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丁香】《岁月履跡》写岁月 (杂文随笔) ——一一评王权度老师《岁月履跡》
三月,人们称阳春,2022年的3月,更不一般,疫情还没有彻底结束,人们胆颤心惊的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每天的测试彻底搅乱了人们的正常生活,街谈巷议着疫情的发展和变故。
一日在做检测,突然有人问我王权度老师出了一本书,叫做《岁月履跡》,你知道吗?
我略一沉思,记得王老师曾咨询问过我,他有出书的意向,万万没想到这么快书就出来了。
我曾出版过两本散文集,深知出书的不易和艰辛,即是您有足够的文章,那出书也不是一句半句话的事,初申、终申、校版等等,用农村话说:“这是弹棉花的娶了个老婆,不是一弓而来的。”
王权度老师是天度街道人,我是天度晁留人,距天度街道七八里路,小时候跟父母上天度街跟古会不知来了多少次,后来招工来天度电器元件厂,这一干还真是三十多年,可以说算一个真正的天度人,说骄傲点,天度街那里有个老鼠窝我都知道。
后来,我只知道王权度不但是天度中队人,还在天度教书。当了一个名负其实的老师。
我更知道王权度老师他家庭成分不好,在那个阶级斗争一抓就灵的年代,他生活处处受阻,兄弟四个,他是老二,父亲过去是地下党的联络员,一夜之间就变成了“地主分子”戴上了地主分子的帽子,一天扫大街、干各种义务劳动。
好不容易王老师找到一分代理教师的工作,他比常人更努力,黑不当黑、明不当明的教育孩子。清晨,他是第一个立在教室迎接学生的人,夜晚,等学生下了晚自习才离开教室。他教的数学课很受学生欢迎,中考成绩一直名前茅。
春雷一声震天响,十一届三中全会拨乱反正,老父亲头上的“帽子”卸了,补定的地主成份取消了,王老师一家欢天喜地,共同庆祝好日子的到来。王老师的父亲也平反了,后来又在天度政协担任领导职务。
是金子总会发光,即是埋在地下,也有出土之日,王权度老师八年的农村厉练,养成了能吃苦,不怕任何困难的品格。走上教育岗位后他把这种品格又带到教师工作中。在十五年民办生涯中,他又脱赢而出,考上了公办,当了一名名符其实的公办教师。
风风雨雨、坎坎坷坷王老师走过了一程又一程不平凡的路程,他的出色成绩引起了教育部门的重视,上级提拔他当教导主任、副校长、校长、书记、督导主任等职,屈指一算,从教三十六年。
三十六年,又是不平凡的三十六年。
退体后的他不甘寂寞,在担任镇老干支部书记、关工委主任的期间,天度镇老干党支部多年被评为县级先进集体,并打造成全市"四星级"党支部;天度镇关工委连续两年评为县级先进集体。他又拿起笔来,撰写了一篇篇关心下一代健康成长的文章,每年都要对青少年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红色基因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并出版了一部厚重的书《岁月履跡》。
一次,我去镇上办事,无意中发现领导桌子上放着一本书,拿起一看,正是王权度老师的大作,我如获至宝,把门闭上,如饥似渴的读了起来。
从第一辑《故土情怀》到第八辑的《爱撒余晖》,我一目十行的翻阅着,心想碰上王老师,非求索一本不可。
书中写出了《老街记忆》,《古城墙》《悲忆母亲》等等,写的相当好,特别是写自己的母亲,是文章中的重头戏,这真是写绝了,母亲是位小脚女人,承担着上侍奉老人,下管护五个儿女的重任,更重要的是写母亲上瓦罐岭借粮,借钱还账以及临终的叮嘱,无不打动我的心肺,我随着文章的起落,眼睛湿润了,拿起桌上的抽纸,几次擦着流出的泪水,多么伟大的母亲啊,走完了她未走完的路程,过早的离开了儿女、离开了可爱的家庭,用王老师的话说:“母亲没有享一天福。”
《缅怀父亲》王老师从悲哀中走出来,用娴熟的文笔,又记录了父亲坎坷的一生,直到他老人家七十九岁善终。
书中描述老父亲,是伟大的一生,光荣的一生,他年轻时教书后来又和原扶风县委书记孙宪武一起开展地下工作。老父亲的家成了孙宪武印发革命文件的秘密联络据点。后来父亲蒙冤被戴上“地主分子”的帽子。
王老师棋高一筹,真正把老父亲一生的坎坷经历写的淋漓尽致,展现的栩栩如生,我也多次见过王老师的父亲,他真是位文雅的大儒人,高超的书法家,令人敬佩。
书我看的如痴如醉,不知过了多长时间,这位领导也没有回来,我忙打开手机一看,呀十一点多了,二个多小时不知不觉的过去了,我忙闭上领导的房门,下楼走了。
一个多月过去了,一日在街上碰见王老师,一说书的事,他马上给了我一本,并签了名字。
拿回家后,我又一次细细拜读,看完一篇又一篇,有时偶尔来个电话,我都拒接,书中记录的事情,好像又浮在眼前,后面又写到《游冯家山水库》《游凤翔东湖》还有那一首首诗歌,处处打动人心,我心里默默的念叨,王权度老师不亏为老师,不亏为领导,写下的文章多么好呀,扣人心弦,耐人寻味。
王老师书中还重点写了“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引发的社会思考”细细品味,这是一篇论文,条理清晰,分析的透彻到位,写出了学校、家长和学生,应该向学生灌输什么,这篇文章分一、二、三,写意深刻,是篇难得的论文。
“退休感言”,“人生感悟”等,都是豇豆一行、茄子一行的写出了人生的哲理和感悟,更写出了自己的理念,放射出了内心的正能量。字字句句无不打动人心,无不令人深思和回味。
从此,我对王老师又加深了理解,他是我心中的偶像,在我心目中留下了不可灭的印象,我想什么时候有空或组织个读书分享活动,让他讲讲写作的技巧和出版书的初衷。
无独有偶,一次我在大街上碰见了王老师,我还没有注意,他喊着我,并告诉我一个好消息,省电视台约他明天去,录制关工委、关心下一带“最美五老”的节目,我也高兴极了,扶风天度能出这样的人才,是最大的荣誉。
这又加深了我开展这次活动的决心,以省上表彰王权度老师“最美五老”为主旨的《岁月履跡》一书的分享活动举行了。并邀请了原县委副书记和县关工委主任参加。会上王权度老师给每位参加活动者赠送了他的《岁月履跡》书籍。
这次活动十分圆满,达到了预期的目的。王老师的一本书、一个荣誉,不是简简单单的得来的,这要有付出,才会有回报,有回报,才会更加努力的去进一步做好。
真是“《岁月履跡》写岁月,老有所为霞满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