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东篱采菊 >> 短篇 >> 江山散文 >> 【东篱】大东山——江南小庐山(散文)

精品 【东篱】大东山——江南小庐山(散文)


作者:滴善斋 秀才,2386.5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1497发表时间:2024-07-28 05:23:52
摘要:吉水大东山,峰峦叠嶂,景色迷人。它拥有葱郁的森林,清幽的溪流,是大自然的杰作。山上古寺钟声悠扬,云雾缭绕间宛如仙境。这里不仅是美景胜地,更是心灵的栖息之所,吸引着众多游客前来探寻。

【东篱】大东山——江南小庐山(散文)
   在吉水县城东郊,大东山静卧于此。它距吉安市仅约23公里,105国道从西侧穿行,旅游公路蜿蜒至山顶。
   踏入这片约30平方公里的森林公园,像走进了一个清幽的仙境。主峰高耸入云,海拔891米,俯瞰着世间的沧桑变迁。夏日,这里是避暑的胜地,最高气温不超28℃,清风拂面,凉意沁人心脾,听鸟儿欢歌,闻花草芬芳,感受着大自然的深情拥抱,不愧被誉为“江南小庐山”。
   大东山,一处避暑度假胜地。岩前庵静谧,舍身岩险峻,观音洞神秘,迷魂谷迷人。东华云河如梦,金龟探海奇景。在此,观光旅游,休闲会议,皆是人间乐事,让心灵沉醉在这自然的怀抱中。
   这座古老而神秘的大山,云雾缭绕,宛如仙境。佛教的智慧在这里传承,梵音袅袅,回荡在山间,抚慰着尘世中疲惫的心灵。道教的仙风在此盘桓,追寻着自然与宇宙的真谛。儒教的讲学之声似乎也穿越时空而来,声声入耳,教诲着后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道理。
   大东山,这座古老而神秘的山峦,承载着千年的历史与文化。曾有杜牧、黄庭坚、王守仁等逾千位名人学士游历于此。他们或触景生情,或感怀人生,留下了无数诗辞墨宝。
   然而,时光流转,由于未能及时收集、整理,许多珍贵的诗词歌赋散失在民间。那些灵动的文字,是失落的明珠,散落在岁月的角落。
   或许在某个不经意的瞬间,于古巷的旧墙之上,能瞥见几句残诗;又或许在老者的口口相传中,能听到一段绝唱。这是大东山的遗憾,也是我们文化传承中的缺失。但我们仍怀着期待,盼望着有一天,那些失散的诗意能重归我们的视野,让大东山的文化光芒再次璀璨绽放。
  
   二
   公元259年,像一颗璀璨的星辰,照亮了大东山的深邃与神秘。那一年,高僧慧光大师于东山创建了第一寺——云隐寺。
   云隐寺规模宏大,占地约15亩,天王殿、大雄宝殿和藏经楼依次矗立,庄严肃穆。慧光大师在此聚众讲学,他的声音如同晨钟暮鼓,穿透尘世的喧嚣,将佛法的智慧传播四方。他潜心著经,每一个字符都蕴含着对真理的不懈追求,成为开创大东山佛教文化的第一人。
   高僧传道,如春风化雨,引得禅宗名流竞相拜偈。唐玄宗天宝八年,鉴真大师五次东渡扶桑未成,在命运的指引下,辗转来到大东山,下榻云隐寺。一时间,云隐寺聚僧人千余众,讲经传法之声,声声入耳,不绝如缕。很快,大东山法系形成,也当之无愧地成为江南佛学传播的中心。
   宋微宗宗宁三年,云隐寺被朝廷敕封为“般若寺”。住持般若大师秉持着弘扬佛法的使命,将佛法推向世间。无数善男信女从八方而来,虔诚朝拜,般若寺香火旺盛,烟雾缭绕,宛如人间仙境。
   宋朝高僧修山大师在大东山建龙济寺,更是为这片土地增添了一抹神秘的色彩。建寺之初,法堂下涌现五井,井内满储米、茶、盐、果之物。修山言“五龙献济众生”,龙济寺因此得名。观音殿和诵经堂内,梵音袅袅,观音殿两侧的钟楼和鼓楼,钟声与鼓声交织,在诉说着岁月的沧桑与佛法的永恒。
   公元780年到830年间,八方名僧聚会大东山,出现了竞相争鸣的盛景。北宋王令诗云:“东山昭提二十寺”,“僧房一百住灵峰”。据史料记载,公元827年,大东山诸峰有寺23座。绿树青山之中,寺观林立,殿阁楼宇,蔚为壮观。那错落有致的建筑,与自然融为一体,它是大自然亲手绘制的一幅神圣画卷。
   南朝时,天下大旱,道家张天师五世弟子王志云从“神仙之府”的阁皂山远道而来大东山,于灵峰设坛求雨。当甘霖普降,润泽大地,王志云成仙而去,在灵峰顶上留下了集虚观,在东华山顶建东华观,太平山上建玉皇殿。玉皇殿后来成为江南历代官、商的祭祀圣地,承载着人们对风调雨顺、国泰民安的美好祈愿。
  
   三
   公元1439年至1515年,那是一段被儒家光辉映照的岁月。大东山,这座原本静谧的山峦,因儒家弟子的到来而焕发出别样的生机与魅力。
   大东山精舍在这片土地上矗立而起,宛如一颗璀璨的文化明珠。儒家弟子们怀着对真理的追求和对学问的热忱,在此辛勤耕耘。著名理学家薜宣、王守仁先后而至,他们的脚步轻轻踏上这片土地,带来的却是思想的惊雷和智慧的甘霖。
   程朱理学,在他们的阐述下,如同一幅徐徐展开的宏大画卷,展现出深邃而精妙的哲理世界。讲堂之中,薜宣的声音沉稳而有力,每一个字句都蕴含着对天理人伦的深刻洞察;王守仁则以其独特的见解和激昂的热情,点燃了学子们心中对真理的渴望之火。他们的讲学,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更是灵魂的启迪,让那些年轻的心灵在理学的海洋中畅游,探寻着人生的真谛和宇宙的奥秘。
   时光流转,明理学家罗洪先和东林党首领邹元标也相继踏上了东山这片神圣的土地。在东华山的双龙谷口,东华洞见证了东房书院和草堂书院的诞生。这里,不再是简单的讲学之地,更是理想与信念的摇篮。
   罗洪先和邹元标筹措学田,为学术的传承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制定学规,以严谨的制度规范着学子们的求学之路。他们的目光坚定而执着,心怀对教育的使命感,决心将这里打造成为培养一代英才的圣地。
   在草堂、东房,数百名生员齐聚一堂。他们来自四面八方,怀揣着对知识的渴望和对未来的憧憬。讲堂内,书声琅琅,思想的火花在碰撞;讨论中,各抒己见,真理在辩论中愈发明晰。他们或沉思、或争辩,每一个表情都写满了对学问的痴迷和追求。
   在大东山这片神奇的土地上,苏东坡与杨万里皆留下了动人的诗篇。写下“舍舟江岸望峻赠,路险巾车御漫胜。天上楼台山上寺,云边钟鼓月边僧”,将大东山的神秘与宁静展现得淋漓尽致。
   杨万里于雪天游大东山,“只知逐胜忽忘寒,小立春风夕照间。最爱东山睛后雪,软红光里涌银山”。天地苍茫,诗意在这银白与绯红交织中流淌,让人心醉,忘却尘世纷扰,沉醉于这自然馈赠的绝美画卷。
  
   四
   在岁月的长河中徘徊,思绪总会被那绵长而深厚的大东山文化所牵引。这片文化的厚土,宛如一位慈祥的母亲,用她丰沛的乳汁,滋养着一代又一代的吉水儿女。
   吉水,这片神奇的土地,孕育出了勤劳俭朴、重学崇礼的人民。他们将“文章千古事,富贵一世荣”的古训深深铭刻在心中,化作了对知识的渴望和对教育的执着追求。他们深知,富贵如浮云,稍纵即逝,而文章和知识却能穿越时空,永恒流传。
   为了给子孙后代创造良好的读书条件,他们不辞辛劳,倾尽所有。或是捐资助学,或是亲自教导,让读书的氛围如同春日的暖阳,温暖着每一个角落。在那古朴的村落里,在那宁静的巷弄中,时常能听到孩童们清脆的读书声,看到学子们埋头苦读的身影。
   也正是因为这份执着和坚守,吉水在历史的篇章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明代的吉水,人文盛况空前,“一门三进士,五里三状元,十里九布政,九子十知州,隔河两宰相”;“百步两尚书”;“一村八尚书”,这一个个令人惊叹的数字背后,是吉水人对文化的尊崇,对知识的敬畏。
   金榜题名的进士们,怀揣着治国平天下的理想,走出吉水,走向朝堂。他们用自己的才华和智慧,为国家的繁荣和人民的福祉贡献力量。而状元们,则更是成为了时代的骄子,他们的名字闪耀在历史的星空,激励着后人们不断奋进。
   那些布政使们,在地方上兢兢业业,推行善政,为百姓谋福祉,让一方土地繁荣昌盛。知州们则以公正廉明的形象,守护着一方的安宁与和谐。宰相们以其卓越的政治智慧和谋略,辅佐君王,治理国家。尚书们更是肩负着国家的重任,在朝堂之上,为江山社稷出谋划策。
   吉水,这片“人文渊源之地,文章节义之邦”,她的美誉并非偶然所得,而是无数吉水人用汗水和智慧铸就的。这里的每一寸土地都散发着文化的芬芳,每一个故事都承载着历史的厚重。
   吉水的人文血脉,如同一条奔腾不息的河流,源远流长。它将继续流淌在这片土地上,滋养着更多的人才茁壮成长,让吉水的文化之光永远闪耀。
  
   五
   秋意渐浓,霜染枫叶,在2016年11月2日,农历九月二十一这个殊胜的日子里,云隐寺迎来了大雄宝殿佛像落成的辉煌时刻,一场盛大的开光仪式在此举行,如同一曲震撼心灵的梵音交响乐,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悠然奏响。
   晨曦初现,云隐寺便已沉浸在一片庄严肃穆之中。香烟袅袅,梵音绕梁,诉说着千年的佛缘。寺门敞开,迎接四方信众,他们怀揣着虔诚与敬畏,踏入这片神圣的净土。
   法会现场,高僧云集,十方诸山长老、大德高僧们身披袈裟,仪态庄严。他们以慈悲为怀,为众生祈祷。那声声佛号,犹如天籁,穿透尘世的喧嚣,直抵人心深处,祈求世界和平、风调雨顺、国泰民安、政通人和、社会和谐、工作顺利。在这庄重的氛围中,每个人都感受到了佛法的无边力量,内心的浮躁与烦恼渐渐消散,取而代之的是一片宁静与祥和。
   此次活动,不仅吸引了众多虔诚的信徒,还得到了各级领导的关注与支持。县、市、省的领导们亲临法会,他们的到来,不仅是对佛教文化的尊重,更是对社会和谐、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视。他们与大众一同,沐浴在佛光之中,共同为美好的未来祈愿。
   在活动现场,还有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来自广东省佛山的300多名义工与吉水的20多名义工。他们穿梭于人群之间,忙碌而有序。有的在引导信众,有的在维持秩序,有的在提供后勤服务。他们的微笑如同秋日里的暖阳,温暖着每一个人的心房。正是因为他们的无私奉献,才使得这场法会得以顺利进行。
   为了确保活动的安全与顺利,大东山实行了交通管制。消防车、医疗车等严阵以待,随时准备应对可能出现的突发状况。这些默默守护的力量,如同坚实的后盾,让人们在感受佛法慈悲的同时,也感受到了社会的关爱与保障。
   当阳光洒在云隐寺的金顶上,佛像绽放出璀璨的光芒。这光芒,不仅照亮了寺庙的每一个角落,更照亮了人们心中的希望与梦想。在这佛光普照的时刻,我们仿佛看到了古文化传统美德的传承与延续,看到了佛教文化在新时代的熠熠生辉。
  
   2024年7月25日原创首发于江山文学
  

共 3965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吉水大东山,在吉水县城东郊,风景优美,气候宜人,有江南小庐山之称,是夏天避暑的好去处。座落在这里的云隐禅寺,是一座规模宏大,影响深远的千年古刹。现今,这座千年古寺已经成为吉水的宗教亮点、文化亮点和旅游亮点。这篇游记,同样又是一篇精美之作。作者首先从地理位置说起,然后从他的历史与文化、宗教等徐徐道来。从古至今上千人的骚客在这里曾留下过诗词墨宝。公园259年,高僧慧光大师创建了庄严肃穆的云隐寺,公园780-830年间,八方名僧聚会于此,出现竞相争鸣的繁荣景象。公园1439-1519年,大东山,因儒家弟子的到来又焕发出别样的生机与魅力。文章歌颂了吉水这片神奇的土地孕育出的勤劳俭朴、重学崇礼的人民,也弘扬了吉水人对文化对知识的敬畏之情。2016.11.2,云隐寺迎来了大雄宝殿佛像落成的辉煌时刻,一场盛大的开光仪式在此举行。此次活动吸引了众多虔诚信徒,也得到了各级领导的关注与支持,体现了社会各界对佛文化的尊重与保护,体现了对社会各界和谐社会对精神文明的重视,彰显了佛教文化在新时代的生机也魅力。游记有个性有特色,知识面广,内容丰富,看点多,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很吸人眼球。美文佳作,力荐各文友欣赏,谨祝老师夏祺!【东篱编辑:红花草】【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202407280011】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红花草        2024-07-28 05:51:22
  这篇游记,很有个性很有特色,知识面广,内容丰富多彩,有很强的感染力和艺术力,美文佳作,力荐各文友欣赏!问候老师,祝老师开心每一天!
回复1 楼        文友:滴善斋        2024-07-28 11:16:33
  谢谢红花草老师的精彩编按和润色,辛苦你了,祝你生活愉快!
2 楼        文友:韩格拉图        2024-07-28 08:28:44
  这个大东山,虽不见经传,但竟也如此风景优美,历史丰厚。如果文中说到的王守仁就是王阳明,那么心学大师的足迹弥足珍贵,大东山有幸。好文,拜读学习了,祝夏安,笔丰!
带着影子散步。
回复2 楼        文友:滴善斋        2024-07-28 11:16:57
  谢谢韩格老师的精彩评论,祝夏祺!
3 楼        文友:李湘莉        2024-07-28 08:32:38
  文章思接千载,视通万里。虚实结合以实为主,古今融通以今为主。好文章,点赞!遥握问侯,谨祝精彩纷呈!
回复3 楼        文友:滴善斋        2024-07-28 11:17:28
  谢谢湘莉美女老师的精彩评论,祝夏祺!
4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24-07-28 08:46:05
  大东山,因佛寺而兴,一直传承至今,其间更有程朱理学的扎根,这组诗就更加有名望了,真的是应了山不在高,有佛更灵。文章表达精准,文从字顺,不带停顿,一贯直下,文风成熟。龙老师对挖掘吉安一带的历史文化,做出了贡献,点赞!
怀才抱器
回复4 楼        文友:滴善斋        2024-07-28 11:18:03
  谢谢怀才老师百忙之中抽出时间为我点评,辛苦你了,保重身体!祝你一切顺利!
5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24-07-28 13:42:17
  盛世兴佛事,作者写2016年的佛事,正是告诉我们这个时代对佛教文化所作出的努力,在评价这场佛事,作者使用了“尊重”一词,我很赞赏。释道佛,毕竟是中华文明的鼎盛成果,我们今天的文化来源也少不了这些,只有尊重,才是最好的态度。我去山东栖霞的太虚宫,游览道家文化,熟悉丘处机,深切感受这一点,我找不出合适的参与来评价,唯有“尊重”是我当时的真切感受。龙老师的文章越来越有深度了,在不惊中表达自己的历史美学思想。
怀才抱器
回复5 楼        文友:滴善斋        2024-07-28 14:50:35
  谢谢怀才老师的鼓励和支持,你的点评让我很有动力!祝你身体健康!
6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24-07-28 20:23:45
  这篇游记散文写得极有成色,创作进入了佳境,非常喜欢,祝贺摘精,加油!
怀才抱器
回复6 楼        文友:滴善斋        2024-07-28 20:24:31
  谢谢怀才老师鼓励,我一定努力!
7 楼        文友:砍脑壳的        2024-07-28 21:56:40
  不禁感叹,老师的游记老有深度了,唯有佩服学习!
我自尽力而为,与世无争。
回复7 楼        文友:滴善斋        2024-07-29 16:23:06
  谢谢矿老师的美赞,祝夏祺!
共 7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