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浪花诗语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浪花】廿四节气,岁月如歌(散文)

精品 【浪花】廿四节气,岁月如歌(散文)


作者:美蓉 秀才,2614.5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1794发表时间:2024-07-18 12:24:52

今天入伏。“头伏饺子,二伏面,三伏烙饼摊鸡蛋。”这一谚语,生动呈现了北方人的饮食习俗。三伏是一年中气温最高且又潮湿、闷热的时段。今天天气阴沉,下午还下了半天雨,气温只有24度,比前几天还降了5度,感觉些许凉意,感慨又一季伏天。
   站在窗前,透过玻璃远望,窗外的景致也在变化更迭,仿佛随着节气的更替变幻,而愈发有了生命力。物候在飞逝流转,光阴在周遭变幻,天地一沙漏,岁月一口钟。特别是北方,四季分明。每逢节气都变天,总有雨雪降人间。节气用它特殊的表达,来见证岁月的沧海桑田,来书写时光的轮回变迁。
   立春,节之初始,虽寒气仍然占领山川大地,但物极必返的规律已然呈现。无论眼前景还是心中情,仿佛都顺应时令,充满希望之象。立春立的是信念,春天多了生发的力量。农历以立春为首,一元复始万象新,折柳几枝梳风痕。
   春之润有雨水节气。雨水点缀大地萌,草木之芽几欲生。春之音有惊蜇节气,惊蛰一声雷,万物不再睡。也许是听到了春天的召唤吧,冬眠的蛇蛙都舒展着身姿,草木的初芽更展扩了茎叶,空气中有青草的味道,眼眸里是欲滴的绿意,惊蛰时分,美有了生动的具象。春分昼夜均分,人间福寿齐临。清明时节雨纷纷,这句诗便是古时人们对清明最妥切的描述。扫墓踏青青烟绕,撑伞穿林杏花飘,酒先敬祖后醉人,雨润山河诗慰魂。不知不觉间,回想起小时撑伞过独木桥,跟随大人祭祖的情景。清明年复年,而我们已霜雪覆鬓间。谷雨农人更忙,瓜成垄豆成行。种瓜点豆的身影从村头到陌上,一只只蝴蝶戏游在槐花间。而我小时候最爱槐花,每每和姐姐一起,挎着竹筐去采槐花,姐姐爬到树上采,我在树下把衣服襟扯起,接着晃落的槐花,一串串馥郁落下来,我的头上,衣服上,全是槐花,现在想起,自己比舞台上的明星还美丽,比她们更快乐。母亲做的槐花饼,现在想起来,唇齿间还有香甜的味道。
   伴随着春的落幕,立夏悄悄到来,最明显的是,风变得轻柔了。蛙声在麦田里悠扬,荷尖在蜻蜓下摇曳。绿色更浓郁,麦花风里香。随着小满来临,旱田喜悦几分,小麦穗渐黄,收获充实着希望。芒种时节是抢种的最后阶段,汗水湿透农装,山野兀自浓妆,庄稼和草木都加速生长。夏至日,白昼长,小大暑滚热浪,庄稼需要有效积温,山川河流愈发健硕。
   而立秋的到来,大自然就渐渐地从健硕走向成熟。秋风起,天渐凉,暑气消,夜梦长。终于可以不用空调,风扇,舒舒服服地睡个好觉了。特别是处暑到来后,空气中已少了潮湿,多了清爽。天抬高了自己,云轻得无痕。秋意渐浓,夜露几重,逢白露时节,早晨出行总会看到草叶上的露珠,清新,晶莹中藏着世间多少真知,充分显示出自然的无比纯净。秋分同春分,昼夜又平分,阴阳相与半,和谐乾与坤。不同的是昼愈短,夜渐长,鸟鸣涧,露含霜。所以接下来寒露和霜降两个节气依次走近。秋山染色,红黄相间,风吹飘零,几许缠绵,虽有萧瑟之感,却也收获满满,玉米成垛,大豆归仓,夜月如镰,田野繁忙。民谚“三春赶不上一秋忙”,人们赶在冬季来临时,抢着一年的收成,抓紧最后的余温。
   秋收冬藏,秋忙之后冬季如约。立冬之后,气温下降幅度大,特别于北方而言,树枝上残留的少许枯叶,已经不起风的穿行。一袭风过枝梢光,唯盼鸟雀筑巢上。候鸟已飞南方,农人炉火土炕,冬季生活已然开始。小雪封地,大雪封河,无论山峰幽谷,还是村野阡陌,整个世界银装素裹。大地洁白,适合走笔素描的,不仅有夕阳老者,世间生灵皆能美好勾勒。鸡犬过霜桥,两行梅花竹叶,鸟雀衔冬日,一枚海棠红果。冬至阳始生,日时渐次增,白昼开始变长,人们已适应了冬的寒冷,从容迎接紧随的小寒,大寒。小寒檐冰挂,旅游正当时,黑龙江的冰城,吉林的树挂,辽宁的冰湖,把冬的洁净与安然,安装上欢乐的灵魂。小寒大寒又一年,忘不了2021年去参加查干湖冬捕的盛况,冰上千万人的盛会,舌尖忘不了的美味。一个头鱼数万元的激情场面,如今回想,依然澎湃于胸。
   小寒大寒,是至冷的极端,古时人们常常围坐在火盆边,沸水煮食,边吃边聊一年的收成,既抵御了严寒,又增近了情感,这即是现代火锅的最早雏形吧。冷至极必反转,当大寒过去,新的节气又将轮回一次,节气如此,万物亦然。
   廿四节气不仅仅有时间的节点,自然的气息,更是中国古代农人智慧的结晶,文化习俗的传承。这一中国特有的标识,把汉文化与世界古文明,清晰地分辨出来。是生活的节律,农时的气运,它标记了四时,与自然和谐共生,敬畏自然,享受美好。在每一个节气中,都蕴含着人们对自然的认知,对时间的掌握,对世情的领悟和对传统的尊重。节气歌人人会唱,我们文化的脉络从未缺失。
   收回目光,手抚盏茶,看叶芽舒展于玻璃杯中,仿佛春又回,仿佛一盏茶的时间,世悟多了几分,心灵又行一程。在玻璃窗前,在茶水氤氲中,在节气的回转往复里,静静聆听花开花落的声音,默默感受四时流转的传承,生命因此脉动,节令因此生动。
   在光阴的轴上,节令如约,成长如约,不禁珍惜此刻的生活。仿佛活着本身就顺应天意,就充满诗意,就饱含哲理。
   时间如水,岁月如歌,廿四节气是历史长河中,时光的见证与记载。人们尊重时间法则,修身与天地的和谐。同频感受自然、尊重生命。走过四季,风霜雨雪依然,数着节气,岁月寒暑多姿。不禁感叹:人间晴雨,时光尚好。
   (原创首发)

共 2142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中国农历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创建于古代,有3000年的历史,在古商朝就创建出来了。中国农历以其独特的阴阳合历体系、丰富的文化内涵在中国文化瑰宝中占有一席之地,其广泛的实用性,不限于指导农业生产,还启发天文观测,承载传播中华文化,具有巨大的文化价值,具有指导农事劳动的重要意义,是我国一部天文历法的宝典。文章阐述历法的重要性,它不但是一部农事劳动的科学依据,也是人们日常生活的行动指南,它推动农耕文化的进步,对世界人类的生活贡献巨大,值得推荐。感谢赐稿,祝写作快乐!【编辑:浪花诗语编辑部】【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F202407220011】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美蓉        2024-07-18 12:36:15
  谢谢编辑老师精彩编按,我国农历确实是农业和天文的重要宝典,有效指导农业生产,启发人们天文观察,对地理,气候,人文,生产,生活,都有重要的学术价值,是中国先民对世界文化的杰出贡献,值得我们后人大书特书。祝老师安康!敬茶!
笔名:陌上蓝铃。读书是精神的飞翔,是心灵的寄托。整日在书海中徜徉,见明道如坐春风,悠悠然寝馈其间。
2 楼        文友:江山编辑部        2024-07-18 16:24:22
  该作品不符合此次【江山•根与魂】主题征文要求,改为非征文体裁。
江山编辑部
3 楼        文友:贝拉迪迪        2024-07-18 19:28:36
  中国二十四节气是中国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它不仅体现了人们对自然规律的深入理解和精准把握,更展示了他们在生活实践中的创新精神和实践智慧。每一个节气都对应着特定的农事活动,指导着人们的农业生产,这种对自然的尊重和利用,正是中国劳动人民智慧的生动体现。他们以独特的方式解读了自然,用智慧和勤劳创造了丰富多彩的生活,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这种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智慧,不仅在过去,也在现在和将来,都对中国的农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产生了深远影响。欣赏美社佳作,拜读学习!
往事不回头,余生不将就!
4 楼        文友:美蓉        2024-07-18 21:32:24
  谢谢贝拉妹妹大段留言,祝妹妹写作快乐!生活幸福!刚才我也写了一大段回复,却丢了,聊以表达谢意吧!祝妹妹夏日安康!
笔名:陌上蓝铃。读书是精神的飞翔,是心灵的寄托。整日在书海中徜徉,见明道如坐春风,悠悠然寝馈其间。
5 楼        文友:贵州王先生        2024-07-22 11:50:50
  欣赏佳作,感佩才情,问好诗友,祝愉悦!!
6 楼        文友:美蓉        2024-07-22 18:22:55
  谢谢贵州王先生来读,祝写作快乐!事事如意!
笔名:陌上蓝铃。读书是精神的飞翔,是心灵的寄托。整日在书海中徜徉,见明道如坐春风,悠悠然寝馈其间。
共 6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