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星星文学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星星】菜板儿(散文)

精品 【星星】菜板儿(散文)


作者:满山红叶 探花,21078.52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791发表时间:2024-07-17 21:32:50

鱼在咬钩的那一刻起,命运就被交出去了。上钩的鱼,很难逃脱,除非人起了怜悯之心,放它一条生路。鱼一开始是挣扎的,再怎么挣扎也是徒劳的。鱼后来摆出一副死猪不怕开水烫的架势,任凭一双手,搓来搓去,指指戳戳。鱼在一步一步,走向菜板。我看到的一条鲤鱼,四五斤重。在联合路十八号那个胡同拐角,我和鱼碰了个趔趄。我推着飞鸽自行车上班,同鲤鱼擦肩而过。鱼不忘扫了我一眼,眼神充满求生的欲望。我呢,刚好前一天参加一个鱼鳖虾蟹放生的活动。我甚至在放生现场,哭得山高水长,被人误以为我是哭丧专业户。我想,如果有人雇我哭丧,我真的愿意尝试一下。毕竟,我做自由撰稿人,赚得钱也不多。比上不足,比下有余。我是个很容易满足的人。鲤鱼是被倒挂在一棵矮趴趴的枣树上。鳞片在阳光下,发着锃亮的光。鱼变得麻木不仁,终究逃不过一死,别说一条简单的鲤鱼,即便是人,也离不了被黄土收割的宿命。鱼在上一秒,活蹦乱跳。
   菜板呢?早已经按捺不住,饥饿的心灵。我用过三个菜板子,一个是杨木做的,长方形,宽度不大。不过,得心应手。切菜,剁肉,锋利无比。我用的第二个菜板,是和老刘结婚后,用我那可怜的彩礼钱去镇子里买的。卖家说是松木,结实着呢。用了三年,逐渐地菜板身体出现毛病,裂纹,指甲长的口子,中间凹的地方,吸水性弱,容易腐烂。每用一次,菜板就需要洗漱一遍。我觉得,菜板有时比我脸都干净。
   在村子里,一块菜板来得纯粹,内心干净,就那么一块木头,抱在家里,圆圆的,四方八面的,长的短的,胖的瘦的。身体上穿着一圈一圈的年轮,仿佛泳衣。菜板在厨房的显著位置,为什么呢?很简单,一日三餐,至少有两顿饭,需要菜板。菜板的使命,神圣且庄严。它大多与菜刀心心相印,从不出轨。像极了一个守身如玉的女子,在老家,菜板稳稳地坐在厨房桌子上,或者被倒立在墙壁,吹着从窗户溜进来的四季风,东南风,西北风南极风,西伯利亚风,热带风。任凭东西南北风,菜板不吵不闹,极有涵养,刀刃锋利,往菜板体内落雪一样,下个不停。刀完成任务后,菜板伤痕累累,它的疼痛,无人问津,不像人,在尘世受点委屈,可以哭一场,冲着山谷嚎一嗓子,一醉方休。菜板不行,任人宰割,又无法抗拒。
   菜板的遭遇实际上与一条鱼何其相似,鱼,菜板。在大多空间里,相爱相杀。不得不承认,上天的安排,谁也违拗不了。一块菜板,站着是木头,坐着是木头,躺着也是木头。从另一个视角看,菜板圆墩墩的,方方正正的,一挂钟似的,泊在柜子上,墙壁上,将春夏秋冬一步一步,一天一天走完。说到鱼,世界上有两万两千种鱼类。有的鱼,可以不用被按在菜板进行剖析。肌肉,鱼刺,脊椎骨,鱼鳃,眼睛,五脏六腑。鱼在刀下的时候,早就灰飞烟灭了。鱼的灵魂在半空飘呀飘,它要看看活着时,那些称兄道弟,过命之交的鱼,它死后,有什么反应。
   鱼来到它生活的湖泊海洋,就目睹昔日的好兄弟,好姐妹。它们该狂欢狂欢,该谈情说爱,就谈情说爱。该吃就吃,该喝就喝。好像自己在对方的世界从未出现过。鱼伤心啊,不是承诺的不离不弃,生死相依?不是说,心有灵犀,伤在我手上,疼在它心里吗?怎么说变就变了?和诡计多端的人有何区别?鱼伤心的事儿太多了,原来睡觉的地方,被其它鱼占据。鱼想,这些鱼和它非亲非故,即便有肌肤之亲,一日夫妻百日恩呢。但和鱼同床共枕好多年的女人,一定悲悲戚戚,一副随他而去的场景。鱼信心十足地游回它和妻子的住处,石破天惊的是,妻子竟然与前男友,开着香槟酒庆祝呢!鱼怒火中烧,扑过去对着背叛它的妻子,以及那个情敌,拳脚相加,可拳脚次次落空,根本砸不到他们。噢,它猛地一拍脑壳,自己香消玉殒了,一个阴间,一个凡尘,哪里能打到它们啊?!算了算了,鱼抹了抹泪,头也不回地离开那片令它伤心欲绝的水域。我们不难看到,一条鱼,不管是哪类鱼,淡水鱼,深海鱼。只要是鱼,皆有着类似地死亡对视。
   鱼在刀刃下,肢解成一块一块,有的蘸辣根生吃,有的被投进沸腾的火锅里煮熟吃,有的煲了酸菜鱼。我二十岁那年,随邻家二嫂去小城一家冷库干活,一大帮女人,穿着统一服装,戴着手套,蓝色帽子,只露出一双眼睛。女工们分两排,站在一个工作台上,手里的刀子,麻利地伸向鳕鱼,嗯,鳕鱼,要把鱼皮完整地扒下来,说是留着出口国外。鳕鱼的肉,加工罐头,也销往国外。那时候,我一天到晚十小时在车间削鱼,腰酸背疼不说,与一条一条鱼,一把刀,长长的案台,相依为命。我要靠这些鱼,这把刀,这菜板赚钱,填饱肚子。为此,我尝尽了人情冷暖,世态炎凉。我知道,菜板,也就是面板,鱼,刀,是厨房的最佳配搭组合。底层女工的身份与经历,让我拿起笔,写不尽世事无常,沧海桑田。
   后来,去了城市。菜板不能和我一起走了,它如此老旧,千疮百孔的,身体长满老年斑。和装修过的房子不和谐,尽管我是念旧的人,也带不走,不能带,就把它放在老宅子吧,与老屋相互抱团取暖,不离不弃。我会隔三差五回来,与菜板亲切交谈,达成某种共识。比如,对一粒米,一棵菜,一把葱,一个南瓜的无限深情和热爱。我经常为菜板清洗一下,它落满尘埃的样子,令我心疼难安。至少,在前半生,菜板默默无语地陪伴着我。在一个不起眼的角落,守着我们一家人的烟火。大多时候,彼此像许久不见的老朋友,说说心里话,互诉衷肠,仅此而已。这应验了世人的一句话:君子之交淡如水。
   在几十平米的空间里,我不得不到市场选一个比较小一点的菜板,这样不占地方,往墙上一贴,或者依在那儿,就可以了。菜板不像人,滔滔不绝地说话,心怀鬼胎地走近一个人,目的性很强,功利心也重。菜板稳重,厚实,不浮躁,可以和任何层次的人成为朋友,你不必担心它会伤害你,算计你。我买来的一块菜板,薄薄的一块木片,说是木片,一点不委屈。有指甲那么厚,剁骨头,硬邦邦的东西肯定使不得,切点菜,柔软的肉食尚可。大概是住在楼里的第三个春天,我买的那个案板,被我剁排骨,不小心剁出一条大口子,呲牙咧嘴地盯着我。我只好去买了一个乌檀木的菜板,商家介绍说,结实耐用。我觉得它形体不错,也就买了,却不敢剁骨头之类的。思来想去,还是将老家的厚木菜板请到楼里,用刨子,凿了凿,去掉老皮,硬疤,从外观上变得好看些了,免得与其它厨具格格不入。
   两巴掌厚的菜板,最开始就该改叫菜墩儿,在村子里住了那么多年,别人喊案板,菜板子,我也就入乡随俗了。如今,木墩儿来到城市,为了维护它的尊严,还原它本该有的形象和名字,我决定从此后,叫它:木墩子,最合适了。它憨厚朴实,坐在我家厨房一隅,安安静静的,不言不语,老实得令人心疼。只是木墩儿随着时间的推移,也渐渐适应了城市的快节奏生活。厨房基本不开火,我上班在单位吃一日三餐,爱人也经常地不在家。木墩儿也就闲了下来,闲下来的木墩儿,也想念老家,想念那个村子,想念和它耳鬓厮磨好多年的菜刀。
   我和木墩儿如出一辙,硬是把自己活成村庄的一个过客。
  

共 2778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这是一篇富含思想哲理散文。作品开头采用情境导入法,以作者骑飞鸽自行车上班经过联合路十八号胡同拐角的路上遇到一条鲤鱼开始落笔,回忆自己前一天参加十几人组织的在黄海放生鱼憋虾蟹的活动。之后,作者联想到自己使用过的菜板子,进入正文,回忆村庄里的菜板不能像人一样可以到山谷嚎一嗓子或者一醉方休,它只能任人宰割。作者由此联想到菜板子与鱼相爱相杀的相似命运。作者由鱼回忆自己二十岁随邻家二嫂去小城一家冷库干活,为了谋生每天工作十个小时的情景。作者想到自己来到城市后,因老菜板木墩儿与新宅风格不搭没有把它带进城市。但是,作者忘不了村庄里包括木墩儿在内的一草一木。因为在新宅里买过的两块菜板不如村庄木墩儿结实,作者打算把木墩儿改头换面请进新宅。最后,木墩儿与作者一样适应了城市的快节奏生活,它与作者都成了村庄的一个过客。全篇作品语言生动活泼,幽默诙谐,思想哲理性强,很有感染力。作品中的“菜板不像人,滔滔不绝地说话,心怀鬼胎地走近一个人,目的性很强,功利心也重。菜板稳重,厚实,不浮躁,可以和任何层次的人成为朋友,你不必担心,它伤害你,算计你。”这段话体现了作者深刻的人生感悟。作品表达了作者作为底层劳动者生活的不易,对村庄的浓郁乡愁,对天下生灵的悲悯情怀,以及对幸福生活的感恩。佳作力荐。【编辑:万重山】【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202407180007】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紫云朵朵        2024-07-17 21:53:14
  该作品是一篇鱼引出的菜板儿与人的联想曲。作者能把生活常见的菜板儿写得很有生气与活力,让我们看到了作者对生活的热爱,对文学的投入。抽象而难以描写的菜板儿,在作者笔下就变得活灵活现,也许,这就是文学的魅力。
中国报告文学学会会员
2 楼        文友:高朋满座        2024-07-23 13:22:21
  文笔生动,于幽默诙谐之中寓含哲理。点赞。
共 2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