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东篱采菊 >> 短篇 >> 江山散文 >> 【东篱】在水一方(散文)

精品 【东篱】在水一方(散文)


作者:简柔 秀才,1936.3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1410发表时间:2024-07-14 06:30:47


   暑假的清晨,晨光微明,蝉声喳喳,梳洗好,我提着一桶脏衣服去河边洗。河沿着浒湾流过,名抚河,不大不小,不宽不窄。穿屋过巷,踏在青石板上,仿佛踏在激昂的韵律里。河边,一股湿润的气息被晨风拥着,送入鼻尖,令人舒畅。河边很热闹,洗衣的石埠已被几个女人占据,挨着河边专供洗衣的大青石也蹲满了人。她们把衣服搓得哗啦啦,肥皂泡如雪花扬起,捣衣声铿锵而悠长,像一首奔放的民歌。
   我感叹她们起得早,只得坐在石阶上等。
   一块块青石砌成的石阶,已有漫长的光阴,外婆说她嫁过来的时候,石阶早已存在。青石粗糙而细腻,有着深深浅浅的纹理,镌刻着小镇人的足迹,风雪的烙印,河水的划痕。坐在上面,感受到的不仅是青石的清凉,还有青石的谦卑。
   河边有一棵大榕树,有上百年了,老而弥坚,气度不凡。一条河的生命坚韧而柔软,坚韧是它的无坚不摧,柔软是它能屈能伸。榕树的存在,让抚河更显刚强,深厚。春天,河水上涨时,榕树会有几根枝杈斜斜伸入河面,所以它们彼此都带着对方的生命气息穿越在红尘里,荣辱与共。树下有鸡在鸣,狗在吠,两个老人各自端着一杯绿茶,坐在小木凳上,边喝茶,边唠嗑。
   一个老妇人在石埠的上游刷锅,用碎瓦拼命刮锅底,惊天动地地响,好像和谁较劲,黑色的锅灰“扑扑”掉入河水里,惹得洗衣的女人不免抱怨两句。老人笑说,水一下就冲走了,不会弄脏你们的衣服。有几个男人站在河的更深处洗脸刷牙,洗一把脸要回头瞅三下女人,瞅的是一个年轻俊俏的少妇,那个少妇嫁来浒湾不久,感觉男人在瞄她,羞红了脸,头垂得低低。一个中年男人在和两个性格爽朗的女人开玩笑,惹得大家哈哈大笑,笑声在河面上荡来荡去,把一个普通的清晨撩拨得生动起来。他们的玩笑并不低俗,而是带着一种市井情调。在那个清贫的年代,情调属于奢侈的范畴。我想,这是河水赋予的情调吧。
   河边洗衣的女人,让清晨的抚河变得风情万种,她们一天最自在的时候就是在河边。在这里,时间是属于她们自己的,不用听婆婆的唠叨,面对孩子的哭闹,更不用看丈夫的脸色。有的女人来之前还会换上做客的衣服;用唾沫抹在干燥的头发上,让头发油亮些;红纸沾点水,用双唇抿一下,她们把河边当戏台,准备唱大戏。当然一切都是趁婆婆和丈夫不在做的,否则会被絮叨死。有的妇人在家不爱说话,在河边洗衣话可多了,不知是洗衣的同伴打开了她的话匣子,还是河边有哪个男人令她动了心。总之在河边洗衣,给很多女人带来了短暂的欢乐。
   终于看到一块大青石空出,赶紧过去,开始洗衣。相比在家烧火,扫地,我更喜欢洗衣。洗衣本身并不吸引人,吸引我的是河边的氛围和环境,有世俗的热闹,有动人的风景。平日随父亲在抚州读书,在那个小城来来去去,学业,高楼,马路和车辆构成了我生活的背景,日子无趣得很。周末也只限于在附近活动,看到有同学在传看琼瑶的小说,也借来看,偷偷躲着父亲看,一看迷上,一丝浪漫开始植入思维,诗意在精神的世界里悄悄萌芽,尤其是看了琼瑶的《在水一方》,对水边产生了美好遐思。水本是我熟悉的生活场景,我是在水边长大的。但是琼瑶的小说让水边变得特别唯美,梦幻,缥缈,令人神往。
   河边洗衣,让我与水有了情感的交集,让我朦胧的浪漫情怀获得现实的支撑点,情不自禁萌生自恋心理,把自己想象成琼瑶小说里的女主人公,美滋滋地在水边等待着一个爱情故事的发生,只恨衣柜里没有一件漂亮的白裙子,只恨自己不够漂亮。那时的我又黑又瘦,黑得扔到煤渣子里分不清哪是煤渣,哪是我。瘦得站在水边若是风大,有被吹到水里的可能。这两句话是小妹平日里常打趣我的话。她是家里的幺女,受尽宠爱,家里但凡有点好吃的全被她大半承包,而且什么事也不要干,自然出落得比我好看些。她也从来没把我这个姐姐放在眼里,打趣我是家常便饭。
   水一股股从我眼前晃过,让我感到亲切,又觉得神秘,有时思忖:为何有这么多的水,水从哪里来,来自高山,还是来自草原。水要去往哪里,是要去远方吗,远方到底有多远?一定很美吧,是琼瑶小说里的爱情圣地,还是金庸小说里的江湖。有时会有一群小鱼游来,围绕在青石的四周,嘴微微地动,似乎在传达某种信息,是在诉说它们作为鱼的欢乐,还是在向我倾诉它们生命里的哀伤。但我却羡慕小鱼,羡慕它们在水里游得欢,我在河里玩水多年,就是学不会游泳,哥哥姐姐老说我笨,我也懊恼,每次只能在浅水里玩玩,非常佩服别人在水里跟鱼似的灵敏。
   浮想联翩之际,一桶衣服也洗完了,有点不想回家。河边的这段时光于我而言,最为自在。但我得赶紧回去,晚了,母亲要唠叨,说我洗几件衣服要洗到过年。母亲嫌我们做事慢爱用“过年”一词。比如说,小妹吃饭慢,她说她要吃到过年;二姐洗碗慢,她就说她要洗到过年。这是母亲表达时间的方式,很有趣的。
   太阳出来了,阳光照在河面上,像一根根针似的闪亮。阳光一寸一寸的穿过榕树叶,让榕树有了青花瓷的质感。洗衣的女人各自散去,河边的人家已在吃早饭,妇人们架着腿,端着一只大海碗,边吃边聊。男人们蹲着,闷头大口拔拉。一个小男孩,端着饭碗爬到榕树上吃,边吃边掉饭粒,弄得鸡们兴奋,蜂拥而上。
  
   二
   河水汤汤,日夜不息,河还是那条河,又不是曾经的那条河,因为流过的每一滴水都去了远方,不再回来,就像我的少年时光溜走了,我还是我,又不是我。
   在南昌读大学,暑假回浒湾,我不爱窜门,喜欢独处,家人老说我性格有点孤僻,除了听歌,看小说,我就爱去河边小坐。受室友影响,在大学里我喜欢上唐诗宋词,还有徐志摩、戴望舒的诗,这种喜好影响了我的审美观。所以再次回浒湾,打量浒湾,我发现浒湾和城市不一样的美。在河边,我可以细腻地审视这种美,深入地感受这种美。这是我的秘密,我不肯告诉任何一个人,包括和我关系最好的二姐。她从来不觉得浒湾好看,总说浒湾是乡下,土里土气的。她老盼着去抚州工作,可是在抚州找一份工作不是那么容易,何况母亲已经托关系把她安排在粮管所。虽然是临时工,但过几年就有机会转正,她只好认命。她总说抚州好看,反正只要是城市她就觉得好看。审美的差异让我们有了一点距离。总之我周围的人没有人觉得浒湾好看,我就自己欣赏,自得其乐吧。
   我喜欢坐在河的上游,一段河堤的堤坡上,这里视野好,离浒湾人家更远,背后是田野,很是清静。
   天很蓝,河很青,蓝色在天空铺陈,青色在大地铺陈,天空蓝得明净,河水青得透亮,像有四个人拽着一匹青色丝绸的四角,在“哗哗”地抖。
   左前方,是苏山,山与水的搭配是经典,更在文人的笔下演变成文化的符号。苏山曾是外公那代人的刻骨记忆,他们小时候谁没有去苏山砍过柴呢,那里浇筑着他们的青春和汗水。如今,苏山变成母亲这代人言语里的一种谈资,沦为我们这代人眼中的一道风景,它苍茫,婉约,有旷远意味。
   河边的房屋,与水挨着,一刚一柔,一静一动,彰显着中国人中庸的人生理念和传统的审美情趣。房屋大多是青砖黑瓦的,虽有赣派建筑的风格,但因为浒湾在近代没有出过豪门贵胄,所以有的房屋虽有上百年,但都是风格简约的房屋,没有绮丽的装饰,也没有繁复的飞檐和翘角,更没有深深庭院,但简约通向质朴,质朴逼近天然,天然的东西有自然之美,本色之美,这样的美更能吸引我,大概是源于我的古典情怀吧。
   看风景的时候,我还喜欢纵情地想心事——明年就毕业了,我有一种前路茫茫的困惑。我读的这个大学是民办大学,花了家里不少钱,毕业后成绩优秀者能被推荐到广东工作。我不是聪明的人,靠勤奋的弥补,才让自己的成绩勉强保持在中等之列,凭着这样的成绩,能被推荐吗,就算被推荐,自己半天憋不出一句话的性子又能否在私企混出名堂。每次想到这里,很有压力,感觉生活的真相并不是鸟语花香,而是出人头地,是赚钱,这是一种残酷的真相。那时有一种要命的清高,觉得谈钱就庸俗了。而且我一点也不想出人头地,我只想走进一个宁静的世外桃源,那里只有田园,山水,诗歌和爱情,在那里,只要吸一下花香就可活命,不用赚钱,只负责风花雪月,唱歌跳舞。
   一直坐到夕阳将要西下,夕阳橙黄,缓缓坠落,欲亲吻河水。谁说夕阳忧伤,我倒觉得夕阳有盛世的雍容,以温情脉脉的光芒覆盖河面,让黄昏下的河变得气象万千。
   背后的田野传来人们的走动声,说话声,那是来田地劳作的人们。河滩上开始有人频繁走动,那是去河里戏水,沐浴的人们。沿河人家的屋顶有炊烟冒出,不是王维笔下的大漠孤烟,苍凉而寂寥。眼前的炊烟是一个江西小镇琐碎而温暖的生活图景。炊烟一丝丝,一缕缕,承载凡俗欲望,洞察世间万象,无拘无束地飘向河面,飘向天空,很快消散,炊烟就是一首朦胧派的诗,刻画着迷茫与怅惘。
   此时,我成为浒湾人生活的旁观者,也是见证者。但是我更希望此后能成为这种生活的参与者。我知道,这注定是一个梦,我无法掌控自己的命运,就像河水无法掌控自己流动的方向,它的行动被河床制约着。而我的命运则被亲情制约。
   河里虽热闹,但河水依然波澜不惊,一派静美,悠远的风范,我希望时间在此定格。
  
   三
   年华如水流去,很多的人和事在无形中被重新缔造结局。我们一家人都相继离开浒湾,只把一座老屋留给了浒湾,从此故乡变异乡,异乡变故乡,这是一种无奈,也是一种妥协,谁能抵抗命运。
   再次站在抚河边,我已是一个中年妇人,那也是我生命里最从容,最饱满的时刻。一路跌跌撞撞,我终于在一个南方小城找到安稳的归宿,我把过去交给了时间。而抚河正在经历人间沧桑,在经受巨大的创痛——一堆堆垃圾,有生活垃圾,有建筑垃圾,散乱地堆在河边,从上游到下游,看不到尽头,河面上也飘着垃圾,像河躯体上一道道深深的伤痕。洗衣的石埠、青石板,鹅卵石,石缝里的草、苔藓皆不见,皆被垃圾掩埋。垃圾对河是一场巨大的浩劫,让抚河透着刻骨的凄凉,灰暗的天色更让抚河呈现出一份天高地厚的悲情。
   谁是垃圾的制造者?是时代,还是人?自来水,洗衣机,热水器的普及,让抚河的存在变成一种虚拟的存在,虚拟的背后是粗暴的相待。于是抚河沦为一种生活方式的牺牲品,我真的不忍心去指责我亲爱的乡亲,只希望自己有法术,用手一挥,所有的垃圾统统消失。
   没有永恒的痛楚,也没有永恒的欢乐。人如此,河也如此。抚河最终走出痛苦,那些过往如风消散,如雪消融。当我再一次面对抚河,多么欢喜,暗暗激动。河边拓宽,水泥铺就的河堤标示出一种高度,长长的栏杆隔开了河与岸的距离。四周很干净,没有一点垃圾,还增加了几样健身器材,显出几分城市公园的味道。一个老人在那里锻炼,看到我和二姐,好奇地看着我们,浒湾难得有陌生人来,所以老人感到新鲜。但我们不是陌生人,而是浒湾人,以前我们和老人肯定是认识的,只是各自被时光修改了容颜,所以都认不出对方。几条小狗窜来窜去,见到我们不停“汪汪汪”地叫,看到狗我就怕,赶紧绕开走。
   河水恢复了清澈,只是清瘦了,一片河滩得以凸显,大片的草在河滩上蔓延,那是抚河赐给浒湾的风景,还是抚河给予流逝华年的一份祭奠?河水虽瘦,但依然在有力地流淌,流动着生命的蓬勃与从容。每个人的生命终将如这条河,从丰满的华年走向清瘦的老年。岁月会催老容颜,却无法摧老一颗热爱生活的心,只要心存激情,就能拥有自己的诗意人生和美好远方。当一个人把自己活成了一条河,那就是真正的旷达与睿智。抚河的归宿是大海,人的归宿是大地,大海在大地之上,人与河最终殊途同归。
   河流,老屋,菜园,河堤,远山,青砖黛瓦的房屋,如一幅古色古香的画,并非绝美,却触动了我,令我心荡神驰,灵魂抵达到一种纯美的境界。触动我的是什么?是浒湾这种清幽宁静的氛围,是一种与世无争的生活方式,是这种天然的、没有太多雕琢痕迹的山水,还有如果香般的空气,当然更是一份故土情结。
   我和二姐在河边照了几张照,留作纪念。二姐终于赞叹浒湾好看。她很多年前挣脱了浒湾,去了抚州,在那里结婚,工作,如今在厦门打工,终日奔忙,最终也还是念叨着浒湾的好。
   我想,余生若是守着这条河,住在河边的老屋里,做一个“在水一方”的女子,虽没有“蒹葭苍苍”,没有谁为我“溯游从之”,但是在月满西楼的时候,捧一盏清茶,聆听河水叮咚,那样的日子多么的美。我似看到少女的我——穿着蓝花花的白裙,扎着麻花辫,提着一桶衣服向我走来,她携着我的手,走入曾经的时光。
  

共 4947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简单地说,在水一方是诗意,可能就是一种肤浅的喜欢了。作者笔下的“在水一方”,生动和丰满,不仅仅是爱情的畅想,还有生活的淳朴。提着衣物到浒湾洗洗,已经争不上石埠了,坐着看,坐着等,风景便入眼了。那个长满青苔的石阶,那棵古老的榕树,那个老妪用碎瓦刮锅底的声响,那些男人逗女人开心的声音,让一条河变得风情万种。在水一方,即使不擅长说话的,在这里都变得成了演说家。多情的作者,更希望在这里改变自己瘦黑的样子,思考着水的世界,懂得鱼之乐。终于洗完衣物了,母亲的唠叨更有了在水一方的韵味。时光被一条河的水带走了,但热情这条河的感情却日益深厚了,作者和二姐因为这条河的审美发生了隔阂,凸显了作者深爱在水一方的特殊情感。在这条河岸,观看山水,观看民居,有了更为丰富的审美体验。作者的大学,好在让她始终依赖这条河的风景,风景是沿岸生活的乡亲们,生活的画面,沉沉的乡愁,给这条河增加了文化的厚度。时光还是没有一直呵护着这条河,在水一方变得不堪了。这个短暂的变化,没有逃离作者的眼睛,深爱着在水一方,却是一阵心痛。痛苦之后还一定有欢乐,如今的浒湾河,恢复成一幅画,尽管不是经典,但已经真正成为了作者心中的“在水一方”,不必有那个岸上歌声,依然可以陶醉在少年的美好时光里。作者的命题,是扩大了“在水一方”的诗意内涵,不仅仅是载着懵懂的爱情,更有乡愁和乡情。那些活动,那些风景,因为这条河而变得有了诗意,一个能够对曾经时光还这样细腻描述的人,一定是深含着热爱。热爱一条河,就是热爱生活。这篇散文对风景和时光的感悟,非常细腻,也很有味道,文章的情境表现力很强,我们仿佛是跟着作者,沿河而行,听浣衣声,看风景这边的好。文章对风景的描写,客观而真实,在乡愁之下的风景,要比单纯的风景更有底蕴。这是作者向我们表达的深意。人生的精彩,并非走过或者是生活在一个大城市,而是应该有一抹真实的乡愁。作者的乡愁,也是在水一方。构思精妙,表达温情,文笔从容,感慨有风味,很别致。写得非常率性,更有诗意。文风细腻,一笔精准,给我们呈现了崭新的“在水一方”。【东篱编辑:怀才抱器】【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202407140006】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24-07-14 06:58:33
  一条抚河,承载很多,那是作者心中眼中的“在水一方”,这里也写着作者的“诗经”,她的诗经是简单的快乐,沉厚的乡愁,有趣的思考,是一幅画,一幅在心中抚摸多遍而颜色不褪的画。作者未必优美,再现抚河那时的精彩,不能走进旧时光,但可以让心在时光里沸腾……请欣赏精彩散文!感谢投稿东篱,希望精彩不断,谨祝编创快乐,万事胜意!
怀才抱器
回复1 楼        文友:简柔        2024-07-14 09:00:06
  深谢怀才老师精彩编按,解读深刻,深入人心。我对水的感情最终是因为浒湾的抚河,这条河与故乡,童年,少年,青年相依相守,它的悲喜,哀愁都被我一一收纳。它赐给我欢乐,遐思,诗情与画意。它曾经的污染让我心痛。它如今的恢复如初令我欣喜。只是水不再宽阔,但也别具风味。只要有这条河在,我就温暖,乡愁就踏实了。河流,青砖黑瓦的房屋,菜园,组成一幅理想的江南小镇图,真想枕着河水度过余生。谢谢怀才老师美评。祝老师安康心怡。
2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24-07-14 07:08:47
  汤汤水湄,捣衣声起,欢笑跌水,万种风情,多少情趣!都说女人乃水做,这是别样的“水做”版本。一条水,激荡着作者的情怀,洗濯着作者的情感,多少年了,那条水依然清澈地流过作者的心头,款款又匆匆,让感情翻波涌浪。谁说日子是死水微澜,谁说,生活是波澜不惊,很多波澜,先是从内心涌起,才见涟漪翩翩……
怀才抱器
回复2 楼        文友:简柔        2024-07-14 15:46:33
  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捣衣声真动听呀,如今已经听不到了。河依旧汤汤,只是人儿远去。声声捣衣声,在岁月的长河里回荡。回忆故乡,无法避开这条河,它将在记忆里温存,在文字里闪亮,灼灼。再谢怀才老师精妙解读。遥握。
3 楼        文友:韩格拉图        2024-07-14 07:29:55
  爱情有多种,对故乡抚河的爱也是“在水一方”。老师对河边洗衣的回忆、南昌读书河边渡暑假的镜头回放,细腻温婉,似能听见河水汩汩流淌的声音。现在的抚河由污染变得清澈,河瘦了,老师对生活的热爱却没有消瘦,依然随着河水,叮咚远去。文章喜忧交织,让乡愁有了质感,可抚可触,晶莹剔透。深情美文,拜读学习,祝夏日愉快!
带着影子散步。
回复3 楼        文友:简柔        2024-07-14 15:50:06
  曾经特别喜欢坐在河堤上看河,看山,看夕阳,曾经以为一切都是平常,如今却觉得一切都不平常。真喜欢河边的风景,并不惊艳,可是却那么深入我的心中,大概就是乡愁的覆盖吧。乡愁,让故乡的一切都变成一种吸引。谢谢韩格老师精彩解读,谢谢美评。
4 楼        文友:滴善斋        2024-07-14 07:42:45
  这篇散文《在水一方》宛如一幅灵动的画卷,作者为我们展现了浒湾河的前世今生。文中,洗衣的场景、古老的榕树、老妪刮锅底的声响,充满生活气息,让我们身临其境。作者对河的热爱溢于言表,那不仅是爱情的懵懂畅想,更是浓郁的乡愁与乡情。时光流转,河曾不堪,却又重焕生机。作者的率性书写,精准表达,让风景有了灵魂。其构思精妙,文笔从容,将平凡的生活描绘得诗意盎然。它告诉我们,人生的精彩未必在大城市,真实的乡愁亦能璀璨如星。此篇散文,让我们沉醉于在水一方的美好,感悟风景与时光的真谛,实在是别致而令人难忘。祝简柔老师一切顺利!
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行万里路不如阅人无数,阅人无数不如名师指路,经师易得,人师难求。
回复4 楼        文友:简柔        2024-07-14 15:56:00
  一条抚河的确留下太多的记忆,沙滩上玩沙子,河边行走,河边洗衣,在河里戏水,都是河给我们的记忆。抚河,是小镇的眉,让小镇变得动人。小镇人爱它又不珍惜它,一度让河污染,让河伤心。好在现在抚河恢复了清澈,河边变了模样,可是却惦记曾经的河边。谢谢滴善斋老师精彩解读,谢谢美评。
5 楼        文友:郑德友        2024-07-14 10:54:17
  简柔老师的乡愁系列,岂是用精彩所能蔽之?那透出的无尽风情神韵,总能引发读者柔美的想象和品味。本篇关于抚河变迁的描写,亦是如此。单看标题,就已注入了一种凄美的意象。河岸上的种种温情与风情交织,令人感受其中,愉悦天然!拜读美文,遥致夏安。
回复5 楼        文友:简柔        2024-07-14 16:00:19
  这条河傍着小镇而过,在我心目中真的很美,给曾经的时光带来太多的温暖和欢乐。不管走到哪里,只要看到这条河,就会和家乡的河重叠,做比较。抚河,是生命里的幸福之河,美好之河。多想把这条河搬过来,守着它,到白头。谢谢郑老师精彩解读,谢谢美评。
6 楼        文友:李湘莉        2024-07-14 16:32:15
  文章很美,写满了欢乐与忧伤,写满了心思与惆怅,写满了诗情与画意,写满了乡愁与不舍。好文!湘莉拜读学习点赞!遥握问候!
回复6 楼        文友:简柔        2024-07-14 22:05:34
  谢谢湘莉老师精彩美评。一条承载着温暖和欢笑的河流,令人难忘。
7 楼        文友:红花草        2024-07-14 16:38:07
  以一条河为线索,它的欢声笑语融进浒湾河流一路激荡,一度又被垃圾占据,将曾经美丽的风景大打折扣。作者再一次回浒湾,景象又是大有改观,健身器材等设施也走进了浒湾。文章文笔细腻,感情真挚,对故土的思念跃然纸上,感人肺腑的美文,点赞学习,问候老师,祝老师开心快乐每一天!
回复7 楼        文友:简柔        2024-07-14 22:08:05
  身在异乡,思乡之情近年来越发地浓厚,可能是怀念那种生活方式和环境吧。河曾经的污染至今心有余悸,如今的清澈令我倍感欣慰。只是河流寂寥了,寂寥也挺美的,味道十足。谢谢红花老师精彩美评。
8 楼        文友:诚本真        2024-07-14 18:52:16
  清悠悠的抚河水,流动着轻轻浅浅的时光。在水一方,留下了时光里的歌韵。简单朴素的生活是作者内心的追求,淡淡乡愁在文字间流淌,家乡的小河,朴素的香亲,一切都那么温暖,亲切。温馨浪漫的文字,非常喜欢,点赞祝福!
回复8 楼        文友:简柔        2024-07-14 22:10:29
  河流与故乡联系,其实有欢喜也会有怅然。当年很喜欢听那首《在水一方》,总有淡淡怅惘,当年真是为赋新词强说愁强说愁。本真老师说得对,我追求简单的生活。简单才容易快乐。谢谢本真老师精彩美评。
9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24-07-14 19:28:33
  读简柔文,好像有几年了,可以概括一下特点了——浪漫,不厌的细腻味儿,最能撬动情感的弦儿。
怀才抱器
回复9 楼        文友:简柔        2024-07-14 22:12:47
  谢谢怀才老师的点评,鼓舞人心。对于这条河,有太多的记忆,也有太多的深情。仿佛隔着天涯,又觉得它就在记忆汩汩流淌,流淌在每一个梦里。故乡远了,河流远了,于是乡愁才会如此美丽。
10 楼        文友:淡墨花开        2024-07-14 20:53:43
  在水一方,多么富有诗意,无论是《诗经》里的在水一方,还是琼瑶的小说里的在水一方,都不及作者笔下带着乡愁的在水一方更优美,更精彩,更温情。好文点赞拜读,祝老师编创快乐。
回复10 楼        文友:简柔        2024-07-14 22:15:47
  《诗经》,我最喜蒹葭这首,太美,在水一方的歌词由诗演化而来,唯美,浪漫,曾经迷醉了多少少男少女,醉醉了一个时代。我觉得家乡的河边风景非绝对,有一种意境和诗境。谢谢淡墨老师精彩美评。
共 11 条 2 页 首页12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