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萌芽】奶奶是个宝葫芦(散文)
全家人从地里掰玉米回来后,我和妹妹看着几箩筐玉米兴奋不已,拿起这个放下那个,嘻嘻哈哈,戏耍打闹,围着箩筐转圈圈,挑选自己最喜欢的玉米棒子。
“你俩给我住手!快给我住手!别掰玉米的皮!”从厨房出来的奶奶边跑边喊,我一愣,随即笑着对奶奶说道:“奶奶,你别担心,我们戴手套干活,手不会太痛。”妹妹也在一旁鹦鹉学舌,重复我的话。
“宝贝们,这会儿我并不是担心你们的小手痛不痛,而是另有文章要做,你们得跟奶奶好好学习学习,煮玉米的秘密多着呢!”奶奶的眉宇间,写满了自信。
我想:不就是个煮玉米吗?妈妈经常去集市上买几个玉米棒子回来,给我们煮着吃,也没看到有什么神秘的事儿发生啊!可是妹妹不这样想,拉扯着奶奶的衣角问个没完,我在一旁观察着奶奶,那神秘与绝不外传的秘方到底是什么。
“宝宝们,你们想吃什么味道的玉米?”奶奶打开另一个话题。妹妹反应极快:我想吃菠萝味的玉米!我想,奶奶呀奶奶,真把自己当成了神笔马良啦?好像怀揣一支神笔似的,不是不想回答奶奶的问题,而是没法回答奶奶的问题,因为这个问题无解啊!无论回答什么都是在拿奶奶开玩笑啊,是大大的不敬!
奶奶先是把妈妈从厨房里叫了出来,安排她开车去水果市场买些菠萝和新疆库尔勒的香梨来,接着拿起锄头和箩筐,领着我们去门口的菜地里挖了几个胡萝卜和几颗土豆,回来洗净切片。
“煮玉米,不能把所有的玉米外皮都剥成光屁股,要留下最里面贴近玉米颗粒的这层细嫩的内衣,因为这层玉米皮皮里的香味,在锅里一蒸一煮,就渗透进每颗玉米粒粒去了,这样煮好的玉米才好吃。”听奶奶这么一说,我心里豁然开亮,顿时明白了奶奶大呼小叫,不让剥皮的真正原因。
一切准备就绪,只见奶奶在一个农村才有的特大铁锅里,先摆放一层玉米棒子,随后放一层切成片的胡萝卜;接着又摆放一层玉米棒子,在上面放半边切成片状的菠萝,另一半摆放库尔勒香梨;接着放第三层玉米棒子,中间加了几个拳头大小的土豆,我和妹妹齐声喊:“奶奶,你看看!你看看!都高出锅边一大截了,怎么盖锅盖啊!”
奶奶不慌不忙,在锅边上放了一圈用稻草扎成的圆圆的草圈,随后在草圈上盖好木质锅盖,又在上面压了一大块西瓜般大小,油光发亮的大石头。一切到位后,奶奶拿过一个小板凳坐上去,点燃稻草慢慢往灶膛里推进去,我依偎在奶奶的身边,看着灶膛里红彤彤的火苗,感觉好像是几头老牛伸出长长的舌头,用劲儿舔着黑乎乎的锅底,好像那锅底里有无穷无尽的美味佳肴似的。
不大一会儿,锅边及草圈缝隙里冒出蒸白花花的蒸汽来,这蒸汽逐渐的变大扩散,袅袅上升,编制成一个白色的圆形蒸汽大网兜,哎呀!真壮观啊!我从没见过这种煮玉米的场景,立即拿出手机一边拍照录像,心里闪出一种怪怪的念头,终于没能忍住从嘴巴里冒了出来:“奶奶,家里有电饭锅,要大有大,要小有小,还有液化气盘子,你为什么还要这样烟熊火燎的用柴草煮玉米呢?是为节省煤气吗?奶奶,真够吝啬的。”
奶奶一听,咯咯笑了起来,反问我道:“傻丫头,你平时看到过这么吝啬的奶奶吗?今天你吃吃奶奶煮的玉米棒子,你就会明白奶奶为什么吝啬的其中奥秘。”可是,我仍然不得其解。渐渐地,奶奶不往灶膛添柴火了,灶膛里的火苗也逐渐变小,奶奶从旁边拿起一块不大不小的砖头,堵住灶膛的小门站起身来说道:“现在我们回房间歇息一会儿,也就是说,让锅里的玉米棒子再捂一会儿,让玉米棒子、胡萝卜、菠萝、库尔勒香梨和土豆们互相之间再相互交流交流,呵呵,最终实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目的。”
又是半个小时过后,奶奶让妈妈去把煮熟的玉米从锅里取出来,端到饭桌上开吃。一缕缕难以形容的气味儿,忽忽悠悠地飘进了我的鼻孔,融入了我的心脾。这哪里是在吃玉米啊!这简直就是在品尝人间鲜果啊!先咬一口玉米棒子,这是被胡萝卜调味后的玉米味;再咬另一个玉米棒子,它是被菠萝汁浸泡过的玉米味儿;再换一个是淡淡清香的香梨味道的玉米,这不是土豆的味道吗?那简直融进了各种水果的香甜味,淡淡的清香,恰到好处……
吃了奶奶用神奇秘方蒸煮出来的这锅玉米棒子我才明白,自己平时吃得那些玉米棒子真没劲,吃了奶奶蒸煮的玉米棒子,我觉得奶奶在我心目中立刻高大了许多,原来我的奶奶是一个地地道道的美食家啊!也就是说,我的奶奶就是十全十美的一个“宝葫芦”。
我和妹妹争先恐后,大声喊:“奶奶,我们爱您!爱您为我们创造出人间最佳美食!”
上海青浦崧文小学 五年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