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东篱采菊 >> 短篇 >> 江山散文 >> 【东篱】街舞(散文)

精品 【东篱】街舞(散文)


作者:怀才抱器 榜眼,37105.17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1259发表时间:2024-07-19 08:01:31
摘要:老家的老街不光鲜,不适合跳舞,但我的童年少年时,就是在这条街上起舞,我叫作我的“街舞”。


   傍晚在城区人行道散步,遇到了久违的风景——街舞。就像看一个异类,这是八十年代文艺青年的复活。但街舞的人不是青年人,而是一个中年人,他或者是通过这样的方式,在寻找他失去的青春?我这样看。怀旧,不一定写文章,方式多样。我投去赞许的目光。
   不灵活了,正适合街舞的机械性。很有意思的。我说的街舞,是其中的一个种类,叫“震感舞”,也叫“机械舞”,是身体各个部位做收缩与放松节奏,连贯地运动,产生震动感,是青春美感的特殊表达,也是锻炼的一种方式。能在大街上,找回曾经失去的,勇气可嘉。就像我每天在广场一角总听到那个70多岁的大爷在对着电脑播放器唱八十年代的流行歌曲,我说,青春已经过去,但青春是可以一再地安慰着人。别拿唱得怎么样来评价,应该评价他们对待青春的态度。
   我告诉妻子,我也有过“街舞”,她惊讶说,从不知还在大街上疯狂过。我说,我的“街舞”要加上引号。
  
   二
   20岁前,我是守在老家的,未见世面,怎么可能有那么前卫的意识和动作呢。我在村子东北角住,有一条街,我们都称“老街”,街两边是住户,上山干活就走老街,推开老家窗子,就可以看到,是一道风景。他们都要经过这条街,向山中走去,不管山上的活怎么艰苦,走老街,那是亮出“闲步”的时刻,都要摆出姿态的。有的还哼着小曲,很得意的样子。
   急匆匆地,是我的叔叔,他是队长,高喊“走啦”,就唤醒了老街的脚步。就像舞台的发令人,“走啦”相当于“开始”。舞步的开始,几乎千篇一律,但他从不厌倦,每天都在老街发出起舞的声音。这声音,我一直记得,永远生动着。
   慢吞吞地,人们叫他“蔫大爷”,真名忘记了,肩上掮着一个篓子,低着头,要从老街上捡起任何一件东西,哪怕是一粒石头,他可以积少成多,垒起他的园墙。在他的眼里,好像老街遍地都是铺着黄金。
   扭着臀,哼着《红梅赞》前两句“红岩上红梅开,千里冰霜脚下踩”,就算是吆喝女人们干活的口令。这是妇女队长荣婶的样子。
   腋下夹个算盘,晃着肩膀,向队场走去的是,当了队会计的强子,高中毕业,这是他大有作为的一条街,算盘是他的道具,一刻不离身。
   老街,成了队上有头有脸人物的亮相舞台,谁都喜欢在老街露脸。有谁嫌这舞台粗朴,毛糙,坑坑洼洼不平;有谁嫌没有舞台装饰背景。有,胜于无。常常听到住在某胡同的人和住在老街路边的人,拌嘴打趣吵闹,就拿住处说事,住胡同的,总觉得自己没有辉煌的老街舞台一样,似乎理亏三分。有时候我特别同情那些住胡同的人,为他们憋屈。
   我的童年少年,因老街而生动。老街就是我欢乐和成长的舞台,我们那群孩子,就是在老街跳着街舞的舞者。
   冲锋!这是我们放学以后第一件事,战争题材的影片教育了我们这一代,唯有冲锋,才可张扬少年的风情和意志。书包撂在了老街一边的草垛子下,一声“给我冲!”谁都可以发出指令,冲出二三百米之外,不甘落后。我母亲看着高兴,她说,小子可以上战场了。这话表达的是母亲的最快乐,我出生三个月患过脑膜炎,冲锋,最能检验是否治愈。
   嘴里喊着“啪啪,突突,嘎嘎”,那是枪林弹雨的声音。可能吧,我们老街几个和我同龄的孩子去当兵,是不是这样的声音把他们送进了军营。如果看成是“街舞”,这样的舞蹈,多么浪漫!可以决定人生的走向啊,不一般的街舞!
   最像街舞的是我们横着走,有点像海滩的螃蟹,大人们这样说。老街是一段上坡路,我们走出斜线,晃着膀子,迈着斜步,不是猫步。我们在老街划出走线,真有点横行霸道的架势,大人们说上一句,我们都呲牙一笑,赶快让路。那时觉得,横行霸道是一种游戏,稍大,我们推着木架车为老街人送粮草,上不去老街的坎儿,就采取这样的迂回战术,我们的街舞多么有意义啊,也许,遇到困难,我们善于改变思路,就是有老街街舞的启发吧。
   在老街“冲风筝”,我们不用那个“放”字,很过瘾。在老街“跳方”,那是单腿跳舞,看平衡力。在老街“打棒”,看飞出去的木棍有多远,飞进住户的院落,我们把街门敲得生响。在老街,单腿跳着接“溜溜蛋”,那是孩子们的杂技。在老街看见大人们放工回家,我们喊“叔伯好!”那是我们懂得礼敬劳动的歌。
   小伙伴们在这个舞台上也争角,但都是明明里的,看本事,就是捉迷藏也是考眼力和智力。母亲有时候说我傻,跟那些孩子学学,她说,把鸡放进凤凰群,总比“栏养”的好。母亲看每个孩子都亲,我们从她的笑上就懂得了。在我母亲面前,孩子们表演欲就更强了。母亲喜欢当我们的观众,甚至忘记了做完饭,直到父亲吆喝她才垫着小脚跑回家。
   现在想起来,尽管那时并未把这些“儿戏”视为街舞,但回想起来,没有别的词这样富于概括力,可以写真我们童年少年的人生。没有谁给我们留下那时的影像,我们只能自己把这些归于自己的街舞,在记忆深处,将曾经的时光做一次次的舞蹈。
   我理解的舞蹈,就是一种张扬和放逐,放逐我们的天性。小时候我们很满足,能有这么一条可以放纵游玩的老街,看村中的那个戏台都逊色,如果不是有节目上演,我们不会羡慕的。为什么那时,我们不生奢望之心,应该不是因为年龄尚小。随着长大,我们就复杂了起来,但无论怎么复杂,我们从未否定自己的舞台。我们的街舞,也是非常粗糙,没有此后在街面上演的那种艺术性。疯跑,“怕猫”(方言,捉迷藏),双方对阵,没有排练,这样的“街舞”,充满了天真童趣,而面对人生不可能拿童真童趣来看待了,那简直就是笑话。但我们拥有了这个舞台,就没有嫌弃过它的简陋和粗糙,自从懂得了世界上还有一个“好莱坞”,我们也没有觉得老街砂砾铺就的街面,就比那块红地毯铺设就是差。
   小时候,从未想舞台诸多的事情,感觉有个玩的地方,就很好了,街边垛着草摞子,也不妨碍我们的玩兴。为什么长大了成人以后,对舞台的大小和背景要求那么多,那么苛刻呢?因为懂得了舞台的意义吧。“街舞”是裸舞,并不光荣?老街是舞台,没有人给我们,我们就站上去了,工作以后太多的人给我们舞台,反而挑剔起来。也许,我们不去思考,用一个“今非昔比”的说法就躲过去了。
   人生,需要舞台,舞台的好与不好,要求太多,反而让站在舞台上的人格局变小了,再大的舞台,都没有用处。人生的舞台,可能有时候需要自己去搭建,别抱怨人家没有给我们提供什么人生舞台。
  
   三
   走在老街这个舞台的人,都懂得让自己光鲜的含义。我老家的村子,若年轻人娶了北乡(我们村以北的村子)的媳妇,都要经过老街,不仅仅是因为老街是通往北乡的唯一道路,他们都是为了得到老街人的目光和喝彩,老街人听说谁娶了媳妇,错过了迎亲,一定要等着返回,特别是女人们,一定要大声嘀咕着媳妇的好。这是老街女人们的特殊“街舞”,她们是用语言,最美的祝福语言,为新人在老街上起舞。这也让我们这些孩子懂得了应该怎样去以最善良的心去看那些从老街经过的人,孩子的野性,在这个舞台上得到了最好的收敛和改变。
   10岁左右,我还记得,谁家娶了媳妇,抬轿子的,赶花毯子蒙着的大车的,都要到老街转转,他们在老街迈着舞步,吹拉弹唱,把老街掀起了高潮,看不见媳妇的头和脸,就看见一块红布在舞台上飘啊飘的,这种美感,一直成为我心中的人生最美镜头。那时,并不懂得长大了要娶媳妇,假如我也有那个日子,老街的舞台一定也很热闹。不敢说,怕丢人,怕老街人说“没出息”。我觉得,他们遇到好事,应该拿到老街的舞台来炫耀,来分享,不然光鲜的事儿也不够味。这种想法,对人生有多少意义呢?那时想,干一件好事光荣。哪怕哪天老师批评了我,我都觉得不配在老街走,感到丢人。
   我1978年考学,报考志愿有10个,结果取了一所师范,也很庆幸,没有什么抱怨的,大家都说,可是有铁饭碗了。这是个“起码”的意思,也是得到了一个可以起舞的舞台,的确,比老家的老街舞台不知好多少了。这样的理解,可能很狭隘,无境界,但对一个人的心情是莫大的保养,就像随便一味药,却治好了大病。满足,又让人安于生活。
   舞台,也是一个通道。我上学出发的时候,就从老街经过,兴奋得很,忘记了脚步踏着怎样的“街舞”,最亲我的六母说,希望这些孩子,都像你一样从这条老街走出去。这应该是舞台的最深刻的含义吧。我感谢老街,感谢老街的人,从不吝啬鼓励,哪怕一个孩子从老街弯腰捡起一根草,老街人都会说,这孩子懂得过日子。
  
   四
   最能得到老街人赞许的是,我用黑板报在老街的舞台上起舞。
   老街的西端,也是我家老屋的一侧,老街对着一座老屋的房山头,上面用石灰抹了版面,成为黑板。我上高中,假期做计划,就制订了“三秋”“三夏”写好黑板报的方案,呈报给第十四中学,得到了在全校大会上宣读方案的殊荣。那是第一次对一张板报做过详尽的设计。四周绘什么花卉,问小画家王昭灿借来板报花边的小册子,向文书于文德老师求来方格字字帖。把家里用来供奉祖先的条几子搬到板报下面,伙伴们争着上去涂墨汁增色,福子哥把父亲的墨斗子也偷来,在黑板上打上直线。福子哥不是高中生,但也相助我们。有的在下面数着稿子的字数,上面的人计算方格的数量。那可是第一次让老街有了文化气息,我们把“街舞”搬到了黑板上,我们需要老街的大人们来品评,我们相信他们不会说一句否定话。
   但的确有。林强(强子)这个会计就觉得标题应该用仿宋体,看着舒服,就像看整齐的窗户。他又说,也应该有艺术字装饰一个标题,就像跳舞一样……
   这话,我们听得出,是按照他的审美看的,但我们并不觉得他是挑剔,干脆请他写标题,他早就摩拳擦掌了,果然,版面焕然一新。
   用文字在黑板上起舞,这是多么诗意的舞蹈!工余时,老街的人们就聚集在黑板报下,我多么希望他们站着读出声,他们只是看了看,然后就坐下来,有的说,多个有趣的地方,坐着闲聊也有文化情调。
   最美的“街舞”在老街的西头,我从东面走来,脚步就像跳舞,眼睛早就扑在了黑板上,黑板上的字,仿佛就是我脚步的舞曲。
   说起来挺奇怪的。尽管我的老屋变卖了,但我还是喜欢走在老街上,心中来一段“街舞”,尤其是到了那个房山头的黑板前,步子就变得更规范,就像向那块黑板致敬。
   街舞,这个概念是舶来品,但我们已经注入的我们的人生内容,还能找到街舞的起舞感,时光不负我们的一颗喜欢心。
   清颜素装,青丝染白,心有彩扇,一扇借了云几朵,一甩手,扇子合并,刷地一个倩影,笔走龙蛇,扇舞丹青,素袖生风,舞步顿起,别管街舞是什么套路,爱怎么跳就怎么跳。
   就连广场上的大妈舞,我都当作了街舞。舞蹈的脚步,可以让每个人的人生生风,可以舞得星转宿摇。
   唤醒我们时光里的街舞吧,跳响我们每个人的街舞吧,音乐的节奏在每个人的心底,用不着伴奏。
   人生,有一个舞台就要站上去,不要挑剔,最初可能根本就不合适站在舞台上,那也没关系,站在一条街上就是舞台。欣逢最好的时代,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舞台,珍惜所遇和所给,跳起舞来,才是人生的含义。
  
   2024年7月19日原创首发江山文学
  

共 4419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此文是作者描写故乡的老街,老街的时光,发生在老街的故事。作者由街舞回忆自己曾经的“街舞”——年少在故乡老街的时光。老街是一个舞台,村庄的人在这里一一登场。作者也在这个舞台跳着时光的舞蹈,在老街上玩着各种儿戏,让年少的纯真时光得到最欢快的表现,最酣畅的满足。母亲的关注让儿戏有了意义。娶媳妇过老街,让老街女人跳着兴奋的“街舞”。老街的黑板报更成为作者和同伴一场诗意的舞蹈,美丽的舞蹈。老街是作者年少的一个精彩舞台,虽然简陋,但是无限贴近华美,因为舞台收纳了作者的童年和少年,珍藏了亲情和乡情,所以堪比作者心中的好莱坞。但是人总会成长,时光总会流逝。作者的梦想是从老街这个舞台开始的,他考上了师范,最终离开故乡,离开老街,走向了人生新的舞台。但是故乡是永远的惦记,老街是生命中最好的舞台,最美的舞台,即使老屋不在,作者还是经常会回老街走走,在老街再跳一场场“街舞”,这是一种乡愁的释放,也是念旧,念旧之人深情。乡愁是游子永恒的相思,把乡愁放在一条老街上,曾经的时光,故乡的人被老街复活,老街这个舞台是永不谢幕的。一个的一生会有无数个舞台,我们都是生命的舞者,老街也是每个人一生最初的舞台。文章有着独特而深度的见解,给予人思考——面对各种舞台,也是面对生活和人生的一种态度与心境,舞台的大小不重要,最重要的是如何跳好自己的“街舞”。散文写得入情入境,寥寥数笔,把人物勾勒得活灵活现。散文情节丰盈,笔法从容,行文稳健,乡愁漫漶,引人共情,动人心扉。佳作盛情推荐。【东篱编辑:简柔】【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202407190011】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简柔        2024-07-19 08:09:31
  把乡愁放在故乡的老街上,于是乡愁变得不再是愁,而是欢快,是趣味,是满足。那些可爱的儿戏,是一场场活泼的街舞,在老街这个舞台上得到最淋漓尽致地表现。那些在老街上走过的花轿,让老街这个舞台变得华美,让老街的女人演绎着最美最兴奋的舞蹈。用街舞形容童年和少年的时光,多么生动,有趣而又美妙的表达。感谢怀才老师赐稿,祝生活愉快。
回复1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24-07-19 10:15:11
  谢谢简柔老师的精彩编辑,谢谢美评。乡愁,是永远也走不掉的音符,每每回忆,乡愁就是主题,很多东西都染上乡愁的味道。见街舞,想起我童年少年时在老街的活动,仿佛也是街舞。谁都无法否定曾经生活的场景,生活的环境,对一个人,都发挥着巨大的作用,而且是正面的。我感觉如此。我老家习惯用“嘚瑟”来说那些领媳妇走老街的人,其实,嘚瑟是一个中性词了,就是炫耀,这些情景,时时还再现,有时候感觉脑子记得请,挥之不去,其实还是乡愁。遥握,问候夏祺,期待简柔老师的大作,谨祝编创快乐!万事胜意!
2 楼        文友:韩格拉图        2024-07-19 08:53:12
  街舞,和体操比赛一样,有规定动作,也有自由编排发挥。老师的街舞就是如此,村里老街这个大舞台,可是够大,足可以叫人放逐自己。这个文,最值得赞叹是构思,“街舞”一词借用得天衣无缝,惟妙惟肖。只要和大街有关的动作都可以称为“街舞”,想象之丰富,令人拍案叫绝。读罢此文,细心的读者包括我,就能发现为文中的差距,巧妙的框架设计,会使文章写起来顺手,开头就成功了一半。同志们练吧,这可不是一天两天的功夫,我给自己也给大家加油。拜读学习老师佳作,祝夏安,笔健!
带着影子散步。
回复2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24-07-19 10:24:21
  谢谢韩老师的美评鼓励,谬赞了,一篇肤浅的小文而已。觉得有趣,就写出来。街舞,我特别喜欢看那种机械性的动作,就像卡通,我看街上的搞笑活动,都喜欢,只要不是很危险的,我就喜欢。六七十年代,农村相对闭塞,不可能有街舞,我记得大约是8年代中期才兴起街舞,年轻人很风光。我只是看,不敢跳,也不会。但有这个眼缘,所以写老街的事就扯到了街舞上了。我们那个时代的孩子,也有自己“舞蹈”,不过没有舞台这个词,一切都是粗糙荒疏的。但没有影响我们的成长和快乐,我觉得就是街舞。韩老师客气了,我始终也在学习韩老师的文章风格,总能挖掘出令我惊讶的文意,特别有滋味。老街算不算我们的舞台,我觉得像,成长在那里,不要说闭塞,不要说落后,小时候很多思想的形成,几乎都源自本原的原乡的生活,我是这么看的。有了舞台意识,就不会动不动抱怨人家不给舞台,自己争取吧,别人看不上眼,我们却当个宝,很多事情都是这样。遥握,期待韩老师的佳作,谨祝编创快乐。
3 楼        文友:李湘莉        2024-07-19 09:58:52
  我乍看标题,以为怀才老师有了新的兴趣爱好,去学跳街舞了,我一下子来了兴趣。读罢,原来怀才老师是在回忆儿时的生活。构思实在巧妙,语言实在有趣,读来,实在回味无穷,我久久沉醉其中不思归路。好文,大赞!遥握问候,谨祝吉祥!
回复3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24-07-19 10:28:23
  我是真不会跳舞,是五音不全,腿脚就不灵活,但我喜欢看看。但愿老了还有这个兴趣爱好,起码说明我们还没有老去,街舞的跳跃性起伏性很大,身体的各个部位都要动起来,不容易的。江山的东篱就是一条街,我们哟个文字在这条街上起舞也不错,要求不必高,一条街就足够了。湘莉老师应该喜欢的是“跳方”吧,女孩子都灵巧,我们看就傻眼,就羡慕。湘莉老师可以回忆自己的街舞,写出来让我们见识一下。感谢湘莉老师的美评。期待你的佳作,谨祝编创快乐,文旅惬意!
4 楼        文友:滴善斋        2024-07-19 15:29:41
  在这篇散文中,作者以故乡的老街为舞台,展开了一幅充满温情与回忆的画卷。老街承载着作者年少时的欢乐时光,儿时的游戏、娶亲的热闹、诗意的黑板报,无不鲜活生动。母亲的关注,让简单的儿戏充满意义。从老街出发,作者踏上新的人生舞台,但心中始终惦记着这片故土。文章笔法细腻,寥寥数笔就能勾勒出活灵活现的人物。情节丰富且自然流畅,乡愁在字里行间漫漶。它让我们深思,人生舞台无论大小,关键在于用心跳出属于自己的“街舞”。这不仅是对故乡的深情回望,更是对生活态度的一种深刻领悟,读来令人动容,堪称佳作,值得细细品味。祝怀才老师夏安!
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行万里路不如阅人无数,阅人无数不如名师指路,经师易得,人师难求。
回复4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24-07-19 15:35:11
  谢谢滴善斋老师的美评。有的人一开始就有了大舞台,尤其是生活在大城市的人,舞台大,条件好,就像现在的孩子,奥数,兴趣班,那舞台一开始就把起点架高,像我这代人,如果找舞台,就是老家那点地方,但也不能说那不是舞台。成长的舞台固然重要,但不是小时候舞台不大就决定了人生没有什么出息,超越自己,不断争取,舞台总会扩大的。写这个小文,感慨一番,也为自己的舞台而骄傲吧。遥握,期待老师的美文继续,谨祝编创快乐。得称你是当代徐霞客了,走遍大山名川,留下一篇篇佳作,收获颇丰。
5 楼        文友:雪胎梅骨        2024-07-19 17:37:56
  真正的街舞源于街头文化,强调个性表达,富有激情和活力,方式和风格多样,文中提到的“机器舞”就是其中的一种。我觉得老师意不在此,只是从街舞切入来表达对生命之舞的独特看法。正如简柔老师的编按所说的那样:我们都是生命的“舞者”,每个人一生都有无数个舞台,怀才老师曾在板报上、板书上、三尺讲台上跳着自己的“独舞”,如今又带着我们这群小鸟,在江山的舞台上纵情跳“群舞”。江山就是我们闻鸡起舞的“小街”,以后会慢慢变成乡愁的“老街”。忽然想起了那首感动我无数次的歌曲《长大后我就成了我》。怀才老师请放心,我会慢慢学着长大,并逐步迈入快车道的。
回复5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24-07-19 17:45:28
  谢谢梅骨老师的精彩留墨。很欣赏梅骨老师对于本文写的老街和起舞的内容做了恰当而深刻的解读。的确如此,我们东篱人相聚东篱,就是一条街,有一天也会变老,变老不是衰老,而生命的厚度增强了。我们都是生命的“舞者”,也是文字的舞者,在东篱,以文字起舞,这是一件想一想都要喊几声诗歌的事情。别人给我们的舞台,我要珍惜,没有舞台,我们就创造一个舞台,江山给了我们机会,我们创造了东篱这个舞台,想想多么有意思啊,可能我们的人生就是这么巧合,曾经的老街,是我们童年少年快乐的舞台,东篱又成了我们晚年的文字舞台。时光有情,如此对接,太好了。非常期待梅骨老师的作品,越来越精彩了,非常喜欢读你的文章,那些黄山松的名字,我虽记住的不多,但给我了如词牌般的美感,真的很好。谨祝梅骨老师的编创快乐。
6 楼        文友:雪胎梅骨        2024-07-19 18:16:15
  嗨!应该是《长大后我就成了你》,不是成了我,是找到未来的我。江山这个街头,舞者太多、太优秀,我不敢造次,先慢一些,稳健一些。我会把编、创、评都当做自己“彩排”的舞台,并努力走出自己的喜好,开阔自己的视野,全方位融入东篱,融入江山。本月四篇的目标肯定完不成了,减半吧。月底之前投《故乡的名片中国红》,并准备好下一篇,争取下月一开始就能发表,不能再拖到月中了。
回复6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24-07-19 18:46:51
  谢谢梅骨老师再度留墨。交流真的是带着温暖。不管我们都成了谁,我们在江山,就像兄弟,兄弟携手,走过东篱这条街,把最美的文字写在这条街上,就足够了。我知道,梅骨老师创作历来很严谨,出品的作品,都是精品,不会勉强行文。非常期待梅骨老师的“中国红”,不过,非常期待梅骨老师佳作频出,等几日,就像如隔三秋兮,甚念。遥握,谨祝创作快乐。
7 楼        文友:欣然花开        2024-07-19 19:33:10
  老街就是舞台,故乡的每一个人就是舞者,每个人自带音乐,随意舞动,却又那么精彩自然。故乡的风土人情,都在老师的记忆里,活了起来,富有魅力。读文章的时候,就看到了怀才老师,领着一群小伙伴,变换着舞姿,一曲舞完又来一曲,精力充沛,动感十足。有趣的灵魂,万里挑一。怀才老师就是那独特的气质。问好老师,我也想跟着舞一曲。
随心而有趣的人
回复7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24-07-19 19:56:49
  谢谢欣然老师的精彩点评。不过,我可不是什么领舞者,只能算一个参与者,孩子们顽皮我跟着玩,很舒服的。长大了,也是一个快乐的玩者,也没有什么成绩,就是从容走过了大半辈子了。从回忆看,我在思考人生的舞台,我们是没有人给我们搭起舞台的,有个地方就可以了。靠别人总是不可靠。不管舞台背景是怎么差,我们毕竟在起舞,是吧。遥握,期待欣然老师的美文,谨祝编创快乐。
8 楼        文友:红花草        2024-07-19 21:26:48
  街舞。曾经很流行。那些机械般的动作灵活而又很显个性。老街上的人们因舞蹈而热闹活泼,生动的画面,老街的特色,有趣的场景,乡愁的流露,尽在文中体现。问候老师,祝老师健康每一天!
回复8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24-07-19 21:29:51
  可能红花草老师在曾经属于文艺青年,肯定会跳街舞吧?我是看了人家跳,觉得够胆大的,引发了一些感慨和联想,我就把我的童年少年在老街一段顽皮时光视为街舞。舞台这东西,敢于上去,就是成功。就像我们这些人走到一起,来东篱这个舞台,照样舞出精彩来。谢谢红花草老师的美评,期待你尽快恢复健康,期待你的佳作,谨祝尽快康复。
9 楼        文友:梦在何处        2024-07-20 08:32:31
  初看标题,还以为写年轻人跳的街舞,通过细读,才知道是故乡老街上所发生的难忘的事,趣味十足。文章里含有浓浓的乡愁和儿时美好的记忆。文笔娴熟,构思独特,想象丰富,富有感染力。拜读欣赏了,祝老师创编愉快!生活开心!
梦在何处
回复9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24-07-20 08:43:23
  谢谢“梦在何处”老师的点评。小时候如街舞之类的游戏是缺失的,不能让曾经的时光记忆就那么空白,我给那段日子安上街舞的概念吧,找回曾经的舞台。怀才抱器也关注老师的文章,你的文字很美,每读若听见音乐响起,读感甚美。一直关注学习。谨祝梦在何处老师创作快乐!
10 楼        文友:鲲鹏一飞        2024-07-20 10:18:56
  老街的舞台虽小,但是演出内容却很丰富,那些故事如此平凡,但是于家乡走出的游子印象是那么深刻。对那个年代的人来说,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老街。
回复10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24-07-20 11:30:12
  谢谢一飞老师的美评。的确,每个人的成长舞台是不一样的,我珍惜老街这条走步的通道,我从那里走来,我不能忘记老街给我的好。收到了一飞老师的44岁文章,每天发出。谨祝一飞老师夏安。
共 13 条 2 页 首页12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