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文.启航】入伏记(散文)
入伏,是夏日的序章,奏响了高温与闷热的旋律,标志着一年中最热时节的开始。
不历尘埃三伏热,孰知风露九秋凉。炎炎夏日,溽暑难耐,阳光毫不留情地倾泻而下,炙烤着大地,仿佛要将世间的一切水分蒸发殆尽。人们在这酷热中煎熬,汗水湿透了衣裳,心情也变得烦躁不安。然而,在这令人难耐的暑气中,蝉儿们却不知疲倦地欢唱着。当我们在伏日的酷热中备受煎熬时,张镃的“未晓雨先骤,过朝风更鲜。谁知初伏日,全是早秋天。”宛如一阵清风,道出了伏日中的奇妙变化,为即将开启的酷热之幕送来一丝清凉的前奏。
夏日的天气,总是变幻莫测。入伏的第一天,雨便不期而至。尚未破晓,天空就被乌云笼罩,一片阴沉。风,不知从何处而起,吹得树叶沙沙作响。不一会儿,豆大的雨点便急匆匆地倾泻而下,争先恐后地从云端跳下,砸在屋顶上、窗户上、地面上,发出噼里啪啦的声响。那声音,起初是稀疏的“滴答”声,渐渐地,变成了密集的“哗哗”声,仿佛是一场激昂的交响乐,奏响了夏日的旋律。
一阵骤雨过后,清晨的风愈发清新宜人。谁能想到,初伏的这一天,竟宛如早秋般凉爽惬意。我推开屋门,一股清新的空气扑面而来,带着雨水的清凉和泥土的芬芳。雨滴在风中飞舞,打湿了我的脸颊,让我感受到了夏日难得的清爽。街道上很快积起了水洼,雨水在其中跳跃着、奔腾着,形成了一道道小小的溪流。人们纷纷撑起了雨伞,在雨中匆匆行走。车辆在雨幕中穿梭,溅起一片片水花。孩子们却不顾大人的阻拦,在雨中嬉戏玩耍,他们的笑声在雨中回荡,给这原本单调的街道增添了几分生动,让整个世界都充满了欢乐。走在雨中,我仿佛看到了田野里的庄稼在雨水的滋润下,欢快地生长着。它们尽情地吸收着雨水的养分,努力地拔节、抽穗。我看到了果树上的果实渐渐成熟。这场雨,对于农民们来说,是一场及时雨,是丰收的希望。远处的山峦在雨雾中若隐若现,仿佛一幅水墨画卷。山上的树木在雨水的洗礼下,显得更加郁郁葱葱,那绿色仿佛要流淌下来,给这个炎热的夏天增添一抹生机与活力。雨中的街心花园,更是别有一番韵味。树木花草在雨水的滋润下,愈发显得生机勃勃。翠绿的树叶被雨水洗刷得一尘不染,叶片上的水珠晶莹剔透,宛如宝石般璀璨。花朵们或低垂着头,或在雨中轻轻摇曳,似乎在享受着雨水的轻抚。漫步至池塘边,水面上泛起层层涟漪,雨滴落下,打破了平静的水面,仿佛是大自然在演奏着一曲灵动的乐章。伸手摘下那鲜嫩的莲花,感受着大自然的馈赠,心中满是欢喜。
雨,一直下着,丝毫没有停歇的迹象。傍晚时分,雨渐渐停了。天空开始放晴,夕阳的余晖透过云层洒下,给大地披上了一层金色的纱衣。彩虹在天边出现,宛如一座七彩的桥梁,连接着天空与大地。鸟儿在枝头欢唱,仿佛在庆祝这场雨的结束。
入伏的雨,虽然短暂,却给这个夏天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它带来的不仅仅是清凉,更是一种心灵的洗礼。在雨中,人们可以暂时忘却炎热的烦恼,感受大自然的力量和神奇。雨滴打在身上,那种清凉的触感,让人瞬间清醒,仿佛所有的疲惫和压力都被雨水冲刷殆尽。
入伏的雨,总是那样匆匆而来,又匆匆而去,如同神龙过境,留下一片迷蒙与清凉。当那急促的雨点停歇,世界仿佛在瞬间安静下来,然而,这只是短暂的宁静。不知那带来雨水的龙隐向何方,只留下一池碧水,周围的草色愈发青翠,仿佛被雨水洗去了尘埃,焕发出勃勃生机。而此时,万蛙齐鸣,打破了寂静。那此起彼伏的蛙声,像是大自然奏响的一场宏大交响乐,充满了生命的力量和喜悦。
“雨过不知龙去处,一池草色万蛙鸣。”刘伯温这两句诗犹如一幅生动的夏日雨后画卷,在我们眼前徐徐展开,充满了自然的生机与神秘。
站在雨后的池塘边,闭上双眼,倾听着这万蛙鸣奏,思绪也随之飘荡。我们生活在这个快节奏的现代社会中,常常忽略了身边这些简单而又美好的自然景象。我们忙碌于功名利禄,追逐着虚幻的梦想,却忘记了去感受大自然的温暖怀抱,去聆听它的声音。刘伯温的这两句诗,宛如一记警钟,敲醒了我们沉睡的心灵,让我们重新审视自己与自然的关系。
这蛙声,是对雨水的感恩,是对生命的礼赞。每一只青蛙都在尽情歌唱,庆祝着这场滋润大地的甘霖。它们的声音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片热闹非凡的海洋。在这片蛙声中,我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神奇与慷慨。雨水赋予了万物生机,让大地重新焕发出蓬勃的活力,而青蛙们则用它们的歌声来回应这份恩赐。
雨过天晴,蛙鸣依旧。刚刚享受完入伏的雨,那“头伏饺子二伏面,三伏烙饼摊鸡蛋”的话语便在心头泛起,如同古老而悠扬的钟声,唤醒了我们对传统饮食文化的深刻记忆,也唤起了对生活的美好期许。
饺子,这看似寻常的美食,在头伏之时,却成为了舞台的主角。面粉与水,在巧手下亲密交融,幻化成一片片薄而韧的饺子皮,那是技艺与经验的完美结合。精心调制的馅料,荤素各异,每一种搭配都凝聚着家的味道,饱含着对亲人的关爱。当饺子在锅中翻滚,热气升腾,那不仅仅是水与火的交融,更是生活热情的沸腾,是家的温暖在弥漫。
头伏吃饺子,绝非仅仅为了满足口腹之欲,其背后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内涵。“伏”与“福”谐音,寓意着“元宝藏福”。在这小小的饮食习俗里,藏着人们内心深处对幸福最真挚的渴望和追求。每一口饱满的饺子下肚,都仿佛是将满满的福气珍藏于心间,怀着对未来日子的美好憧憬,期盼着祥瑞与安康相伴左右。饺子,更是家的象征。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分工协作,擀皮的擀皮,包馅的包馅,欢声笑语充斥着整个房间。在这炎炎的头伏,亲情的温暖驱散了暑气,让人的心灵沉浸在宁静与满足之中。当一盘盘热气腾腾的饺子端上餐桌,大家共同分享的那一刻,团圆的喜悦和对福运的祈愿,都融化在了每一次的咀嚼之间。
如今,生活的节奏日益加快,传统的习俗或许在某些时候被我们忽略。但在头伏这个特殊的日子里,让我们停下匆忙的脚步,回归家庭,亲手包一顿饺子。在那细腻的面皮和鲜香的馅料中,去寻找那份失落已久的传统韵味,感受“元宝藏福”的美好寓意。
入伏,不仅是季节的转换,更是心灵的驿站。在这一天,当热气腾腾的饺子端上桌,如果再斟上一杯革命小酒,那滋味,醇厚悠长,在舌尖散开,让人陶醉不已。饺子就酒,越喝越有,在这传统的习俗里,身心都得到了慰藉。这一天,心境会变得宁静悠然。在传统文化的滋养下,我们心怀对福的向往,勇敢地迎接生活的挑战,坚定地走向未来的每一个美好日子。
回想平生,人生恰似这初伏之日的意外清凉。有时,生活的炎热让人焦躁不安,然而,它又会在不经意间送来一丝惊喜,如同初伏里那难得的凉爽。这是大自然给予我们的启示:无论外界如何变化,风云如何变幻,只要我们内心平和坚定,便能在任何境遇中觅得属于自己的美好与安宁。
入伏的雨,淅淅沥沥地落下,是大自然的恩赐。它驱散了夏日的暑气,滋润了干涸的大地,也抚慰了人们烦躁的心灵。雨滴跳跃,溅起水花,仿佛在诉说着生活的诗意。
(原创首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