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山·根与魂】【东篱】黄山迎客松(散文)
一
迎客松,作为黄山的标志性奇松,其诞生地在黄山风景区玉屏楼青狮石旁。这里的海拔高达1670米,地势险峻,环境恶劣。然而,正是在这样的地方,迎客松以其独特的姿态屹立于世。这棵奇松不仅是黄山的象征,更是中国自然景观的一张名片。
迎客松的树高约10米,胸径0.64米,树干中部伸出长度约莫7米的两大侧枝,形成了独特的姿态。它的枝下高约2.5米,足以让来此的游客在树下驻足观赏。迎客松的姿态犹如一位好客的主人,伸展双臂,热情地欢迎来自四面八方的宾客。
玉屏楼是黄山的著名景点之一,徐霞客曾称这里为“黄山绝胜处”。楼前的悬崖峭壁上,迎客松依着青狮石,迎风破石扎根而生。青狮石如同一只威严的狮子,守护着这棵珍贵的松树。迎客松的树干在青狮石的衬托下显得格外挺拔,它是一位迎风矗立的绿衣使者。它的树根深深扎进岩石缝隙中,紧紧抓住那一方天地,坚韧不拔地与命运抗争。
迎客松所在的环境并不宽裕,周围是陡峭的山崖和深邃的谷底。阳光洒在松针上,闪烁着点点金光,诉说它的历史和故事。这里的气候多变,冬天的严寒,夏天的酷暑,都是对迎客松的巨大考验。然而,迎客松从未屈服。它的树干挺直,枝叶繁茂,展示出一种坚韧不拔的生命力。
迎客松的诞生地不仅是一处自然景观,更是一片充满灵气的土地。这里的每一寸土壤,每一块岩石,都见证了迎客松的成长与坚韧。每当游客们站在玉屏楼前,仰望迎客松,都会被它的壮丽和顽强所深深吸引。迎客松的诞生地,正是黄山奇松的灵魂所在,它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无数游人前来一睹风采。
二
站在黄山迎客松前,“平生万丈深渊顶;自在八方贵客前”的对联在脑海浮现。我亲见其身姿,读懂它的精神。那是顶风傲雪的自强,坚韧不拔的拼搏,众木成林的团结……它如一位硬汉,展现着生命的尊严与力量。
迎客松的尊荣地位不仅体现在它的生长环境,更体现在它的历史和文化价值。自古以来,黄山迎客松便受到了文人墨客的青睐。迎客松的形象不仅出现在无数的诗词和绘画中,更是被国画大师刘晖以铁画的形式,永久地陈列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安徽厅内。
迎客松的存在,赋予了黄山一种独特的韵味。它的枝干如同巨龙般横卧在悬崖之上,树冠则如同一把巨伞,为登山者遮风挡雨。迎客松不仅是自然的奇观,更是人们心目中坚韧不拔的象征。面对风雨雷电,迎客松始终屹立不倒,其坚韧的品质也正是人们所推崇的精神。
迎客松不仅在艺术创作中广受赞誉,它还经常出现在各种文学作品和对联中。迎客松面临绝壁而生,扎根于坚硬的岩石中,它在向世人展示一种不屈不挠、勇往直前的精神。这种精神在中华文化中占据着重要地位,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
峰林沟壑间遍布的黄山松,以其苍劲之姿,舞动着自然的旋律。它们有的傲然挺立在悬崖峭壁,有的相互依偎在山谷角落,棵棵松针都透着坚韧与灵动。
风过时,松枝摇曳,风声与松涛共鸣,似在诉说着千年的故事;云涌处,松树在云海中若隐若现,恍若仙人的居所。因这黄山松,山有了魂魄,雨落下也多了几分诗意,泉流声愈加清脆悦耳。
鸟儿在松间跳跃欢歌,草木也因松的陪伴焕发出别样的灵气。黄山的美,诚然始于松。徐霞客说“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而于我而言,却是“黄山归来不看松”。那松的韵味,才是黄山最令人难忘的景致。
三
铁画中的迎客松,宛若一位亘古不变的守护者,静静矗立在画布中央,象征着黄山的坚韧与不屈。那铁画中的松树,枝干如钢铁般坚毅,叶片如针刺般锋利,能穿透时光与岁月,永远保留着它最初的模样。铁画创作中,艺术家用铁笔细细描绘出每一根松针,每一段树皮,将那迎客松的坚韧与挺拔完美地呈现出来。迎客松的形象,不仅仅是一棵树,更是一种精神的象征,它代表着中国人民那种不屈不挠、迎难而上的精神。
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安徽厅陈列的巨幅铁画《迎客松》,便是国画大师刘晖根据黄山迎客松的真实形态精心制作的。这幅铁画不仅是艺术的瑰宝,更是对黄山迎客松形象的永恒定格。铁画中的松树,枝叶繁茂,姿态优雅,你能感受到迎客松那种迎风而立的气势。每当宾客踏入安徽厅,迎客松便以它那热情的姿态,它在无声地欢迎着每一位来访者。迎客松在铁画中所展现的那种坚毅、挺拔的形象,不禁让人们对黄山产生无限的向往与敬仰。
迎客松在铁画中的形象,已经超越了单纯的自然景观,成为一种精神的象征。它提醒着人们在面对困境时,要像迎客松一样,扎根大地,迎风而立,不屈不挠。正是这种精神,使得迎客松在铁画中得以永恒,使得黄山的美丽得以传世。迎客松不仅仅是黄山的象征,更是中华民族坚韧不拔精神的象征。
诸山之松,也各有魅力。泰山松傲立峰巅,雄伟之风震撼人心;衡山松藏于幽林,静谧惹人怜;华山松险峻而立,坚韧动人;嵩山松古朴于寺,厚重醉人意。它们以独特姿态,赋予名山灵动神采,让人流连,沉醉其间。
黄山迎客松不仅在形态上独具一格,更在精神内涵上超越了五岳的松树。它以其独特的姿态,热情的形象,成为了黄山的代表,乃至中国自然景观中的一颗璀璨明珠。在黄山迎客松的映衬下,黄山之美显得更加绚丽多彩,令人流连忘返。
五
为了守护这稀世珍宝,黄山早就对迎客松实行了“特级护理”。这种护理,是一份深沉的责任,一种执着的坚守,更是一曲对自然敬畏与尊重的赞歌。
那一间不到6平方米的小屋,紧挨着迎客松,常年居住着专职护理员。他们远离尘世的喧嚣,与孤独和责任为伴。在这狭小的空间里,他们的心却无比宽广,装满了对迎客松的关怀与牵挂。
每天清晨,第一缕阳光还未穿透山间的薄雾,护理员便开始了一天的工作。他们细细观察迎客松的树干,查看那岁月雕琢下的纹理是否有了新的变化;轻轻抚摸树皮,感知其粗糙表面下的生命律动;仔细审视松针,留意每一根松针的色泽与形态。哪怕是最细微的改变,都逃不过他们敏锐的目光。他们深知,每一个微小的细节都可能预示着迎客松的健康状况。
除了日常的观察,护理员还要承担起浇水、培土、施肥的工作。他们的动作轻柔而专注,像呵护着熟睡的婴儿。每一滴浇灌的水,都带着他们的期望与祝福,希望迎客松能茁壮成长;每一把培上的土,都充满了他们的关爱与珍视,愿为迎客松的根基提供更坚实的支撑;每一次施加的肥料,都是精心挑选和调配的,只为让迎客松能拥有更充沛的生命力。
白天,他们站在迎客松的保护栅栏外,用温和而坚定的声音,规劝游客不要吸烟、不要接近。他们的目光时刻不离迎客松,警惕着一切可能对它造成伤害的行为。在他们眼中,迎客松不仅仅是一棵树木,更是黄山的灵魂,是大自然赋予人类的珍贵礼物,容不得半点疏忽和亵渎。
而当有异常情况出现时,他们会立刻汇报,并配合技术人员采取有效的措施。他们的迅速反应和专业处理,成为迎客松抵御风雨的坚强护盾。
了解到黄山现有的800余株古树名木,尤其是那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的54棵名松古树都配有专人负责看护时,心中涌起一股难以言表的感动。这不仅是对自然的尊重与保护,更是人类对历史和未来的庄重承诺。
这些古树,它们见证了岁月的流转,经历了风雨的洗礼,承载着无数的故事与记忆。它们是大自然的杰作,是时间的诗篇。而我们,作为这片土地的守护者,有责任让它们继续屹立在那里,为后人诉说着过去的辉煌。
让我们向那些默默守护的护理员们致敬,他们用自己的行动诠释着对大自然的热爱与敬畏。在他们的守护下,迎客松及众多的古树名木将继续在黄山的怀抱中,展现着生命的顽强与美丽,成为永恒的传奇。
2024年7月13日原创首发于江山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