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山·根与魂】【柳岸】冬吃萝卜的由来(故事)
“冬吃萝卜夏吃姜,不找医生开药方。”这是流传在豫西南丹江流域的一句俗语。说起这句俗语的由来,还与春秋战国时期楚国范蠡有关呢。
那时,范蠡还不是越国大夫、大将军,范蠡那时还在故里淅川落难。
传说范蠡家有一块菜地,加上周边一些荒场开垦后连在一起,有大几亩地。范蠡他哥问范蠡他嫂子种啥菜好,范蠡他嫂子想半天,也拿不准种啥菜好,就要范蠡他哥去问范蠡。
范蠡他哥闻听:“嗯,夏季咱俩要种绿豆,范蠡让咱种芝麻,咱就按范蠡说的种了芝麻。果然秋季缺雨水,那么多种绿豆的都种瞎了,急得抓石头打天。咱种芝麻不仅大丰收,而且还卖了个大价钱。中,我这就去问范蠡种啥菜。”
范蠡他哥找到丹江河边,见范蠡独自坐在大柳树下念书,便走上前搭讪着说:“兄弟这是坐这儿念书啊?”
范蠡闻声抬头一看:“哦,哥。找我有啥事?”
“没啥事,哦,也有事……”范蠡哥说着,抓着头皮看着范蠡。
“哦,有事你说!”范蠡说着,随手把字简往石头上一搁。
“咱们门前有块菜地,加荒场一开,大几亩呢。你嫂子让我来问你种啥菜好?”
“哦,这事啊,我正想给你们说哩。少种点白菜、大葱、芫荽,其余都种萝卜!”
“哎!”
范蠡见哥应着要走,随时添了一句说:“全种白萝卜。”
“哎!”
范蠡哥、嫂就按照范蠡说的,种了少量的白菜、大葱、芫荽,其余全种成白萝卜。果然那年萝卜长势忒好,冬天挖了好多好多萝卜。
可让他哥嫂奇怪的是,收那么多萝卜,范蠡不让卖,屋里屋外埋的都是萝卜。
范蠡他哥嫂见恁多萝卜堆在家里,急得背着范蠡又是去集上卖,又是去城里卖。怎奈不逢年不过节,买萝卜的寥寥无几,一天最多能卖十斤、二十斤,不够跑腿受累和功夫钱。
眼看交深冬了,交了腊月一过年,加上一冬无雨无雪,一天到晚狂风地刮。堆恁多萝卜卖不出去,不生芽糠心,也要烂掉。范蠡他哥嫂又急又焦。就背着范蠡,再去城里卖萝卜。
那天,范蠡他哥嫂起了个大早,夫妻俩冒着寒风,又各自推了一车萝卜,跑好几十里赶到城里,从早上冻到半下午没卖出几斤。两口子卖了一肚子气回到村口,正赶上人们从河里、坡上回来,人们见范蠡他哥嫂各自推着一车萝卜回来,说的好听的,说他们去卖萝卜,说的不好听的,说你们这是卖萝卜还是买萝卜。
范蠡他哥嫂俩没卖出去萝卜,挨了一天冻,本来就一肚子窝火,加上人们七言八语一说,弄得范蠡他哥嫂,无言可答,嗯嗯啊啊,灰头灰脸回到家里,正望着恁多萝卜惆怅窝火呢,见范蠡带着几辆牛车来到门上。
他嫂子见吱吱呀呀来好几辆牛车,顿然一喜,范蠡带人买萝卜来了?范蠡嫂子的话刚到嘴边,就听范蠡冲他们喊着:“哥,嫂子,这是我买的几车萝卜,快来帮忙拿下车,天不好,人家还急着赶车回去呢!”
这不是添愁吗?范蠡他哥嫂正为堆恁多萝卜卖不出去焦心犯愁,他又买回来几大车萝卜,弄得他哥嫂哭笑不得。
等拉萝卜的车走后,范蠡他嫂子强忍着没说啥,范蠡他哥却憋不住了,说:“范蠡,不是哥说你,屋里屋外堆恁多萝卜卖不出去,你咋还往屋里买萝卜?”
范蠡没等他哥说完,就抢过他哥的话说:“哥,嫂子,你们别为萝卜发愁,到时人们会找上门买萝卜的。”
找上门来买?做梦吧!范蠡他哥怕话说重了伤着弟弟,话到嘴边,又压到舌底换了句话说:“不是怕卖不出去嘛!”
他嫂子在一旁也说:“是啊!”
范蠡胸有成竹地说:“哎,你们别怕,我说了,到时人们会找上门来买的!”
一晃又二十多天过去了,没有人找到范蠡门上买萝卜,加上一冬天没有雨雪,常言说天干狂风多,一天到晚狂风刮个不停,刮得干冷干冷的,冷得滴水成冰。
范蠡哥嫂望着屋里屋外堆积的萝卜,急得围着火堆渴了啃生萝卜,饿了炖萝卜、熬萝卜。
偏就坏事变成了好事,一江两岸的百姓因受风寒,大多都得了久咳不止的毛病。常用的中草药和土单方用个遍,不但久治不愈,而且病情越来越重。不知此病传染咋的,得此病的人也越来越多,范蠡一家却无一人患得此病。
左邻右舍的人们,无不奇怪地来到范蠡家,打探他们喝了啥偏方预防,还是吃了啥灵丹妙药。
范蠡他哥嫂却摇摇头,说他们啥偏方也没喝,也没吃啥灵丹妙药。而蓬发佯狂的范蠡却拿着个白萝卜,生啃着吃着,说:“吃白萝卜吃的呗!”
范蠡如此一说,他哥嫂也接着说:“是啊,可能是我们吃萝卜多的原因吧!”
那些人听范蠡一家说是吃白萝卜多而不得此病,不但不信,而且有人说范蠡胡说。还有人说别看范蠡这小子平常疯疯癫癫,其实他能说会道,比兔子还能,比猴子还精。
连老族长也说范蠡在外边跑一年多,回来后去秦都贩香油,回头贩卖盐,又到秦都贩青铜器,今年又种好几亩白萝卜,挖了那么多萝卜,都堆在屋里。眼看天寒地冻卖不出去,他说吃白萝卜能防病止咳,那不是秃子头上搁个虱,明摆着是故意说的,好让人们都去买他家的萝卜吃。
众人唾沫星子淹死人,在庄里庄外说得沸沸扬扬,说得人们越发不去买范蠡家的萝卜。
却说一天夜里,久咳不止的老族长,咳嗽得实在耐不住了,就让老伴给他烧碗姜片木瓜汤喝。
“还敢熬姜片木瓜汤喝?前几次喝姜片木瓜汤都不应,越喝越严重……”他老婆嘟囔着,正准备去厨房给老族长烧姜片木瓜汤呢,忽然见老管家跑进来说:“老爷子,门外有个老人,说要在咱家借一宿。我说家里老爷不舒服不让他住,那人问你咋不舒服。我把你的病情一说,那老人说他正是为治民间这病而来此借宿的。”
老族长闻管家一说,急忙问道:“他是个什么样的人?”
老管家有些惊异地说:“那个老人白发银须,长得细皮嫩肉,活像那传说的仙翁。”
老族长闻听像仙翁,难道真是神仙下凡点化为民治病来了?老族长想到这儿,便立刻让管家请那老人进来一见。
老族长一见那人,果然其生相非凡。只见那人鹤发童颜,白眉银须,声音洪亮,自称仙翁。老族长闻此,毕恭毕敬,躬首作揖,让座倒茶。
仙翁威严落座,伸手端起茶碗抿了一口,就开门见山地说:“吾闻这丹江两岸,咳病蔓延,久治不愈,特来献药。”
老族长顿时欣喜地问道:“不知仙翁有何灵丹妙药?”
仙翁没有说话,只是随手从袖筒里取出一个白萝卜,说:“这是一种良药,来自民间单方,保管族长吃了,药到病除。”
族长见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大白萝卜,不禁轻蔑地一笑:“没想到仙翁真会开玩笑,用这种东西冒充治咳良药,只怕是想用这萝卜来行骗食宿吧!”
仙翁闻族长如此一说,顿时脸色一沉:“笑话,你信则治病,不信病灾难消。”仙翁冷冰冰地丢下这句话,起身昂首而去。
老族长冲着仙翁喊着撵到门外,仙翁仍然头也没回。族长目视仙翁消失在夜色里后,回到屋里就似信非信地把萝卜生吃了。
哎,你别说,老族长把这萝卜一吃,果然到后半夜,咳嗽就由十分减轻了九分。
这下老族长高兴了,心想这老翁不仅是仙人,而且也是财神。范蠡家恁多萝卜卖不出去,若抢先一步把范蠡家的萝卜全买下,那萝卜就不是萝卜,而是药了。
是啊,有道是黄金有价药无价。到时把萝卜涨个天价,我可就发了。老族长想着美着,美着想着,美美地想了一夜。第二天一大早,他就让管家去范蠡家买萝卜,他在屋里领着家人腾屋子搁萝卜。
谁知,不多会儿管家回来了,只拿回两三个萝卜。族长一见就埋怨:“咋买这几个萝卜,不说得好好哩,让你把他家萝卜全买下吗?”
管家苦涩地一笑说:“范蠡不卖,先一家送几个,说吃了能治咳病了再去买。”
“哼,这个范蠡真比猴还精。这分明是先给个枣甜甜嘴,后狠狠地砍人一刀吗?”族长说着,对管家嘱咐,“咱可是仙翁亲自点化的,一口吃个破鞋,底在咱肚里。你快拿个萝卜吃着去,就说吃着应,一次多买些,多去买几次,不就买的多了。”
那知,族长等管家回来,见管家只买回一篮萝卜。族长一问,管家说:“去范蠡家买萝卜的人好多好多,不仅村里人都去买,而且十里八村的人都来买。那范蠡把在门上,本村一家只许买一篮,外村一人只许买两筐。”
“他这是在等着抬价呀!”族长说着,就催管家快去,趁他没抬价多买些。族长说着冲管家喊着:“哎,你等等,我跟你一起去。”
族长跟管家来到范蠡门前,果然挤了好多人买萝卜。范蠡他嫂子见恁多买萝卜的,就喊着给范蠡说,要给萝卜涨价。
范蠡闻听:“那咋中,本来咱就按去年的萝卜价,去年种萝卜的少,萝卜价就高,咱按去年的萝卜价,够高了。再说,咱现在卖的不是萝卜,是卖的药。有钱人买得起,那没钱人买得起吗?”
果然,如此卖了一天,范蠡不但没抬高萝卜价,而且还压低了萝卜价。
三天没过,范蠡家几亩地的萝卜连同买回的萝卜,全被抢购一空。
一天,范蠡他嫂子洗衣裳时,去范蠡床上扒着找衣裳洗哩,忽然发现席底下压着一把白胡子白发。他嫂子心里一咯噔,难道人们传说的仙翁是范蠡装扮的?
范蠡他嫂子这么想着,等范蠡中午回来吃饭时,从席下拿出那把白胡子白发问范蠡。
范蠡嘚儿一笑,说:“这萝卜治病的法儿,是我云游到中条山时,我受了风寒咳嗽不止,是那隐士托徒弟下山给我买白萝卜生吃治好的。那隐士还说,这白萝卜是王母娘娘亲口封的小人参哩!所以,我今年才让你们种了那么多萝卜。我给人们说这萝卜能治咳病,人们不信,可眼见恁多的人咳病难治,我一急,就去山上庙里借来了衣袍,又弄了这白马尾和山羊毛,做了这假发、假胡子,冒充仙翁向民间献药。”
他嫂子听范蠡说到这儿,顿时怪异地看着范蠡,问道:“哎兄弟,哪你会算?还是有未来先知的特异功能?”
范蠡一笑:“我不是神仙,又不是半仙之体。怎么会算,有特异功能呢?”
“哪你咋知道人们冬天会得干咳不止的病,让咱种白萝卜呢?”
“这都是我从书上学的?”
“书上学的?哎呀兄弟,看书有这么大的用处?往后嫂子给你买多多的油看书,再不要点松劈、桐籽、蓖麻子看了!”
从此,不仅范蠡他哥嫂子给范蠡买大罐子油,让范蠡点灯看书。也由此丹江两岸,凡是有水的地方,每年家家都要种一块白萝卜吃。果真常吃萝卜,病真的少了,再加上姜能发汗去寒,于是就有了“冬吃萝卜夏吃姜,不找医生开药方”的俗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