菜换点零花钱,现在要卖出去难喽!”
   天渐渐透亮,沿途三三两两的人也逐渐多了起来。
   不到六点,城里人大部分还都在睡觉。奔波在路上的,大多是赶早集卖菜的。
   农村人种菜,品种数量有限,尤其是时令菜,成熟期前后也就十天半个月时间。最近家家种的豆角、西红柿、黄瓜、茄子,还有辣椒,都长熟了。如果不趁着新鲜,在早市上多卖出去些,等到了下午,挑剔的城里人甚至连看都不看一眼。
   郝大娘一行终于到了丽苑小区附近。
   刚六点半,第一趟公交车上坐了没几个人,从郝大娘他们身边飞驰而过。
   “他叔啊!咱俩带的菜一样,我们分开卖。你腿脚不好,你就把路口这个最好的位置占上。我再走半截,去丽苑小区门口找个位子。”
   “谢谢他婶啊!我也着实走不动了。”老爷子气喘吁吁地说道。不停地用一条发黑的白毛巾擦着头上、脸上、脖颈里的汗水。一双长满老茧的手就像是干枯的树枝,和毛巾一个颜色。
   郝大娘看着老爷子深陷的眼窝,消瘦的脸庞,一头稀稀疏疏的白发,仿佛看到了镜子里的自己,莫名地有点难过。
   城管八点上班。趁着这个空档,郝大娘找了一块石头,放在丽苑小区门口最显眼的地方。然后拿出油饼和水壶,认真地吃起来。
   正吃着,小区里陆陆续续有晨练的老年人走出来。一位大娘看见郝大娘的小推车,便朝她走过来。
   “你的推车里都有啥菜?”
   “黄瓜,茄子,西红柿,豆角,还有辣椒。都是今天早上摘的,可新鲜了!”
   “你先吃。吃完了给我称几个西红柿。”
   “不吃了,我先给你称菜。”
   “一斤多少钱呐?”
   “菜贩子卖三块五。我卖得便宜,三块。”
   大娘一声不吭地挑拣着西红柿,几乎把所有的西红柿翻了个遍。最后,她挑了三个最大、熟得最好的。
   “你先称一下,看有多少?”
   郝大娘把西红柿放到电子秤上:“差一两就两斤了,要么你再添一个小的,算你两斤?”
   “小的我不要,就这三个,五块钱吧!”
   说完,大娘把一张皱巴巴的五元钞票扔到了秤盘里。起身,提起菜,转身,头也不回地离开了。
   “本来就卖得便宜,这又少了七毛。”郝大娘嗫嚅道。
   剩下的半个油饼郝大娘也无心吃了。因为她要赶在城管上班前卖掉一部分菜。于是赶紧拿出事先准备好的一大块塑料铺在地上,小心翼翼地把各种蔬菜拿出来摆放好。然后开始大声吆喝:“卖菜喽!新鲜的蔬菜!自家种的新鲜蔬菜!”
   丽苑小区通往马路的那条小巷子,很快被卖菜的小商贩挤得水泄不通。这里便是周边菜农要赶的早市。
   其实这个早市已经存在了十多年,是周边菜农售买自产瓜果蔬菜的聚集地。一是因为这个早市位于城乡结合部,离周边菜农的家最近。另一个原因是,丽苑小区是本市最大的经济适用房小区,居住在这里的居民将近两万人。居民以拆迁户和收入低下的城里人为主。
   赶早集的大多是赋闲在家的老年人。这些老人大部分来自农村,给自己的子女帮忙带孩子。起得早,没什么收入,爱占点小便宜。不管怎么说,早市上的菜的确比菜贩子卖的菜新鲜,还便宜。
   早市上熙熙攘攘,人来人往。摊贩的吆喝声、三轮车的鸣笛声,时不时还夹杂着讨价还价的争执声。好不热闹!
   临近八点,所有人不约而同地收拾好水果蔬菜,在卖菜的地方留下碎石砖块类的标记物,迅速撤离。
   等城管开着车驶进这条小巷时,除了不计其数的、看似散落的标记物,一个摊贩都没有。城管们看着那些躲在小巷犄角旮旯的人,大家都心知肚明,选择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对他们而言,巡逻只是走个过场。现在城市的大街小巷都是监控无死角。他们坐在办公室,喝着咖啡,也能随时监测到小巷里的所有动静。
   城管的车刚一离开,就有人迫不及待,想把自己的砖块石头,趁机换到一个更显眼的地方。只是一有动静,马上又会有人跑过来制止,继而爆发争吵,甚至推搡辱骂。
   从城管早上八点巡视完,一直到下午四点前,所有人都不允许在这个巷子里售卖任何东西。一旦被城管逮到,所有瓜果蔬菜、车以及秤,都会被没收。要想拿回来就得交高额罚金。
   老百姓可真是被罚怕了。有时辛苦一个月赚的钱,还不够交一次罚金。所以只能找一个隐蔽的角落,默默地等待。
   漫长的八小时,郝大娘百无聊赖。
   丽苑小区斜对面有一家幼儿园。郝大娘在幼儿园上方的铁栏杆那里找了一个位置。这里既可以看到活蹦乱跳的孩子们,也能看到她放的那块标记地界的石头。
   孩子们做早操的时候,郝大娘斜倚在栏杆上,看着蹦蹦跳跳的孩子们,咧着没剩几颗黄牙的嘴,笑了,笑得无拘无束。
   孩子们吵吵闹闹吃午饭的时候,郝大娘拿出早上啃剩的半个油饼,接着啃。水壶里的水已经凉透了。郝大娘啃一口油饼,喝一口水,午饭就算解决了。
   大中午的太阳泼下火辣辣的热浪,连蚂蚁都恨不得赶紧找个地缝钻进去。郝大娘今早出门急,就一顶破草帽还忘了戴。站了一早上,两条腿也站酸了,走起路来有些僵硬,不听使唤。
   到了孩子们的午睡时间,幼儿园里突然安静下来。
   郝大娘的上下眼皮也不由得打起架来。她特别想找个地方躺下来,眯一会儿。离下午四点还有将近四个小时,小巷里空无一人,可郝大娘无处可去。
   其实离幼儿园差不多一百米的地方,有一颗大柳树。郝大娘很想在柳树下躺一会儿,可是柳树离她的石头太远了,郝大娘怕她睡着后地方被别人占了。思来想去,郝大娘拿出那块塑料,铺在她的石头旁,躺下,用手撑着头,心想:“大中午的,城管也要睡觉的。”
   不知不觉中,郝大娘睡着了。
   两点半左右,郝大娘被幼儿园的广播吵醒。
   孩子们午睡结束,小班的小朋友们在院子里叽叽喳喳地上体育课。
   郝大娘起身,顺手捋了几下头发,收拾好塑料布,推着她的小推车,不由自主地又朝幼儿园走过去。
   郝大娘很喜欢孩子,虽然她一辈子没做过母亲。
   小班的孩子们一个个圆乎乎,胖墩墩的,煞是可爱。一会这个摔倒了,一会那个又磕着了,一会两个小朋友又打架了……幼儿园老师忙得不亦乐乎,郝大娘看得津津有味。
   下午的时间好像过得很快。
   还不到四点,小商小贩们便从四面八方,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涌进了丽苑小巷。
   三轮车,小推车,架子车在小巷里来回飞快地穿梭。不到十分钟时间,小商小贩各就各位,正式扯开嗓子开卖。
   郝大娘看着拥挤不堪的小巷暗自庆幸——幸亏今天来得早,占了门口的位子。如果在巷子里面,自己老胳膊老腿的,说不上还会被绊倒。
   郝大娘也以最快的速度把自己的菜摆放好。
   在推车里捂得太久,所有的菜都已经有些蔫了。
   那些开三轮车的基本上都是菜贩子。他们常年卖菜,经验丰富,随身带了一个小喷壶,时不时地喷一喷,所以他们的菜看起要新鲜很多,但因为是二道贩子,他们的菜价格高。
   最受欢迎的是离家近的菜农的菜,他们的蔬菜下午才摘来,价格还比菜贩子便宜。
   下午六点以后,买菜的主要是下班回来的上班族,他们不在乎几毛钱的差价,但菜一定要新鲜,品相要好。
   从下午四点到六点,郝大娘一棵菜都没有卖出去,一分钱也没有赚到。
   看到进小区的人大袋小袋地拎着新鲜蔬菜,郝大娘才意识到,今天自己选的这个位置其实并不好。
   早上年轻人赶着上班,来不及买菜。偶尔来几个老年人,大多也都抠抠搜搜,舍不得花钱。这个菜市场的主力消费人群,是下午下班回家的这一拨人。他们从巷口进来,看到新鲜的瓜果蔬菜,在到小区门口前,就基本买齐全了。
   眼瞅着天色渐暗,郝大娘的菜还是无人问津。
   一想到还要走两个多小时的路,郝大娘急得直冒汗:“怎么办?一推车菜还剩大半没卖出去,关键都已经蔫了,总不能把它们再推回去吧?”
   穿梭在丽苑小巷的人越来越少,再不趁着人们晚饭后溜达的时间把菜卖掉,就只能推回去自己吃了。
   想到这里,郝大娘想了一个办法。她把各种菜搭配在一起,论堆卖,一堆五块钱。
   这一招果然有效,饭后散步的老头、老太太们觉得划算,不一会还真卖掉了好几堆。
   还剩最后四堆,都是挑剩下的,品相极其难看。
   快七点了,郝大娘决定,只要有人要,给多少钱都卖。
   正想着,门口出来母女俩,牵着一只白色的比熊犬。母女俩有说有笑,一看就是吃完晚饭遛弯的,不是来买菜的。
   “卖菜喽!给钱就卖!”
   见那母女俩没反应,郝大娘索性喊道:“闺女呀,这点菜你们买回去吃吧!”
   小姑娘听见喊声,转过头看了看郝大娘,对中年妇女说道:“妈妈,那边有个奶奶好像在叫我们。”
   看见母女俩注意到了自己,郝大娘赶紧又喊道:“就剩这点菜了,你们多少给点钱,都拿回去吃吧!”语气里满是恳求。
   “冰箱里都塞满了,买这么多也没地方放呀。”中年妇女说道。
   “我家离这里两个多小时的路呢。我走着来的。卖不掉拿回去,我一个人也吃不完。”
   小姑娘看郝大娘可怜,使劲扯了扯妈妈的衣襟:“就买了吧,妈妈。”
   中年妇女稍微迟疑了一下,终于朝郝大娘走了过来。
   “您这菜怎么卖啊,大娘?”
   “刚给别人都是五块钱一堆。这些都是挑剩的,如果你要,这四堆总共给十块钱吧。”
   “别人五块,我也就五块。您老种点菜不容易。您的收款码我扫一下,我都要了。”
   “能不能给现金?”
   “现在谁还带现金啊?我身上一分钱现金都没有。”
   “我一个老太婆,不懂那个收款码咋弄。”郝大娘略带自嘲地说道。
   “您知道为啥年轻人不买你们老年人的菜吗?因为你们只收现金,可是我们现在都不带现金。只有家里的老人还用现金买东西。”
   “那怎么办啊?”
   “您等我一下。”
   中年妇女起身去了门口的超市:“老板您好!我打算买那个大娘的菜,可是她没有收款码。我给您扫二十,您给我二十块钱现金行不行?”
   “最烦这些老人了!现在谁还用现金支付?自己要做生意,也不知道弄个收款码的。我这里的现金也不多。”
   “要不这样行不行?我买一箱牛奶,多付您二十,您给我二十元现金。”
   “要不是街坊邻居的,我还真是嫌麻烦!”超市老板嘟嘟囔囔,极不情愿地给了二十元现金。
   中年妇女拎着牛奶从超市出来,把二十块钱塞给郝大娘。
   “刚说好的收你十块钱。”
   “拿着吧。回去了让您的孩子给您准备一个收款码,以后卖菜好卖一点。”
   “我没有孩子。老伴也死了好几年了,家里就我一个人。”郝大娘的语气里有些落寞。
   “啊!这样啊?您刚说要走两个多小时才能到家,这会都快七点了。”
   “现在菜卖完了,我可以坐公交车到山根下,再走回去。差不多八点多就能到家。”
   中年妇女贴着女儿的耳朵小声说了几句话。把菜收拾好放到门卫那里。让女儿牵着狗,自己把那箱牛奶绑在了郝大娘的推车上。
   “你这是干什么?”
   “我家里有牛奶。这箱牛奶是为了兑换二十元现金临时决定买的,放家里我们也喝不完。您老带回去喝。”
   “闺女呀!你我都不认识!”
   “现在不是认识了吗?走,我送您去车站。”
   中年妇女帮郝大娘把推车连同牛奶放到公交车上。郝大娘从口袋里掏出两张皱巴巴的一元纸币投进了投票箱。
   “妈妈,这个奶奶连公交卡都没有。”
   “除了一张养老金卡,她什么卡都没有!”
   郝大娘选了个靠窗的座位坐下,朝母女俩挥了挥手,眼中满含着感激之情。
   “哎呀大娘!我忘了您是不是还没有吃饭呐?”中年妇女隔窗喊道。
   公交车缓缓启动。
   郝大娘快速地掏出另外一个油饼,朝中年妇女晃了晃,然后心满意足地咬了一口……
  
   (原创首发)2024年7月6号

共 5645 字 2 页 首页12
转到
【编者按】人间生活艰难,七老八十还要走两个多小时的山路,自己出售自产蔬菜。看着老人的艰辛生活,这绝不是励志故事,是社会问题,会给人无限的伤感。让我们默默地祝福他们,愿他们余生安详,生活无恙,愿他们过上好日子,吉星能够照拂他们。小说刻画了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奶奶,独自生活在搬迁后孤寂的村落里,部分村寨的贫穷落后,跃然纸上。老奶奶早早起来搬菜,拉车,上路,抢位置,为的是赶早市卖个好价钱,生活真是艰辛啊!小说刻画人物形象细腻,从外貌,动作,语言,心理几个方面描画,成功塑造了一位老人形象,她苍老贫穷无儿无女孤苦无依。但她却自食其力,吃苦耐劳,独自坚守着,勇敢生存着,是农村老人的真实写照,形象鲜明,个性独特。小说语言精炼生动,线索明确,结构完整,故事感人,主题突出,是一篇佳作。感谢赐稿,祝写作快乐!【浪花编辑:美蓉】【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F202407110008】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美蓉        2024-07-06 21:11:59
  一篇美文,小说的语言特别精炼,人物形象鲜明,主题突出,值得赏读。祝妹妹写作顺利,佳作不断!问好!
笔名:陌上蓝铃。读书是精神的飞翔,是心灵的寄托。整日在书海中徜徉,见明道如坐春风,悠悠然寝馈其间。
回复1 楼        文友:贝拉迪迪        2024-07-06 21:37:31
  感谢美社辛苦编按!前两天遇到一位大爷在卖菜,他自己种的 非常新鲜。我选好菜以后大爷才告诉我他没有收款码。后来在大爷的几番哀求下,菜鸟驿站老板娘才勉强同意我扫码付款给她,她再把现金给大爷。此事激发起我强烈的创作欲望。文中的丽苑小区以及那个丽苑小巷的早市,其实正是我生活、穿梭过十年的地方。文中所描写的一幕幕场景都是写实手法。只有结尾处稍加美化,旨在唤醒人们对“郝大娘”这样一个群体的善心。多给予这些老人关爱和同情,让他们能感受到些许温暖。这篇文章的创作目的便如愿以偿。再次感谢美社!祝您生活愉快,创作愉快!天天开心!敬茶问好!
2 楼        文友:上大人孔乙己        2024-07-08 11:03:30
  又见迪迪老师新作,阅读欣赏了。
回复2 楼        文友:贝拉迪迪        2024-07-08 12:42:39
  谢谢上大人来访留评鼓励!敬茶问好!
3 楼        文友:望雪        2024-07-09 15:57:01
  这种现象确实有,甚至有的老人卖菜,收款码是儿女的,他们只管卖,钱收没收到都不知道,儿女能给他们多少也不一定。文章反映的社会问题真实,愿老有所依,愿人间有爱,愿世事为善,愿夕阳温情。
悠然、坦然、超然、了然、顺其自然。
回复3 楼        文友:贝拉迪迪        2024-07-09 21:37:46
  感谢雪社来访鼓励!我就遇到过一个大娘,她有收款码,但那是她儿媳妇的。她说如果你有现金就给我现金,菜是我种的,卖完了儿媳妇一分钱也不给我。遇到这种情况我一般会去附近的商店换现金。可这样做的意义到底有多大呢?前一段时间在抖音上看到一个视频,一位大娘半夜送老伴去医院挂急诊,挂号不收现金,大娘急得嚎啕大哭,当时心里特别不是滋味。我昨天去体检,发现可喜的一幕:医院里有专门帮助老人的工作人员,从坐电梯有人扶,到挂号有人给帮忙挂,再到自动缴费机旁边都有专人指导,不觉深感欣慰。相信慢慢一切都会好起来的!再次感谢雪社!遥祝幸福安康!敬茶问好!
4 楼        文友:秦枪        2024-07-16 16:48:21
  好文章!感人。爱写小说的人都是有故事的,保持激情、再接再厉。
回复4 楼        文友:贝拉迪迪        2024-07-16 17:36:18
  谢谢老师来访鼓励。祝创作愉快!
共 4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