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看点文学 >> 短篇 >> 情感小说 >> 【看点】增大的肺结节(小说)

精品 【看点】增大的肺结节(小说)


作者:兰花悠悠香 进士,7997.8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1386发表时间:2024-07-20 14:20:33

【看点】增大的肺结节(小说)
   这是一个寻常的星期五,天气一如既往地闷热。才早晨八点多,太阳已经发起了高烧,街头、路口行人寥寥。抛开屋外的境况,室内的气温也是高得离谱,虽然大小风扇一个劲地摇旗呐喊,温度还是轰轰烈烈的。人在其间好有一比,就像一壶刚刚烧开的水,虽不闻“咕嘟咕嘟”的翻腾声,却浑如身处桑拿中心。
   按照惯例,吃了早饭,老李老俩口配合默契,把中午的净菜准备好后,老伴说还有两集《玫瑰的故事》没看完,便进了房间。老李则就势躺上了客厅那张竹躺椅。
   说来有点好笑,自打退休起,他和老伴的生活模式似乎就形成了这样的定例,每天人手一部手机,人手一台电脑,大部分时间各归宝殿,少部分时候分久再合,一人坐在客厅的木沙发上,一人依旧与躺椅为伍,两人就像紧邻,相隔尺许,有时交流一些网上的新闻,或者说一些闲话,偶尔蹦几句无伤大雅却并不好笑的玩笑,有时则静默。
   大概九点,老李的手机响了,按下接听键,是县人民医院体检中心的电话。电话里是一位年轻女子的声音,核对了老李的名字单位等等无误后,直接对他说,他的肺部查出了结节,叫他带了身份证马上去体检中心,拿了体检报告就去医院胸外科就诊。彼时,老婆那边的电视剧刚刚开始,对电话之事一无所知。
   接到电话的初始,老李并无不良反应,潜意识里还有多此一举的感觉。他肺部的结节已经与他和平共处好几年了,每次拿到厚厚一沓体检报告,关于结节一事,总有一句与前片相仿的话,这就像走在一条熟悉的路上,遇到了一个习以为常的小坎儿,心里连“咯噔”都没有,压根儿算不得事。
   为了这结节,三年前在上海的时候也曾闹过小恐慌。那次是另一个做体检的医院打来的电话,说发现多发性结节,建议如何如何。那次接到电话后,老伴急慌慌打了亲戚的电话,事后证明也就原先那两个小结节,至于多发一说,老李后来网上问过度娘,两个以上是可以定论为多发。那次,确认了不碍事的结节就此丢下,近年来并没有再起波澜。
   老李暗自思忖,这次医院打电话来,很可能像之前一样,属于常规操作。话说回来,现在医院的服务工作已非常到位,对一些身体上的蛛丝马迹越来越慎重仔细了。只是,就为了这屁大的结节事儿,特别打电话出通告好像还是有点小题大做了。
   这个时候的老李,心态是稳如泰山的,作为闲话的资料,他踱着轻松的步子走进老伴的房间,以轻描淡写的口吻告诉说,昨天才做的体检,今天就出结果了,一个结节的问题居然还慎重其事打来电话,这服务态度真心说,值得点赞。对这话,老伴有点不以为然,她笑嘻嘻开玩笑说,现在体检的医院多,都在用效率态度说话,至于打电话,会不会是为了招徕病人?老俩口没心没肺地说着不走心的碎话,很一致地打算,过两天去医院配药的时候,顺便拿体检报告。
   这样大概过了十几分钟,老李终究有点放不下心,最后抓起手机拨了医院亲戚的电话,他的想法很简单,毕竟年纪大了,现在外面查出毛病的人实在不少,再说,亲戚本是CT室业务扛鼎的,让她调出片子一看,到底有无问题,不就一目了然了吗?
   对方很快接了电话,令他诧异的是,对他的检查结果对方早已经非常清楚,说昨晚就有同事让她看了这片子,比较了一下,结节确实比去年大了2mm,而且片子已经发胸外科主任去看了,只是早晨门诊病号多,直到现在还未有回复。
   一听这话,老李和老伴不再淡定,三下五除二换了衣服就急匆匆出了门。
  
   二
   老俩口心的天空,就这样突然由火黄骄红变成了浅黑暗淡,虽然这变黑的速度此时还带着几分疑惑和犹豫。
   医院并不远,心急加上忐忑,不到十分钟,两个人满头大汗赶到了CT室亲戚处。未及寒暄,亲戚直奔主题,说她昨晚生怕老俩口晚上愁得睡不着才没打电话。过一会儿又说,片子初看确实像癌症,但重建后再看不像,但结节毕竟比去年大了。也因此,她才第一时间打了胸外科主任电话。
   听话听音,锣鼓听声,看起来事情不敢再作乐观视,老李和老伴的心,顷刻间有坠入深渊的感觉,眼前所见似乎也有了走进黑夜的恐怖之感。其实,这个时候说坠入黑夜还为时尚早。
   不多的时间,老俩口来到了胸外科的门诊。好在老伴退休前原是医院职工,对胸外科主任还能认识,何况亲戚早已经把CT图型等等传了过来。上午十点多,候诊的病人已不多。主任开始看老李的片子,看得很仔细,看的时间够长。两个人一坐一站默默等待着,感觉就像进入预审阶段的罪犯,当然,此罪犯与人无关,所涉乃结节。最终,主任没有说是或者否,只是让过一段时间再复查CT,并叮嘱,再查,即使增长1mm,也要当机立断马上开掉。
   再次回到CT室,原先那一丝丝空茫的感觉已经被忐忑填满,心里埋下了隐隐的紧张和不安,老李的脸上更是罩上了一层时隐时现的忧色,这时的老伴想到了远在肿瘤医院工作的同学,她准备通过同学,拜托那里的胸外科专家再看看。很快,老伴把亲戚拍的CT图片和视频直接发了过去。
   等待的时间漫长而煎熬,心,如同浮游在水面的落叶没着没落的。好在同学回复消息及时,说CT图片已经发了那里的主任,只要消息过来会第一时间告知。
   干等,于事无助。浑浑噩噩中,老俩口回了家,呆呆地站在客厅的中央,瞥一眼墙上的电子钟,血红色的阿拉伯数字显示早已过午,两人心里空,感觉不到胃肠的荒,胸口就像塞了一把乱草般不舒畅得难受。
   如同行走的稻草人般的,老伴机械地走进厨房,准备中午的饭菜,隔着厨房敞开的推拉门,老伴带着虚张的声势对他说,天塌下来也得吃饭,再说,哪里就是天塌了?不就是有点增大么?不是说了不像么?
   话是这么说,隔着一道门,老俩口的心里却都不再作乐观想,一个在厨房的操作台上胡思乱想,一个在躺椅上胡思乱想。两人那时那刻的情景表观,都是一种心有千千结的眉眼,脸上却还要强作镇定,装出一副无关紧要的样子,说一些虚假的话,尤其是老伴,每每开口还做出一副比哭还难看的假笑。
   不知道过了多久,老伴深吸一口气,振作了精神喊一声该吃饭了。打开电饭锅准备盛饭,却发现早晨淘洗的米还在锅底躺着,没有一点水,好在电饭煲也没通电,不然的话真要成爆米花了。事急权宜,其实算不得急,只是此时此刻的老伴哪里还有做饭的心情!她打开冰箱看看还有半碗冷饭,微波炉加了热,用两只小碗分了,小桌子的中间放了一碗清炒毛豆丝瓜。中午的配菜原还准备了番茄蛋花汤,一条鲈鱼是早晨就洗净放进了冰箱冷藏的。遭遇这样的尴尬,老伴没了做菜的心情,老李更是没了品味美食的兴趣。
   两个人就着清炒的毛豆丝瓜,小口扒拉着饭粒,也不知道是菜忘记了放盐,还是突如其来的打击淡了吃饭的兴致,一顿中饭吃得味同嚼蜡,那情景就像一对老猫,在暗夜里对对坐,摸索着往嘴里填空,知觉茫然。
   两个人的饭吃得很慢,一筷子挑了几粒米,一点点菜,“吧唧吧唧”咀嚼着,单调清寡的声音代替了平常时候热烈的对话声。可越是不想说话,偏偏心里又都藏了万语千言和恐慌。许多安慰对方的话就在喉咙口的位置蛰伏着,可就是说不出口,尤其是老伴。老俩口那样子就像老猫吃了哑药,彼此看一眼,低头扒拉一下,再抬头看一眼,再低头。许久许久,老伴拍了拍老李的手背,苦笑着说了句:没事的,把心放下,我们不会这么倒霉!
   吃完中饭,老伴催促老李进卧室小睡,她自己呆呆坐在了客厅的木沙发上。大概两点多,同学有消息过来。此时,老李尚在卧室,老伴不敢惊动,先是三步两脚冲进另一个房间,关了门,慌慌张张打开了微信界面。一看,大事不好!里边竟然同时包含了两位专家的意见,肿瘤医院专家说要开刀,这话的后面,还有他发给上级H市的胸科专家看的内容截的图,截图里的话更是触目惊心,直接判断为恶性!要马上开刀!
   看来情态已经非常严重,老伴的泪情不自禁流了出来,一颗心,“噗通噗通”跳得乱了节奏,就像一个个硬实的生汤圆,挨挨挤挤一个劲地往喉咙口的位置窜,窜上压下,压下又窜上,再也无法回归心脏。怎么办?要不要马上告知老李?人都说关心则乱,这时候的老伴失了方寸,平时本就有点颤抖的手指,这时颤抖得如同犯了疟疾,嘴唇也抖抖索索的。
   好不容易拨通了同学的语音电话,热心的同学劝老伴不要太急,说现在即使这个结节是恶性的,那也是推测,更何况就凭手机上传过去的照片和视频终究不是太完整。退一万步说,即使确诊,开了就是。同学的意见,带着片子直接去上级医院再看一下影像科专家和胸外科专家……
  
   三
   老李推开老伴那扇紧闭的房门的时候,手机里的语音对话还在继续,要想刹车已来不及,老李一手夺过老伴的手机,一眼就看到了微信界面上那几个触目惊心的字,并且听到了后面的话。老李的脸顷刻间如同突遇寒流的河水凝重了,冰冻了。老伴看他表情,知道其紧张的程度已经无以复加,那一刻,紧张到几乎崩溃的又何止老李。
   方寸大乱的老俩口准备再次赶往医院,去之前,老伴将同学回复的情况电话告知了亲戚,亲戚倒还是那句话,问,要开刀?又说,重建后反复看了,感觉不像呀。
   路上,同学的电话再次打来,建议是不是让她那边影像科主任再看一下片子?于是再次来到CT室后,由亲戚直接出面与肿瘤医院的影像科主任联系上了。大概半小时后,有电话回复,结果与亲戚的判断一致。说肿瘤不是这个样子的。按说,乌云顿扫,该放宽心了。走出CT室的时候,亲戚叮嘱三个月后再复查。
   再次回到家里的老俩口心境有了不小的改观,也定下了三个月后再复查的主张。可是,还不到半小时,老李的眉头再次紧皱起来,与此同时,怀疑和不安再次袭上心头。老李说,如果不是,为啥两位大医院的胸外科专家都让开刀,还一口确定是恶性的?假如结节的事真如他们所预料的,放在身体里终究是颗定时炸弹,与其等着瘤子一天天长大,还不如早点剔除。有人说,疑虑一旦生了根,想要拔去,那就是拉着前行的货车往后退!两个人思来想去,最后决定打电话给曾经肺部动过手术,经历过肺结节困扰的同事和同学求解。
   同学、同事的电话打完,两人都有了进一步检查的一致打算,恰好隔天,县人民医院有H市胸外科专家来院坐诊,更巧的是,这专家还是老伴两位同学曾经的主刀医师。
   星期天的早晨,一夜失眠的老俩口早早去了医院,挂了专家号。大概九点多,进了诊室不久的老俩口,听到了专家的第一句话:你这个看着是不好的东西!专家说着,把电脑上的图片又翻看了一下,估计是将去年的与今年的进行了比照。专家的第二句话比前一句稍微婉转了些:形态也有改变,起码是在朝不好的方向发展。这时的老李显然要比老伴冷静些,他问,不是说重建了看不像吗?专家耐心解答,最终的结果还是要看病理报告,但你这个刀肯定要开。
   专家算得上是一位热心的医者,随后的他在老李的要求下,留下了电话号码,让他们定下主意后再联系。因为专家确定了需要开刀,何况之前就有两位专家说要开刀,这样一想,三位专家已经形成统一意见,接下来自然是奔开刀这个目标去了。很快,他们在医院的大厅里打了儿子的电话,把这次结节的情况和看病问诊过程全部告知了儿子。
   上午的剩余时间,乃至整个中午,老李和老伴的讨论主题就是在哪里开刀?到底请谁主刀。根据专家的意见,他们可以选择就在县医院住院、开刀,到时也是那位专家做主刀,这是看专家门诊的时候就亲口答应好的。两人商量来商量去,虽然微创的刀不算大,住院的时间不会太长,就近开刀确实方便了好多,可就怕设备配套等等不到位。纠结了好久,最后,为求万无一失,他们还是决定直接去H市的胸科医院。
   方案确定,他们打了专家电话,专家没有推三阻四,让老李星期一一早就去他那边的医院挂号,联系他就诊住院一应事宜。
   算算时间距离周一还有十几个小时。整个下午,不但老李夫妇俩开始了紧锣密鼓的准备工作,连远在H市的儿子他们也开始了准备,儿子已经在网上寻找、准备预订医院附近的旅店,甚至计算了医院到旅店步行的距离和所需的时间。儿媳更是第一时间就准备好了钱款。
   顺风车已经通过电话约定。银行肯定在第一时间就去了,医保卡、身份证、换洗的衣服和一应盥洗的物件等等都准备好了。
   哎呀!还有一件大事!自从新冠之后,老伴的听力不行了,每一句话总要重复一次甚至两三次才能勉强听清楚。这样的情状换了平时,自然可以糊里糊涂听过且过,可老李开刀事大,不说一切,绝大部分的事情都得老伴亲力亲为,要是耳朵不灵,七窜八拐的,尤其是护理老李的时候,一个发不得大声,一个再把话听岔了,岂不误了大事。于是,下午三点多,老俩口顶着似火的骄阳,一骑电瓶车,两顶钢盔去了卖耳机的专卖店。

共 6930 字 2 页 首页12
转到
【编者按】很多患者不是病死的而是被检查结果给吓死的。这句话好像是一个去年被误诊为癌症的朋友说的。老李这个情况就跟我那位被误诊过一次的朋友一样,几乎被吓出了癌症。你说你这个医院也真是的,没事你把那个增大肺结节问题往大了说干嘛?你不知道所有被检查者会不淡定么?抑或是医院有着其它目的。人哪,不要把医生的话不当回事儿,也不能太把医生的话太当事儿了,太当事儿了未免有点太吓人了。佳作,推荐共赏。【编辑:湖北武戈】【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F202407270002】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湖北武戈        2024-07-20 14:22:36
  不就是个增大的肺结节么,你医院的一个电话,看把老李老俩口给吓的!欣赏佳作,问候兰花悠悠香老师。
与江山作者共同成长!
回复1 楼        文友:兰花悠悠香        2024-07-20 16:01:29
  武社编文辛苦及时!辛苦了!
2 楼        文友:湖北武戈        2024-07-29 06:20:15
  恭喜获得精品,祝贺兰花老师!
与江山作者共同成长!
回复2 楼        文友:兰花悠悠香        2024-07-29 13:11:34
  多谢武社辛苦推举。
3 楼        文友:梅林臻        2025-01-17 09:31:14
  拜读老师精心创作的《增大的肺结节》这篇优秀精美的小说作品,不襟让我再一次回忆起当今社会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正如老师文章中所说,好多人并不是被病情折磨的,而是大多都被检查结果吓坏的。淡定自若平常对待,不矫情不枉燥才是应对生活应有的态度。
回复3 楼        文友:兰花悠悠香        2025-01-17 10:13:19
  感谢老师精到的点评。其实肺结节之事就发生在身边。
共 3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