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东篱采菊 >> 短篇 >> 江山散文 >> 【东篱】老龙王老爹与庚唐(散文)

编辑推荐 【东篱】老龙王老爹与庚唐(散文)


作者:我是塞翁 布衣,166.5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1476发表时间:2024-07-19 07:40:29

提到了我的家乡庚唐,只是感觉言未尽,意未了。心中不知如何才能放下这滚滚而来的不尽乡愁。
   我的家乡庚唐,乃东至县境内的一个自然村落。在人们的心中,她注定没有“沧江百折去,及此始东流”的千年古镇——东流那般的有“文”气,亦没有“塔里一千烟,塔外海无边”的塔里冯的名气,更没有九天仙寓的灵气。在我的眼中,她从不事张扬,娇羞地立在长江中下游冲积平原与皖南丘陵的分界线上,好似一位二八芳华的女儿家,油纸伞下有着一张质朴动人的脸庞,身姿曼妙,莲步轻移。仿如瓜果在成熟的季节里,散发着醉人的馨香。
   我的家乡庚唐,同时她又被十里八村的乡亲们亲切地称呼为庚口唐。据《石亭唐氏族谱》记载,明朝初年,唐氏一世祖胜公两兄弟从秋浦西乡徏居于现今的庚唐,至今已历六百余载。其中有一支定居于胜利镇新华村中垅唐。至于孰长孰幼,族谱无确切记载。作为后世子孙,我很想缅怀始祖的功德,总想藉族谱所记或从同宗的年长者的口述中探得一二,由于现身处异地他乡,无法进一步求证,故暂无所获。当下只能心怀大不敬的猜测,唐氏始祖当年从数百里之遥的西乡迁至现居地,也许是一担箩,挈妇将雏,而无车马之喧;后结草为庐,筚路蓝缕,从而开启了唐氏一脉永远的开枝散叶之旅。
   始祖初迁来之时,庚唐本名唤官庄畈,传说先前乃朱氏大户的府邸。因朱氏败落,徏转他乡,不知所踪。又因朱氏于村南遗留石亭一座,(后被毁,仅亭顶尚存,置于沟渠之上,小时候我经常坐在上面玩耍)遂称石亭唐氏。
   后来,不知在何年月,石亭唐氏开始启用庚唐及庚口唐的称谓,还有意义何在,族谱均无确切记载,故不得而知。窃以为,“唐”字从庚从口,会意而非形声,先祖才将石亭唐氏的称谓简化为庚唐或庚口唐,亦不可知。不过仍称石亭唐氏,或许那样才不算忤了先祖的意。
   又据《石亭唐氏族谱》所载,古时的庚口唐,北临长江,南连升金,正所谓襟江带湖之地。在村子的西北有一座山丘,貌似一只头朝东、尾朝西的千年老龟,蜷伏在那里,故名“龟山”。(龟山上有座始建于唐代大历年间的东溪寺)想那老龟每日里参禅悟道,吐纳之余,定会不时地看向仅咫尺之遥、同气连枝的庚唐。
   我想像着彼时的庚唐,像小舢板,上面还有一位渔家女,驾着它,风里来,雨里去,时光里淘金。
   在庚唐村的东边,有一座建成年月不详的唐氏宗祠,宗祠的右边为龙王殿,二者为古风古韵的连体式徽派建筑。近观白墙黛瓦,错落有致的马头墙,似骏马傲视着苍穹。
   听村里的老辈人说,龙王殿在“文革”前一直供奉着三位尊神——老龙王、新龙王、法海禅师。“文革”之时,破“四旧”之风愈演愈烈,宗祠与龙王殿均不同程度遭损。在我的记忆之中,在上个世纪的八十年代之前,龙王殿的正殿做过夜校的校舍,也临时做过“红儿班”的教室之用。后来也做过牛栏,时势之故也。
   说了这么多,还是得表一下龙王老爹的来历。
   龙王老爹是祖祖辈辈的村人们对东海龙王敖广——老龙王还有新龙王的尊称。传说,东海龙王本是被供奉在九华山某座寺庙里的菩萨。不知在某个年月,祖辈中有一位长者在九华山出家。(一说在九华山做工)突然有一天夜里,老龙王给那位长者托梦,说自己想要长住庚唐(当时也许还叫官庄畈)。当时那位长者不以为意,可接下来的几天,他都做着同样的梦。梦中,那位长者询问老龙王,如何才能找到龙王老爹的“真身”,被告知头上有九根钉的便是。于是,那位长者便回乡与村里人商量此事,得到大家的一致赞同。事不宜迟,那位长者便带人去了九华山的那座供奉着老龙王的寺庙。乘着夜色,找到了老龙王的“真身”,“请”到了船上。(听村里的长辈说,那个时候,长江与升金湖一水相连,庚唐像是一座孤岛,我说她更像是一条搏击风浪的小船)不曾想,惊动了庙里的僧侣,他们便派人追了过来。眼看就要被追上,老龙王施法起了一阵逆风,就这样,乡党们终于成功地将老龙王请回了村。后来,村里人斥资建了龙王殿,老龙王也是有求必应,很灵验,香火鼎盛。
   据传,有一年大旱,老龙王老爹与邻村的菩萨抢雨。过后,庚唐下了雨,邻村没有下。邻村的菩萨下马写道,庚唐的老龙王太凶,抢雨时还砍了自己一斧子。
   又传,有一年,两位马脚(俗称的灵媒)抬着老龙王的銮轿去赶庙会,但渡船班次少,没有赶上。正在二位马脚踌躇之际,此时,一条坦途闪现于眼前。龙气所指,天堑顿变通途。
   关于东海龙王敖广——老龙王显圣的故事不胜枚举。于此,不多作赘述。依笔者之愚见,他老人家之所以选中庚唐作为他的又一个“龙兴”之地,那时因为古时的庚唐,襟江带湖,似仙岛之境,多少带有一些灵气,故才被老龙王的龙眼相中。就像太公居于房梁之上一样,为的是护佑天下苍生。
   都说,神有神的修为,凡有凡的功德,一切都在路途中。
   也许,此时此刻,在这宁静的夜晚里,驾着祥云的老龙王,正深情地注视着眼下的这片土地。不管天上地下有着多少难以言说的沧桑,龙王心里和我们凡人一样,都有着无比的坚强。
  

共 2001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在东至县的广袤大地上,有一个不太为人熟知的自然村落——庚唐。它没有东流古镇的千年文韵,没有塔里冯的赫赫名气,亦没有九天仙寓的空灵毓秀。然而,它却以一种独特的质朴姿态,静立在长江中下游冲积平原与皖南丘陵的分界线上。庚唐,这个被十里八村亲切称为庚口唐的地方,承载着数百年的历史沧桑。据《石亭唐氏族谱》记载,明朝初年,唐氏一世祖胜公两兄弟从秋浦西乡迁徙至此,至今已逾六百载光阴。初来时,此地原名官庄畈,曾是朱氏大户的府邸,随着朱氏的衰落与迁徙,只留下一座石亭见证着往昔岁月。关于“庚唐”或“庚口唐”这一名字的由来,虽有诸多猜测,但或许唯有先祖知晓其中深意。而坚持称其为石亭唐氏,也许才是对先祖的最大敬意。在这片土地上,还流传着许多关于东海龙王敖广——老龙王的神奇传说。干旱之年,老龙王为庚唐抢雨,让此地独享甘霖;马脚抬着老龙王的銮轿赶庙会,因渡船班次问题陷入困境时,神奇的坦途瞬间出现。这些故事,不仅展现了人们对老龙王的敬仰与依赖,也为这片土地增添了一抹神秘而迷人的色彩。传说中的老龙王为何会选中庚唐作为他的“龙兴”之地?或许是古时的庚唐,襟江带湖,仿若仙岛,自带几分灵气,入了老龙王的龙眼。这就如同太公居于房梁之上,皆为护佑一方苍生。庚唐,这个娇羞如二八芳华女儿家的村落,以其质朴的面容和动人的身姿,散发着醉人的馨香。它的故事,它的传说,它的历史,都如同一幅幅古老的画卷,在岁月的长河中慢慢展开。让我们走进庚唐,去感受它的宁静与美好,去聆听它的过往与未来。这里没有城市的喧嚣与繁华,却有着最纯粹的生活气息和最深厚的人文底蕴。愿每一个来到庚唐的人,都能在这片土地上找到内心的宁静与归属。 作者语言优美,叙事式娓娓道来。值得推荐品读。祝老师创作丰收,在东篱收获快乐!【东篱编辑:滴善斋】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滴善斋        2024-07-19 07:45:24
  这篇散文如同一首悠扬的乡村民谣,将庚唐的古朴与神秘缓缓吟唱。作者描绘了庚唐的宁静与独特,没有华丽的词藻堆砌,却让这个不太知名的村落仿佛活灵活现地展现在我们眼前。唐氏先祖的迁徙故事,增添了历史的厚重感;老龙王的传说,为这片土地蒙上神秘面纱。文章既有对过去的追溯,又有对当下村落宁静美好的呈现,让人不禁心生向往。作者以叙事的方式,让我们如同身临其境,感受到了庚唐的纯粹与质朴。在这喧嚣的世界里,这样的文字无疑是一股清流,让人的心灵得到片刻的慰藉与安宁。期待作者更多这般动人的佳作!祝老师生活愉快!
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行万里路不如阅人无数,阅人无数不如名师指路,经师易得,人师难求。
回复1 楼        文友:我是塞翁        2024-07-19 18:44:30
  感谢善斋老师为小文所作的细致按语和真挚点评!在东篱这个大家庭里,我是一个新人,希望老师能够多多指教!
2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24-07-19 09:44:02
  庚唐,在作者心中眼中,就是窈窕淑女,姿容俏丽。作者还能够这样清晰地叙述庚唐建村的始末,怀念先祖,的确也是一件幸运的事情。庚唐,是一个“龙兴”之地,得龙神之庇护,更是幸运。凡村,凡人,却有天赐宝地,龙兴精彩。我觉得这篇散文的意义在此。龙,我华夏的图腾,并非活动与云峰四海,不弃一个村落,这也是中华文化的雨润之泽,表达非常深刻。怀才抱器拜读,谨祝塞翁老师在东篱创作收获更多的快乐!
怀才抱器
回复2 楼        文友:我是塞翁        2024-07-19 20:00:37
  感谢社长老师的精彩睿评。老师不仅为庚唐画了“龙”,还点了“睛”。同时非常感谢老师给我创造了在东篱学习的机会,希望自己通过学习,写作水平能够有所提升。
3 楼        文友:欣然花开        2024-07-19 17:28:44
  家乡庚唐,在老师的笔下散发着迷人的魅力,由于一位娇羞的女子,想起来就宁静而美好,对故乡的爱,自然流露。非常高兴唐老师能够投稿东篱,和老师因为文字而结缘,以后就可以在东篱互相交流,这是一个非常有爱的大家庭,欣然祝塞翁老师在东篱收获成长,佳作不断。
随心而有趣的人
回复3 楼        文友:我是塞翁        2024-07-19 21:10:38
  感谢欣然老师对拙作的精致点评,更感谢老师一直以来对我学习写作的关注和指点。诚如老师所言,我们因为文字结缘,希望在东篱这个大家庭里,我们能够因为文字“缘缘”不断,继往开来。
4 楼        文友:我是塞翁        2024-07-19 18:49:21
  感谢善斋老师为小文所作的细致按语和点评。在东篱这个大家庭里,我是个新人,希望得到老师的多多指教!
5 楼        文友:天方夜谭        2024-07-19 21:23:51
  东至县真是人杰地灵,除了这么多大才子,在江山,在东篱就有这么多位。老师给我们带来了家乡历史和传说,很有韵味。希望老师在东篱收获快乐!祝老师清凉一夏!
回复5 楼        文友:我是塞翁        2024-07-19 21:30:10
  老师谬赞了,在东篱,希望以后有机会能够向老师当面请教和学习。
6 楼        文友:鲲鹏一飞        2024-07-20 13:39:54
  娓娓道来,故事很奇特,也很吸引人。拜读了
回复6 楼        文友:我是塞翁        2024-07-20 19:46:19
  谢谢老师赏拙!谢谢老师夸奖!
回复6 楼        文友:我是塞翁        2024-07-20 19:46:44
  谢谢老师赏拙!谢谢老师夸奖!
共 6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