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菊韵】行走的诗意(散文)
在繁忙的都市生活中,养生之道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其中,步行,这一古老而质朴的有氧运动,正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无数中老年人。它无需昂贵的投资,只需时间的馈赠,便能让人们在忙碌之余,找到一片宁静的天地。如今,步行,这项简朴的活动,也成为我通向自然的桥梁,每一次的脚步轻扬,都是我与世界的深情对话。
每当天气晴朗,我总会沿着公园里的那条人工湖,漫步于鹅卵石铺就的甬道上。前些日子,我注意到了一群特别的人,他们光着脚在鹅卵石的甬道上行走。只见他们双手提着鞋,悠闲地在鹅卵石铺就的路面上走着,脸上洋溢着满足的笑容。这种独特的健身方式,引起了我的好奇和惊叹,也让我开始思考光脚行走的背后意义。
光脚走路,确实是一种极好的健身方式。人的脚底穴位密布,与身体的各个器官紧密相连。当我们的双脚与地面直接接触时,那些穴位便得到了充分的刺激和按摩。这有助于释放体内的静电和毒素,促进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达到强身健体的效果。然而,我更看重的还有,光脚行走时那份与大自然的亲密无间,那份纯粹与真实。
我穿着一双软底鞋,在甬道上行走,我在自己的世界里寻找那份与大自然的联系。我感受到鹅卵石透过鞋底传递而来的坚韧与力量,脚下鹅卵石圆润而坚硬,它们宛如大地的琴弦,在我的脚步下轻轻颤动,奏出美妙的旋律,仿佛是大地的脉搏在跳动。这时,我看着他们光着的双脚接触地面,那种亲肤的感觉,似乎比穿着任何鞋履走路,都来得更加真切。
关于光脚走路的效果,古人早有研究和发现。明朝医学家刘纯在《短命条辩》中曾提到:“病家不接地气,故阴阳不通。是之阳气自行消长,而症候随之消长。嘱病家每日赤足走路,半时辰即可。”这句话揭示了一个深刻的真理,人与自然的亲密接触,能够有助于我们保持阴阳平衡,维持生命的健康。光脚走路,正是我们与大地最直接、最亲密的接触方式。
光脚走路,不仅有助于释放体内的静电和毒素,促进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更能够让我们感受到大地的温度,聆听大地的声音。这种与大自然的亲密无间,让我们感受到一种纯粹与真实,一种内心的宁静与平和。尽管我无法像他们一样在公共场所光脚行走,但我的每一步都是我与大地的对话,每一次行走都是我与大自然的交流。
有人说,行走是一种诗意的劳作,需要我们以朝圣者的心态去经营。然而,对于我而言,行走更多的是一种享受,一种放空身心的过程。当我踏上这片土地时,我便抛却了世俗的烦恼,沉浸在与自然的亲密接触之中。我聆听着湖水的涟漪声,呼吸着清新的空气,感受着大地的脉搏,仿佛自己也成为了这片土地的一部分。
在这个喧嚣的世界里,我学会了放慢脚步,用心去感受行走的诗意和接地的智慧。我让自己的心灵与大自然融为一体,让自己的步伐与内心的节奏相协调。我相信,只有这样,我才能在忙碌的生活中找到一片属于自己的宁静天地,也才能真正感受到行走带给我们的诗意和生命的智慧。
然而,在这个现代化的社会中,我们似乎越来越远离了自然。屋内铺着高级的地板、地毯,却让我们与大地隔绝。我们的步履匆忙,心灵的沉重似乎也束缚了双足,让我们忘记了行走的诗意与接地的智慧。许多现代人不明白这个简单而重要的道理,以至于忽视了与自然接触的益处。然而,正是这样的接触,才能让我们感受到生活的真实与美好。
人们常说:“路是人走出来的。”,但我不知道,路,是人光着脚走出来的,还是穿着鞋走出来的。我想说的是,无论是光着脚还是穿着鞋,只要我们用心去感受、去体验、去品味,那么这条路就会成为我们心灵的归宿,成为我们灵魂的家园。行走,不仅是一种身体上的移动,更是一种心灵上的旅行。它让我们有机会与自然亲密接触,感受大地的温暖与力量。
雪莱曾言:“如果你十分珍惜自己的羽毛,不使它受到一点伤,那么,你将失去两只翅膀,永远不能凌空飞翔。”这不禁让我深思,我们是否因为心理上的惧怕和珍惜,而失去了走路的快乐,失去了在城市路面上飞翔的能力?光脚行走,似乎成为了一种奢侈。但正是这样的奢侈,才能让我们最直接地感受大地的温暖,体验生活的真实。
每当我脱下鞋袜,光脚在我的房间里的地板上行走,我感受到一种前所未有的自由与轻松。虽然这远不及在街头光脚行走的勇气与激情,但它同样是我对生活的热爱与追求的体现。在这个喧嚣的世界里,我用心去感受行走的诗意和接地的智慧。我相信,只有这样,也才能真正感受到行走带给我们的诗意和生命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