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逝水流年 >> 短篇 >> 江山征文 >> 【江山·根与魂】【流年】晨钟暮鼓(散文)

精品 【江山·根与魂】【流年】晨钟暮鼓(散文)


作者:五十玫瑰 举人,5806.0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938发表时间:2024-07-17 15:19:28

一、钟楼
   作为西安土著,我对钟楼是再也熟悉不过了,它是大西安的标志。
   我生长在西安,从懂事起就知道了钟楼,它坐落在西安市中心。可我家住在西郊的电工城,属于城外,距离钟楼七公里,到钟楼要坐公交车。我还知道,一路公交车直达钟楼。
   距离不是太远,我也走不过去,父母不让我一个人出门。那个时候,我总是想去看钟楼,却总也没人带我去。父母不是忙工作,下班了开会,就是忙家务,给我们姊妹四个做吃的、做衣服鞋子,没有闲时间带我们去钟楼。
   记得,我都上小学了,一个周日,父母说带我们去姑妈家。激动地啊了一声,蹦着高说,太好了,太好了!姑妈家在东郊东窑坊,西郊没有直达车过去,要坐一路公交到钟楼,再倒一辆到东窑坊的公交车,才能到姑妈家。关键是要到钟楼倒车,这是我最感兴趣的,那样,我就能看见钟楼了,怎么能不高兴呢!那天晚上,我兴奋地睡不着,不到天亮就起床了。
   吃罢早饭,我们全家穿戴整齐,兴冲冲地来到公交车站。等了二十几分钟,一路车才开了过来,车厢里塞满了人,我们艰难地挤上车,像沙丁鱼一样,挤进了罐头里。车子载着我们,摇摇晃晃地向钟楼驶去。我个子矮,紧紧拽着父亲的手,夹在不透风的人缝中。正值暮春,热得我头晕眼花,出了一身的汗。一路上车子走走停停,大概走了二十多分钟,才停下不走了,人上的人鱼贯而下,到了终点钟楼站。确切地说,是钟楼西。
   走下车,我就张望起来,在南北东西大街的交汇点,在方形的基座上,坐落着一个三层四方形楼阁,楼阁的四个角翘着,像欲飞的燕子,顶端像坐了个葫芦。等我长大才知,那叫“重楼三层檐,四角攒顶,顶部是鎏金宝顶”。那天,我们沿着钟楼圆形盘道的人行道,向钟楼东走去。我边走边看,钟楼有栏杆围着,基座四面各有一个圆形门,像窑洞的那种门。这四个门,最早是通向四条大街的。令人惊奇的是,钟楼四个面长得一模一样,就像四胞胎兄弟,一辆辆公交车绕着钟楼而行,然后使出环岛,使向东西南北四条大街。
   在钟楼四个角的盘道外,有高楼和大厦,显得豪华大气。在西南口,与西大街交汇处,是气势宏伟的钟楼饭店;对面与北大街交汇点,是同盛祥羊肉泡馍馆;在东南角,与北大街交汇点是钟楼邮电大楼,西安十大建筑之一;在东南边,与东大街交汇口是钟楼食品店,这里有品种最齐全的糕点,来到钟楼的人,都要进去买点带走,所以,店里整天人满为患。我仰头去看钟楼,又仰天去看邮政大楼,再看街上穿漂亮衣服的女人,一切都是那样美好和新鲜。从小到大,头一次见这场景,眼睛都不够用了,像刘姥姥进了大观园,什么都稀罕,什么都喜欢。我脚步越走越慢,还不由驻足观望,在父亲的一再催促下,才向前走去。
   随着时间的推移,知识量的积累,我知道了钟楼是明武十七年(1384年)建造,是砖木结构的,传说,是朱元璋怕有真龙天子与他争夺王位,下令修建钟楼来镇压龙气的。钟楼最初建在广济街口,与鼓楼相对而望,两百年后,才移到现在的地方。据说,是为了消除地震的灾难。
   钟楼上的大口钟,叫景云钟,据说有一万多斤,钟声能传二三十里远,唐朝留下的。当初挂在道观里,是朱元璋让人找遍长安城才找到的。古时候,钟楼是作为报时用的,就是到了一个时辰,就要敲钟告诉百姓。钟楼还可作为治安管理,晨起,鸣钟打开城门,任由百姓自由出入。
   近几年,我参观过许多寺庙,见过不少钟楼,可无论从建筑规模,还是从艺术价值上,都无法与西安钟楼比拟,就连雍和宫的钟楼也如此。其实,不仅寺院庙宇建有钟楼,在城市街道,县城街道都有,亦如鄠邑县城,在县城四街中心,也有一座钟楼。
   两年前的秋天,我去鄠邑县城游玩,见到那钟楼时,还一时恍惚,恍若来到了西安钟楼。也是在街的中心,也是车子绕钟楼而行,猛一看,与西安钟楼一模一样。建于明朝崇祯年间,是仿造西安钟楼的格式修建的,只是规模小,建筑简单而已。西安钟楼是古代众多钟楼中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艺术性、历史性最强的一座钟楼,是价值连城的。
   随着改革开放,古城西安也发生了重大变化,钟楼盘道修路地下通道,可以直接上钟楼。四周变化也很大,钟楼饭店还在,对面同盛祥泡馍馆前,却修建了世纪金花豪华地下商城,钟楼食品店没有了,取而代之的是高大的开元商城,钟楼邮电大楼还在,可钟楼还是那个钟楼。
   钟楼是西安的代名词,外地人来了,首先要到钟楼。钟楼那里总是人满为患,用摩肩接踵来形容,一点不为过。我们本地人到了周日,或节假日,也要坐公交车去钟楼,在东大街,南大街,北大街,西大街上转悠,去买衣服购物。
   可随着网络的发展,大多数人都在网上购物,所以,近十年来,我几乎不太进城了,有时候,一年也难得去一次钟楼,只有坐公交车路过时看一眼。钟楼没有变化,只是在栏杆里种上了鲜花,使钟楼坐落在鲜花丛中。钟楼盘道的人行道上,还是人流如注,几乎都是外地游人。
   虽然不去钟楼,它去一直在我的心里,每当有朋友或外地游客问我,西安最值得去的地方是哪里?我会不假思索地说,钟楼!无论时态如何变迁,钟楼永远都是西安的标志。
  
   二、鼓楼
   鼓楼与钟楼,相隔二百米,坐落在广济街口。最早的鼓楼,建于唐朝,毁于安史之乱。现在的鼓楼,是按照之前鼓楼格式修建的,建于明武十三年(1380年),比钟楼早建四年。鼓楼上有一面巨大的鼓,是用来报时的。在明清朝代,鼓楼周围是西安各级衙门办公的地方,是离不开鼓声的。还有四周居住的百姓,也是离不开鼓声的。鼓声提醒人们,要关城门了,该关城门了,都赶紧回家吧!唐朝击鼓是为了宵禁。为了全城百姓都能听见鼓声,只有把巨鼓架高,鼓声才能传得远,人们才都能听见,所以修建了鼓楼。
   鼓楼底座是长方形的,南北有拱卷门洞,楼阁是砖木结构,上下两层,重檐三滴水,顶部是"歇山顶"式,具有大唐风格,全楼没用一颗铁钉,用的是榫卯,等级仅次于故宫太和殿的重檐庑殿顶,与天安门同等级。在楼顶的屋檐下,南北各挂一块蓝底金字的匾额,南边匾上写着“文武盛地”,北边匾上写着“声闻于天”。据说,这是清朝乾隆年间鼓楼重修以后,陕西巡抚张楷模仿乾隆皇帝"御笔"写的。好一个“声闻于天”,可见当时鼓声之大。
   一到暮色降临,灯光点亮鼓楼,鼓楼便发出了五彩的光,楼体玺彩绘和旋子彩绘,还有沥粉金龙熠熠生辉,富丽堂皇的,如梦似幻,亦如回到了大唐盛世。鼓楼下,每天游人如织,大部分是外地人,还有不少外国人。他们举起手机、相机,对着这古建筑中的精品之作狂拍起来。华丽秀美的鼓楼,是明清建筑的代表,是西安主要标志之一。
   我对鼓楼也是熟悉的,每次进城总能看见它,特别是到回民街时,要从它的门洞穿过。可那时,我是愚昧无知的,认为鼓楼远不如钟楼的名气大,对它不屑一顾,认为就是一个普通的城楼。城楼我见得多了。其实不然。当我走过许多寺庙后,才知道鼓楼不单单是个楼,它总是与钟楼一起出现,总是相对而望。钟楼鼓楼是寺庙里的法器,每天的清晨与傍晚,都要按时辰敲钟击鼓做法事。所以,凡是寺庙里,皆有钟楼和鼓楼的身影。
   晨钟暮鼓这个成语,就来自于西安的钟楼与鼓楼。晨起先敲钟,再敲鼓,四处城门听到,就会开启城门,人们可以出城了。晚上先敲鼓,后敲钟,提醒人们赶紧回家,就要关闭城门,把整个城保护起来。
   钟楼鼓楼,晨钟暮鼓,都是我大西安的自豪,更是我这个西安人的骄傲。作为华夏之子,生长在历史悠久的西安城,我是何其有幸。

共 2997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西安,这座拥有千年历史的古都,以其独特的文化魅力和丰富的历史遗产而闻名于世。其中,鼓楼和钟楼无疑是这座城市最具代表性的标志性建筑,它们不仅是西安的地理坐标,更是中华文化的瑰宝。诚如作者所言:“钟楼、鼓楼,是我大西安的自豪,更是我这个西安人的骄傲。作为华夏之子,生长在历史悠久的西安城,我是何其有幸”。鼓楼巍峨耸立,古朴典雅。古时,鼓楼的主要功能是报时和警戒。每当夜幕降临,鼓声便响彻全城,如同古老的乐章,提醒人们进入宁静的休息状态;而清晨,鼓声再次响起,唤醒了沉睡的城市,开启了新的一天。这种“暮鼓晨钟”的制度,不仅体现了古代城市管理的智慧,也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内涵。与鼓楼相映成趣的是钟楼,气势恢宏,与鼓楼相互辉映。钟楼初建于唐朝,后经历代修缮,现存的钟楼为明代建筑。钟楼内悬挂的铁钟,声音洪亮,钟声能传至数十里之外。在古代,钟楼的钟声不仅是时间的标志,更是重要的城市信号。每当重要节庆或事件发生时,钟声便会响起,传递着城市的喜悦或哀愁。鼓楼和钟楼,作为西安的标志性建筑,见证了古都的沧桑历史,承载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它们不仅是古代城市管理的象征,更是西安乃至中华民族文化自信的体现。游客漫步在古城街头,听到那熟悉的鼓声和钟声,仿佛能够穿越时空,感受到这座古都的独特魅力和深厚底蕴。感谢作者给我们带来饕餮的文化盛宴,更在欣赏美文的同时,领略到古都西安的人文景观和风土人情、市井文化,编者倾情推荐大家赏阅。【编辑:沙场秋点兵】【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202407170009】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沙场秋点兵        2024-07-17 15:34:48
  在喧嚣的尘世中,人们往往被名利所困,追逐着虚幻的荣华富贵,却忽略了内心的宁静与平和。此时,暮鼓晨钟的悠扬声响,如清泉般洗涤着人们的心灵,警醒着那些迷失在名利场中的过客。鼓声响起,仿佛在告诫人们:放下一天的疲惫与纷扰,回归内心的宁静,审视自己的所作所为,是否有违初心。而晨钟则唤醒了沉睡的心灵,也唤起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与向往。它们不仅提醒着人们要珍惜时光、追求内心的宁静与平和,更在无形中指引着人们走向光明之路。但愿我们每一位在尘世中迷失的旅人,都能在这暮鼓晨钟的指引下,找到归途,获得救赎。
回复1 楼        文友:五十玫瑰        2024-07-17 20:13:59
  感谢点兵编辑,强大的编者按为文章增色不少。问好,祝福夏安。
2 楼        文友:纷飞的雪        2024-07-17 21:21:09
  品文品人、倾听倾诉,流动的日子多一丝牵挂和思念。
   灵魂对晤、以心悟心,逝水的时光变得更丰盈和饱满。
   善待别人的文字,用心品读,认真品评,是品格和品位的彰显!
   我们用真诚和温暖编织起快乐舒心、优雅美丽的流年!
   恭喜,您的美文由逝水流年文学社团精华典藏!
   感谢赐稿流年,期待再次来稿,顺祝创作愉快!
只是女子,侍奉文字。
回复2 楼        文友:五十玫瑰        2024-07-18 15:37:36
  感谢雪,感谢流年!祝福流年繁荣昌盛!
3 楼        文友:秀针河        2024-07-18 18:23:42
  钟鼓楼古代每座城市都有,在没有现代钟表的年代,它是人们知晓时间的依靠。古代城市里都有打更人,打更人手提铜锣,几更天敲几下铜锣,一更天、二更天、三更天……。打更人手里没有手表之类的计时器,只能听从鼓楼上的鼓点敲锣报时。据说鼓楼上都有“漏”一类的计时器,看守鼓楼的人根据计时器敲鼓。西安曾经是十三朝古都,它的钟楼、鼓楼更背负着沉甸甸的历史恢弘。晨钟暮鼓可以让那些为生存而奔波的人知道操劳与歇息,也可以让人的心灵得到淡泊与宁静。钟声、鼓声声声入耳;人事、家事处处安宁。钟鼓声不但能传入人的耳朵,更能深入到人的灵魂深处,它深植着中国人的根,寄托着中国人的魂!好文,受教了!
回复3 楼        文友:五十玫瑰        2024-07-18 19:10:26
  感谢老师来访,并留下精彩的评论!问好,祝福夏安。
共 3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