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淡雅晓荷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晓荷】嗨,西安(散文)

精品 【晓荷】嗨,西安(散文)


作者:粉墨是梦 布衣,359.2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729发表时间:2024-07-13 16:55:41
摘要:这是一篇游览西安的随笔。

我可是个土生土长实实在在的陕西人,人世上摸爬滚打几十年了,硬是没去过西安。我离西安六百里,我不能很硬气的说,我是西安人,生长在城墙根下,可是我对西安却有着很特别的感觉,毕竟是咱陕西的省城。也暗想如果是个西安人,那汉的长城秦的明月就是我的。天天看天气预报,看的都是西安的天气,看西安下雪了,变成长安了,长安,光听这名字,都够你浮想三万里了。
   西安西安,在中国的西边,我咋就偏偏的认为他在中国的中心,他离中国的最东边最西边最北边最南边都远着哩,海风不来,西风在这里也就淡了。所以西安热,是自热,是上下五千年前赴后继的人潮呼出的气把自己罩热了。
   儿子休假结束,一家人商定提前一天走,到大唐不夜城待一天,第二天晚儿子南飞,我们北归。
   我们不急不躁,吃着饭,聊着天。虽是去西安,好像在小区遛个弯就回来了一样。我们捡拾了几样东西,中午十二点出发。车子轻快,道路宽阔。一闪而过的村庄在平整的地中央,大多都是二层小楼很是平常。忽然见得方块形的冬地手心,捧出十几户小平屋,土墙,房子周遭的树像黑炭条划拉出的线条,直愣愣的刺向空旷,觉得好美术呀。渐渐高楼大厦出现在画面,真多啊!几乎是一座连着一座,座座都比山高,这要住多少人啊!还有笑面如花的广告像个迎宾侍者,猛然就从视线之外跳进来,热情的向我们招手,不停的说欢迎你品尝,钜惠馈赠,迎尊驾到,让我的红心怦怦跳。
   在西安住一晚,可真不容易,而且我们和“西安人”有过招。网上的酒店一片大好,一夜七八百,价位低的也要三四百,而且全都满员。我们避开中心闹市,找冷僻弄堂,果真随了心愿。导航领着我们走过西安城,走进窄窄的巷子,七扭八拐的绕过几个人家,停歇在酒店门口。酒店工作人员,让我们把车子开进酒店后面的停车场,我赶忙咽下口里的半口水,关上车门。车子向前行驶了十多米,停在一个铁栅栏门前,门里面感觉就像前辈们说的“五七干校”,整齐的一排排房子,一律的红木窗红木门,有岁月包浆的时间,院墙爬着落了叶子的爬山虎。我们压喇叭,呼唤看门人给我们开门,没有人出来,七八分钟后,我们下车把栅栏门一推,门轻轻缩回,道让出来了。一个过年六十的爷从门房里几步跨出来,站在门边,浓浓的西安腔高声呼啸:“谁让你推门?……”爷浓眉黑胡茬方脸,说话颇有“呼喊一声绑帐外”高昂激越之风,底气足,中音厚。我们道歉,人家不让进,并且掷地有声:“我就是不让你停”!地主感十足。一进城,就遇了个闹心事。这个小起伏并没有影响我们的情绪,我们向前走了几十米,进了另一家酒店,房间五六平米,但是最应该有的东西都有,况且我们要求也不高,晚上不露宿街头有一张床就行。只是感觉西安寸土寸金,这么小的房间,住一晚那么贵!才知我是穷人。
   我们安顿了一下身心,就走出酒店。有两个年轻妈妈站在酒店门口,夫人们窃窃私语,三个孩子环抱妈妈的腰转圈的跑。她们的穿着很普通,一个男子远远的走来,孩子们跑上前去迎接他,嘴里说着卷舌话,呀,他们他们是韩国人!我猜,他们是来旅游,不像,没有疲倦的影子,生活工作,有点像,他们神态放松、自然。我悟然到原来西安是国际化大都市!在唐朝是。现在仍是。有许多外教把家安在西安,坐高铁去北京上班,周末回西安休假。我们进了一家砂锅店,老板用英语和顾客谈话,一位黑人用西安话要一份黄焖鸡米饭,中辣打包带走,餐具要盒子不要袋子,看来是半个西安人。
   十三朝古都,七十二位皇帝,世界四大古都之一,这地儿至今仍不失他的泱泱之大。这是一条走向大唐不夜城的道,给人感觉西安最不缺人。除过马路中间宽阔空畅之外,两边行人如小海,海水畅亮的急流,忽然就举起浪头,你也不由自主的被裹进旋涡里,转身不得,被涌进前面浅水区,浪花平息了,赶紧找家人,哪有?于是从人流中走出,站在一家店门口,赶快掏出手机联络。等凑齐了,便要求手机握在手上,必须保证电充足。走走找找,一旦感觉离群,立马联系,不能犹豫。于是老公牵着我的手,我拉着儿子的手,儿子牵着媳妇的手,我们就像一道作战防线,齐头并进。我有些失笑,西安城的人让我们有些害怕。挣脱老公的手,想摔脱儿子的手,儿子却死命攥着说:“拉上,把你丢了,就麻烦了。”
   长安多丽人,果真!果真!且丽人多是古人,秦朝人,汉朝人,唐朝人,宋朝人,清朝人、民国人,小姐、丫鬟、相公、公子、书生、稚子,辨不清分不明是哪朝人?只是红肥绿瘦的画中人,玉树临风的书生随我慢跺。这当儿自个须得收敛住脚,总担忧踢了前面妩媚绣花鞋。我左顾右瞧,个个乌髻高耸,钗珮玎珰,暗香袅氲,灼灼然各具模样却又清新养目。5000多年的时间,有过多少人来,多少人往,手执笏板的王侯将相,手持禅杖履尘而行的高僧,牵驼穿过闹市的胡商,长辫俏鼻大眼旋舞的胡姬,身着粗布褂子阔腰裤的麦客,勃颈上别着旱烟袋的农民,剧作家、艺术家,银行家,卖豆腐、贩夫走卒、师爷教头、魑魅魍魉,男女老幼,国内国外,黑眼黑发,碧眼黄发,无穷无尽的面影,全都走上了街面。“金城千里”,自然少不了楼台殿阁,佛寺尼庵,阳关大道,独木小桥,春花秋月,夏雨冬雪。更少不了故事,骊山、华清池、玄武门……迷离模糊而又清晰。
   在城墙的一个博物馆,一下子见到了这么多名人,第一个笑迎我的是崔护,谁能不想起“桃花依旧笑春风”,这样一个发生在长安的婉转惆怅的人面桃花爱情,也似乎最适宜用柔柔的慢慢的低低的沉沉的长长的叹叹的碗碗腔来表现,音乐的情绪完美的表达了文学的意境。依次走出来了韩愈、元稹、白居易、刘禹锡、柳宗元、李白、杜甫……他们围聚一室,却又各行其事。他们不但做了一生,这一作就是千年。千年只做一事,便是星辰。一寸一寸的移,难得他们聚在一起,他们生前未必有过。于我更是难得一遇,他们我都知,他们未必知我。我是不打招呼的就进了他们宴会,他们把酒论诗,谈笑正浓,而我悄悄进来,唯恐搅扰他们,然而他们还是闭了口。看着我,我却翻开看看人家的米缸,拉开看看人家的抽屉,我觉得自己很不好,对人家很不敬,可是我就想知道他们的俗家生活。家人邀我对诗,每次我对到第九轮,我便败将下来,记也没记得,哪里能写出,何况他们都是一群天上的文曲星。其实我知,若他们生在,我必定近不的他们,他们之高之远,岂是偏僻小人物所能及。
   西安城墙可以跑小车骑自行车跑马拉松。他们骑着情侣车跑走了,我慢慢的走。这座城的四面固若金汤,不是一个词,而是有着实实在在的内容,那就是城墙。方形青砖,每一块都是那么的有力量,够一个青壮年狠狠一抱,墙高过十米,厚近二十米,数不清的青砖组成城墙绵延数十公里,如此豪壮的军事防御,也只有在那个大气豪迈的时代完成。远看城楼、角楼、垛口,首不见头,后不见尾,蜿蜒曲折,犹如青龙盘亘。仰望星空,星河灿烂,淡月清凉。远阔的晴空,每隔四五分钟,就有一架飞机闪着彩灯飞过,西安进出繁忙。
   一位红妆而来,手里提着一个小巧的灯笼,形如精致的蝈蝈笼子,星曦般的光在地上打出光圈,步摇就跟着光圈走远了。我向下看,城墙外边高楼大厦,彩灯光明。城墙里面,“几”字形深巷,折来拐去都是“馆”,酒馆、茶馆、咖啡馆……白娟灯高高的悬在屋檐角下。轻轻推开一扇门,“馆长”坐在吧台后面,在看一本书,见有客人登门,合了书走出,我撇了一眼,是《暂坐》。我要了一杯绿茶,玻璃壶玻璃杯端上,道:“您慢用!”,声音重重的也是柔婉的。茶水却是汁绿色,如刚刚发芽的水。在冬天的晚上,微微冷,要一壶微烫的茶,坐在玻璃窗后,看无意的一朵朵小雪花,漫不经心的的打着旋儿飘下来,慢慢的想。直坐到听见一声“我要关馆了”才起身走。出的门,回头看“小馆”,便猜想这里蜕了几多壳?生命多少转换?真的是无生无灭啊!
   我本寂静,就想一个人在西安的街头走一走。车过,让路,就站在一位清洁工的旁边。这位清洁工把手中的簸箕苕帚往电线杆子一靠,坐在藤竹椅上,点燃水烟,咕嘟咕嘟吸起来。他捻起一点烟丝,烟丝还是用油纸包着,用打火机点燃,吸一口,再吹掉灰烬,再压入烟丝,这点手艺,几十年的光阴是有的。老西安做派。
   长安十二时辰,真是醉了。《霓裳羽衣舞》、《万邦来朝》,盛世唐朝!什么是红颜向红妆?什么叫婀娜多姿?什么是柔弱无骨?什么叫“回头一笑百媚生”?为什么词人喜欢歌姬?世上真有这般可人儿!我是女性,我也着迷,更别讲那些公子。明眉皓齿,秀发如云,纤纤玉手,水柳腰,真明白了那花间下一声微微的叹息!土耳其摊位门口,一个流浪歌手,弹着吉他,唱着沧桑的歌谣,两位师傅烤着流油的红柳烤肉,我们住脚,听了一会,每人来了一支。俄罗斯摊位,六个俄罗斯姑娘滑着圆舞曲,游客把她们围在中央,给与掌声和鲜花。有一位绅士端着银盘,让游客品尝他们的炸馅饼和奶酪。人太多,我只好踮起脚尖,从缝隙看。加州牛肉馆前,一位红鼻魔术师站在门口,抛接小球,游客们缓缓而过。我觉得如果唱《加州旅馆》生意可能不会这么清淡。
   走进一条街,这才感觉这里最西安,浓稠的烟火直冲鼻。熙熙攘攘的人群,摩肩擦背,来来往往,许多老太太的菜篮子里装满了蔬菜海味鸡鸭鱼肉。羊肉泡馍、岐山臊子面、油泼biangbiang面、扶风擀面皮,胡辣汤肉夹馍……太馋人了。后面就是菜市街了,菜摊子、肉摊子、鱼虾摊子、水果摊子,还有其他的许许多多的摊子,分门别类,却又整整齐齐。紫色的茄子、白色的萝卜、红色的西红柿、绿色的小白菜,纷然杂陈,交光互影。整片的猪肉、牛肉和羊肉挂在那里,。肥鸡在笼子咯咯地叫,黑鱼在水池里游动。顾客们站在摊子前面,拿了苹果,转着圈看,苹果上长着吉祥富贵的字样。从头看到尾,便有年光遍迹,寻常光阴掩上人生冷暖。
   西安,来一趟就听懂了大秦腔。看一回,就明白了兵马俑,念一遍,就知晓了无字碑。
   2024、7、8晨于学校落笔

共 3932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跟随作者深情的笔触,我们走进了西安这座古老而又充满活力的城市。从城墙根下的儿时记忆到大唐不夜城的繁华景象,作者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勾勒出了西安独有的城市轮廓。西安,作为中国历史上的十三朝古都,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作者通过对古代名人的想象性对话,让我们感受到了这座城市深厚的文化底蕴。从崔护的"人面桃花"到李白、杜甫的诗篇,这些历史人物仿佛穿越时空,与我们同在。文章中,作者不仅描绘了西安的历史文化,更生动地展现了现代西安的日常生活。从酒店的选址困难到街头小吃的诱人香气,从国际友人的融入到市井小民的生活写照,西安的现代面貌同样让人着迷。作者对西安的情感是复杂而深刻的。一方面,他以一个外来者的身份,对这座城市充满了好奇和向往;另一方面,他又以一个"西安人"的自豪感,对这座城市的每一个角落都充满了情感。这种情感的交融,让文章充满了温度。这篇文章是对西安这座城市的一次深情告白,也是对个人记忆和情感的一次深刻挖掘。无论是对历史的回望,还是对现代生活的体验,作者都用自己独特的视角和语言,为我们呈现了一个立体、多彩的西安。通过这篇文章,我们不仅能够感受到西安的魅力,更能够体会到作者对这座城市深深的热爱和眷恋。佳作力荐赏阅,感谢赐稿晓荷!【晓荷编辑:芹芹森】【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F202407230007】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芹芹森        2024-07-13 16:56:38
  拜读佳作,受益匪浅。感谢老师无私分享!祝创作愉快!
2 楼        文友:江山编辑部        2024-07-13 18:30:11
  该作品非纯首发,不符合此次【江山•根与魂】主题征文要求,改为非征文体裁。
   三秦文学 2024年07月09日
   https://mp.weixin.qq.com/s?src=11&timestamp=1720866499&ver=5380&signature=si2tfd9F3gfmzJ*Jgd36f4rT0Sjua4eQ-z0gufvi-3rjZNwlJAXGswbri4D579*7-tCRL2gN1SgH0FDy7MJKWKvYLaPCUf2hIScdLDXv2fwIs61VmK5NyQOpftSUmVy2&new=1
江山编辑部
3 楼        文友:秦枪        2024-07-13 20:40:48
  好流畅的文笔!为陕西乡党点赞,也为你赞美我的家乡西安而说声谢谢!谢谢乡党!
4 楼        文友:粉墨是梦        2024-07-14 09:00:16
  谢谢老师辛苦编发。也谢谢各位文友的厚爱。西安,我不熟,但西安是秦都,西京。我是赳赳老秦人,对西安的感情自然更盛。
5 楼        文友:陌小雨        2024-07-25 10:14:34
  恭喜老师斩获精品!
山本无忧,因雪白头……
共 5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