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东篱】像云像雨又像风(散文)
五六十年代,是积贫积弱的时间名词,女人们生育无节制措施,生孩子,就像老母鸡下蛋,一个接一个。一个女人,生六七个是常态,生十几个也不新鲜。因生活条件和医疗条件差,也有不少生下来后不久就夭折了的。听邻里长辈们说,我就是其中的一个,瘦成皮包骨头的我,奄奄一息,村西边的小老(老大认的干爹)将我放到粪箕里丢在屋檐下,说:死啰,吃过饭就埋到后山。
◎像云一样飘逸
那年润四月,前四月,麦子正扬花,天气乍暖还寒。一阵柳风起,把我从噩梦中吹醒,把我从死神中拽回。睁开眼,看到门前桃花朵朵,看到天空黑云弥漫,出生不到三月的我,一直病在被窝里,一直处在黑暗中,哪知云和天,哪知桃花颜。睁眼后,头脑似乎越来越清醒。小风吹着舒坦,色彩看着刺激,心生好奇。突然,细雨飘到我的脸上,雨点打在我的身上,我突然“哇”地一声哭起来,虽然声音柔弱,屋子里父母还是听到了,父亲夺门而出,抱着我,送到母亲的怀里。那年年庚属虎,虎命硬,我最终还是活过来了。
这是母亲跟我叙述的当时情形,自带诗意,也有惊奇。
人间若比万花筒,里面有无尽的神奇、无穷的色彩、无限的快乐,既然有幸来到人间何不走一遭,去领略一番人间滋味。或许如此,幼小的我,潜意识里就有极强的求生欲。
睁开眼,第一眼见到的是云,便与云彩结缘。眼前见到的云是乌云、是眼泪,那是上天对我的同情、怜悯与上心。天上乌云滚滚,地上雨水淋淋,天地在哭泣,这是人生最先的感知、感觉和感悟。
后来发现,云,不光有乌黑色,还有蓝灰色、浅蓝色、白色、银白色、橘色、橘红色、红色、金黄色。云彩点缀蓝天,让天空变得绚丽。让想象插上翅膀,让思想变得丰盈。
渐渐长大,喜欢看云。看云成瘾,不分清晨傍晚,不分春秋寒暑,常常一个人静静地看浩瀚天空,看云卷云舒,心里格外的舒坦。云是自由的魂。我多想做片云,让灵魂在无垠的蓝天之上放牧。飘逸的云就是我的诗和远方。母亲就说,我和云有缘,抬头看的时间要比玩的时间长多了。
水是云的根,云是水的魂。天上的每一朵云,都是地上挣脱命运的水。水啊!不甘心一辈子落在池塘里,困于沼泽中,不愿意一辈子与污泥为伍,与鱼虾为伴。晴朗的日子里,借着阳光袅袅升天,悄悄变成了云。云,亲吻蓝天,遨游天空,捧明月,摘星辰,让群山仰望,陪鲲鹏同行,去放飞理想。
八一年,我十八岁,高考名落孙山,没有时间伤心落泪,便拿起镰刀投入火热的“双抢”。割稻、打稻、耕田、插秧。天不亮起来拔秧,月光里下田割稻,可谓披星戴月。双抢,双抢,抢收抢插,农时耽误不得。风里雨里、日里夜里、泥里水里,在广袤的田野拼命,坐实了农民的身份。为了工分公平,一天,十几个同龄人,在大四亩里一字排开,比赛插田论工分。头顶烈日,脚泡热水,管不了蚂蟥叮咬。登桩不直腰,大汗淋漓兮,插、插、插,直插得天昏地暗心发慌,直插得头晕脑胀灵魂出窍。差点摔倒。上岸后,躺在田头草堆上,两眼望青天,看到白云朵朵,似棉花,像奔马,轻轻地飘,飞快的跑,自由自在。一个孤独看云的人是伤感的。高考落榜的滋味,田间拼命的滋味,一起涌上心头。眼角有泪,不知谁说过:“常看云的人,不轻易落泪”,于是,擦干眼泪,追云去。“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追云追到了大学的殿堂。接着,云做衣裳,风做鞍,骑上勤勉的马,策马扬鞭,一路狂奔,一路风光。“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于是,一生驾风追云,一生走过辉煌。
◎像雨一样滋润
今年甲子,天象紊乱,风不调,雨不顺。晴,百姓苦;雨,百姓苦。五月的江南本是和风细雨,却久晴不雨,旱魃为虐,禾苗干枯。进入六月,芒种前后,天突然变脸,乌云密布,接着大雨一场接一场。刚开始,雨还有点“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柔情蜜意、还有点“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的情深意长、还有点“斜风细雨不须归”的悠闲与洒脱。过了端午节,天空依然乌云密布,还是不见一丝阳光,不见一点笑脸。雨,一天天下,一天天大,这才发觉,雨是赌气的雨、肆虐的雨、不讲道理的雨。赌谁的气?为何虐百姓?虐苍生?怎么这般不讲道理?无人知道。过了夏至,天若发狂,没日没夜,雷电交加,大雨滂沱。过了六月进七月,山洪狂飙、四处塌方、江河告急、田地被洪水淹没一片汪洋。抖音里,堤决,圩决、库决。党员上、干部上、军人上,与天斗,与地斗,与雨斗。抗洪抢险,一线奋斗。天无情,人有意,众志成城,举全力,尽力不让百姓遭殃。
六月,天天看天,看乌云,看一阵紧一阵的雷雨、暴雨,心里莫名地发慌,有些坐立不安,举伞到尧河边看水。街道成河道,尧河两岸阔,洪水彭拜,波浪滔天,令人惊骇。大堤上有不少人,看水的、查险的。防安的。人人祈祷:大堤无恙。
我喜欢雨,人生最先接触到的是雨,感觉到的是雨,感悟到的是雨。“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春雨贵如油”,“疾雨斜风,珠帘如注虚檐外。暑气初洗,缕缕清凉意。画棹烟波,水墨江南里。思天际,念君无寐,何日琴樽醉”。甲子年六月,想不到雨还有如此暴力的一面、丑陋的一面、令人畏惧的一面,令我震撼,让我改观。
院子里花儿,干了浇水,炎热夏季,早也浇晚也浇,花儿依然无精打采,黄皮寡瘦。雨一下,立即恢复元气,叶儿青青,枝儿壮壮,花儿靓靓。只要雨一下,尧城南边的竹棵村,就有大批蔬菜上市。雨是庄稼的魂,“雨露滋润禾苗壮”;雨是树木的魂,“山中一片雨,树秒百重泉”。
不做雨的暴君,只做雨的天使,像雨一样滋润。
从教41载,当了29年的班主任。对那些残疾学生、父母离异学生、留守学生,无论生活上,还是学习上,都给予关心、照顾,让他们感受温暖,帮他们树立信心,引导他们积极向上。20年前,有个叫妮西的女学生,五岁那年腊月,父亲包车到北京接打工的妻子,途中出了车祸,父亲当场死亡,母亲双腿摔成粉碎性骨折,高位截除,小妮西从车里甩出几米远,摔成脑震荡。之后。母亲改嫁,妮西跟着年迈的外婆生活。妮西读小学,脑子一半清醒一半糊凃,字写的像蟹子爬。各科成绩几乎一位数,都认为她弱智,没办法。初中时,我教她政治课。上课常提问她,作业认真批改,她觉得稀奇。还有老师提问找她,关注她,作业本上还能看到鲜红的圈圈点点,她感受到了莫大地尊重,于是作业便认真地做。我也便认真地改,师生良性互动起来。成绩每进步一点点,我都要在班上表扬。每次表扬,她嘴角上翘,一脸的阳光,眼睛笑开了花。中考,政治居然考到80分,奇迹啊!有人把老师比作蜡烛,照亮了别人,消耗了自己。我想:老师应该像春雨,滋润着每一个学生健康成长。
◎像风一样潇洒
风是野性的,来无影去无踪,你说没有牵上手,一不小心她会拽着你就跑。因其自在,因其潇洒,“风传花香淡淡远,日薄西山月映帘,拈得几许泪沾颜,悠悠岁月,年华如烟”。风是多情物,喜乐哀愁,样样都有,风轻云淡时,柳风吹,像母亲的手轻轻地抚摸着你、像舞者在空中轻盈地跳动,带动着万物的心灵;狂风怒号时,夹着雨点,卷起无尽地狂想,每一阵风蕴含空前的力量,咆哮着,如狼一般,扑向这个安静世界。世界为之颤抖。
人有七情六欲,风有喜乐哀愁,这是自然的规律,人能自律,而风不能,但人可以顺风顺水,风也可以变得温柔可亲。
当我濒临死亡的那一刻,是风唤醒了我,是风把我从阴曹地府拽回阳间,我有恩于风,也是从那一刻起,和风结下了不懈之缘,深谙风的秉性,一路与风相随,一路学风一样潇洒。
我家住在小河沿,前临清水,后靠青山,先生说,是一个风水宝地。体弱多病的我,在锦绣山水之间,渐渐茁壮成长起来。炎炎夏季,夜间小河,河水脉脉,月光莹莹,山风起,河风吹,山风河风送清凉,凉酥酥,爽歪歪,清凉一夏,可谓快活似神仙。
小学到初中一帆风顺,可是到了高中,遇到学校布局调整,山区学校并到县城,文理两个班一百多号人,县城一中容纳不了,反正最后一届,自生自灭吧。有门路的老师早进了县城,于是,安排初中部老师代课,个别科目一学期竟然无人进课堂。高考全部沦陷。名落孙山,心有不甘,趁风华正茂,我用青春赌明天,几经拼搏,终于迈进了大学门槛。
报到那天,走在大街上,满眼春色,心情无比地舒畅。可比孟郊四十六岁进士及第时的心情:“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心花怒放,得意洋洋。
风起,感受风的灵动和轻盈之美。“春风吹绿江南岸”,“吹面不寒杨柳风”。春风,把美送给自然,把快乐送给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