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星月】跟着《士兵突击》成长(散文)
儿子小时候,但凡看电视剧,一定是《亮剑》,台词他倒背如流;一女同事,没事就追《甄嬛传》,“小主,该吃药了”;这几年间,我只要郁闷怀疑人生,就开始看《士兵突击》,酒鬼犯了酒瘾似的。
汶川大地震时,温家宝总理手举喇叭,站在废墟上给灾民打气:“不抛弃,不放弃。”可见钢七连为之自豪的根本,其传播范围之广。
我在为人处事比较笨,有时候觉得许三多是不是编剧照着我写的。红五班人叫三多许木木,我是赵木木。我少年时代听歌,不明白人为什么“是一匹来自北方的狼”,二十来岁看不懂电影《红粉》《红河谷》,我三十岁了看《士兵突击》,想不透这部剧里的许多对话的言外之意,看不懂他们为什么要阻止三多修路,更不能深刻理解袁朗对成才的抛弃,伍六一对许三多的厌恶,特别是高成在七连解散时砸桌子疯狂听歌找看不上的许三多说话等一系列举动……
我常想,07年《士兵突击》热播时,我在干什么?
05年我三十周岁,一年之内失去了双亲。
03年我进入高中,天天在备课,龟兔赛跑里的乌龟一样慢。
我忙着背书参加自考,生吞活剥式念书,07年我拿到中文本科文凭。
我忙着管孩子,儿子八九岁,鸡飞狗跳的日子,捡拾一地鸡毛。
我忙着攒钱,07年买房花了12.6万,燕子啄泥一样嘴里省手心抠要去还清欠6万外债。
《士兵突击》是叼空看的,像极了小时候见了红杏趁着没人撇一砖头就跑的架势。静下来,完整看一部电视剧,是奢望。
偶然在短视频里见人解说剧情,这才发现,这是一部讲述普通人成长的电视剧。
一个人成长的开端,是坚持自己的活法。在草原五班,三多特立独行,干有意义的事——修路。其他人都在拉他下水,打扑克,写小说,搞破坏,混日子。人在平庸的日子里会沉沦,温水煮青蛙,和别人同流合污甚至沆瀣一气了,没办法保持自我。记得一个叔叔退休回家,起初每日沿国道健步走,大步流星,甩手做操,村里人嘲笑他吃饱了撑的。半年后,他放弃锻炼,干庄稼活,闲时圪蹴墙角晒日头。二十年后,农村人跳广场舞也擂鼓打太极蹦跶得欢实极了,叔叔却老了,病了,走了。不知躺在床上,他有没有为自己当年中断锻炼而后悔?
大多数人不是许木木,对旁人的说三道四,如石子一样膈应着你,为了合群,为了不被孤立,于是收敛锋芒,于是和别人活成一样。当我四十岁开始写所谓的散文的时候,热嘲冷讽蜂拥而至,笑话写了常识性错误的,误解你写东西挣钱的,嘲笑你挣不了钱的,当面阴阳怪气要拿所谓手稿的,背地里在领导面前嘀嘀咕咕的……好在自己坚持下来了。坚持下来的意义之一是:我认为对的事情,别人的看法撼动不了我。哪怕我写得烂,但我玩文字游戏,很快乐。和狗儿叼了肉一样心满意足,和鸟儿啄食了一样欢欣雀跃,跟有人偷着补课,挣了许多钱偷着乐一般。老马班长说得好:“别混日子,小心日子把你混了!”
人的一生都在成长,是知了褪壳才获新生。许三多来到钢七连,野外实训他晕车,他军事技能跟不上趟,他呲着大白牙傻笑,他黏着史今班长,自己活成什么样子不知道。这不怪他,他一直被父亲打,一直被喊作“龟儿子”,他突破不了“我不行”的心里魔障。儿童教育大师阿德勒说:“幸福的人用童年治愈一生,不幸的人用一生治愈童年。”我某些地方像许三多,从小家里人否定,长得黑,不好看,没有资格上高中,更不会考上大学;结婚以后,有人接过了否定我的接力棒,你一个中师文凭,能干啥?你还能去城里教书?你笨手笨脚,所以不会给你买一辆电动自行车;你难看,不配拥有一支口红;你瓷马楞登,不配去旅游……你唯一配得上的是恒久坚韧孜孜不倦劳动做饭教书挣钱。践踏我尊严的,恰好是我付出最多的人。
偶然走出了怪圈,被别人肯定了,身边的人才会说,哦,那谁说你教书好了,那谁夸你文章很不错了。似乎本人戴眼罩了,眼窝拿驴踢了,一直瞎了看不到!
许三多抡锤了,第一次砸坏了史今班长的指头,但是他终究抡了第二次,成功了,后来就有333个绕腹杠了……可惜我退缩了,终究没有走出小城。遗憾是隐疾,起风的日子里微微作痛。再回首蓦然发现,铁饭碗罢,泥饭碗子也好,都有顺风顺水时,也都有落入低谷日,放不下的稳定也意味着一眼看到头的乏味。春天院子里的法国梧桐又褪下了一层树皮,新生的树干泛着青色的光芒,它又粗壮了一些,可惜树下的丑小鸭依旧怯懦。
这个世界,诱惑太多,浴火重生后是鸡还是凤凰,还要看你是否守得住自己。钢七连撤编的半年,对许三多来说是没有战场的考验。转业,还是留下?他得自己做决定。没有了战友,没有了班长,空旷的宿舍,寂寞的三多,未来在哪里?迷茫焦虑,很多人活着活着,就觉着人生真他妈没意思:工作一眼到头,孩子越来越远,爱情淡若凉水,朋友或富贵已相忘,或油腻腻不堪入目,甚而同龄人猝然离世……
自己怎么活?这个活法很失败吗?你会常常默默地问自己吗?现代人很焦虑,不看手机焦虑,越看手机越乏味越焦虑,不出门旅游急得团团转,出了门着急回家……自己要什么,不知道。袁朗在钢七连的宿舍里评价许三多:“一个很安分的兵,不太焦虑,耐得住寂寞。有很多人天天都在焦虑,怕没得到,怕寂寞,我喜欢不焦虑的人。”我们患得患失,把日子过颠倒了。人的一生都在成长,都在修行,只有那些内心有定力的人,才能把波涛汹涌的生活摆弄的风平浪静。
白燕升说,人生两件事“谋生,谋爱”。许三多来到了老A,这次他不再是从孬兵开始了。袁朗否定了成才,成才不服气,我也不服气。一次次听台词,老牛反刍一样咂摸,哦,因为成才只想着成为更优秀的人,而把所有的战友都当成了对手。他没有在钢七连帮助过笨拙的许三多,尽管他们是老乡,尽管许三多一直拿他当朋友,他只是一直在许三多面前炫耀,他没有阻止27号拓永刚的挑战袁朗……为了一个目标,成才其余的统统放弃。他人生沿途的风景一概视而不见,所以他长成了电线杆,三多长成了参天大树。其实,在他们进入A大队的时候,已经初见端倪,许三多有连长送的唱片机和唱片,有团长送的坦克模型,成才有什么?他两手空空。
我妈老说,瓜娃头上有青天,实际上是心眼少的人大家乐意帮助他。所以当三多经历死亡考验走不出的时候,有队友们给钱给衣物让他去散心,有指导员何洪涛给他煮火锅,有连长派甘小宁马小帅来接他……当兵也好,教书也罢,最终都是付出爱,得到爱,也许还得不到。但求不得是常态,不圆满才是生活。
最终人要长成人,还得接受意外甚至死亡。许三多前一天晚上走出了战场杀人的心里阴影,可是第二天早上就接到电话,家里出事了,房子炸没了,老爹进监狱了。“生活就是问题叠着问题。”刚开始还看不懂马小帅为什么老逗许三多笑,甚至火车临开前不息翻跟头,最终三多笑了,眉头上那个疙瘩开了,其实这就是“笑对生活”。三多当时借了19万多块钱,这些钱在06年,足够在县城买两套房子,对我们来说19万是天文数字,足够把一只骆驼压死。可是现在回头看,也就是一个人两三年的工资。换句话说,当年觉得天大山大的问题,过一段时间再回首,山变成土堆了。因此,生活朝前看看,也往后瞧瞧。除了生死,其他都是擦伤。
专业演员都说,你可以入戏,但是别在生活中把自己当成剧中人。但是《士兵突击》这部电视剧中,主要演员的演艺生涯和人生之路,似乎暗暗契合了剧本。王宝强和三多一样,演技提升,接着栽跟头倒大霉,马蓉和经纪人宋喆联合送他一顶绿帽子。可贵的是王宝强跌倒爬起,不仅演了《人在囧途》《hello,树先生》继续走红,更重要的是他当了导演,拍了《八角笼中》,狂赚22亿。最重要的,是他投资之前想到万一失败了,做演员还债,把后路想好了,也就意味着他不木了,他成熟了。他一直在成长,和许三多一样,长成了团长嘴里的“连你我也望尘莫及的兵”!
张译红得发紫,《金刚川》《我和我的祖国》《满江红》《鸡毛飞上天》《狂飙》……张译的腰,杀人的刀,他的模样和十八年前一样,岁月这把杀猪刀似乎对他无可奈何。他自律,他不拍广告,不上娱乐节目,也就意味着赚不到同类演员更多的钱。可是,漫长岁月,喧嚣红尘,他靠什么坚守?我觉得史今班长的灵魂似乎附体了!
那个举手投足风轻云淡早已通透人性的成熟男人袁朗,其饰演者——段奕宏,后来凭借《烈日灼心》《暴雪将至》两获影帝。
让人唏嘘不已的是饰演许三多父亲的罗京民老师在2023年已经离世。在《士兵突击》中他追打龟儿子的场面,让50岁的他一炮走红。他后来演了许多让人难忘的角色:《我的团长我的团》中郝兽医,《孙子从美国来》中的老杨头,《山海情》中的老太爷。《人生大事》里他那句名言“人生,除死,无大事,”更是让人感慨万千。可是他摊上大事了,年仅66岁离世。相比国人人均77的寿命,他走得有些太早。他太爱喝酒了,太爱抽烟了,太不爱惜身体,执拗的陕西老汉不听任何人的良言忠告。走时,不设灵堂、不收花圈、不收礼、不发讣告、不举办告别仪式……风轻云淡,一缕烟一样飘走了。他祖籍陕西淳化,老家离我们县城四五里路,罗家在解放前是大户望族。学校老师里有他的亲戚,常常说起他的逸闻趣事。冥冥之中觉得,他离我们很近,又似乎很远。在这个年龄段我无心追星,只是遗憾他曾多次回故乡,却缘悭一面,没有听听这个见过世面的老人说话。
人生如戏,戏如人生,不抛弃《士兵突击》,不放弃狗日的生活。许三多若听见这话,呲着大白牙,竖起大拇指,朝着我,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