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逝水流年 >> 短篇 >> 江山征文 >> 【江山·根与魂】【流年】村医(散文)

精品 【江山·根与魂】【流年】村医(散文)


作者:秀针河 秀才,2345.71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780发表时间:2024-07-11 15:50:05

【江山·根与魂】【流年】村医(散文)
   旧时代有三种人被称为“先生”。第一是教书先生,那时候在村里教私塾的不叫作老师,而被称为“先生”;第二是记账先生,类似于现在的会计;第三是医生,医生当年也被称为先生。谁家人有病了,把医生请来看病,叫做“请先生看病”。
   村里谁家有了婚丧嫁娶的事,需要有人给随礼的人记账。村里没有几个认字的人,只能把教私塾的先生找来,这种时候教书先生成了记账先生。
   当年农村缺医少药,有了小病自己忍着,得了大病躺在炕上等死。然而人们得了病必定要想办法减少一些痛苦,在村民们的心目中,教私塾的先生是文化人,必然懂得很多,所以有了小病就去找私塾先生想办法。于是,教私塾的先生又要身兼村里的医生。所以村里教私塾的先生必须身兼三职:教书先生、记账先生,还有给人看病的“先生”。
   教书先生去给有了婚丧嫁娶的人家记账,随礼记账有一定的规范方法,这难不倒私塾先生。看病要有专门医术,作为教书先生怎么去给人家看病?只好搜集一些民间的偏方、土办法以备不时之需。
   我的家族从我高祖开始,辈辈都有教私塾的先生,后来私塾取消了,很多长辈都去学校当了教师,教书是我们家族祖传的谋生手段。
   祖上教私塾的时候时常给人治个头疼脑热的小病,除了搜集一些民间偏方,还有一些其他的治病手段。这些治病方法不但现代医学不承认,就连传统的中医也不认可,今天我介绍给大家,恐怕很多读者也不会相信。然而尽管正规的医学权威不认可,只要病人认可就可以,病人的唯一要求就是不管你用什么办法,把病治好就行,不管是古代还是现代都是如此。
  
   二
   我们家族治病的一种土方法是“针刺”。请注意,不是现在中医普遍使用的针灸,是“针刺”,工具就是一枚缝衣服用的长针。针刺也不用像针灸那样扎在穴位上“行针”,只把特定部位的皮肤扎破,挤出血液就行。用这种土办法治病,小时候我不止一次亲眼见过。
   我称为“三奶奶”的一位堂奶奶最擅长针刺。村里有人肚子疼,疼得满炕翻滚,把三奶奶请过去,轻一点的被人扶着来到三奶奶家,三奶奶问了一些情况后开始施展“针术”。
   她让病人解开上衣,自己手握拳头,用中指关节敲打病人心口上的胸骨。说也奇怪,每敲一下,胸骨上就会鼓起一个小疙瘩。三奶奶用钢针刺破鼓起的疙瘩,挤出暗红色的血液。这样敲来敲去,直到胸骨上不再鼓起疙瘩为止,这时候,病人肚子的疼痛也止住了。三奶奶施展完“针术”,就该我奶奶上场了。小时候我们家长期备有一小口袋荞麦面粉,奶奶用一点荞麦面粉加水和成一个面团,在病人针刺的位置滚来滚去,一会功夫,面球上就会沾满红绿相间,羊毛一样的东西。等到“羊毛”滚净了,病人也就彻底治好了。
   这种病人用现代医学诊断,大概是急性肠胃炎一类的疾病,却能用土办法治好,而且保证病人不拉不吐。
   三奶奶给村里人免费治病,在村里有个好人缘,她的命运却不算好。当年冀东抗日大起义,三爷爷参加了起义队伍,在队伍里担任营长。后来起义队伍被日寇打散,三爷爷在家里躲避,被村里的汉奸报告给日本鬼子。鬼子把三爷爷抓去后严刑拷打,最后“炮烙”而死,在我们家族的族谱上有记载。
   后来我们那里被开辟成抗日根据地,村里驻进了八路军。当年的八路军同样缺医少药,三奶奶国恨家仇于一身,把全部精力都投入到治疗八路军伤病员身上。她把祖传治疗“红伤(外伤)”的药方献给了八路军医院,平时八路军战士有个头疼脑热的小病她亲自治疗,八路军战士们不叫她“医生”或者“先生”,都叫她“三婶子”,有了伤病就去找三婶子治疗。
   三奶奶有两个女儿,都嫁到了外村,后来家里只剩下她自己一人。解放初期上级准备把她定为烈属,村里的掌权人却是那位向日本鬼子举报三爷的族人,他们出来一再阻挠,这件事没有办成。
   三奶奶去世的时候,全村人都出来给她送葬,老百姓的心里有杆秤,人们不会忘记一辈子给人治病的善良老人。
  
   三
   继承老祖宗给人治病方法比较全面的是我的一位堂爷爷,我叫他“大爷爷”。这位大爷爷外号“付大魔”,原因是他说话笨笨磕磕,一句话要反复说上几次。
   五十年代初期,他领着孙子去要饭。走到蓟县一个村庄,发现一家门口聚集着很多人,看样子这家人是有婚丧嫁娶之类的事情。爷孙俩见到后暗暗高兴,因为凡是办这类事情,办事人家会允许要饭的去饭棚吃那些客人们剩下的残羹剩饭,尽可以往饱了吃。
   爷孙俩凑到这家门前,看热闹的人却轰赶他们:“去、去、去,这家死的是‘小口(年轻人)’,人家伤心得什么也顾不上,哪有功夫打发要饭的。”
   爷孙俩被轰赶也没走,赖皮赖脸的躲在附近,不管是老喜丧还是死了年轻人,总要办事情吃饭吧?吃饭就会有剩饭。
   一群村里的女人聚在这家人门口,唉声叹气同情这家人的遭遇,有见过死者的女人详细说起了死者死时的状况,原来是生孩子时死的。大爷爷在一旁听着,一会听出了门道,他走近人群说:“能让我看看吗,能让我看看死人吗?”看热闹的有人生气了:“快滚、快滚!一个臭要饭的看什么死人,真是不识趣!”
   “我看看能不能治活了,看看能不能救活了。反正已经死了,人又不能死两次,万一我能救活了呢?”
   轰赶他的人扬起胳膊要打,却被几个上年龄的人拦住了:“这个要饭的说得也有道理,人又不能死两次,让他看一下有什么关系,说不定是老天爷派来的神仙呢。”征得死者家人的同意后,有人把大爷爷领进房里,只见死者已经装裹好了,穿着一身寿衣,身上盖着蒙尸布。大爷爷摸了一会死者的脉搏,对家人说:“我试试,我试试。万一要是救活了呢。”
   大爷爷让人找来织毛衣签子粗细的铁条,在院子里的石头上磨出尖头,然后用火烧消毒,一下就把铁签子扎进死者的头顶!
   过了一会,死者鼻子里忽然哼出了声。屋里屋外的人都惊异得瞪大了眼睛,一个要饭的,竟然把死人救活了!难道这位要饭的真实神仙?
   其实哪位死者并没有真的死去,生孩子的时候发生了产后昏迷,就是现代医学上说的“假死”,当时人们没有医学知识,都认为产妇已经死了。
   大爷爷救活了死人,立刻在当地名声大振,后来当地有了病人,都会来一辆大马车把大爷爷接过去治病,不过村里人却没人找大爷爷看病,他们宁可去找三奶奶也不会找大爷爷:“他魔里魔气的,会看什么病?”
   小时候大爷爷到我家来,总要摸摸我的手脚:“挺好、挺好的,没灾没病,没灾没病。”我每次见到大爷爷都要躲到炕里边,害怕让他摸,因为总听奶奶说大爷爷会给人“扎针”,我怕他用针扎我。大爷爷来我家是找爷爷要自行车的车辐条。爷爷有一辆旧自行车,有很多备用车辐条,大爷爷要用自行车辐条“磨成针”给人治病。
   至今我也没弄明白,用这般粗的“针”给人治病是什么医疗手法。
  
   四
   老祖宗留下的治病偏方,最得实惠的是我的三姑奶奶,就是我父亲的三姑。
   三姑奶奶自小是个天不怕地不怕的人,家里的姊妹们给她起了个“三疯子”的外号。她亲口跟我说过,小时候跟着叔叔和一群姊妹去地里摘棉花,棉花地临近的村庄名叫“小宝殿”,全村人都信奉天主教。闹义和团的时候,义和团把小宝殿围攻了一个多月,由于有外国神父提供的洋枪,一个多月也没攻打进去。摘棉花的时候,大家忽然发现棉花地里躺着一具死尸——是被小宝殿村里人用洋枪打死的义和团。姊妹们见到死尸被吓得远远跑开,唯独三姑奶奶敢走到近前。她发现死尸的大辫子又粗又黑,用手一拉,大辫子竟从腐烂的头皮上给拉了下来。三姑奶奶手提着死人的辫子,来到一个水坑边,把腐烂的头皮洗干净,提着大辫子回了家。她告诉我,回来后把大辫子卖给收头发的,卖了十个大铜钱。拿回死人辫子的后果是,姊妹们再也不让她上饭桌一块吃饭。
   村里三奶奶给人看病十分谨慎,有些看不明白的病不会强行给人治疗,她会让人家去找正规的医生。三姑奶奶却不管这些,她胆子大什么病都敢治,听说她曾亲自给八路军伤员做过手术。有时候八路军的伤病员找三奶奶看不太好,大家会说:“三婶子不敢看,我们去找三姑吧,三姑保治保好。”
   三姑奶奶嫁过去的村庄在我们邻村,是个几个村连在一起的大村庄,她不但给本村的人看病,附近村的人来了同样给治疗,她在几个村庄治病的名气都很大。后来农村实行赤脚医生,村里想让三姑奶奶当赤脚医生,无奈她没文化又年龄过大,后来就让她的孙女,我的一位表姐当了赤脚医生。三姑奶奶早已故去,表姐的赤脚医生却干得有声有色,现在她加入了农村医疗保健站,成了一名正式医生。也许,我们家族流传的很多偏方正在表姐手里发扬光大吧。
   随着城市化进程,族人们大部分都搬到城里居住,东一个西一个再不能时常见面,祖上流传的那些偏方也散落在不同人家……
   给人用针刺治病我不会,手里倒也保存着几个偏方。比如:口腔溃疡,含上一块“角倍”,几个小时就会痊愈;治疗幼儿积食的药方抄写在一个大木柜的柜盖后面;还有治疗坐骨神经痛的药方,我整理出来保存在电脑和手机中,哪位文友需要我无偿奉献(此药方是真实存在的)。

共 3595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民间流传的一些治病偏方、土方,是有价值的,虽然有些在理论上说不清道不明,也没有什么疗法,却实实在在地治好了病。老百姓很实在,能治病的人,就是好先生,用当下话来说,就是好大夫。文中描述了几位好大夫,三奶奶的针刺疗法、大爷爷的扎针、胆大的三姑奶奶,这些家族的长辈,靠的就是土方、偏方、绝技,还有胆大心细,解除了许多人的病痛,还让有的人起死回生,获得了第二次生命。这些土方、偏方看似无根据,却自有一番道理,中国医学博大精深,自有它的道理。作者详细地描述了家族中几位为乡亲们治病的长辈,他们靠自己的绝技,民间传统医学,救治了许多人。这种医者仁心,值得赞美与颂扬。佳作,编者推荐阅读!【编辑:五十玫瑰】【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202407120016】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五十玫瑰        2024-07-11 15:54:23
  三奶奶,大爷爷,三姑奶奶虽然是村医,却是治病高手,用的是传统医术,也属于中医。感谢作者分享,祝福夏安!
五十玫瑰
2 楼        文友:秀针河        2024-07-11 16:55:41
  又麻烦五十玫瑰老师编辑我的拙作,万分感谢!总是麻烦老师,让我都不好意思连续发文了。无以为报老师,只能在此遥拜深揖,遥祝老师夏日安康,工作顺利,生活愉快!握手!
3 楼        文友:纷飞的雪        2024-07-13 17:21:00
  品文品人、倾听倾诉,流动的日子多一丝牵挂和思念。
   灵魂对晤、以心悟心,逝水的时光变得更丰盈和饱满。
   善待别人的文字,用心品读,认真品评,是品格和品位的彰显!
   我们用真诚和温暖编织起快乐舒心、优雅美丽的流年!
   恭喜,您的美文由逝水流年文学社团精华典藏!
   感谢赐稿流年,期待再次来稿,顺祝创作愉快!
只是女子,侍奉文字。
4 楼        文友:素心若雪        2024-07-14 06:38:36
  中医世家,医者仁心,最美村医。向老师讨一个小孩积食的方子吧。
视与荷般静,原同梅样清。
回复4 楼        文友:秀针河        2024-07-14 08:48:07
  谢谢素心若雪老师点评。问好,遥祝夏安!
共 4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