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晓荷·人世间】蓝(散文)
昨天看见一位老师写了一篇题目为《另一种蓝》的文,心里感触很多。其实说实话,我很忌讳“蓝”
母亲在世时有一件蓝布褂是大姑给买的布,母亲自己亲手做的。母亲喜欢蓝色调,她说蓝色沉稳,纯洁,会让人联想到,海洋和天空一样的辽阔宽广。大姑之所以会给母亲买布料让母亲做衣服,是因为大姑上大学的所有费用,都是母亲扛大包砸石头挣的。那时依奶奶的意思大姑高中毕业就不让接着上了,直接找个好人家嫁了得了。何况老叔那时正在上中专,上学钱还是家里东凑西凑的。奶奶重男轻女严重,在她眼里,男孩子以后会娶媳妇进门,而女孩子怎么养也是替别人养,就属于肉包子打狗有去无回。所以对于大姑考上了医学院,她也没见有多高兴。为此她下了狠话:“不许去上!没用!浪费那钱干嘛!”
奶奶说话一向是一言九鼎,随后家里就开始给大姑张罗婚事了。那时大姑也是定了一门亲的,男方家也算有钱。父母是杀猪的,在我们村里开了一个猪肉店,挣了钱还盖起了二层小楼。男方家承诺,如果大姑嫁到他家,会出一些钱供我老叔把中专读完。上哪找这么好的事呀?奶奶何况是眼观六路耳听八方会算计的人,哪轻哪重,她还是拎得清的。她也提前见过了男方的父母,都是村里过日子实诚人。奶奶还说了:“闺女嫁过去我放心,都是一个村里的,我闺女受不了苦。”
婚事已定,不容更改。大姑那些日子把自己关在自己房里不吃不喝誓死抗拒,但也没起啥作用。她有一天,就偷偷和母亲求情让母亲去帮她说说,她知道母亲是奶奶最得意的儿媳妇。母亲当仁不让,就和奶奶商量能不能别让她大姑嫁人呀?让孩子他姑去上学吧。母亲还给奶奶讲了大姑上学的利害关系。母亲说如果大姑去上学了,以后毕业有能耐了就能给家里拿回许多钱。因为奶奶爱钱嘛,母亲不得不提钱。可是奶奶却说:“提到钱我更生气!她上学得花钱吧,这钱谁出?据咱家目前这种情况,哪有钱供她读完书,除非咱们一家人喝西北风去呀!”
母亲见奶奶这么说,就和奶奶打了保票,大姑去上学的费用她来想办法!母亲说话斩钉截铁。奶奶听母亲说话坚决,也就不得不同意了。当天晚上,母亲就领着大姑挨家挨户去借钱。村里人家也算善良,所有能借到的人家都给拿了钱,但远远还不够大姑去上学的钱。母亲就专门回了一趟娘家,从姥姥那拿了一大部分钱。钱总算凑够了,大姑就高高兴兴地去上学了。
借钱总是要还的吧,母亲开始计划打好几份工。早晨四点起床,泡口米饭就去白灰窑搬石头,搬够七车石头,再去山坡上砸石头,下午去滦河套筛沙子,晚上还要去车站,卸火车皮扛大包。在母亲没日没白辛苦付出下,借乡亲们的上学钱三个月就还清了,剩下借姥姥的钱,姥姥看母亲为了还钱人瘦的脱了相,就私下里和母亲说不用还了。母亲也知道姥姥不容易,姥姥那时开了一个饺子馆,每天起早贪黑地忙,也不容易。两个弟弟娶媳妇也要用钱。所以,她更加玩命工作,大舅结婚买房的时候,也把姥姥的钱給还上了。那年,母亲累得经常咳嗽,但她为了省下钱从来不去医院检查。就买点便宜的甘草片吃,刚开始吃三粒最后增加到五六粒。后来她脸经常莫名其妙的浮肿。她也没当回事,我们家里人也对她缺少关心都忽视了,导致她身体越来越虚弱,乃至于后来留下了病根。
大姑上大学的几年里,母亲疲于奔命地辛苦劳作着,一直供她把大学读完。大姑毕业找到工作后,第一个月工资就给母亲买了那块蓝涤卡布料。那年人们都穿那种双排扣子的风衣,母亲也喜欢。只是如果做风衣的话,就不能余下布料给奶奶做件衣服了。母亲就自己做了一个短款的双排扣衣服,给奶奶也做了一件奶奶喜欢款式的衣服。
那件衣服做好以后,母亲平时舍不得穿。只有节假日休息的时候才穿。但母亲这种日子却很少,她每天辛苦工作操劳着,哪有什么休息的时间呀!当她难得的休息一次,穿上这件蓝布褂,都会满足地照着镜子看。遇到谁都会高兴地告诉说:“这件蓝布褂是孩子她大姑买的。”那种幸福无以言表。
母亲除了这件蓝布褂,还有一件是父亲给买的那种人绵绸布料的蓝色衬衫。那年街上都时兴穿这种布料的衣服。奶奶就对父亲说,村里谁谁人家都有这样布料的衣服。父亲就记住了,他开支那天,也差不了几天就是母亲节了。父亲就和单位的人一起去市里商场,买回两件。奶奶一件,母亲一件。母亲节那天,母亲就穿上父亲买的衣服去了姥姥家,姥姥看了摇了摇头说:“我不喜欢,怎么还是蓝色的呀?能不能换一个颜色呀?”
当母亲说是父亲给她买的时,姥姥说了句:“我姑爷终于知道疼媳妇了。”说完这句话她把脸背了过去。
姥姥其实对父亲一直是有怨言的,当初姥姥就不同意母亲嫁给父亲。母亲却认定了父亲,说啥都要嫁给他。姥姥心疼母亲,也就不得不同意了。但背地里姥爷也和父亲谈过,嘱咐他说,我母亲打小体格就弱,不适合干太重的体力活。要对我母亲多多疼爱,即使以后出去工作,就让她继续干护士工作吧。父亲满口答应了,还表示,以后一定会多多疼爱母亲!给我母亲最好的!不会让母亲干太累的活儿的。保证是下了,但父亲却没有做到不说,母亲和他结婚几年里,连一件像样的衣服都没买过。所以姥姥一直放心不下母亲,对父亲一直很有意见。
母亲的生日是五月初七,那天她下班回来都会洗漱干净,换上那件父亲买的人绵绸的蓝衬衫。母亲的生日是简单的,没有生日蛋糕更不会有什么蜡烛,鸡蛋都很少吃。如果父亲不忙没出差,那一天他会急匆匆赶回来,去厨房给母亲做上一碗长寿面……
母亲是长期超负荷工作,造成血色素低下导致各器官衰竭去世的。母亲去世是没有预兆的,那年我正在上大二。当我接到哥电话赶回承德时,母亲已经没有了呼吸。她贴身穿的是那件父亲给她买的人绵绸的蓝衬衫,邻居邹娘说,她几天没见我母亲一大早出门了,就觉得不对劲,就赶紧敲我家门。敲了很久也没见母亲开门,她又给母亲打了座机和手机,座机和手机在房间里一起响,她不得不用备用钥匙打开我家门。叫了救护车,把母亲送进医院。不巧的是那天又赶上周六日,小医院没有备用的血浆蛋白,没有主治医生。加上我们家人又没人在身边,因此耽误了抢救的最佳时机。
母亲走了,走时邹娘帮母亲换上了一码蓝色的寿衣,寿衣里面贴身穿着父亲给她买的那件蓝衬衫,外面则套着大姑送给她的蓝布褂。邹娘说:“这两件衣服可是你母亲生前的最爱呀!怎么能够不给她带走呢?”
母亲最后给我的影像就是那套了一层又一层的蓝,我本想给母亲买一身漂亮点的衣服的。因为母亲受了一辈子累了,从来都没有给自己买过一件漂亮衣服,走了,走了也该穿得漂亮一些吧。可是不知为啥,人们却给她外面穿上那身蓝得不能再蓝的衣服。所以我忌讳蓝,每次看见与蓝有关的一切,我都会想起母亲生前对家的付出,想起母亲离开时穿的那个叫“寿衣”的一码蓝。
我还清楚地记得,送走母亲的一个周末的一天,我躺在母亲睡过的床上,隐隐约约梦见母亲就站在我身边套着那一件一件的蓝……那种蓝得不能再蓝的颜色,让我至今想起都会感觉透入心扉的心寒,那种寒一直疼到了我的心里,永远都无法让我释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