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山·根与魂】【神舟】茄鲞来袭(故事)
罂粟有毒,有无德店家偷偷地在自家菜品里添加点罂粟花罂粟壳,让食客上瘾,吃了这顿吃下顿,一时不吃馋得抓耳挠腮不能自禁留恋于店中食物是有的。荣国府大观园里的厨房,不是以营利为目的,那里的厨师也就没必要在饮食里放类似于罂粟这样的添加剂。刘姥姥纳闷,那她为什么只在荣国府吃了一次茄鲞,怎么会回到家里整天地想着那个味道,以至吃什么都觉得不好吃,魂牵梦绕魂不守舍浑身难受就想着再吃上一口荣国府的那个茄鲞呢?
提起在荣国府吃茄鲞,那是刘姥姥人生的高光时刻也是她人生的屈辱时刻。
事情得先从那年秋末冬初说起。女婿王狗儿家里因年头不景气庄稼歉收已经到了过不去冬的地步,眼看这天气一天比一天冷,家里要粮草没粮草要御寒的衣物没衣物的,王狗儿心里郁闷烦忧想不出法子来就整天地借酒浇愁对着老婆孩子骂骂咧咧,可怜的刘氏和板儿青儿小兄妹俩大气不敢喘怕挨狗儿拳脚招呼。这一天,王狗儿又借着酒劲在家里指着妻儿的脑瓜盖开骂。刘姥姥实在看不下去了,她过去扒拉开王狗的手冲着他道:“都说穷则思变变则通通则达。我和闺女外孙们倒不指望你能发达,可你个男子汉大丈夫的,倒是思变一下,解决了我们温饱才是正经事,哪能一味地怨天尤人拿老婆孩子撒气啊?你再喝下去,就是十足的酒蒙子了,早晚喝死我闺女外孙可怎办?”
王狗儿被她一数落自知理亏又不肯认熊道:“我无能我笨蛋我酒蒙子,岳母你有能耐你行你上啊,你倒是穷则思变一个给我看看啊?”
刘姥姥听了若有所思片刻道:“姑爷,你忘了你们王家在你爷爷做官时,和京城里都太尉统制县伯王公的后代王家人连过宗?他们王家世代公爵受天子恩宠荣华富贵连家里的下人们都穿金戴银不在话下。眼下,王家的二女儿是荣国府里的夫人。二十多年前,我和闺女去过一趟王家走亲戚,她那时还没出嫁,为人做事敞亮响快是难得的好人。如今有了年纪了,会越发地扶贫济弱行善积德的,你进京城去投奔于她,她手指头略微张开点缝,落下来的细碎小钱就够咱们家嚼一冬了。”
王狗儿坐到炕上低头良久道:“岳母说的这门亲戚倒是有的,可如今我家破落到这等地步,如何有脸面去认亲?”
“女婿,你可别瘦驴拉硬屎了,眼下能淘到银子买来粮食保障家里人平安过冬是真,都这时候了你还要什么脸面?”
王狗儿还是不肯去,他说道:“岳母,主意是您出的,您在二十多年前又见过他家二女儿,还是你去吧!”
刘姥姥知道女婿的倔脾气,见推辞不掉又考虑到家里的状况,就把心一横牙一咬道:“我去就去,张嘴三分利,不试试怎么知道行不行得通?”
说去就去,次日天刚蒙蒙亮,刘姥姥就带上外孙板儿上路了。他们紧赶慢赶在太阳落山之前进了京城。刘姥姥没敢直接去荣国府找王夫人,她先是打听到周瑞家,敲开了周家的门。
这周瑞原是金陵人士,在他十五岁那年父母双亡。他想起自己有一位堂姐,嫁给了荣国公的二孙子贾政做姨娘,就收拾收拾进了京都找到了荣国府。
虽然周瑞不是周姨娘的亲兄弟,可荣国公的后代好面儿,贾政招待了周瑞,并帮他在荣国府的后街买了一个院落。王夫人一看,猜想贾政这是爱屋及乌了。她原是不主张贾政纳妾的,恨周姨娘分享了夫君对她的爱,整天的想法子别扭周姨娘,婆婆贾母已经看不过去,委婉地提醒了她几次了,要她作为主母要有格局和胸怀。她见周瑞来投,贾政又对这个堂小舅子器重,不仅给他买了房子还给他在府里安排了一个外出采购的肥差,就想了一个主意。
这个主意,就是把她的陪嫁丫鬟灵儿许配给了周瑞。这样一来,贾母贾政都高兴,夸王夫人大度有格局。周姨娘也因此觉得欠了王夫人一个人情,以后对王夫人格外的敬重。周瑞对王夫人也是心存感激,又有灵儿吹枕边风,他更是对王夫人唯命是从马首是瞻。
周瑞对王夫人的好,王夫人看在眼里喜在心里,又因灵儿也就是周瑞家的是自己的心腹丫鬟是自己的人,因此她对这夫妻也是格外器重。也因此,周瑞夫妻除了在贾府的月例工资外,还捞了不少的意外之财。
几年下来,周瑞夫妻手里积攒下了几两的银子。他们一核计,这钱要是放贷的话,怕万一收不上来,又怕被人传出去越传越多,搞得他们不知克扣贪污了贾家多少银子。思来想去,还是出了京都在穷乡僻壤买地稳当。说来也巧,那年王成手头紧家里周转不开,就放出风声要卖一块地。这块地土壤肥沃一马平川几十亩地连成一片。有几个有钱的大户听说王成要卖这块地,就纷纷上门来求购。周瑞先前在王成家的地附近买了块地,他听说王成要卖那块地,也登门造访表达购买意愿。好几个卖家,王成一时拿不定主意卖给谁好?周瑞脑袋瓜子活,背地里找到了王狗儿,请他到京都玩了两天。回到家里,因吃了人家的嘴短,王狗儿就在王成面前帮周瑞说好话,使得王成最后决定把那块地卖给了周瑞。也因此,周瑞和王狗儿也算是朋友了。
周瑞把买来的地雇人管理,又不断地在王狗儿乡下买地。每次来乡下,也去看看王狗儿。这些年,周瑞的日子越过越好,王狗儿在父亲死后更加的坐吃山空家道不止中落是彻底败落,也因此两家的关系有些疏远了。这次,王狗儿家里穷到快揭不开锅过不去冬了,刘姥姥提议要去荣国府找王夫人碰碰运气,王狗儿自己碍于面子不愿去,岳母刘姥姥无奈亲自前往,王狗儿又想起了周瑞在荣国府当差,就让岳母先去周瑞那里,求他引荐。
可是,刘姥姥敲开了周瑞的院门,迎接她的却不是周瑞,而且灵儿也就是如今的周瑞家的。二人进屋一寒暄才知道原来周瑞出差去了江南采购物资去了。周瑞家的见刘姥姥若有所失,想起了自家的土地在王狗儿的庄子周围,雇人经营和出租也要王狗儿日后做个眼线,就一口应承下来明天带她进府去。
荣国府彼时王夫人派她的侄女凤姐贾琏的妻子琏二奶奶管理家中内务。一笔写不出两个王,凤姐也是金陵王家的女儿,她出于人情世故,给了刘姥姥二十两银子和一吊打车回去的铜钱。
这二十两银子,救了刘姥姥一家子的命,而且第二年春天耕种所需也有了着落。到了秋天,庄稼大丰收,刘姥姥一家子高兴极了。
看着堆积如山的粮食,刘姥姥想:这多亏了王夫人和凤姐资助的二十两银子。做人要饮水思源知恩图报,可是荣国府贾家最不缺的就是钱,拿什么去回报她们呢?刘姥姥想到园子里现摘的倭瓜蔬菜和晾晒的土豆干芸豆干梅豆干等有了主意。她把这蔬菜和蔬菜干,每样装上一些,还是带着板儿第二次进了城里。
还是周瑞家的带路,把她带进了凤姐的院子放下带来的东西,坐在下房里跟几个丫鬟婆子唠家常。当时凤姐正在贾母屋子说话儿,有小丫鬟丰儿去汇报:“二奶奶,年前来的那个刘姥姥又来了。这次她带了好多现摘的蔬菜和各色菜干,你看这事怎么办?”
凤姐原打算让丰儿回去客气几句,赏刘姥姥几两银子打发她走的。偏贾母听到了,就问:“刘姥姥是谁啊?”凤姐只得把王家和刘姥姥的女婿王狗儿的祖上联过宗的事儿讲了一遍,又向贾母报告了刘姥姥这次来是感谢上次府里赠银二十两让她家渡过了难关,还特意地带来了现摘的瓜果和各色蔬菜干。
贾母向来怜贫惜弱,马上要见见刘姥姥。这刘姥姥对了贾母的眼,两位老太太聊起家常来十分投缘。可是,贾府里其他的小姐丫鬟们并不是真的尊重刘姥姥,拿她当个猴耍着取乐了。
那天,由贾母牵头,摆了一桌子丰盛的饭菜。刘姥姥被邀请入席。这是刘姥姥有生以来吃过最好的一顿饭。席间,刘姥姥的乡间俚语妙趣横生逗得她们笑口常开。表面上看是刘姥姥占了酒席的c位成了妥妥的主角,其实刘姥姥心里清楚这些人的意图。无奈人穷志短,为了能讨贾母欢心只得娱乐大家,刘姥姥豁出去了极尽所能地卖乖出丑,目的就是能打秋风多捞到些好处。
也就是在那次酒宴上,贾母吃到了那道令她日后朝思暮想的茄鲞。当时是凤姐亲自给刘姥姥搛了一口。刘姥姥放进嘴里只觉得满口香鲜,她听贾母说是茄鲞,却吃不出是茄子来,就问道:“这是茄子吗?茄子哪能这么好吃?”
凤姐告诉她这千真万确是茄子做的茄鲞,还又搛了一口让她再尝。这次刘姥姥细嚼慢咽,确实品出了有淡淡的茄子的清香味道可又比茄子鲜爽百倍。凤姐告诉她做这道茄鲞,主料茄子,配料有鸡脯子肉并香菌、新笋、蘑菇、五香腐干、各色干果子。做法是先把茄子削皮切成碎钉子,用鸡油炸了,再把其他配料切成丁儿,用鸡汤和茄子钉儿一起煨干,将香油一收,外加糟油一拌,盛在瓷罐子里封严,要吃时拿出来,用炒的鸡爪一拌就成了。
凤姐说得轻巧,刘姥姥在心里算了一下,一只鸡最多能出二两鸡油,炸茄子钉没有二斤鸡油那是炸不出来的。这样算,做成贾府那样的茄鲞光是鸡油就得杀十只老母鸡,那些干果和高级的香茵蘑菇等也是价格不菲,这哪是她这样的庄户人家能做得起的啊?因此,回到家里,尽管刘姥姥做梦都想着吃上贾府做的茄鲞,可是她不能为了满足自己的胃口就不管不顾做个败家娘们一下子杀十只鸡来做一道菜。可是,那茄鲞的味道实在是太好吃了,使得刘姥姥每每端起饭碗就想起那个味儿,以致吃饭也心不在焉。
这样一来,刘姥姥没了胃口,人消瘦了许多。王狗儿和刘氏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在他们再三问询下,刘姥姥说出了想吃茄鲞。
不就是茄鲞吗?刘氏听了说做就做,她找来了茄子,切成丁儿上锅蒸熟了,和蘑菇钉儿竹笋钉儿一起用猪油炒熟了,勾了淀粉收汁。盛上来,放到刘姥姥面前让她吃。刘姥姥搛了一口,勉强咽下就不再动筷了。刘氏问:“妈,你茶饭不思就想吃茄鲞,我做了你怎么又不吃了?”
刘姥姥道:“不是我想象中的味儿。”刘氏说:“咱们乡下的茄鲞一直不都是这么做的吗?难不成茄子能吃出肉味儿?”刘姥姥没敢说,她在贾府吃的茄鲞是用鸡油炸过,鸡胸肉和各色干果做配料,鸡汁煨汤撒上香油什么的,只说道:“我在荣国府里的茄鲞,听说是经过坛子密封腌制的,大概是更加入味吧。”刘氏笑道:“这有啥难的,我也装坛子存放一些时日再拿出来吃。”可是,过了十天左右刘氏打开坛子发现茄鲞上面长了白毛。这食物发霉了,怎么吃?刘氏只好倒掉了那坛子茄鲞。
还是王狗儿头脑活泛,他对刘氏说:“你还是别做了。我去城里的酒家买一份茄鲞来给岳母吃吧。”面对着女婿好心好意从城里酒楼买回来的茄鲞,刘姥姥尝了一口,油腻有余鲜香不足,她不禁放下筷子摇摇头道:“还不是那个味儿。”
这下可难怪了王狗儿夫妻,老太太这是要哪个味儿啊?
就在他们夫妻正在家里为刘姥姥不爱吃饭,想吃茄鲞又挑三拣四说不是那个味儿发愁时,周瑞夫妻下乡来收地租,顺便过来看看王狗儿一家人。
周瑞家的听说刘姥姥馋茄鲞,马上猜到她馋的是贾府里贾母等主子吃的那个茄鲞了。她心直口快,当着王狗儿夫妻的面,把她那天听凤姐说过的那个茄鲞的做法说了一遍。刘姥姥道:“我就是再糊涂也不会记不住姑奶奶说的做法,是做道菜得搭上十几只鸡,我们庄户人家哪能吃得起啊?”
周瑞家地笑道:“我倒是忘了这个茬子。贾家上上下下几百口,哪天不杀几只鸡配菜?他们家的鸡油是平时就储备好的,用时取来就行了。像你们这样的庄户人家逢年过节才能杀只鸡,要做出他家的茄鲞味儿,临时抱佛脚可不得杀上十几只鸡。”
王狗儿听了对刘氏道:“岳母两次进荣国府,讨来了银子,咱们家的日子才好转起来了,她想吃那个茄鲞,别说十几只鸡,就是十头猪咱们也要给她做。”
刘姥姥拦住女儿道:“你们没听你周大娘说嘛,贾家是人口众多,家里每天都杀鸡宰羊的。我们小户人家一下子杀那么多只鸡不是浪费吗?”
“浪费点怕啥?只要娘吃得高兴就行!”
“我又不是马上就死非吃这一口不可,你们一下子把家里的鸡都杀了,就是做出的茄鲞是哪个味道,我心里也难受啊。”
“娘,那你让我们怎么办?”
周瑞家的道:“这样吧,我回去向琏二奶奶讨要些茄鲞给你们送来吧。”
刘姥姥连连摆手道:“不成不成。我去他家打秋风,他们出手阔绰已经够意思了。其实,二小姐嘴上不说,心里尴尬着呢。都是金陵出来的世家,我去打秋风让她在老太太面前已经没面子了。再传出去我为了馋人家的茄鲞,让你去要,这不是给金陵王家脸上抹黑!”
周瑞家的竖起大拇指道:“姥姥真是个通透人,看得远想得周全。”
刘氏道:“娘,你不让我们杀鸡学做贾府的茄鲞,又不让周大娘去贾府讨。这该如何是好?”
刘姥姥道:“这些日子,我一直在想要是用啥能取代那些鸡,还能做出贾家茄鲞的味道就好。”
“这不是白日做梦吗?城里的酒楼都做不出哪个味儿,找不到替代品,我们怎么能呢?”王狗儿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